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文章
發(fā)文工具
撰寫
網(wǎng)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dǎo)圖
隨筆
相冊
原創(chuàng)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zhuǎn)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智慧的類別有多少?
答:三種智慧:
由于諸法性相的窮深極廣,能通達悟解的智慧,也就有淺深理事等類別。智慧或歸納為三種智慧,這又有好幾類。
一、“生得慧”、“加行慧”、“無漏慧”,這三慧是常見的一種分類。
生得慧,即與生俱來的慧性,我們每個人──甚至一切眾生,在它的現(xiàn)實生活中,對所知的境物,多少總得具有一點分別抉擇的知能。人類是平等的,世界上的任何民族,都同樣具備了這生得慧,只要有良好的教育,完善的環(huán)境,就可以普遍的提高民智;所謂民族性的優(yōu)劣,都只是限于后天的因素,論到生而成就的慧能,只是顯發(fā)與不顯發(fā),并沒有本質(zhì)上的差等。我們修學(xué)佛法,或聽經(jīng)聞法,或披閱鉆研,而對佛法有所了解,甚至能夠說空說有,說心說性,或高論佛果種種圣德,重重?zé)o礙的境地,這能知能解的慧力,大抵仍屬于生得慧。因為這是一般知識所能做到,與普通的知識并無多大差別。學(xué)佛者如果停滯于此,自滿自足,而不加緊力求上進,那么他在佛法中所能得到的,僅不過一般世間的學(xué)問而已──雖然他所知解的,全部是佛法。依生得慧知解佛法,為修學(xué)佛法的第一步驟,也是深入佛法的一種前方便,實還不是佛教特有的慧力。
經(jīng)過定慧相應(yīng)、止觀雙運的修慧成就,更深徹的簡擇觀照,終于引發(fā)無漏慧,又名現(xiàn)證慧;由此無漏慧,斷煩惱,證真理,這才是慧學(xué)的目標(biāo)所在。但統(tǒng)論修學(xué),必然是依于生得慧,經(jīng)過聞思修──加行慧的程序,始可獲到此一目標(biāo)。修習(xí)慧學(xué)的過程,無論大乘或是小乘,都是一致的。證悟甚深法性,雖為無漏慧事,而欲得無漏慧,不能離去生得慧,更不能忽視聞思修慧。換句話說,如不以聞思修慧為基礎(chǔ),無漏慧即根本不可能實現(xiàn);斷煩惱證真理,自然也就無從談起了。以無漏慧的斷惑證真,為修學(xué)佛法的究竟目標(biāo),而生得及聞、思、修慧,為達此目標(biāo)的必經(jīng)方便,這不獨是印度經(jīng)論的一般定說,即中國古德,如天臺智者大師等,也都與此不相違反。所以初學(xué)佛法,所應(yīng)該注意者,第一、不要將聽經(jīng)、看經(jīng),以及研究、講說,視為慧學(xué)的成就,而感到滿足高傲。第二、必須認(rèn)清,即使能更進一層的引發(fā)聞思修慧,也只是修學(xué)佛法方便階段,距離究竟目標(biāo)尚遠,切莫因此而起增上慢,以為圓滿證得,或者與佛平等。第三、要得真實智慧,不能忽略生得及加行慧,輕視聞思熏修的功行。
二、“加行無分別智”、“根本無分別智”、“后得無分別智”,這是專約證入法性無分別而說的。證悟真如法性,與法性相應(yīng)的如實慧,名根本無分別智。其中經(jīng)過修行而能證此真如法性的方便,是加行無分別智,即加行慧。通過根本無分別智,而引發(fā)能照察萬事萬物的,即后得無分別智。
