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賞析 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又帶有神話色彩,歷來膾炙人口。文章通過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堅強毅力。 這篇寓言首先交代故事背景,指出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積、高度和地理位置,為下文移山、負山等情節(jié)做鋪墊。接著寫愚公提出移山的主張,全家人又討論決定了運土方案,而后立即行動,上山“叩石墾壤”,這是情節(jié)的開端。下面再寫河曲智叟聞訊趕來,阻止愚公移山,愚公駁斥了他的錯誤觀點,闡述了人力無窮、自然能被征服的思想,這是情節(jié)的發(fā)展。最后寫“操蛇之神”的恐懼心理和天帝被愚公的決心所感動,山終被移走,這是故事的高潮和結局,二者是同時到來的。這種安排很巧妙,對塑造愚公的形象有著重要的作用。開頭寫太行,王屋既高且大,而愚公僅以全家的力量來移山,這在一般人看來,已經是“愚蠢”的了。接著寫運土石,地點是“渤海之尾,隱土之北”,路程如此遙遠,而幫助他們來移山的又只有一個七八歲的孩子,往返一次需時一年,這又進一步顯示了愚公之“愚”。但所有這些,僅僅是事物的表象。及至智叟前來阻止移山,愚公說出了“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的道理,他的形象剎時變得高大起來──原來他的見解遠遠超出一般人之上,他是“大智若愚”啊!這種隨著情節(jié)的發(fā)展由表及里地塑造人物形象的寫法,給讀者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二、問題研究 1.對這篇寓言故事的思想意義應怎樣認識? 要認識這篇寓言故事的思想意義,首先要把握愚公的藝術形象。愚公在九十高齡的情況下親自率領子孫上山“叩石墾壤”,并非出于一時感情沖動,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主要有兩點:一是他有遠大抱負,從“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以看出,他的移山是要造福千千萬萬的人和后代子孫;有這樣的抱負,他才能不顧年邁力衰,不顧勞動的艱辛,毅然擔負起這一偉大事業(yè)。二是他對移山的堅強信心來自他在人與自然關系問題上的正確認識,從“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可以看出,他懂得人力是無窮的,移山的事業(yè)盡管不可能在一代兩代人的手里完成,但只要世世代代堅持干下去,就一定有完成的希望。他這種觀點就比自作聰明的智叟要高明得多。其次要把握神話結尾的作用。神話不同于迷信,在生產力極不發(fā)達的社會條件下,人們只能幻想通過具有超人力量的神來幫助人類征服自然。馬克思說:“任何神話都是用想像和借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形象化?!北疚牟捎蒙裨捊Y尾,借助神的力量實現(xiàn)愚公的宏偉抱負,是解決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的幻想方式,它所反映的是古代勞動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傳輪回、報應的封建迷信有著本質的差別。 在具體解釋上卻可以采取不同的角度。晉人張湛對本文有這樣一段解釋:“世咸知積小可以高大,而不悟損多可以至(致)少。夫九層起于累土,高岸遂為幽谷;茍功無廢舍,不期朝夕,則無微而不積,無大而不虧矣?!边@是從哲學的角度進行解釋,認為大和小,多和少都可以向自己的對立面轉化,其中含有樸素的辯證觀點。 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閉幕詞中引用了這個寓言故事,把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比作兩座大山,把共產黨比作愚公,人民比作天帝,并指出:“全國人民大眾一齊起來和我們一道挖這兩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這是從現(xiàn)實政治的角度進行解釋。在毛澤東的解釋中,包含著兩個要點:一是說明敵人的力量暫時還很強大,人民革命事業(yè)十分艱巨,對此要有充分的估計,不可掉以輕心;二是把原來的神話結尾還原為人間事,說明人民群眾是歷史發(fā)展的動力,只要黨緊緊地依靠人民群眾,革命就一定能夠勝利。這一解釋貫穿著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精神,是“古為今用”的范例。 2.本文寫作上的主要特點是什么? 運用對比和襯托的寫法。例如愚公和智叟這兩個人物,就具有強烈的對比作用。