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后天八卦的相互關系 為了便于閱讀“論卦序”,還是節(jié)選前面的一部分內(nèi)容供大家參考。 演易者 第三章 論河洛、八卦相互之間的關系 在討論河洛、八卦相互之間的關系之前,先允許我花些小筆墨,介紹一下制作彩色地圖中所運用的“四色定理”。 “四色定理”由“四色猜想”而來。“四色猜想”由來已久。1852年,畢業(yè)于倫敦大學的弗南西斯·格思里來到一家科研單位搞地圖著色工作時發(fā)現(xiàn),每幅地圖都可以用四種顏色著色,使得有共同邊界的國家著上不同的顏色。用數(shù)學語言表示,即“將平面任意地細分為不相重迭的區(qū)域,每一個區(qū)域總可以用1、2、3、4這四個數(shù)字之一來標記,而不會使兩個區(qū)域得到相同的數(shù)字。這里指的相鄰的區(qū)域,是指有一整段邊界是公共的。如果兩個區(qū)域只相遇于一點或有限多點,就不叫相鄰的。因為用相同的顏色給它們著色不會引起混淆。這個結論能不能從數(shù)學上加以嚴格證明呢?同年,格思里的弟弟請教他的數(shù)學老師、著名數(shù)學家德·摩爾根,摩爾根也沒有能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途徑,于是寫信向自己的好友、著名數(shù)學家哈蜜爾頓爵士請教。但直到1865年哈密爾頓逝世,問題也沒有解決。1872年,英國當時最著名的數(shù)學家凱利正式向倫敦數(shù)學學會提出這個問題,于是“四色猜想”成為世界數(shù)學界關注的問題。此后一段時期,不少數(shù)學家投身這個問題的研究,但始終未能證明。1976年,美國數(shù)學家阿佩爾與哈肯在美國伊利諾斯大學的三臺不同的電子計算機上,用了1200個小時,作了100億次以上的判斷,終于完成了證明?!八纳孪搿钡挠嬎銠C證明,轟動了世界,從而使“四色猜想”成為了“四色定理”。 我在這里介紹“四色定理”,不是說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可以等同“四色定理”,目的是想說明“簡易”之義,到底可以簡到何種程度?!八纳ɡ怼北砻?,作彩色地圖必不能少于四色。也就是說,四色是制作彩色地圖的最低要求,是最簡單的要求。 同樣的,如果把宇宙萬物的運動、變化,看作是一幅千姿百態(tài)的彩色圖畫,其中,每一種不同的事物,其運動的模式、變化的規(guī)律都各不相同,人們不可能窮盡對每一種事物的運動的認識,那么,要描述事物運動共同的特點,或者是運動的共同模式、共同的本質、共同的規(guī)律,要從哪幾個方面入手呢?我們的祖先,中國古代的圣人,用非凡的智慧教給后人們的一個簡單的認識方法。那就是不論何種事物,要認識其變化、發(fā)展的規(guī)律,只要從四個方面入手就可以了。于是,他們根據(jù)太極理論、易的理論、道的理論,獨特地創(chuàng)設出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四圖。這四個簡單的圖式,堪可比作制作彩色地圖的“四色原理”。 “簡易”之義,由此而又有深一層的認識。 因此,探討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四者相互間的關系,雖然難倒了無數(shù)的易學家,但是,在我看來,四者之間的相互關系,不外也就是“四色原理”中四圖不同顏色的關系,其實也是非常簡單,非常容易明白的??偫橐痪湓挘勇?、八卦之間的相互關系,也就是各自獨立,相互聯(lián)系,高度統(tǒng)一的關系。 一、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是各自獨立的、并列的關系,它們是從事物運動不同的側面,描述事物運動、變化的規(guī)律。 (一)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四圖,各圖的研究對象不相同。 《易經(jīng)》即是事物運動的經(jīng)典模式,總體上它的研究對象就是事物如何變化、運動的,但事物運動、變化的方式各種各樣。每一種不同的事物都有不同的運動模式;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里面,也呈現(xiàn)出不一樣的運動模式;同一事物亦會因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而促使其運動方的變化。換句話說,影響事物運動、變化的因素錯綜復雜??墒牵瑹o論什么因素,歸根到底不外就是內(nèi)因和外因兩大因素,用易經(jīng)的符號、語言來表示,即是象與氣(數(shù))兩大原因。事物的內(nèi)部運動、變化,亦呈現(xiàn)出普遍性和特殊性,事物外部的變化,同樣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事物內(nèi)、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又可以理解為相對靜止和絕對運動的兩種狀態(tài)。