三、“世間智”、“出世間智”、“出世間上上智”,這是從凡夫到佛果位而分類的三種智慧。世間智,指一般凡夫及未證圣果的學(xué)者,所具有的一切分別抉擇慧力。出世間智,指二乘圣者超出世間的,能通達苦空無常無我諸法行相的證慧。出世間上上智,佛與菩薩所有的大乘不共慧,雖出世間而又二諦無礙、性相并照,超勝二乘出世的偏真,故稱出世間上上智。這種分類,與龍樹智論的:外道離生智、二乘偏真智,菩薩般若智,意義極為相近。
四、般若經(jīng)中又分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智智”:這種序列,是說明了聲聞、菩薩、佛三乘圣者智慧的差別。聲聞、緣覺二乘人,原也具有通達理性與事相的二方面,稱為總相智、別相智。但因厭離心切,偏重于能達普遍法性的總相智,故以一切智為名。大乘菩薩亦具二智,即道智,道種智,但他著重在從真出俗,一面觀空無我等,與常遍法性相應(yīng),一面以種種法門通達種種事相。菩薩度生的悲心深厚,所以他是遍學(xué)一切法門的,所謂法門無量誓愿學(xué)。真正的修菩薩行,必然著重廣大的觀智,所以以道種智為名。大覺佛陀,也可分為二智,一切智,一切種(智)智。依無量觀門,究竟通達諸法性相,因果緣起無限差別,能夠不加功用而即真而俗,即俗而真,真俗無礙,智慧最極圓滿,故獨稱一切智智。由這般若經(jīng)的三類分別,便可見及三乘智慧的不同特性。
二種智慧
在經(jīng)論中,關(guān)于二種智慧的分類,也是有許多的。
一、先約聲聞經(jīng)來說,有“法性智”,“涅槃智”。經(jīng)上說:“要先得法住智,后得涅槃智”。法住智,即安立緣起因果的善巧智慧;必須在有情緣起事相的基礎(chǔ)上,才能通達苦空無常無我的諸法實性,而證入涅槃圣地。古人說:“不依世俗諦,不得第一義”,也是此意。因為第一義諦,平等一如,無差別相,不可安立、思擬、言說,唯有依世俗智,漸次修習(xí),方能契證。所以修學(xué)佛法,切勿輕視因果緣起等事相的解了,而專重超勝的第一義智。因為這樣,即容易落空,或墮于執(zhí)理廢事的偏失。
二、大乘法中常說到的二種──事理智慧,異名極多。一般所熟悉的,如《般若經(jīng)》里的“般若”(慧)、“漚和”(方便);《維摩詰經(jīng)》即譯作慧、方便。般若與漚和──慧與方便,二者須相互依成,相互攝導(dǎo),才能發(fā)揮離縛解脫的殊勝妙用,所以《維摩詰經(jīng)》說:“慧無方便縛,方便無慧縛;慧有方便脫,方便有慧脫”。這二種智慧,般若經(jīng)又稱為“道智”、“道種智”;唯識家每稱為根本智、后得智。也有稱為“慧”與“智”的;有稱實智、權(quán)智的;或如理智、如量智的。這些分類,在大乘菩薩學(xué)中,非常重要。諸法究竟實相,本來平等,無二無別,不可安立,不可思議,但依眾生從修學(xué)到證入的過程說,其所觀所通達的法,總是分為二:一是如所有性,二是盡所有性。如所有性是一切諸法平等普遍的空性,或稱寂滅性、不生不滅性;盡所有性即盡法界一切緣起因果、依正事相的無限差別性。由此說菩薩的智慧,便有般若(慧)與漚和(方便)之二種。菩薩所具有的二智,如約理事真俗說,如上所說,一證真如法性,一照萬法現(xiàn)象。如約自他覺證說,一是自證空性,一是方便化他。這都是大乘智慧的二面勝用。然在絕待法性中,法唯是不二真法,或稱一真法界,本無真俗理事的隔別相;因之,智慧也唯有一般若,方便或后得智,都不過是般若后起的善巧妙用。所以羅什法師譬喻說,般若好像真金,方便則如真金作成的莊嚴(yán)器具,二者是不二而二的。修學(xué)佛法,一到功行成就,即先得般若根本智,證畢竟空性;再起漚和后得智,通達緣起,嚴(yán)凈佛土,成就有情。此后,真智與俗智,漸次轉(zhuǎn)進漸合,到得真俗圓融,二智并觀,即是佛法最究竟圓滿的中道智。
