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子飛霜
苦石樓者,安徽和縣裴建華先生的畫室。
裴建華,號苦石山人、臥牛山客,1964年11月出生于安徽和縣。中國收藏家協(xié)會會員,安徽省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刻字委員會委員;曾任和縣青年書畫社社長、巢湖印社副社長。幼年自習繪畫,兼習美術理論,尤其鐘情黃賓虹山水。后得到黃賓虹弟子中國美院王伯敏、安徽省博物館石谷風、林散之之子林筱之諸先生的指點,所作山水或渾樸或簡約,積墨深厚而具華采,濃、淡、干、濕、焦、漬多種墨法并用,格調(diào)高古,意境深邃(圖1)。書法從二王入手,上溯漢、秦;工行草、篆書。篆刻以秦漢為基礎,兼習鄧石如、黃牧甫、吳昌碩,同時廣泛吸取鐘鼎、碑額、鏡銘等古文字精華,印風以平穩(wěn)端莊見長(圖2)。富收藏,以古硯為主,兼蓄文房用品、陶瓷、玉器等。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發(fā)表作品,先后在《中國書畫報》、《書法報》、《書法導報》、《中國文物報》、《中國商報·收藏拍賣導報》、《安徽日報》、《中國收藏》、《收藏》、《華夏星火》等報刊發(fā)表書畫篆刻作品、散文、美術理論、收藏知識等文章百余篇(幅)。1983年油畫“邱少云”作品入選武漢軍區(qū)某部《軍地兩用人才成果展(二等獎)》,2002年篆刻作品“苦石樓鑒藏”入選《安徽現(xiàn)代篆刻展》,2007年6月刻字作品“仁義道德”入選《安徽現(xiàn)代刻字藝術展》獲優(yōu)秀獎。1999年成功舉辦了個人書畫展,王伯敏題寫展標,宋亦英作序,張良勛題寫賀詞?!栋不杖請蟆?、《安徽工人報》、《安徽青年報》、《華夏星火》等報刊都曾對其作過高度評價。林筱之先生有詩贊曰:我愛裴君刀法精,多姿轉(zhuǎn)折自成文。似看墻上雨淋處,月影參差屋漏痕。其個人辭條被收入1995年版《和縣志》、《安徽歷史文化名城》、《政協(xié)委員風采錄·安徽卷》等書。
苦石樓所藏的古硯只有四十余方,數(shù)量雖不多,但多精美絕倫之品。如六朝四足辟雍歙硯、唐代箕形端硯、宋代北斗七星硯磚等檔次之高,甚至在一般國家博物館都很難見到。
誤闖藏硯門
拜訪苦石樓,裴先生開門見山:
“我原先不搞收藏。20年前,朋友送我兩只漢罐,苦石樓再遷時給扔了。那時侯很自負,總認為民間工藝俗氣。我收藏古硯臺純粹是‘誤入歧途’?!?SPAN lang=EN-US>
事情是這樣的:
1992年春夏之交,應幾位書畫家朋友之約,先生首次踏上了素有“東南鄒魯、文物之邦”的徽州大地。在這里,他不僅飽覽了黃山白岳的秀麗風光,搜集了大量的繪畫素材,還深入到古宅深院,領略了聞名天下的徽商所留下的文物精品。
在績溪上莊的一座老屋里,他無意之中看到了一方有四只高足的硯臺(圖3),出于好玩,他以極便宜的價格將它買了下來。一段時間過后,新鮮感很快消逝。于是,這方通身黑乎乎的,看起來十分平常的四足硯臺,就靜靜地躺在了先生的畫案上。
這一躺就是八年。