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四圖,正是事物外部、事物內(nèi)部相對靜止和絕對運動模式的表述和刻畫。河圖、洛書以事物外部相對靜止、絕對運動之“氣”作為研究對象。具體地說,河圖的研究對象,就是事物本身產(chǎn)生的氣與外部的氣交合運動的程式(事物產(chǎn)生出來的氣,已經(jīng)不是事物本身);洛書的研究對象,則是事物本身的氣與外部之氣交合后形成新的“氣”,這種新“氣”產(chǎn)生的變化、運動的程式。河圖、洛書研究的對象是“氣”的運動狀態(tài)、運動模式、運動規(guī)律、運動結果。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則是以事物本身的“象”作為研究對象,先天八卦具體是研究事物本身正常狀態(tài)下的相對靜止的運動,后天八卦則是具體研究事物的動態(tài)情形之下的變化形式。河圖以靜態(tài)的角度,反映陰、陽之氣的對待交合;先天八卦從靜態(tài)的角度,考察事物內(nèi)部的分裂和擴張。河圖之合,先天八卦之分,均以對待言。洛書反映河圖之合后產(chǎn)生的氣的升降變化,后天八卦則反映事物內(nèi)藏之形氣的陽升陰降過程,從這方面來說,洛書和后天八卦皆以升降為主。 (二)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演繹過程不同。 這在前面的演繹里面可以看得到當中的區(qū)別。 (三)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表現(xiàn)形式不同。 四圖各異,象、數(shù)各異,方位不同,這四圖的不同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四)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四圖的符號包含的內(nèi)容不同。 河圖和洛書,都是用同樣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數(shù)來做表述符號的,而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都是以乾兌離震巽艮坎坤八卦來表示的。不單如此,先天八卦又被賦予了數(shù),后天八卦亦同樣被賦予數(shù)。這樣一來,數(shù)與數(shù),此數(shù)與彼數(shù);象與象,此象與彼象是同一的含義嗎?它們之間有什么不同?下面就從數(shù)和象兩方面進行比較。 1、關于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后天八卦中相關數(shù)字的含義。 學習術數(shù)的朋友,一定很熟悉:“江東一卦從來吉,八神四個一,江西一卦排龍位,八神四個二”這句話,解釋這句話的含義的人多如牛毛,各抒已見,后學之人真假難辨,無所適從。而真正懂得這句話含義的人,卻不肯去揭開其奧秘。但是,要正確讀懂這“四個一”的含義,前提是必須要懂得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中的數(shù)字含義。 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共有多少組數(shù)呢?共有七組“一”。 一是河圖之數(shù)。河圖共有十個數(shù)組成,即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兩兩合為一起,即一六在北,二七在南、三八居東,四九居西,五十居中。 二是洛書之數(shù)。洛書由九數(shù)組成,即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其中一在正北,二在西南,三居正東,四處東南,五處中央,六居西北,七在正西,八位東北,九位正南。 三是先天八卦數(shù)。即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四是先天八卦配洛書數(shù),即坤一、巽二、離三、兌四、中五、艮六、坎七、震八、乾九。 五是后天八卦數(shù),即震一、巽二、離三、坤四、兌五、乾六、坎七、艮八。 六是后天八卦配洛書數(shù),即一坎水、二黑坤、三碧震、四祿巽、五是中宮、六白乾、七赤兌、八白艮、九紫離。 七是先天八卦數(shù)(此數(shù)與先天八卦配洛書之數(shù)是同樣的):即坤一、巽二、離三、兌四、中五、艮六、坎七、震八、乾九。 其實,先天八卦數(shù)和先天八卦配洛書數(shù),經(jīng)已合而為一,因此,亦可以看作是六組“一”。 在這幾組數(shù)中,有些是各自獨立的。有些則是象、數(shù)合而為一,共通使用的紐帶和橋梁。因此,七組數(shù)當中,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在這里一并加以討論。 ①河圖、洛書之數(shù)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河圖之數(shù)和洛書之數(shù),最似是而非,亦最容易被人們誤讀、誤解。