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62年2月,李豫即位。內官程元振當權,認為郭子儀功高難制,巧行離間之計,奏準罷免郭子儀副元帥之職,讓他充任肅宗的山陵使,督工皇陵的建造。
史思明在相州替安慶緒解了圍,自認為立了大功,要和安慶緒平分兵權。安慶緒不答應,史思明就把他殺了,吞并了他的軍隊,回到范陽,自稱大燕皇帝。他聽說郭子儀被奪去兵權后,于759年5月,從李光弼手中,奪取了洛陽,占據洛陽不久,就被自己的兒子史朝義殺死了。
陷于內憂外患之中的唐代宗李豫,在危亡面前,不得不啟用郭子儀,他任命雍王李適(即后來的德宗)為統(tǒng)兵元帥,郭子儀為副元帥,又向回紇借兵10萬,攻打洛陽。史朝義敗走莫州(今河北任丘北)。史朝義的部下田承嗣、李懷仙等見大勢已去,遂率部向官軍投降。公元763年正月,史朝義看到眾叛親離,走投無路,便上吊自殺。至此延續(xù)了7年零3個月的安史之亂才算完全平定。
安史之亂使唐朝由盛轉衰,國力虛弱。由于討伐北方叛軍的需要,西部的軍隊,大部被撤走調離。吐蕃乘虛深入內陸,大舉攻唐,占領了陜西鳳翔以西、鄰州以北的10幾個州。763年10月,又占領了奉天(今陜西乾縣),很快打到長安城下,嚇得代宗逃到陜州避難。于是,吐蕃兵占領了長安。他們把唐宗室廣武王李承宏立為皇帝,當自己的統(tǒng)治工具。縱兵焚掠,長安洗劫一空。
朝廷在沒有什么別的御敵之計的情況下,急忙下詔拜郭子儀為關內副元帥。郭子儀接到詔書時,只有騎兵20人。他從洛陽到武關,才收拾散兵游勇4000余人。到達陜西藍田時,各路勤王之師才相繼到達。為了共赴國難,共雪國恥,收復京城,各路大軍都表示愿意接受郭子儀的統(tǒng)一指揮。
郭子儀分析了敵強我弱,敵眾我寡的形勢后,采取聲東擊西、虛張聲勢之計。他派羽林軍大將長孫全緒,帶領200輕騎,到藍田城北面,白天擂鼓吶喊,夜晚燃起火把,牽制吐蕃兵力。佯作向藍田城東進軍的姿態(tài)。暗中親率主力殺向藍田城西。與此同時,他又派遣禁軍將領王甫潛入長安,暗中連結京城中的少年豪俠作為內應。郭子儀迅速集中兵力,奮勇攻擊,打得吐蕃措手不及。吐蕃兵直向藍田城東沖殺,撲了空,方知中計,嚇得驚惶失措。這時,京城中的內應,此起彼伏高喊:“郭令公親率大軍來了!”吐蕃兵陷入四面楚歌之中,不戰(zhàn)而走,慌忙逃離。長安陷落15天,又被郭子儀收復。
自吐蕃入侵后,皇帝的車駕東逃,人們皆歸咎于程元振,諫官多次參奏他。程元振心中懼怕,又因郭子儀重立戰(zhàn)功,他不想讓天子回京,勸皇帝暫且以洛陽為都來避開吐蕃的侵寇,代宗同意了。下詔書多日后,郭子儀聽說了,他極為不安,上書代宗,奏疏中說:“長安之地,古代稱為天府,右面控制隴、蜀,左面扼守崤、函二關,前有終南、太華的險峻,后有清渭、濁河的堅固,是神明的腹地,王者所都的地方,土地方圓數千里,帶甲之兵十余萬,兵強士勇,雄視八方,有利則可以出擊,無利則可以退守。近來,因吐蕃的侵逼,鑾駕到東部去巡行。是因為六軍之兵,向來就不是精練的部隊,全都是些市肆屠沽之民,他們只是掛個虛名,來逃避國家的征賦,等到驅趕他們去打仗時,百人中沒有一個能夠勝任。