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弟來信說,家鄉(xiāng)要退田還湖,移民建鎮(zhèn),世代住在湖邊的人們,突然要離開還真有點留戀。這事勾起了我許多的美好回憶,使我想起了那湖邊那片茂密而旺盛的蘆葦。
花抹胭脂、草吐芳香的春天,蘆葦挺秀聳翠,美化了水鄉(xiāng)的景色。這時,我用青嫩仍蘆桿做一支蘆笛,坐在柳樹的枝杈上,吹出鳴嗚的笛音,給飛舞在蠶豆花叢中的彩蝶伴奏?;蛘?,遙望遠(yuǎn)方,綠色的屏障后面,幾片白帆緩緩移動,像是貼著湖面低飛的白云。于是,孩子的幻想插上了翅膀,向著云帆追逐而去
烈日噴焰、大地冒煙的夏季,我們小伙伴就偷愉地到湖里去洗澡,鉆進(jìn)茂密的蘆葦叢中,讓細(xì)長的葦葉輕拂著自己的脊梁,摸鯽魚、捕青蝦、捉蜻蜓、逮青蛙。那清涼的碧蔭,實在是一個幽靜的樂園??柿耍秃饶乔呷诵钠⒌臎鏊焕哿?,就在蘆蔭下乘涼;餓了,就吃那潔白鮮嫩的蘆根,吃起來真比那甘蔗還甜呢。夜晚,人們常常提著一盞馬燈,沿湖走去,捕捉那在蘆叢發(fā)出聲響、驚慌逃竄的蛸蜞。
丹桂吐金、蘆花放白的秋日,我們小伙伴們常常爬到湖邊蘆葦擁簇的烏桕樹上,折下烏桕枝椏,回到家里捋下那白珍珠似的烏桕籽兒。把它賣給城里的中藥鋪,便可以買回學(xué)習(xí)用的鉛筆品練習(xí)本。
北風(fēng)呼嘯、大雪飄飛的冬時,我們小伙伴們便去湖里把那干枯的蘆花剪來,媽媽給我們編成毛絨絨、暖烘烘的蘆花靴,奶奶給我們筑成囊鼓鼓、軟綿綿的蘆花枕,師傅給我們縫成熱乎乎、齊刷刷的蘆花被,它們伴隨我們度過漫長而寒冷的隆冬。
從春至冬,蘆葦給了我們的童年帶來了那么多的歡樂。
據(jù)史志記載,早在夏商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在這片土地上撐起了第一所蘆棚,踏出了笫一條小路,架起了第一座石橋,飄起了第一縷炊煙。
人們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千百年來,湖邊勤勞的人們,一年四季,從生到死,須臾離不開那普通的蘆葦。
蘆葦渾身是寶。蘆桿可以編涼席、織魚簍、做曬衣物的蘆簾,給菜園圍上擋雞鴨的柵欄;青蘆葉可以裹粽子,干蘆葉可以當(dāng)柴燒;蘆根可以做清熱解表的中藥;蘆葉更是造紙的好原料
不吹蘆笛已經(jīng)四十多年了。四十多年來,一閉上眼睛,就想起家鄉(xiāng)青紗帳似的,把湖水都映綠的蘆葦。蘆葦,平凡而質(zhì)樸,虛心而正直。出淤泥而不染,挺秀色而不驕。蘆葦,無須去耕耘,不要人施肥。扎根于荒灘上,生長在淺水里。蘆葦,只知道奉獻(xiàn),不企求索取。美化生態(tài)環(huán)境,裝扮祖國大地。和那些高眚的名花異卉相比,我更愛鄱陽湖的蘆葦。
地處偏僻角落的家鄉(xiāng)如今己移民建鎮(zhèn),這一翻天覆地的變化,令我們感受到一個新時期到來之際時代脈博的跳動,家鄉(xiāng)正在扎扎實實地向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進(jìn)軍。在這和貧窮落后的征途上,我們是多么需要那種默默奉獻(xiàn)的蘆葦精神??!
啊,可愛的鄱湖蘆葦! 啊,寶貴的蘆葦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