前面談到河圖、洛書、八卦的演繹的時候,已經(jīng)約略區(qū)別指出,在這里再進行全面分析。 首先看河洛之數(shù)的聯(lián)系 第一,河洛的符號系統(tǒng),表現(xiàn)的形式雖然不一樣,但從數(shù)字看,則是完全相同的,不管其使用黑白圈點,還是用阿拉伯數(shù)字,或者中文數(shù)字,從外觀上看,是一致的。 第二,河圖、洛書的數(shù)字,都是表示氣,這一點亦相同。 第三,河圖和洛書之數(shù),都有先后順序的含義。 第四,河圖之數(shù)和洛書之數(shù),都有陽奇陰偶的含義。 再看河圖、洛書之數(shù)的區(qū)別 第一,河圖、洛書兩者代表的“氣”有別。河圖的氣,是天地之氣,交而未化的狀態(tài),所以表現(xiàn)在圖式上,是一陰一陽,各為一組,所謂“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它處于化合的過程,而未產(chǎn)生化合的結果。洛書之氣,是日月之氣,天地之氣與日月之氣,都可以看作是陰、陽之氣,但兩氣的性質,已經(jīng)發(fā)生了質的變化。天地之氣,是一種合而未化的、交而未化的狀態(tài),打個比方,即是將一塊石灰丟進水中,水和石灰經(jīng)已接觸,但未發(fā)生化學反應的瞬間狀態(tài)。而日月之氣,則是天地交合而化生出來的結果,亦即是石灰和水已經(jīng)發(fā)生化學反應時產(chǎn)生的氣。天地之氣分陰分陽,日月之氣亦分陰分陽,兩種陰、陽之氣,已經(jīng)是此陰非彼陰,此陽非彼陽。 第二,從河圖、洛書的演繹過程看,兩者中數(shù)的含義不同。 首先聲明,下面關于“量”的含義,不是指重量,而是指輕、濁之“量”。 河圖之一二三四,朱熹認為它是“位”,九八七六才是數(shù)之“實”,而江永則認為一二三四、九八七六均為數(shù)之“實”。我覺得,雖然我在演繹河圖、洛書、八卦的過程中,反復提及到這個問題,但還不全面。朱熹之所以將一二三四生數(shù),當作位次看待,在于他認為氣的次序是先水后火,再次先木后金,繼而土為最后,以其輕重之量而言,故而當作為次序之數(shù),而九八七六則為“四象”,“四象”即是實。朱熹這樣的解釋,固然有失偏頗,但如果從另外的一個角度看待這里面的虛與實,則依然有多少道理。十九八七六;在我演繹河圖的過程中,顯然代表“地”之氣,而一二三四五,則是指“天”之氣。相對于天、地而言,“地”是實的,而“天”卻是虛的概念,因此,把天數(shù)一二三四五當作是虛的,亦未嘗不可,把十九八七六看作是實,自然亦有其合理的一面。江永認為一二三四、九八七六,均是數(shù)的“實”,亦有可以理解的一面,因為“氣”畢竟是實在的東西,按唯物辯證法的解釋,“氣”其實就是一類特定物質的總稱。 不過,我之所以覺得朱熹、江永的觀點都不正確,乃是出于“數(shù)”的本身特性來考慮。因為數(shù)這個東西,是靈活的,并非一成不變,它至少有三個含義,一是指量,二是順序,三是隨意的編碼代號。從演繹河圖的過程里面,我們應當理解,無論是天之數(shù)一二三四五,還是地之數(shù)的六七八九十,它都不存在“量”這方面含義,它注重的是“序”,反映的是方位之“氣”對待的問題,并不能說“十”數(shù)量就比一大,也不能說“七”的數(shù)就比“九”的少。因此,以量作為標準進行劃分的話,河圖之數(shù)當屬于“序”,而不是“量”。亦即河圖之數(shù),全部都是“虛數(shù)”。 洛書之數(shù),具備了“數(shù)”的全部含義,它不僅以奇、偶分出陰陽,而且還有依次升降的次序的意義,九層圖中的明顯可以看出,升者從下往上,以一三五七九為序,降者從上往下,以二四六八(十隱去)為次。再者,按“輕清者上天,重濁者下地”原則,九為最輕清,故居上,十為最重者,故而凝為地,而八是作為“氣”的最重者,而得以位于最下。還有,洛書之數(shù),還是有象征的意義,代表某個方位的意義。因此,洛書之數(shù),與我們?nèi)粘I钪兴斫獾臄?shù)差不多,它是可以作出輕重比較的“實數(shù)”。 以量的標準劃分,洛書之數(shù)是“實數(shù)”,而河圖之數(shù)則為“虛數(shù)”。至于河圖之數(shù),為什么能“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則純粹是位數(shù)之差,而不是量之差,就好象一列高低參差的士兵,第一個與第六個,相差是“五位”,實際情況可能是第一位的士兵,無論身高或者體重,都要比第六位的高、重。 第三,從實際的應用過程來看,運用坤一巽二離三兌四艮六坎七震八乾九(即是洛書之數(shù)),來進行加減換算的例子很多,而用河圖之數(shù)進行換算的并不存在,這又是河圖之數(shù)為“虛”洛書之數(shù)為“實”的又一個有力的證據(jù)。 因此,河圖之數(shù)和洛書之數(shù),其數(shù)雖同而包含的內(nèi)容卻不相同,兩者是有根本區(qū)別的。 ②河圖之數(shù)與先天八卦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這些數(shù)代表的是“卦”,又代表著八卦的排列順序,具有順序、代號的含義,而沒有量的含義,這一點,與河圖的數(shù)有共同之處。不同之處,亦非常容易界別。一是代表氣,一是代表象。 ③河圖之數(shù)與后天八卦震一、巽二、離三、坤四、兌五、乾六、坎七、艮八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這與河圖、先天八卦乾一、兌二之數(shù)的關系大同小異。 ④洛書之數(shù)與坤一、巽二、離三、兌四、中五、艮六、坎七、震八、乾九之數(shù)的異同。 象為卦象,氣為氣數(shù),由氣成象,由象化氣,這是象數(shù)之學的根本,亦是象、數(shù)緊密聯(lián)系的最主要根據(jù),但這是僅泛指而言,亦即大道理。尋根問底,象、數(shù)能夠互通的直接根據(jù)是什么?恐怕除少數(shù)的精通易理的學者之外,少有人能夠明白這一點。這些內(nèi)容,本想留待談河洛八卦相互聯(lián)系時再說,但由于此是涉及數(shù)的問題,故在此一并析之。 洛書之數(shù),一北九南,三東七西,二、四西南、東南,六、八西北、東北。 坤一、巽二、離三、兌四、中五、艮六、坎七、震八、乾九的來源共有二個,一個是洛書配先天八卦數(shù),一個是八卦自身的數(shù)。先天八卦配洛書之數(shù),所得出的過程,容易理解,不必在此費筆墨。我在這里,重點談八卦本身之數(shù)的來歷。 前面談到,河圖之數(shù)為虛,洛書之數(shù)為實,亦即河圖以次序為主,洛書以“量”為重。那么,八卦又通過何種方式比較的其“量”呢?按通行的說法,乾震坎艮為陽,坤巽離兌為陰。乾為老陽,故最輕清,坤為老陰,故最重。震得乾之初爻,為長子,坎得乾之中爻,為中子,而艮得乾之上爻,則為少。同理,巽為長女,離為中女,兌為少女。如果以輕清至重濁、陽上陰下的方法,并套用九數(shù)(五為中),則得下列圖式: 乾九(老父) 中五 震八(長男) 坎七(中男) 艮六(少男) 兌四(少女) 離三(中女) 巽二(長女) 坤一(老母) 從上圖可以看出,如果從陰與陽、清與濁的角度去比較八卦之“量”,則坤一、巽二、離三、兌四、艮六、坎七、震八、乾九,為最直接、最自然的結果。故坤一、乾九,既可以看作是先天八卦配洛書所得出之數(shù),又可以看作是八卦自身的“量”的數(shù)。洛書之“量”,與八卦之“量”,自然而然地出現(xiàn)在先天八卦與洛書的合二為一之中,實在是天造地設,是依一定的理論和一定的設計規(guī)則所推理出來的必然結果。 在談到這里的時候,各位讀者切莫被乾坤離坎先天陽,乾震坎艮后天陽之類的講法誤導。亦不要以預測實踐中的年、月、日之數(shù)相加除八,年、月、日、時的數(shù)相加除八,得出的余數(shù)為乾一、兌二、離三之類的卦序數(shù)誤導。這些都是后人的應用、分析的方法,而不能反映出卦的“量”的比較。 坤一、巽二、離三、兌四、艮六、坎七、震八、乾九,既是先天八卦配洛書所得之數(shù),又是八卦自身的“實數(shù)”。洛書“實數(shù)”,與八卦“實數(shù)”在坤一、乾九之中合二為一,合而為一,由此奠定了可以通過“數(shù)”的“量”進行卦與氣之間的換算的基礎。由數(shù)知象,由象知數(shù),象、數(shù)互通,順理而成章。 《易經(jīng)》是象、數(shù)之學,人人皆知。但又有多少人懂得象與數(shù)的關系?又有多少人深究象與數(shù)的關系?術數(shù)是《易經(jīng)》的余義發(fā)揮,搞預測者,又有多少人識得、弄懂五大神數(shù)?學地理尋龍點穴者,又有多少人能夠靈活運用其數(shù)?六十甲子及五行,當中雖有至理,但若果生搬硬套,則至理亦變?yōu)楹翢o道理! ⑤河圖之數(shù)與坤一、巽二、離三、兌四、艮六、坎七、震八、乾九之數(shù)的異同。 這兩組不同的數(shù),關系已經(jīng)較遠,相聯(lián)系之處并不多。 當然,如果受江永“則河圖、洛書畫卦、列卦”影響很深,則另當別論。 ⑥河圖之數(shù)與后天八卦震一、巽二、離三、坤四、兌五、乾六、坎七、艮八之數(shù)的異同。 震一、艮八之數(shù),是我自己添加進入的,它所反映的事物運動、變化的周期律過程中次序。它和河圖之數(shù),均屬于“虛數(shù)”的范圍。 ⑦河圖之數(shù)與后天八卦一坎水、二黑坤、三碧震、四祿巽、六白乾、七赤兌、八白艮、九紫離之數(shù)的異同。 一坎水、二黑坤之數(shù),來源于后天八卦配洛書,它既非后天八卦的“虛數(shù)”,又不是“實數(shù)”,要比較的話,則可看河圖與洛書之數(shù)的關系便知。 ⑧洛書之數(shù)與一坎水、二黑坤之數(shù)的異同。 其實,它之所以能配,亦是在于絕對運動之氣,配絕對運動之象。它不同于洛書之數(shù)與坤一、乾九之關系。 坤一、乾九及坎一、離九,雖與洛書之數(shù)有莫大的關系,實踐中運用得亦最多,但兩者與洛書的交匯點是不同的,這在理解時須加以分別。 ⑨洛書之數(shù)與震一、巽二等之數(shù)的異同。 兩者所描述的,一是氣流行的次序,一為象始生的次序。 六十四卦的通行本排列的次序,即由氣之始配象之始開始,所謂水雷屯卦是也,后面再作探討。 2、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卦象的含義不一樣 先天八卦,乾為天,后天八卦,乾為金;先天八卦兌為澤,后天八卦兌為金;先天八卦離為日,后天八卦離為火;先天八卦震為雷,后天八卦震為木;先天八卦巽為風,后天八卦巽為木;先天八卦坎為月,后天八卦坎為水;先天八卦艮為山,后天八卦艮為土;先天八卦坤為地,后天八卦坤為土。