也有的人暗中輸獻財物,以此請求免去軍籍。另外宦官掩蔽各地的實情,致使各種政務都荒廢了。遂使陛下振蕩不安,退居于陜郡。這些都是因為委任的失當,怎么可以說是秦地不好呢! 陛下所憂慮的是京師遭到剽掠,糧食不足,國用缺乏。依臣之見,只要輕征薄斂,撫恤百姓,簡選賢才,托付老臣練兵御悔,中興之功,旬月之間就可有所希望?!?代宗看過上表,流著淚對左右侍官說;“子儀盡心于國家,真正是社稷之臣。朕要急早回京師?!惫?64年11月,皇帝的車駕從陜州回宮,郭子儀伏地請罪,皇帝將車停下來慰勞他說:“朕沒有及早用卿,所以才到這種地步?!北阗n給他鐵券(免死牌),在凌煙閣為他畫像,以表彰他的興唐之功。
廣德元年(763年),仆固懷恩叛變,屢引回紇、吐蕃攻唐。唐朝將領仆固懷恩是鐵勒族人。安史之亂時,從郭子儀、李光弼作戰(zhàn),屢立戰(zhàn)功。曾與回紇兵擊敗過史朝義,官至河北副元帥、朔方節(jié)度使等職。因沒有得到封官加爵,對朝廷不滿,妄圖反叛。他的母親得知后,罵他忘恩負義,還舉刀要砍殺他,以絕后患。 廣德2年10月,仆固懷恩招引吐蕃、回紇、黨項數十萬部眾南下,京師惶恐。皇帝召見郭子儀,問抵御戎兵之計。郭子儀說:“據臣所見,仆固懷恩不能有所作為?!被实蹎柶湓?,回答說:“仆固懷恩雖然號稱驍勇,但他平素不得人心。仆固懷恩本是臣的偏將,其下邊的人皆是臣的部曲,臣的恩信曾施及他們,今天臣為大將,他們必然不忍心以鋒刃相向,因此知道他不能有所作為?!比痔斍挚芊种?,郭子儀讓他的長子朔方兵馬使郭曜率軍援救鄰寧,與分寧節(jié)度使白孝德閉城拒守。仆固懷恩的前鋒來到奉天,在城外挑戰(zhàn),諸將請用兵擊之,郭子儀制止他們說:“客兵深入,其利在于速戰(zhàn),不可與他們爭鋒。他們都是我的部曲,緩之必然會叛離;如果逼迫他們,是加速他們戰(zhàn)斗,開戰(zhàn)則勝負不可言。敢言戰(zhàn)的人,斬!”便加固城墻以待之,果然敵軍不戰(zhàn)而退。不久,懷恩反謀敗露,其部眾歸附子儀。懷恩奔靈武,又引回紇、吐蕃十萬眾攻關中,長安震駭。子儀奉詔出鎮(zhèn)奉天,旋充任北道邠寧、涇原、河西以東通和吐蕃使。當懷恩等部進逼奉天時,子儀布陣于乾陵之南?;丶v、吐蕃知有備,不戰(zhàn)而退。永泰元年(765),回紇、吐蕃大軍進圍涇陽(屬陜西),聞仆固懷恩暴死,遂不睦而分營,子儀即利用其矛盾,領數騎赴回紇營地,說服其大帥藥葛羅,并與之結盟,大破吐蕃軍,穩(wěn)住了關中局勢。
大歷元年(766),屯軍河中,為解決軍糧,墾田自耕。是年河中野無曠土,軍糧充裕。2年,奉命討伐叛唐的華州節(jié)度使周智光,智光部眾聞子儀發(fā)兵,遂斬智光以降。大歷8年,吐蕃10萬余眾攻涇、邠(今彬縣),子儀遣兵馬使渾瑊出戰(zhàn)宜祿(長武)失利,遂召諸將議事,不究戰(zhàn)敗之過,只議再戰(zhàn)之謀,兵分三路,相互配合,于百城(甘肅靈臺西南)、潘原(平涼東)等地連連取勝,殺獲甚眾,吐蕃敗逃。此后數年,多次遣兵擊退吐蕃的侵擾。子儀曾為削減冗官、選賢任能、輕徭薄賦、安民興國而上書。9年,年事已高,又為邊陲不寧而入朝陳諫,提出:吐蕃、黨項、吐谷渾為主要威脅,應從內陸各道調精兵屯朔方各重鎮(zhèn),以作防守邊疆的長遠計劃。14年,唐德宗繼位,被尊為尚父,詔令攝冢宰,加太尉兼中書令,余官皆免。德宗建中2年(781)6月14日,子儀逝世于長安私第。
