62歲那年,老伴開始有了夜尿頻多的毛病,每個夜晚小便三四次,這樣一折騰,我的睡眠質(zhì)量都變差了。
后來,老伴去看了中醫(yī),醫(yī)生為他做了艾灸。在醫(yī)師手把手的教導下,我學會了艾灸。我把方法記在本子上:取關(guān)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肚臍正下3寸),氣海(肚臍正下1.5寸),神闕(腹中部,肚臍中央)三個穴位,將艾條點燃,對準穴位處,艾頭與皮膚的距離約一寸左右,以局部溫熱、泛紅但不致燙傷皮膚為度施溫和灸。順序是關(guān)元、氣海、神闕,由下向上依次每穴灸15分鐘。每日一次,15次一個療程。施灸結(jié)束后,用手掌心按捂神闕穴10分鐘,防止受涼導致肚子痛。
中醫(yī)認為,夜尿頻多主要由膀胱虛寒、腎氣不足等引起,可嘗試用艾灸關(guān)元、氣海、神闕穴。艾灸時,點燃艾條的一端,距離皮膚約3厘米,保持不動,以自己能忍受的溫度為限。除了尿失禁,像夏季腹瀉:可以艾灸中脘穴(臍中上4寸)、建里穴(臍中上3寸)、足三里穴(腿部臏骨下3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