2000年,先生得到一本穆孝天、李明回合著的《中國安徽文房四寶》,在這本書里,他第一次知道了“隋唐時期······有足硯十分流行”、“五代時期······無足的平臺硯出現(xiàn)了”。難道這方硯還是五代以前的?一向喜歡“打破沙鍋”的他來了勁頭。一本《中國安徽文房四寶》反復讀遍,找不到答案。于是,他帶上硯臺來到蕪湖,找到了中國名硯博覽會五評委之一、著名古硯收藏家季漢章先生。季先生拿著硯臺邊洗邊看,足足看了幾十分鐘。季先生說:這是古硯;是歙石,宋以前的,唐、可能還更早;可以編入硯譜。
季先生簡短而肯定的話語,像燈又像霧,使他既激動又迷茫:激動的是,無意中竟得到了一件寶貝;迷茫的是,它到底是什么時代的?為什么“可以編入硯譜”?看來還得認真地研究研究。于是,他開始了四處找尋有關古硯的書籍。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說硯》,江蘇古籍出版社的《端溪硯考集成》、《中華古硯》,黃山書社的《歙硯叢談》,上海書店的《高鳳翰硯史》,湖北美術出版社的《閱微草堂硯譜》等等,一本本厚薄不一的有關硯臺的書籍,堆滿了他的畫案。工夫不負有心人,漸漸地他對中國古硯的歷史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他將這方硯定名為:六朝四足辟雍歙硯。
六朝原指三國至南北朝時期在南京建都的吳、東晉和宋、齊、梁、陳六個朝代,《宋史·張守傳》云“建康(今之南京)自六朝為帝王都”。后被借用為與北方魏晉南北朝平行的南方歷史斷代名詞。四足硯當在東晉、南朝時代,但鑒于這個時間段難于細分,故以六朝模糊定之。很快,他草就了一篇探討歙硯歷史的論文《歙硯鼻祖》。
他將硯臺和論文帶到合肥,求教于省博物館石谷風先生和省社會科學院文房四寶研究專家田恒銘先生。硯臺和文章都得到了兩位專家的肯定。田先生并錄詩句“一生多被端溪誤,到老方知歙硯佳”見贈。2001年,創(chuàng)刊不久的《中國收藏》雜志刊登了這篇論文。
苦石樓收藏的這方六朝四足辟雍歙硯為歙之老坑石,辟雍式,四足。硯身直徑14.5cm,硯堂內(nèi)凹,最深處達0.5cm,直徑9.5cm,硯邊寬1cm、水池寬1.5cm、水池深約0.5-0.8cm、硯高4.8cm、鳥足,高2.7-2.9cm,硯堂、硯背均有金、銀星若干顆。
歙石,產(chǎn)于古歙州而得名。古歙州轄地在今皖、浙、贛邊區(qū)的歙縣、績溪、休寧、黟縣、祁門、婺源等。歙石硯材大致可分三類;一曰星、暈(有金星、銀星、金暈、銀暈),二曰羅紋(按其形狀分為古犀羅紋、松木羅紋,刷絲羅紋,水浪羅紋等),三曰眉子、眉紋、玉帶;其他還有紫云、歙紅、歙黃、歙青等。歙石的主要坑口有婺源羅紋山,歙縣溪頭、廟前、清溪、大谷運,休寧大連、馮村、前坦等。
四足辟雍硯石質(zhì)為歙石珍品,色似黑實青,極沉。誠如宋代唐詢所言:“如秋雨初霽,遠望暮天,表里瑩潔,都無紋理”,其上綴有金星、銀星和氧化鐵斑點?,F(xiàn)代所說的金銀星,主要指氧化后的黃鐵礦、硫化銀、硫化鋅之類的物質(zhì)。而此硯之星,是未氧化的黃鐵礦,呈金銀顆粒狀,古硯中極為少見。(文章發(fā)表后引起較大反響,不少學者在著作中加以引用,但也有人認為這不是歙石,有的說是湘西的水沖石,有的說是廬山的金星石。本著求真務實的精神,裴先生持硯求教于歙硯硯石研究專家胡中泰、程明銘先生,均得到充分肯定:胡中泰先生認為是“歙州”石,但不是龍尾石;程明銘先生則明確指出是歙縣小川或大谷運的硯石。大谷運與得此硯的績溪上莊緊鄰,此硯為歙之大谷運石無疑。圖4、拜訪胡中泰、程明銘先生)