其他,關(guān)于智慧的分類,經(jīng)論甚多,除上面舉出的三慧、二慧之外,還有如小乘學(xué)位的八忍、八智;以及阿羅漢位的盡智、無生智。又如大乘果位的智慧,唯識學(xué)系開為: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密宗又加上了法界體性智,成為佛果的五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通菩薩位)。又如《仁王護國經(jīng)》,說明從菩薩到佛果位,有五忍??傊?,佛法依種種不同意義,不同階段,安立種種智慧之類別。這類別盡管多至無量無邊,而究其極,行者所證,唯一真如法性;能證智慧,亦唯一如如之智;以如如智契如如理,直達圓滿無礙的最高境界。
——印順導(dǎo)師《學(xué)佛三要》
來自: 非常名5591 > 《精華》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什么是法身慧命
以六度萬行來孕育眾生的慧命,也以六度萬行來增長自己的慧命,一定可以揮智慧的寶劍,沖刺無明的迷網(wǎng),破一分無明,即證一分法身,如是無明分分破,法身分分證,直至無明破盡,佛性顯現(xiàn),本具法身慧命...
凈土探究(三十三)
五、無疲厭心成就:當(dāng)一個已經(jīng)能為眾生發(fā)出施舍身物的大道心菩薩,在他投身于廣大救護眾生工作的行列間,一定會不厭不悔的積極去從事世間、出世間有利益于眾生的一切事情,而成就了廣大利益眾生的無疲厭心...
菩薩如何從煩惱中出生智慧?
菩薩如何從煩惱中出生智慧?菩薩雖然不介入人世的這些種種是非相,但是并不代表菩薩于過程中完全不知道,只是說菩薩在這過程中,很清楚地不要去說別人的是非;所謂回向,就是在這五種因緣之外去想:“...
五百羅漢及講解——2
此菩薩因觀一切事象之因緣果報皆為無盡,而發(fā)心上求無盡之諸佛功德,下度無盡之眾生,故稱無盡意菩薩?!吨嵌日摗吩疲?quot;初發(fā)心時值...
《心經(jīng)》譯解 心?經(jīng)是三藏十二部的中心思想,你能領(lǐng)悟心經(jīng),三藏十二部就都懂了(圓月)
《心經(jīng)》譯解 心?經(jīng)是三藏十二部的中心思想,你能領(lǐng)悟心經(jīng),三藏十二部就都懂了(圓月)釋義生師父佛法開示:心經(jīng)是三藏十二部的中心思...
[轉(zhuǎn)載]達摩祖師與明心見性《二》
達摩祖師說: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達摩祖師說:佛不度佛,佛不讀經(jīng),佛不犯戒,佛不持戒,佛不做善惡,見性是佛。佛不度佛,不要誤解為釋迦牟尼佛不度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度藥師...
談老實
工作中需要老實人,老實人是企業(yè)生存之本。老實人愛助人。做老實人,好!這就是為什么盡管老實人常常吃虧,但人們?nèi)匀辉敢庾隼蠈嵢?,連...
菩薩入定境界好高深
這里介紹菩薩十種重要的三昧。包括:普光大三昧,妙光大三昧,次第遍往諸佛國土大三昧,清凈深心行大三昧,知過去莊嚴(yán)藏大三昧,智光明藏大三昧,了知一切世界佛莊嚴(yán)大三昧,眾生差別身大三昧,法界自...
釋迦牟尼經(jīng)典語錄大全
釋迦牟尼經(jīng)典語錄大全釋迦牟尼經(jīng)典語錄大全。現(xiàn)在心不可得。17、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21、若欲求佛但求心,只這心心心是佛。25、不住一切...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