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習慣將城里的道路稱為“馬路”;在昔時上海也有將“馬路”作為道路路名的,比如大馬路、二馬路、外馬路等。
早期“馬路”的名稱是個專用名,特指今河南中路以西的南京東路。南京路由東向西分三段筑成:從外灘至河南中路一段,始筑于1851年,在這個道路上有一個英商第一跑馬場、拋球場和花草樹木布滿其間的花園,因此該段道路路名被稱為ParkLane,中文稱為派克弄,或稱花園弄。
1853年因這一帶地價上漲,英商將第一跑馬場土地部分賣出。1854年在今西藏中路以東、浙江中路和湖北路以西、北海路以北、芝罘路以南另辟“新花園”,也就是第二跑馬場,道路隨之向西延筑到現(xiàn)浙江中路。這時已鋪煤渣石路面,并加寬到6—7.5米,作為外商馬匹進出跑馬場的通道,因此被稱為“馬路”。
1845年,英租界的西面界限在河南路,到1848年西面界限擴展到西藏路,但直到1859年3月,在《工部局董事會會議錄》才出現(xiàn)了“馬路”的英文名稱:TheMa-loo。很顯然這是中文“馬路”的音譯,應該說這個路名的中文稱呼產生于1854年第二跑馬場建成后,并且很明顯是特指的,1859年時僅指河南路到浙江路。
1862年5月5日,一個中文名叫麥華陀的英國駐滬代理領事發(fā)表了《上海街道命名備忘錄》,提出重新命名的街道名稱19條,其中一條就是把“花園弄”和“馬路”合并改名為“南京路”。1862年的10月,在《會議錄》中出現(xiàn)了南京路的英文名稱“NankinRoad”,該路的西端基本上也擴展到了今西藏中路?;蛟S是習慣,這時候theMaloo依舊在使用,還出現(xiàn)在南京路后再添(馬路)的情況。
1865年12月13日工部局工務委員會向董事會報告:由于一些平行或相鄰的主要道路名稱相似,打算把幾條道路名稱改變。同時還給董事會附上一張路名報表,其中提到“ParkLane&Maloo”是舊名,已經在使用的路名是南京路,再次確定要使用的路名也是南京路。這以后“馬路”的范圍逐漸開始有所擴大,從一般指河南路以西,到指整個或大部分南京路。
“馬路”的英文名稱用得比較多的是“theMaloo”,其中“the”的發(fā)音在上海話中和“大”相近,因此南京路也就叫做“大馬路”。
成書于1876年的《滬游雜記》有記載:“租界大街由東向西者通稱馬路”,以后在《字林西報·行名簿》上,出現(xiàn)了二馬路(九江路)、三馬路(漢口路)、四馬路(福州路)和五馬路(廣東路);一度把南京路以北的天津路稱為后馬路,民間俗稱北海路為六馬路。以后馬路的稱呼更為擴大,成為城市里道路的泛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