愚公有實現(xiàn)“指通豫南,達于漢陰”以造福人民大眾和后代子孫的宏偉抱負,對人力的無窮盡懷有堅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偉大,認為愚公“以殘年余力”去移山是“不惠”之舉。兩相對比,一個高尚,一個平庸。作者在命名上還特意將這兩個人物加以顛倒:以愚公的大智大勇而命名為“愚”,以智叟的鼠目寸光而命名為“智”。這一顛倒,不僅加重了對比的色調,而且增強了諷刺的效果。此外的對比還有京城氏之子和智叟,京城氏之子剛七八歲,聽說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則是“笑而止之”。對比之下,更顯出智叟對造福千萬人的事業(yè)的冷漠態(tài)度。 文中運用襯托的例子也不少,例如寫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運土路程的遙遠,對顯示愚公的氣魄,說明移山勞動的艱巨具有一定的作用。又如寫操蛇之神的“懼”和天帝的“感”,也從側面反映了愚公的決心不可動搖。 3.愚公之妻和智叟對愚公移山的態(tài)度是否相同?這兩個人物在情節(jié)發(fā)展上起什么作用? 這兩個人物所說的話,表面上有相似之處,但目的全然不同,從他們說話的措辭和語氣便可看出。愚公之妻是從“獻疑”的角度說的。“以君之力”帶有關心的語氣,“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語氣較輕,說的是她的真實想法。但她并不反對移山,所以接著就提出移山過程中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焉置土石”。智叟則顯然是譏笑和責難愚公,阻止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是很嚴厲的責備口氣,“殘年余力”又顯出十足的輕視,“曾不能毀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簡直是譏笑愚公無能了。 這兩個人物對情節(jié)的發(fā)展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前者的“獻疑”,引起全家人討論運土問題,導致移山行動的開始;后者的“笑而阻之”,引出愚公的反駁,由此過渡到神話結尾,才顯得自然合理。 4.對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這一細節(jié)應如何理解? 京城氏之子是“遺男”,年紀又很小,他去幫助愚公移山,必然是得到了他的寡母的同意,可見愚公的事業(yè)受到了眾人的擁護。再從“跳往助之”來看,他是出自真誠,高高興興地去的,更有說服力。至于作者為什么寫一個孩子來相助而不寫大人,則可能還有一層意思:孩子閱世不多,不了解事情的艱巨性,所以用天真的態(tài)度來對待移山一舉,其中也含有“愚”的成分;但反過來看,這種“愚”卻表現(xiàn)了他對有意義的事業(yè)的熱情。晉人張湛說:“故北山之愚與嫠妻之孤,足以哂河曲之智,嗤一世之惑?!边@話是有道理的。 教學建議 一、疏通文意 學生對這個故事大都比較熟悉,在疏通文意過程中,重點應當是解釋難詞、難句。難詞,主要是多義詞,如“險”在本文中指的是高山,“陰”指的是水的南面等,要用比較的方式來講。難句的數(shù)量不多,只有“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曾不能損魁父之丘”等四五句,可用文白對照方式講,只求懂得大意,不要引進語法概念。個別難詞、難句可能有不同解釋,教師應慎重選擇,但只宜將選擇的結果告訴學生,不必說明理由。 虛詞只宜略講。重點是講副詞如“始”“曾”“其”(在“其如土石何”一句中)等?!爸薄耙病薄岸痹诒疚闹谐霈F(xiàn)的次數(shù)較多,可以在朗讀中加以體會,只要能讀出語氣,自然能大體知道它們的作用,無須講解。 朗讀跟疏通文意是密不可分的。在掌握故事大意、理解難詞、難句的基礎上反復誦讀課文,不僅可以加深對文意的理解,而且有助于語感的培養(yǎng)。 二、課堂討論 這個故事淺顯易懂,學生對它又很感興趣,因此有必要師生一起進行討論,使課堂的氣氛活潑生動。 討論可分兩個步驟:先討論課文的內容和情節(jié),可以向學生提出“愚公的妻子和智叟對愚公移山的態(tài)度有什么不同”“作者安排京城氏之子這個人物有什么意圖”“作者寫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運土路程的遙遠,有什么作用”“故事的神話結尾告訴我們什么”之類的問題。討論的目的是進一步認識愚公的形象。后可以就這篇寓言的思想意義展開討論。此外也可以讓學生自己提些感興趣的問題,如“這個故事如果不用神話結尾,該怎樣結尾”等。 練習說明 一、熟讀課文,把握文意,從下面兩題中任選一題,發(fā)揮想像,把它改寫成片段作文。 1.在家庭會議上 2.愚公智叟辯難 此題意在讓學生在整體把握文意的基礎上,深入探討課文的內涵。 二、辨析下列句中劃線的詞意義的異同。 此題意在讓學生掌握文言常用詞的義項,積累文言詞語。 