先天八卦的含義,與后天八卦的含義,明顯不同。明白了先天八卦演澤出后天八卦之理,也就不難理其中不同的緣由。 (五)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后天八卦的本質不同 這在前面的相關章節(jié)是已作論述 (六)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是并列的關系,其作用沒有大小高下之分。 河圖和洛書,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雖然在演繹的過程里面,有先、后之別,有體、用之分。但是,他們的作用各不相同。河圖不會因為演繹出洛書而不用,先天八卦也不會因為演繹出后天八卦而束之高閣。事物的運動、變化,象、氣之間無時不變,此即洛書之用;事物的內(nèi)部無時不生,此即先天八卦之用,內(nèi)部無時不變,此即后天八卦大展身手的時刻。河圖、先天八卦,以“靜”為用,洛書、后天八卦以“動”為用,一動一靜,互為其根。 河圖、洛書為八卦之源的觀點,如果單從象與氣的角度來分析(象由氣生),不能說這種觀點毫無道理。但是,如果見到先后天八卦之象,而忘記或忽略了河圖、洛書;或者只用八卦而不同時用河洛去認識和分析,則是大錯特錯。在解經(jīng)的過程中,又有何人用河、洛、八卦相結合的方法解讀呢? 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后天八卦的作用是并列的,不能以八卦掩蓋、替代河洛,更不能棄河洛而不用。 綜上所述,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后天八卦,無論從形式、內(nèi)容、實質,都有明顯的差別,不能將四者混為一談,它們在不同的范圍、不同的層面,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象數(shù)符號,表述不同的思想。它就是“四色原理”中的四種不同顏色,黑白分明,界限清楚,各自獨立,各具特征。 二、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是緊密聯(lián)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一)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圖式之配 先、后天八卦配河圖、洛書的圖式,最早出現(xiàn)于何時,未見有考證。大體上,河洛配八卦的圖式,清代出現(xiàn)得最多,李光地《周易折中·啟蒙附論》篇,陳夢雷的《周易淺述》、江永的《河洛精蘊》中,都記載有這類圖式。這是選取《周易折中》中的“先天卦配河圖之象圖”、“后天卦配河圖之象圖”、“先天卦配洛書之數(shù)圖”、“后天卦配洛書之數(shù)圖”作為參考。 我認為,盡管河圖、洛書的圖式不一,河圖、洛書與八卦的圖式亦不一,但從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本質來說,他們之間都是互相配合使用的,因此,河圖亦可配洛書,先天八卦亦可配后天八卦,而非李光地《周易析中》的四個相配圖式。張其成先生在其《易圖探秘》一書中,就將太極圖、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后天八卦五圖合一,創(chuàng)造出一個“太極統(tǒng)一模型圖”來。無論五圖各自獨立,還是由二合一,三合一,四合一,五合一,其實都無關緊要。關鍵所在之處,就是首先要闡明其之所以能隨意相配之理,否則的話,兩圖或兩圖以上合在一起,眼花繚亂,僅添幾個花俏圖式而已,又有何益! (二)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后天八卦隨意相配的機理 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后天八卦,之所以能夠相互配合,整體上就是象、氣內(nèi)外相通之理,河圖合而先天八卦分之理,河靜洛動,先天靜后天動之理。具體說來,其理如下: 1、象生氣、氣化象,象、氣互化、互生,是河圖洛書配先天八卦、后天八卦的理論核心 象、氣的先或后的問題,亦是雞先還是蛋先的哲學問題。這都是從不同的角度看的。以象的生、發(fā)起始的角度來看,則氣在象之先;從氣的來源來考察,則象在氣之先。從整個宇宙的起源來考察,則太極為先,兩儀為后。從太極的產(chǎn)生過程來考察,則兩儀為先,而太極為后。 無論是河圖、洛書,還是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從線性方式考察,則太極均為其祖與宗,非太極生河洛,而河洛生八卦之謬論。河圖之氣為天地之氣,已非兩儀之氣,洛書之氣已是日月之氣,而非天地之氣;先天八卦已成天地之象,而非“四象”之象,后天八卦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又不是先天八卦中的乾坤震巽坎離艮兌。