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愁》課堂實錄 執(zhí)教者:衢州華茂外國語學校 整理者:鄭建周 說明:僅憑借課堂筆記和回憶整理而成,肯定多有疏漏之處,遺憾! 《鄉(xiāng)愁》教學目標: 1、 2、 教學重點:品析意象,體會詩中獨特的鄉(xiāng)愁。 課前互動:學生自我介紹 一、 師(相當深情):同學們,有一位臺灣詩人,被人們稱為“鄉(xiāng)愁詩人”,他就是(聲音延長,停頓)余光中。1972年的一個深夜,離開大陸二十三年已經(jīng)四十歲的余光中感到回鄉(xiāng)無望,于是僅僅20分鐘,一首小詩就從她的筆端緩緩流出:(播放《思鄉(xiāng)曲》,教師深情朗誦。朗誦完畢,全班學生情不自禁地鼓掌,被深深地感動在教師營造的氛圍中。) 師:剛才在聽朗誦時,同學們非常專注的眼神已經(jīng)告訴老師,你們被這首詩打動了,那能不能說說你們現(xiàn)在的感受呢? 生1:有對祖國大陸的眷戀,對妻子的愛 生2:有對祖國的,對母親的愛 師:感受得很好。還有嗎? 生:回家無望時,對祖國的眷戀。 師:很好。同學們,余光中說過,“一首詩,如果不加以朗誦,就體會不到隱含在其中的深意?!蹦蔷妥屛覀円黄饋砝收b一下。 生:全班朗誦。 師:現(xiàn)在同學們的體會會更深入些了嗎? 生:在第一節(jié)中,我體會到余光中希望看到母親,對她有戀戀不舍的情感 師:是啊。余光中在少年時只身到四川求學四年,渴望與母親團聚。 生:在第二節(jié)當中,我讀出她對新娘的眷戀。 師:不錯。余光中在成婚后兩年,就到美國講學,從此生活在異國他鄉(xiāng)。 生:我在第三節(jié)中讀出了詩人悲傷的情感。 師:嗯。詩人在30歲那年,他的母親永遠地離開了他,悲傷是難免的。 生:我在第四節(jié)中還讀出了詩人渴望兩岸同意的心情,思念家鄉(xiāng)。 師:哦,是的。1949年,詩人離開大陸來到臺灣,那年21歲,思念從此生根。從剛才同學們的感受與品析中,我們讀出了詩人在詩中隱含: 思念母親 生:全班都很動情地朗讀 師:大家知道嗎?老師發(fā)現(xiàn)在讀的時候,這位同學讀得特別認真,你來試一試好嗎/ 生:讀完(該生讀得很不錯,感情把握也到位) 師:好。請你的同桌來點評一下你的朗讀 生(同桌):情感比較到位,但還不夠。 師:那你能不能給她點建議,讓她讀得更好一些? 生:第三節(jié)應該讀得慢一些,體現(xiàn)作者對母親離開的愁緒 師:嗯。緩慢有些。那好,我們就用比較緩慢的語速來齊讀這首詩,老師來起個頭?!靶r候/鄉(xiāng)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預備起: 生:全班齊讀 師:好。鄉(xiāng)愁本來是一種非常抽象的情感,但是在余光中的詩歌中仿佛觸手可及。在詩人的筆下,鄉(xiāng)愁化作了什么? 生:船票 師:對不對?好,請坐。這位同學思維非常敏捷。同學們再讀課文,把這些具體可感的事物圈出來,看看它們都有什么特點? 生:郵票小小的 師:哦,小小的 出示:PPT 生:對比朗讀 師:好,現(xiàn)在你來談談 生:去掉的話 師:嗯 生:該生讀第一小節(jié) 師:疊詞雖然很小,但蘊含的情感很深厚,能襯托出愁緒的深重。哪位同學還能從其他小節(jié)也獲得這樣的感悟呢,也來讀一讀。 生:讀 師:嗯,疊詞很小但傳遞著作者的愁緒,但是不是有了這個特點就能很好地傳達出這種愁緒呢?讓我們再讀一讀。 出示:PPT 生:對比朗讀 師:有讀出感覺的同學,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我們 生:小小的 師:這是疊詞,那么從朗讀的角度看呢 生:感覺把聲音拉長了 師:其實就是把愁緒拉長了。詩中的窄窄的 生:全班齊讀 師:語速如果再緩慢一些,這種愁緒就表現(xiàn)地更充分了。同學們再來看看,這四種具體的形象還有什么共同點呢?可以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馨涯愕陌l(fā)現(xiàn)和同學交流嗎?來,這位男同學,你特別勇敢。 生:郵票比船票更小,可以看出他的愁緒一點點在增加。 生2:郵票寄托了對母親深厚的感情 師:也就是它們都寄予了作者深厚的情感,那還有其他發(fā)現(xiàn)嗎/ 生:都和思念有關系 師:也是情感的寄托 生:郵票能表現(xiàn)與母親的聯(lián)系,都有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覺 師:好 生:通過這些來體現(xiàn)他渴望相聚,卻又是相隔的 師:是把我和我相見的人分開了。