1.方七百里(縱橫,指面積) 2.年且九十(將近) 3.曾不若孀妻弱子(念céng,竟然、簡直) 4.汝心之固,固不可徹(頑固、固執(zhí)) 5.河曲智叟亡以應(通“無”,沒有) 三、有人說:“愚公真的很愚。大山擋了路,自己去挖山本來就傻,為什么還叫子子孫孫去吃這苦頭呢?繞山開路或者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嗎?”對此,你怎么看? 這是一道討論題,意在讓學生領會課文的價值,不妨讓學生自由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有關資料 一、譯文 太行、王屋兩座山,方圓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來在冀州南邊,黃河北岸的北邊。 北山下面有個名叫愚公的人,年紀快到90歲了,在山的正對面居住。他苦于山區(qū)北部的阻塞,出來進去都要繞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說:“我跟你們盡力挖平險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達漢水南岸,好嗎?”大家紛紛表示贊同。他的妻子提出疑問說:“憑你的力氣,連魁父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樣呢?再說,往哪兒擱挖下來的土和石頭?”眾人說:“把它扔到渤海的邊上,隱土的北邊。”于是愚公率領兒孫中能挑擔子的三個人(上了山),鑿石頭,挖土,用箕畚運到渤海邊上。鄰居京城氏的寡婦有個孤兒,剛七八歲,蹦蹦跳跳地去幫助他。冬夏換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灣上的智叟譏笑愚公,阻止他干這件事,說:“你簡直太愚蠢了!就憑你殘余的歲月、剩下的力氣連山上的一棵草都動不了,又能把泥土石頭怎么樣呢?”北山愚公長嘆說:“你的心真頑固,頑固得沒法開竅,連孤兒寡婦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還有兒子在呀;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有兒子,兒子又有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無盡,可是山卻不會增高加大,還怕挖不平嗎?”河曲智叟無話可答。 握著蛇的山神聽說了這件事,怕他沒完沒了地挖下去,向天帝報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誠心感動,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兩個兒子背走了那兩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東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從這時開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漢水南岸,再也沒有高山阻隔了。 二、列子簡介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鄭國人,戰(zhàn)國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與鄭繆公同時。其學本于黃帝、老子,主張清凈無為。后漢班固《漢書·藝文志》“道家”部分錄有《列子》八卷,早已散佚。今本《列子》是東晉人搜集有關的古代資料編寫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時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話傳說。今本《列子》八卷,從思想內容和語言使用上看,可能是后人根據(jù)古代資料編著的。全書共載民間故事寓言、神話傳說等134則,是東晉人張湛所輯錄增補的,題材廣泛,有些頗富教育意義。 三、關于本文的人物形象(祖毅) (一)愚公 愚公要移山,不是頭腦一時發(fā)熱,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首先,他移山的目的十分明確?!皯捅鄙街鋈胫亍?,說明他深受交通阻塞之苦。懲,苦。這里是意動用法。塞,閉塞,堵塞,指阻礙交通。迂,繞遠道兒。全句是說苦于北山擋道,出來進去要繞遠,很不方便。這句話說的不止是愚公一人的體會,而是所有“面山而居”的人們的共同感受。因此,愚公“聚室而謀”,立即得到熱烈的贊同。這是從消極方面說的。從積極方面說,對于搬掉兩座山會給人們帶來什么好處,愚公心中也是有數(shù)的?!爸竿ㄔツ希边_漢陰”,說的就是移山之利。這里的“指通”“直達”都有筆直地來往的意思,與上文“塞”“迂”相對應??梢娪薰珜σ粕降睦﹃P系,早已考慮再三了。其次,對于山能夠移走這一點,愚公也是成竹在胸的。