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路,在我們村子里頭算是個老實巴交的人了。他世代以農(nóng)耕為業(yè),辛勤耕耘著祖宗傳下的幾畝薄田,由于冒得“外水”,手頭總是緊巴巴的,小日子過得清貧拮據(jù)。他雖然也讀了點書,又因為冒得可供“蔭佑”的大樹,照樣是做不了官,發(fā)不了財。
今天,逢圩日,他早早地忙了一陣子田土里的事,吃了個遲早飯,牽出自家的小毛驢,拿塊汗帕拍了拍驢背上的灰塵,將汗帕往腰上一系,用力按了按驢背,順勢就爬在驢背上面,右腳往上一跨,兩手在驢背上一撐,就坐直了腰板。他扯起韁繩,兩腳在毛驢子肚皮上夾了兩下,“走——!”地一聲令下,毛驢子老老實實地駝起他,慢慢騰騰地往圩場上走去。
一路上,王小路騎在毛驢背上悠揚自得,左搖右晃,還和著毛驢子的慢步節(jié)奏,口里時不時地哼上幾句小曲,吟上兩句古詩。走著走著,兩個闊少爺騎著高頭大馬,忽然象一陣風兒似地沖到了他的前頭,把他的小毛驢嚇了一跳,差點兒冒把他從驢背上摔下來。他心中自然有些不平,不悅。
當他看到那些挑著擔子的漢子和背著小孩的女子時,他又心平氣和了。他正了正身子,扯起嗓門兒,拖起腔調(diào),唱起了我們鄉(xiāng)下人最愛唱的山歌號子:
別人騎馬——我騎驢嘞——,他吃魚肉——我啃薯嘞——,細細想來——我命不如喲——,
回頭看到——挑腳夫嘞——,帶崽婆娘——更辛苦嘞——,比上不足——我冒關(guān)系耶——,
比下有余——我呀——知喲——足——。嗚————喂!走喲!
歌聲剛落,只見他扯起韁繩,夾緊雙腳,左手在毛驢子屁股高頭一拍,小毛驢吃力地小跑起來。他吹起口哨,昂首挺胸,顯得更加怡然自得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