也就是空間的這種距離,才使得作者筆下的鄉(xiāng)愁能夠真切的存在著。端詳著郵票,詩人也許會這樣想: 【出示例子】:這一枚小小的郵票啊,你是飄過了多么漫長的距離,承載了多么豐厚的思念,才來到了我的身邊。看到你,就想起了萬水千山的母親。不知她是否安康,亦不知她是否又添白發(fā)?更不知何時,這枚小小的郵票才能帶著我的思念回母親的手里……此夜,月光如水,那么,當詩人手執(zhí)船票,跪在墳前,遙望海峽,內心涌起的又是怎樣的情感呢?請從二、三、四小節(jié)中任選一節(jié),寫一些。(緩緩播放《思鄉(xiāng)曲》) 生:學生認真交流 師:同學們,課堂的寧靜是美好的,因為此時我們都在聆聽詩人的內心心曲。但現(xiàn)在老師要打破這寧靜,請同學們把你的感悟朗讀給同學們聽。 生:第三節(jié),通過冰冷的身軀感受到生與死的距離……(該生寫得很不錯) 師:生與死的距離給鄉(xiāng)愁打了個死結,讓我們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讀第三小節(jié),感受詩人內心顫抖。(全班齊讀) 生: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師:是啊,海峽是淺淺的,但也成了無法跨越的天塹。你感受到了嗎?請你轉身,你可以把眼前當作海峽,身后當作臺灣,當你看到大陸是,聽到海浪拍打的聲音,你有怎樣的感情?請你把這種感情通過朗讀第四小節(jié)給抒發(fā)出來。 生:深情朗讀 師:好。這是余光中感慨萬千的愁結啊,讓我們也把這種感慨萬千的愁結投到第四節(jié),一起誦讀一下。 生:齊讀 師: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屏幕顯示:意象變色),四種具體形象的背后都與分離造成的空間距離,每一個小節(jié)都是余光中生命中的一段刻骨銘心的經(jīng)歷。那么詩歌四小節(jié)的順序可以調換嗎? 生:不能 師:說說原因 生:它們情感是步步增加的 師:那你和大家說說是怎樣變強的? 生:有時間順序,不是一時的,而是一生一世的的愁緒。 師:從生離到死別,比人都說“死別”是人生中情感的至高點,在本詩中這是至高點嗎? 生:還沒有達到。應該是第四小節(jié)才達到。自己與生養(yǎng)自己的祖國分離才是最痛的。 師:同學們不僅讀出了時間的距離,也悟出了空間的距離。是啊,《鄉(xiāng)愁》這首詩具有橫的地域感,也有縱的歷史感,縱橫交錯而成的十字路口現(xiàn)實感。請同學們再次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讀出生離到死別,家愁到國愁的情感升華。 生:全班包含感情地齊讀 師:這位同學剛才讀得特別投入,請你給大家讀一讀。 生:女生十分動情地朗讀(臺下掌聲響起來) 師:場內的掌聲告訴你,你剛才讀得非常好,但老師告訴你,你其實還可以讀得更好的。余光中說,鄉(xiāng)愁如果只有距離,沒有滄桑,是單薄的。你能從詩歌中讀出滄桑嗎?請再細細地讀一讀課文(示意坐下) 生:自由交談 師:好 生:時間在退役,但是想說的話卻只能說給墳墓聽,因為海峽的相隔,有家卻不能回 師:嗯??赡軓脑姼璞旧砦覀兒茈y讀懂余光中的滄桑。1949年,近兩百萬人突然間被內戰(zhàn)連根拔起,丟到了一個從來沒有去過的——臺灣。更沒想到,這一區(qū),他們永遠地留在了那片土地,無論心中有多少大陸的記憶。從此,咫尺天涯,他們有家不能回,望歸不能歸,稱為“無根的一代”……我們來看屏幕上的材料。 出示:龍應臺,……別人問我來自哪里,我總是堅定地告訴別人我來自臺灣,但我一句湖南話也不會講,碰到老鄉(xiāng),脫口而出的還是外語,這種痛誰知道。 師:老兵心中的呼喚相信你會感受到。其實余光中心中也有這種“無根之痛”。于是,當他遙望海峽時,他包含滄桑地感慨:而現(xiàn)在,鄉(xiāng)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這就是余光中作為“無根一代”的滄桑。唯有讀到了這種滄桑,才能更好讀懂鄉(xiāng)愁。齊讀本詩,讀出這種滄桑。 生:齊讀 師:余光中的鄉(xiāng)愁果然不僅有距離,還有滄桑,這首鄉(xiāng)愁詩之所以如此流傳,正因為它不僅寫出了余光中個人的鄉(xiāng)愁,更在于它寫出了一代無根漂泊者的思鄉(xiāng)夢。(板書) 板書: 距離 滄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