他在批駁智叟的一段話里,就說得十分清楚。這段話是用“頂針”的修辭方法寫的,一句頂著一句,層層緊扣,充分說明子子孫孫綿延不絕的道理。最后用“無窮匱也”做結束,肯定了人力的無窮無盡,很有說服力。接著用“而”字一轉,又指出山只能是越挖越少,不會“更增高”。這樣得出“何苦而不平”的結論就十分自然,令人信服。這說明愚公移山的信心是在對人力和自然的發(fā)展變化關系的深刻認識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由此可見,愚公在移山的整個過程中站得高、看得遠,考慮問題十分周密,駁斥智叟有理有據(jù)。像這樣可敬的老人,誰還能相信他是“笨老頭”呢? (二)智叟 智叟是一個自作聰明的老人。他輕視愚公,反對移山。文中寫智叟的文字不多,卻把這個自以為是的老頭刻畫得淋漓盡致。他對愚公移山“笑而止之”。這種笑是嘲笑,是輕蔑,顯得既傲慢又武斷?!吧跻樱曛换荨保玫寡b句強調愚公不聰明,充分反映出智叟對愚公的輕視。“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意思說“憑你這一大把年紀和剩下的一點力氣,還不能毀掉山上的一棵小草,又能把土塊石頭怎么樣呢?”這話說得尖刻、夸張,帶有明顯的嘲諷口吻。用“其”加強反問語氣。這些都表明了智叟反對移山的頑固態(tài)度。但最后他反被愚公駁斥得“亡以應”。智叟從開始時的振振有詞,教訓別人,到被駁得啞口無言,一副窘態(tài),這正是自作聰明的人應得的下場。智叟目光短淺,知難而退,無所作為又信口開河、好為人師,這種人自以為是,其實不過是賣弄小聰明罷了。 (《〈愚公移山〉人物分析》,《課文分析集》初中第二冊,廣東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四、晉張湛對《愚公移山》一節(jié)的幾條注釋 (1)“北山愚公者”──俗謂之愚者,未必非智也。 (2)“河曲智叟笑而止之”──俗謂之智者,未必非愚也。 (3)“河曲智叟亡以應”──屈其理而服其志也。 (4)“懼其不已也”──必其不已,則山會平矣。世咸知積小可以成大,而不悟損多可以至(致)少。夫九層起于累土,高岸遂為幽谷;茍功無廢舍,不期朝夕,而無微而不積,無大而不虧矣。今砥礪之與刀劍相磨不已,則知其將盡。二物如此,則丘壑消盈無所致疑。若以大小遲速為惑者,未能推類也。 (5)“無隴斷焉”──夫期功于旦夕者,聞歲暮而致嘆;取美于當年者,在身后長悲。此故俗士之近心,一世之常情也。至于大人以天地為一朝,億代為曠息,忘懷以造事,無心而為功,在我之與在彼,在身之與在人,弗覺其殊別,莫知其先后。故北山之愚與嫠妻之孤,足以西(哂)河曲之智,嗤一世之惑。悠悠之徒,可不察與(歟)? 第一段寫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積、高度和地理位置。意在襯托移山的艱難。愚公要移山,山越高大,移山的任務越艱巨愚公的品質也就越突出。這是故事的背景,為下文愚公移山埋下伏筆。 第二段寫愚公主張?zhí)岢鲆粕?,家里人提出運土方案,率領幾人便馬上開始行動。 第三段寫愚公對智叟的駁斥,這是情節(jié)的發(fā)展。愚公和智叟的對話是全文的核心,愚公堅信可以移山。智叟目光短淺,阻止愚公移山。 第四段寫天帝被愚公的誠心感動了,派神將山背走了,愚公的愿望實現(xiàn)了。 文章通過愚公移山成功的事情,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驚人毅力,說明了要克服困難就必須下定決心,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道理。 本文來自古典文學網(wǎng) www.gudianwenxue.com 人物分析 愚公:目光長遠,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積極奮斗,不怕困難,不怕犧牲。 智叟:目光短淺,以靜止的觀點看問題,對困難采取冷漠逃避。 問題研究 1.故事的結局是天神幫助愚公移走了兩座大山。這樣的安排是否有損愚公的形象? 答:不有損。一是這個神話結尾,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借助神的力量實現(xiàn)愚公的宏偉抱負,反映了古代勞動人們的美好愿望,這與封建迷信有本質區(qū)別。二是因為正是愚公的決心和行動感動了天帝,天帝才派遣力神二子背走二山,這襯托了愚公的形象,使之更加豐富,這是對愚公精神的肯定和贊揚。 2.在挖山過程中有哪些困難? 1)?!胺狡甙倮铮呷f仞”山本身高大無比。 2)?!昂钜坠?jié),始一反焉”路途遙遠。 3)?!氨鄙接薰?,年且九十”“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始齔,跳往助之”人老又少。 古典文學網(wǎng) anwenxue.com 4)?!斑凳瘔ㄈ溃芜\于渤海之尾”工具簡陋。 5)。河曲智叟勸阻,譏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