河洛也罷,先天八卦也罷,都是以天地已存作為基礎。開天辟地之前的階段,經(jīng)由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的太極學說予以解釋。河圖五、十居中,已非“太極”,先天八卦虛中,亦非“太極”(形而上的“太極”)?!爸小闭撸^察者所在的空間位置而已(當然,這個位置是想象中的位置,即“心”,如果是實踐活動,這個太極即是“穴”)象征太極而已。河圖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五十之氣,兩兩相合,是天地之氣合,日月之氣合,陰陽之氣合。其氣之所以來,乃源自天地、日月、陰陽。天地、日月、陰陽。已非太極,其理亦明白無誤。洛書之氣,既來自天地,又形成于日月,變化于陰陽,亦非直接源自于形而上的太極。先天八卦,由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來;后天八卦、乾坤為父母,由乾坤形氣陽升陰降而來,由可知,八卦離形而上太極亦遠矣。 太極生八卦,非能自生,需氣之化而后可生;河圖之合,非能自合,需陰、陽之氣方可交合,洛書之動,非能自動,需道規(guī)矩而后能動。從哲學角度看,太極需外因才能生,氣需外因亦才能合,象需外因才能成。象、氣互為內(nèi)、外,互為因果,互為其根。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之所以隨時隨地相配,其理亦源于此。宇宙虛幻,氣流其中,飄忽不定,遇象而依附;象靜而止,因氣以動,因氣以生。象內(nèi)所生之氣,與外氣交合,而成河圖;內(nèi)、外之氣交合,兩氣化一,由一生二,由二生四,由四生八,而成先天八卦。象生氣,氣生象,循環(huán)交替,無窮無盡,無始無終。 今試舉一例,一粒谷種,儲存在室內(nèi),不會發(fā)芽。在一定條件下,即在合適的溫度、水份、陽光、空氣、土壤的情形之下,它就會發(fā)芽。此谷種之外的所有因素,都是外因,這些外因之中,空氣、陽光、溫度,可以看作是氣,而土壤、水,則可視作為象。水、土之象,并不直接進入谷種之中,而是水分子、土壤中的分子,連同陽光、空氣、溫度等氣,與谷種的內(nèi)氣(分子、細胞之類)相交(亦即天、地之氣交、陰陽之氣化,日月之氣化),兩氣一交,而催谷種內(nèi)的細胞分裂,以至發(fā)芽,谷種之內(nèi)氣,因化成芽之象。此芽中所藏之氣,又非原谷種之氣。芽中之氣又與外氣交合,然后再化生,而成稻,再而結果。與此同時,谷種、芽所藏的內(nèi)氣,又有部分逃逸于外,而成為“外氣”,此外氣與又將參加與他物之象氣交合。 河圖合,而先天八卦分。氣,就是這樣的,先分后合、先合后分的持續(xù)不斷過程中得到永生;象,也就是在這樣的分分、合合中不斷生長、成熟和消亡。 河圖配先天八卦,就是以靜對靜,以合配分。分,象、氣之源;合,亦象、氣之源。 至于河圖配后天八卦,洛書配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均不外是象、氣之配,其理與前面所述的大同小異,唯分動、靜之別,讀者已經(jīng)不難解理。 河圖配洛書、先天八卦配后天八卦,則是外氣之動與靜,內(nèi)象之生與變;氣之先與后、象之先與后的區(qū)別。在演繹河圖、河書、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過程中,已闡明其理。 2、河圖內(nèi)外交合、化生的模型,是象數(shù)互配的橋梁和紐帶;洛書與先天八卦,“氣”、“象”之“量”合而為一,是象、數(shù)互換的基準。 《易經(jīng)》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哲學,乃是因為它存在著河洛八卦的圖式。一般理論論述事物的內(nèi)外關系,都只是停留在文字上,而《易經(jīng)》論述事物的內(nèi)外關系,則用河圖的圖式闡明其理,作為理論之外的補充。河圖的成數(shù),既表示事物本身所生之氣,又表示事物本身,一數(shù)具二義。而河圖之生數(shù),當然指的是事物之外氣。河圖用模型的形式,闡明事物內(nèi)、外的相互作用的機理,同時又指明象、數(shù)之關系,因此,河圖的作用之一,就是為象、數(shù)搭建了彼此往來的橋梁,是把象、數(shù)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紐帶。沒有河圖,象、數(shù)的聯(lián)系,就只能停留在空洞的文字上。 河圖說明象、數(shù)相互聯(lián)系的機理,但象、數(shù)具體是如何聯(lián)系的呢,河圖沒有辦法說明。洛書和先天八卦,則擔當著這個說明重任。洛書之數(shù),以側重言“量”為主;先天八卦,分出的乾離巽坎艮坤,按陰、陽及長中少的次序,又恰好地與洛書之數(shù)吻合。這種吻合,均是自然推導出來的結果的反映。洛書與先天八卦在“量”方面的高度統(tǒng)一,奠定了象、數(shù)互通的基準。象、數(shù)在洛書配先天八卦之中,完美地合二為一。 易,之所以為自然之易,在于它借助同樣的理論、同樣的規(guī)則,自然而然推演產(chǎn)生出河洛八卦圖式。河洛八卦圖式配合得如此天衣無縫,體現(xiàn)出古人的無與倫比智慧。 