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窺一斑,可見全豹 作者:李愚
《韓非子·喻老》里有個紂為象箸的故事:紂王做了雙象牙筷子,箕子感到恐懼不安,認為象牙筷子必定不能放到泥土燒成的碗、杯里去,必然要使用犀牛角、玉石做成的碗、杯。用著犀牛角、玉石做成的碗、杯,就必定不會吃豆子飯、喝豆葉湯,則必然要吃牦牛、大象和豹的幼胎。吃牦牛、大象和豹的幼胎,就一定不會穿著短小的粗布衣服站在茅草屋底下,必定要穿多層華美的錦衣,鑄造高大壯觀的宮室。箕子害怕如此的結(jié)局,所以恐懼這樣的開始。過了五年,紂王建造了用肉食裝點的園子,設(shè)置了烤肉用的銅格子,登上酒糟堆成的山丘,面對注滿美酒的池子,紂因此而滅亡了。
箕子從紂王的一雙象牙筷子,就預(yù)見了商朝的滅亡,這在當時聽起來肯定有些讓人難以置信,然而歷史證明了他的遠見,后人不得不佩服他見微知著的本領(lǐng)。
唐代小說集《玉泉子》中記載有這樣一則故事:呂元膺任東都洛陽留守時,有個門客常陪他下棋。有一次,兩人正在對弈,突然來了公文,呂元膺只好一邊下棋,一邊批閱公文,門客便趁機偷偷更換了一枚棋子。結(jié)果,門客勝了呂元膺。說來也巧,門客的這個小動作恰恰被呂元膺看在了眼里。第二天,他便請這位門客另擇高枝了。
福爾摩斯的偵探案中有這樣一則故事:女主角跟一位先生戀愛得昏天黑地,馬上就準備結(jié)婚了。有一天,他把一只貓放進金絲雀籠子里,金絲雀當場被撕扯成碎片。這一幕被她看到了,她立刻跟他斷絕了戀愛關(guān)系。她后來跟福爾摩斯說:“從這件小事,我發(fā)現(xiàn)他殘忍無情,不是一個好丈夫。”
我們不必等到生米都煮成了熟飯,才發(fā)現(xiàn)米的成色不好;我們也不必把整盤菜都吃完了,才說菜不好吃。管中窺豹,也許只能看見“一斑”,但從僅有的這“一斑”,我們就可以判斷這頭豹大概是個什么樣子了——管窺一斑,可見全豹。就像箕子,“見象箸以知天下之禍”。
其實,人也一樣。我們不必費心費力去琢磨一個人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去揣摩他究竟值不值得信任、托付,也不必反復(fù)思量該不該跟他交朋友,只需看他為人處事、待人接物的一些細節(jié),就可知道他是君子還是小人了?!?/p>
來源: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