郭子儀精于謀略,用兵持重,治軍寬嚴得當,深得部下敬服。他南征北戰(zhàn),東征西討,兩復京師,再造唐室,以身許國,臨危不懼,身經百戰(zhàn),功勛卓著。他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堪稱百代楷模。歷事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勤于職守,一身系國家安危20余年,對鞏固唐王朝統(tǒng)治起了重要用。唐人裴洎“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世而上不疑,侈窮人欲而議者不之貶”的評論最為精到貼切。
子儀八兒七婿,男為駙馬,女為貴妃,與唐室有拆不散的患難君臣關系和割不斷的親戚聯(lián)姻關系,連續(xù)尊崇達十代皇帝之久,可謂空前絕后。八子:曜旰晞昢晤曖曙映。郭曜襲封代國公。盧杞掌權時,出于嫉妒之心,欲找郭家麻煩,但不敢對郭曜下手,就先從子儀的三個女婿開刀。一是太仆卿趙縱、二是少府少監(jiān)李洞清、三是光祿卿王宰。郭曜找到宰相張鎰,上奏德宗?;实巯略t:“尚父功勛卓著,我曾向天地發(fā)誓,并刻石記錄,特準郭氏子孫十世免罪。近有人因尚父去世,尋找借口奪走他們的土地、房屋和奴婢,有關衙門不得接受這些無賴要求?!苯ㄖ?年(782)郭曜逝世,追封太子太傅。郭曜有四子:銳鋒鏈奇,均為高官。次子郭旰陣亡。三子郭晞是一員戰(zhàn)將。常年隨子儀征戰(zhàn),多次立功,升光祿少卿、鴻臚卿、御史大夫等職。郭晞有七子:鈞鋼柬共求集鑲。次子鋼任趙國公,追贈兵部尚書。郭晞孫承暇任華州刺史、給事中,追贈吏部尚書。
子儀第六子郭曖,與代宗第4女升平公主成婚。婚前官太常主薄,婚后拜駙馬都尉、試殿中監(jiān)、清源縣侯、檢校左散騎常侍、金紫光祿大夫、太常卿、代國公、追贈尚書左仆射。卒時年僅48歲。升平公主晚年告誡兒媳漢陽公主說:“驕淫貴奢,可戒不可恃?!焙髞頋h陽公主成為以儉化天下的楷模。郭曖有四子:鑄、釗、鏦、铦。郭鑄任右庶子;郭釗任奉禮郎、金吾大將軍、司農卿、檢校戶部尚書、河陽三城節(jié)度使、兵部尚書、太常卿,追贈司徒。郭釗七子:仲文、仲恭、仲詞、仲謙、仲詡、仲宣、仲武。仲文任秘書少監(jiān);仲恭任詹事府丞,駙馬都尉,妻為穆宗第4女金堂公主;仲詞任檢校殿中少監(jiān)、駙馬都尉、襲封太原郡公,妻穆宗第6女饒陽公主;仲謙任衛(wèi)尉卿;仲詡任通事舍人;仲宣任河東令;仲武任朗州刺史。郭曖第3子鏦任檢校國子監(jiān)祭酒、駙馬都尉、右金吾將軍、太原郡公,妻李暢為順宗長女德陽(漢陽)公主。郭曖第4子铦任殿中監(jiān)、太子詹事、閑廄宮苑使,妻為順宗第4女西河公主,長慶3年(823年)卒。