3、除了象氣互生、互化之理外,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后天八卦之所以能相互配合,則還出于下列理由。 第一,河洛、八卦的設定,有共同的理論基礎,即太極、道、易的理論指導。沒有共同的理論,是不能隨心所欲拉郎配的。 第二,河洛、八卦四圖,皆是模擬自然而來,所以各圖的東、南、西、北,上、下、左、右、前、后的位置是固定的、同一的。 第三,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后天八卦,設定的規(guī)則是同一的。沒有共同的設定規(guī)劃,則亦不能隨意相配,否則無法解讀。 第四,河圖生洛書,與先天八卦生后天八卦的模式是同樣的。 第五,四圖的解釋目標是一致的,就是事物(物質)運動、變化、發(fā)展的規(guī)律。 (三)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四圖是相互依存的關系,缺一不可 河洛、八卦四圖,我將它們形象地比喻為“四色原理”中四種不同的顏色。缺少任何其中之一,則界限必然不清晰;缺少兩色,則不僅界限不清,而且只有兩色,只能非此即彼,非陰即陽,缺少了陽變陰、陰變陽的過程,色彩的世界就缺少了動感。缺了三色,則只有一色繪制的圖畫,已不能稱作為彩色。只有不多不少的四種顏色,彩色地圖才會產(chǎn)生變化有序,不管界限如何復雜多變,都能做到心中有數(shù),揮灑自如,隨心所欲,并且顯得簡單明了。河洛、八卦四圖,它們的依存關系也是如此。 1、象與數(shù),為我們認識事物的運動變化,界定了內(nèi)與外的關系。 客觀世界,非象即氣。河洛言氣,八卦擬象。因此,河洛和八卦,共同構成了整個客觀世界。以象作為中心論,則象為內(nèi)而氣為外,以氣作為中心論,則氣為內(nèi)而象為外,因此,象、氣互為內(nèi)外。但是,現(xiàn)實生活當中,氣不可見,唯象可見,人類觀察事物的運動、變化,主要是對象進行觀察。所以,在設計、模擬河圖、洛書,以及八卦的時候,是以象為主體。故而河洛為氣為外,八卦為象為內(nèi)。 考察一個事物的運動、變化,無非是考察內(nèi)因和外因兩種因素。河洛作為八卦的外因,只能通過卦象的變化,而表現(xiàn)其作用;卦象作為事物的內(nèi)因,亦只能通過運動、變化,才能展示其存在。外因為內(nèi)因搭臺,內(nèi)因則是表演者。唯物辯證法,對內(nèi)、外因的關系,以“內(nèi)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據(jù),外因是變化的條件”作出了回答。象、氣雖然為內(nèi)、外,但在古代的圣人看來,兩者是處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后人更將“氣”看作是“象”的淵源。無內(nèi)則無外,無外則無內(nèi),河洛與八卦,相互依存的關系正是如此。 2、河圖之合,與先天八卦之分,相互依存 客觀世界,新陳代謝,作為任何的事物而言,它都在運動和變化,象是如此,氣亦是如此。新陳代謝的源動力是什么?無非一分一合,分分合合而已。無合則無以成象,無分則無以化氣;無合則無以生,無分則無以死。當合之態(tài)勢強于分之態(tài)勢,事物由生向旺發(fā)展,當分之態(tài)勢太于合之態(tài)勢,事物由生向死發(fā)展。此生而彼必亡,此亡而彼必生。象、氣消長,總體平衡,亦即只有陰、陽平衡,才能化生??梢姡峙c合,是一種連續(xù)不斷的互動關系,缺一不可。河圖與先天八卦的分合關系如此,洛書與后天八卦雖不是分合的模式,但它們依然是氣、象,氣皆有合,而象皆有分,其理相同。 3、河洛、八卦、一動一靜,互為其根 河洛是氣,八卦是象,氣為陽,而象為陰,陽主動,而陰主靜,故河洛動而八卦靜。河圖是陰、陽之氣相交的相對靜止狀態(tài),洛書是陰、陽之氣的升降運動狀態(tài),所以河靜而洛動。先天八卦是事物的內(nèi)部的相對靜止之分,后天八卦是事物內(nèi)部陽升陰降的運動,所以先天八卦靜而后天八卦動。河洛與八卦,一動一靜;河圖與洛書,一動一靜;先天八卦與后天八卦,亦一動一靜。無靜則不顯其動,無動則不知其靜。相對靜止和絕對運動,是事物的兩重特性,亦是客觀世界的共同特征。河洛、八卦內(nèi)含動、靜之理,交相顯示,不可偏廢。 4、河圖與洛書,互為因果;先天八卦與后天八卦,亦互為因果;河洛與八卦,亦互為因果。 河圖生出洛書,先天八卦生出后天八卦,說河圖為因,洛書為果,先天八卦為因、后天八卦為果尚可,如何可以將洛書稱為河圖之因,后天八卦稱為先天八卦之因,這樣豈非天下大亂?非也! 先看河圖天、地之氣的來源。河圖天、地之氣,是某一特定時刻天地之氣的特定狀態(tài),而這種特定狀態(tài)的產(chǎn)生和存在,是陽升陰降過程中的某特定時刻的結果,反映陽升陰降交替循環(huán)的圖式,正是洛書。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洛書為因,河圖為果。 同理,后天八卦固然是先天八卦之果,但先天八卦在某一特定時刻、特定狀態(tài),亦是事物內(nèi)部升、降運動產(chǎn)生的結果。因此,從這個角度看,后天八卦為因,先天八卦為果。 