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產生觀念,觀念產生行為,行為產生結果,結果又改變大腦”,臺灣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道出了大腦塑造的循環(huán)規(guī)律。臺灣《康健》雜志4月刊就撰文稱,大腦是不是能發(fā)光發(fā)熱,關鍵在于你自己?,F在就教你6個讓大腦不生銹的方法。
一、大腦越開心,學得越好。 帶來快樂感覺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是提升學習效率的要素之一。東京工業(yè)大學教授茂木健一郎認為,模仿是大腦重要的學習方式,特別是模仿自己欣賞的人,能激勵自己。
二、愛運動,頭腦更聰明。
《大腦當家》的作者麥迪納指出,運動會使腦細胞得到更多氧氣和養(yǎng)分,還能增加神經生長因子(BDNF)的濃度,幫助神經元生長。常做運動的青少年,能運用更多的認知資源做作業(yè),保持良好的成績。建議利用午休時間散散步,在學習和工作間隙,做做肢體活動。
三、努力、好奇、放松有助創(chuàng)意。
大腦想不出新東西時,不要再鉆牛角尖,做做別的事,出去走走,睡一覺都可以,或找一個單獨放松的場所,比如浴室。
四、提高大腦注意力。
一是分段落,在接觸某個信息時,最好從基本概念開始理解內容,循序漸進地學習,不要囫圇吞棗似的學習。
二是不能一心多用,如果一個人作業(yè)過程中一直被打斷,錯誤率會提高50%。
三是用情緒刺激別人,當你說話時,大約每10分鐘左右,發(fā)現別人眼神渙散時,可以用和主題有關的故事或能引發(fā)情緒的事件,重新抓住他們的注意力。
五、理解、圖像有助記憶力。
一是分散比集中記得牢,時常把以前的東西拿出來復習一下,再加入新的相關資料一起思考,就能將新舊知識都記住了。
二是搞清楚信息的意義,多結合真實的經驗和例子來理解主題,就容易記憶了。
三是利用圖片優(yōu)勢,將需要記憶的內容視覺化,或讓他們彼此產生聯(lián)系,就更容易記憶了。四是多練習。
六、 睡得夠才能學得會。
午休半小時,可以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每個人都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訂作息習慣自己感覺每天睡幾小時舒服,就睡幾小時,但不要熬夜。
www.——525心理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