郭曖一門與皇室關系最為密切,有兩兒兩孫同公主成婚。汾陽市有個愛子村。在背山朝陽的地方,有一大片墳地,人稱郭家墳。晉劇《打金枝》是山西民間流行最廣的地方劇目,長期以來最受百姓歡迎。劇中所寫就是郭曖與昭懿公主的故事,這從一個側面反應了郭曖及其子孫在山西活動的佐證。晉劇《打金枝》是描寫為郭子儀祝壽的一出戲。升平公主不去拜壽,駙馬郭曖回宮怒打金技,闖下大禍,郭子儀綁子上殿請罪。代宗不僅沒有指責,反給郭曖加官進爵,并勸其夫妻和睦相處。代宗諭郭子儀曰:“不癡不聾,做不得阿家翁,兒女閨閣中語,不必掛懷?!?/p>
郭曖女是懿安皇后。憲宗李純即位前為廣陵郡王時,聘郭曖女為妃。元和8年(813)群臣上書立郭氏為皇后,郭氏子李恒立為太子,這就是后來的穆宗皇帝。穆宗即位給母親上尊號皇太后,外祖父為太尉,外祖母為齊國大長公主,舅舅郭釗為刑部尚書,郭鏦為金吾大將軍。穆宗將其母親移居興慶宮,每月三次率百官前往看望。每逢節(jié)日慶典,后宮貴婦前往祝賀,車騎擁塞道路,金玉珠寶之聲充滿宮廷。穆宗陪母親游驪山,流連忘返,令景王領禁軍到山下迎接。穆宗駕崩,宦官策劃請郭皇太后臨朝稱制,郭皇太后斥責說:“你們要我學武則天嗎?現在太子雖幼弱,但可選德高望重的大臣輔佐,為什么要我干涉朝政呢?”由此,朝廷內外一片贊揚。敬宗李湛即位尊郭氏太皇太后。一年后敬宗去世,郭氏立即召江王李昂即位,是為文宗。接替文宗的是武宗李炎,李炎喜歡打獵游玩,一次向太后請安問:“怎么才能成為盛世天子呢?”太后說:“柬官的上書要親自審閱,可用者及時采納,認為不可采納者問問宰相。不拒絕政治的批評,不聽信小人讒言,要使忠臣良將成為心腹。這樣做,就能成為盛世太子?!睆拇宋渥诒闱谟谡?,很少打獵角斗了。郭太后歷經憲穆敬文武宣六朝,享有極高的威望。
子儀第七子郭曙,曾任司農卿、金吾大將軍、祁國公。
郭子儀天下以其身為安危者,殆30年。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歷史上大將立功于外,安邦定國,而能全身善終者,不可多得。因為馳騁疆場,浴血奮戰(zhàn),難免馬革裹尸的遭遇;殊勛彪炳,功高易博震主之猜,下場又極難測。郭子儀平安史之亂,挽唐室于既倒,震懾回紇、土番,平撫西疆,八子七婿任高官,自己享壽85歲。《舊唐書》評價:“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绷硪徊渴窌潎@:“中國歷史1362年,一人而已!”郭子儀能做到富貴高壽,既值得人們贊羨,也只得人們思索:
一是他深知物滿則覆之理。主動化釋怨嫌,是他的過人長處。他與名將李光弼,早年不合到見面都不說話的程度。子儀任朔方節(jié)度使,握有生殺大全。李光弼怕被殺,求見子儀,表示自己被殺后,請赦其妻母。子儀坦誠相約,以國事為重,保舉李光弼任河東節(jié)度使,共同平定安史之亂?;鹿亵~朝恩、李輔國等忌功奪功,處處為難郭子儀,肅宗、代宗聽信讒言,一再將郭子儀用用廢廢。郭子儀始終一本盡其在我,降免之后,不發(fā)怨言,再起復時,忠勇如前,最后連昏聵的皇帝和奸佞的宦官都被感動。郭子儀深知物滿則覆,榮寵太過必遭疑忌的道理,他對皇帝的封獎,盡量謙辭。代宗初年,子儀擊走土番,賜位太尉,他以太尉居三公之首,堅辭不受。次年再度擊敗土番,授尚書令,這是唐朝的殊榮高職,他再三堅辭,終未接受。