河洛與八卦,是象生氣,氣化象,當然是互為因果,此處不需重復。 世事無絕對,只有相對可言。相對性地看易,是學易的不二法門,此亦陳摶所言的“活法”之一。 無極為宇宙之起始,還是太極為宇宙的起點?角度不同,而結論有異,不同的研究方法而已。反對先、后天之說者,靜態(tài)看問題而已。 有人因此會問,河圖生洛書,先天八卦生后天八卦,其先后之別,豈非可以倒轉?當然可以,前提就是必須不依照太極理論,而按一致的設計規(guī)則,模擬對象,順理成章地先推出洛書和后天八卦來,然后再從洛書推出可圖、后天八卦推出先天八卦。誰有這個本事開創(chuàng)出一套全新的理論取代太極、易、道理論,采取一套完善的規(guī)則,倒推洛書生河圖、后天八卦先天八卦,亦不失為一個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 總而言之,河洛、八卦四圖的關系,確是千絲萬縷、相互依賴。缺少任何一圖,都不足以解釋事物運動、變化的原因和過程。 三、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是高度統(tǒng)一的 (一)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后天八卦的理論依據(jù)是同一的(略)。 (二)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后天八卦的設立規(guī)則是同一的(略)。 (三)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研究對象是同一的。 《易經(jīng)》是物質運動經(jīng)典的模式,可以說,《易經(jīng)》的主線,就是以物質的運動、變化。無論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后天八卦,還是六十四卦,都是以物質的運動作為研究的對象。太極理論,解決運動的主體是誰的問題,即事物當中“誰在動”的問題。象與數(shù),則解決事物內(nèi)部之動與外部之動。河圖,是連接事物內(nèi)部運動與外部運動關系的紐帶,以事物內(nèi)、外關系為主。事物內(nèi)、外的聯(lián)系,又以“氣”為載體,通過“氣”的一陰一陽交合而完成。洛書,以外部的變化為主軸。先天八卦,是太極理論一分為二的接續(xù);后天八卦,則刻畫事物內(nèi)部之變。所以,無論是河圖、洛書,還是先天八卦、后天八卦,研究的對象都是物質運動的規(guī)律和模式。只是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表現(xiàn)手法描述,得出的結論、模式不同而已。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后天八卦的研究對象既不相同,又是共同的。 (四)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目的是同一的。 《易經(jīng)》有一個很顯著的特點,也就是所謂“天人合一”的根源,它就是面對不特定的對象,又具體到某一特定的對象。說它不特定,它可以是隨意的任何事物,說宇宙也可,說銀河系亦可;說人類社會也可,說個人亦可;說一片森林也可,說一株樹木亦可。說它是具體的特定的,就是當你確定這個不特定的事物是何物的時候,這個不特定的事物就是具體的,并且只能夠作為一個個體。比如說,將某個星球作為研究對象時,這個星球就是個體,除星球本身為“內(nèi)”之外,其余皆為“外”。以一片森林作為個體時,這片森林范圍所有的事物皆為“內(nèi)”,而森林以外都是“外”。 當你考察一片森林時,這片森林范圍之內(nèi)的相對靜止,絕對運動狀態(tài),就可以用先天八卦、后天八卦的模式研究,森林之外的相對靜止狀態(tài)和絕對運動狀態(tài)就用河圖、洛書模式研究。當你以一株樹木為對象時,樹木本身,就以先天八卦、后天八卦予以研究,而樹木之外,則以河圖、洛書加以判別。 所以,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它的作用和目的,就是對不特定而又具體的事物的運動、變化,作出合乎理性的解釋。 綜上所述,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是事物內(nèi)、外的動、靜的運動模式,它們四圖之間,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那些將河圖和洛書、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本質等同起來的觀點,是看不到其根本的區(qū)別所在,故而混為一談,而有些只知其四圖各自獨立,而不知其聯(lián)系的機理的,則又是摸象的盲人,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是綜合統(tǒng)一之下的各自獨立。 探索至此,亦可從四圖里反觀,易、道、太極、無極均表現(xiàn)在四圖之中,有興趣的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