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中早期·仿宣德爐 清仿宣德爐·底部
?。ㄞD(zhuǎn)載)香爐不僅是焚香的工具,往往也是一種賞玩品。 明代宣德皇帝曾命宮中大匠以暹邏國(今泰國)所貢紅銅鑄香爐3000只,形制仿內(nèi)府所藏柴、汝、官、哥、均幾大名窯器之款式,并參考《宣和博古圖錄》等設(shè)計,監(jiān)制等。因此,真正到代的宣德銅爐,往往都是價值不菲。2008年的蘇富比春拍中,一件明代宣德的金胎鏨[趕珠云龍]紋嵌寶石三足蓋爐以HKD116807500成交。這種名貴香爐只會出現(xiàn)在宮廷大案上,且多是用于大型的祭典。由于宣德爐不會輕易進入布衣之家,所以從明代到民國期間一直都非常多仿宣德爐出現(xiàn)在民間。 達官貴人愛之,文人雅士尤不能少。大量的仿宣德爐留布朝野,從而進入了讀書人的清齋寒室。不僅是富貴雅人的生活用品,同樣也成為了讀書人家中的必備品。 焚香,一直都是古人的一種習俗。而熏香爐為古時案幾上的清供,若在書房、會客之所,用漂亮的銅爐或熏爐焚起沉香。不禁幻想在一片裊裊香霧中,或讀書,或吟詩,或品茶,或鼓琴,那是多么地寧靜閑適而優(yōu)雅的一種富有情調(diào)的意境。 筆者第一次上手古董銅香爐是童年時,在第一位帶筆者進入收藏界的一位前輩家中。當時在前輩家中上手的香爐幾乎全部都是清代時期的,甚至連同在收藏視野中都未曾見得明代香爐。接觸了那位香爐雜項玩家多年,越發(fā)對銅香爐感興趣。但平日在珠三角的主流古玩市場或大藏家家里,甚至連同廣東的一些拍賣公司的預展上所見的宣德銅香爐拍品幾乎都是清代,甚至民國時期的仿制品。 關(guān)于熏香的典故,清代文學家沈三白在《浮生六記·閑情記趣》記敘:“靜室焚香,閑中雅趣。蕓蕓以沉速等香,于飯鍋蒸透,在壚上設(shè)一銅絲架,離火半寸許,徐徐烘之,其香幽韻而無煙。”他與其妻蕓在靜室里沒有去“焚”香,而是“烘”香,以致只聞其香而不見其煙的趣事,被當代收藏家劉鴻伏贊為,很別致的作為。 裊裊煙靄可升起無數(shù)智慧之星,可升起一個古國的文明影像。不論是古董銅爐還是后仿的熏爐,都很輕易于今時文人墨客的案幾上見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