“郭子儀單騎退敵”是極有名的事,這件事固然表現了他的勇敢,但更重要的,是他孤立敵人、爭取同盟的識見。代宗永泰元年10月(公元765年,升平公主就是在這一年5月嫁給郭暖的),回紇與吐蕃兩大外族聯(lián)軍進攻徑陽,兵力強大之極,唐兵遠遠不及。郭子儀下令嚴守不戰(zhàn),他知道回紇與吐蕃內部頗有矛盾,于是命衛(wèi)隊長去見回紇?;丶v人不信道:“聽說郭公已經死了,你騙人,要是真的在這里,我們見見可以嗎?”衛(wèi)隊長回來報告,子儀道:"目下眾寡不敵,難以力勝。從前我和回紇頗有交情,不如挺身去說服他們?!辈肯轮鲝堖x五百名鐵騎兵作衛(wèi)從,子儀道:“這反而有害?!彼鹤庸?/span>晞大驚,拉住馬勸道:“他們是虎狼,大人是國家大元帥,怎么可以把身體送人虎口!”子儀道:“目下要是戰(zhàn),那么咱父子一定都得死,國家不免遭難,我以至誠的話去說服他們,如幸而見從,那是四海之福!否則,只犧牲我一個人,可以保全全體?!惫?/span>晞拉住馬疆不放,子儀揚起馬鞭,在他手上猛擊一鞭,喝道:“走開!”大開城門而出,命人高呼:“令公來啦!"回紇人大驚,大元帥彎弓搭箭,立在陣前。子儀脫下盔甲,拋下鐵槍,緩緩縱馬上前?;丶v諸酋氏相顧道:“不錯,是他!”皆下馬羅拜。子儀也下馬,上前握住回紇元帥的手,責備他進軍侵略。兩人一番談論之后,回紇元帥終于被他說服,井答應去打吐蕃兵,這時回紇兵兩翼緩緩推進,子儀部下見狀也疾忙上前,兩軍對圓。子儀揮手令部下退開,取酒與回紇酋長共飲?;丶v人請他先發(fā)誓,子儀叫道:“大唐天子萬歲!回紇可汗亦萬歲!兩國將相亦萬歲!有負約者,身殞陣前,家族滅絕!”回紇元帥也照樣發(fā)誓,兩軍大喜,齊呼萬歲,吐蕃兵知道后連夜逃走。子儀與回紇合兵追逐,大勝了兩仗。這時局勢本來危險異常,代宗已下令御駕親征,京城戒嚴。由于郭了儀這個外交上的大勝利,大局才轉危為安。
單騎退回紇是郭子儀最受傳頌的英勇事件。當時他以73歲高齡,臨危受命,率軍隊僅1萬余人,抵擋數十倍的土蕃、回紇聯(lián)軍。以如此眾寡懸殊兵力,拼死一戰(zhàn),勢必全軍覆沒。他懷必死之心,單騎獨闖回紇大營,反而是一條死里求生的道路。郭子儀自信,他向來對回紇以誠相待,早年曾以私俸購買大量回紇馬匹,邦其走出困境,有過人情。再加上他反復說明土蕃出爾反爾,反復無常,使回紇人化敵為友,聯(lián)合擊退土番大軍。所以,郭子儀單騎退回紇之舉,憑恃的不僅僅是膽氣,主要是對利害情勢正確判斷的見識。人之常情,誠于中而形諸外,才能持之以恒。綜觀子儀一生80余載,多少次沖擊,多少次機會,他始終如一,未改一貫作風,不是發(fā)自內心,誰能持之80載不變!
(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