硯是由研磨器演化而來的。西漢早中期,硯的形制有兩種,一是圓石餅配小圓研石;另一種是長方形硯板配方(或圓)研石。東漢時,硯一般有三足,部分有蓋。漢代人席地而坐,在“幾”上閱讀、書寫,硯足的作用是使硯具有一定的高度,方便使用,三足可致穩(wěn)定。漢硯三足,旨在實用。硯蓋的作用一般用于保護研石,如江蘇徐州東漢墓出土的鎏金鑲嵌獸形銅盒硯,獸嘴為扣石處;甘肅天水隗囂宮遺址出土的盤螭蓋三足硯,硯蓋中間凹窩為扣石處。漢以后,與魏晉南北朝并行,南方進入六朝時代。六朝時代的制硯工藝廣泛吸取了銅器、石刻、畫像石(磚)等姊妹藝術的營養(yǎng),取得了長足進步,硯的材質(zhì)多樣,造型規(guī)整,紋飾精美,古樸雄渾。瓷硯、辟雍硯相當成熟,硯足由漢時的三足增至四足,五足、六足,甚至更多;同時,由于“螺子墨”的出現(xiàn),研石取消,硯蓋消失。從工藝發(fā)展史的角度講,漢、六朝硯處于研磨器向近、現(xiàn)代硯的過渡時期。
隋、唐以后,制硯工藝更為精湛。唐流行雙足箕形硯、“鳳”字硯。唐末由于高腳桌椅的產(chǎn)生,人們的書寫方式發(fā)生了根本變化,硯由地下移至桌上,硯足消失了,為取硯方便,代之而起的為抄手硯、太史硯等。至明清,石品花紋的開發(fā)引發(fā)了隨形硯的出現(xiàn),制硯工藝也完成了古硯的現(xiàn)代化轉(zhuǎn)變。
辟雍硯,圓形,硯堂居中,水池環(huán)周,外為硯邊。象辟雍之形,故名辟雍硯。后有方形或長方形者,名曰石渠硯。辟雍者,周王朝為貴族子弟所設的大學,取四周有水、形如璧環(huán)為名,《禮·王制》“天子命之教,然后為學,小學在公宮南之左,大學在郊,天子曰辟雍,諸侯曰頖宮”。漢·班固《白虎通》云:辟者,璧也。象璧圓又以法尺,于雍水側,象教化流行也。石渠,得名于漢蕭何所造用于收藏入關時所得秦之圖籍的樓閣,其下礱石為渠,故名石渠閣。漢宣帝甘露三年與諸儒韋玄成、梁丘賀等講論于此。辟雍、石渠均象征知識與教化,取辟雍之式為硯,起于漢。廣州先烈路東漢墓出土的圓形陶硯,硯堂水池分割明確,為成熟的辟雍式。
苦石樓所藏四足辟雍硯在漢辟雍硯的基礎上有較大進步,一是硯堂水池更加規(guī)范,硯邊與硯堂成平面,更利于儲水。二是硯足由三足發(fā)展為四足。三是無硯蓋。另外,硯堂微凹,亦為當時之制。穆孝天先生言:“到了魏晉時,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用漆煙松煤夾和而成的墨丸了。接著又有螺子墨,亦墨丸之遺制。正因為如此,所以晉人多用凹心硯者,欲磨墨貯瀋耳?!保ㄒ娔滦⑻?、李明回《中國安徽的文房四寶》)。
紋飾是制硯工藝水平的集中體現(xiàn),也是判斷古硯年代的關鍵。漢代硯的造型古樸,紋飾較少;六朝承襲漢風,古樸之外,紋飾趨于繁復,有青銅器及漢畫像石(磚)之遺風;大唐盛世,藝術發(fā)展較快,硯雕細膩,已失六朝古風;宋尚意,取方正規(guī)整,少銘且少飾;元乃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時間短暫,制硯工藝相對不發(fā)達,雖有雄強之氣,終嫌粗糙;及清康、乾盛世,國勢強盛,追求浮華,制硯雕琢尤盛。
四足辟雍硯紋飾主要有三部分,一是硯邊波浪紋,二是硯側連珠紋(由乳丁發(fā)展而來),三是鳥形硯足。此硯的波浪紋和乳釘紋由青銅器、漢鏡紋飾演化而來,古意十足。雕刻可謂大刀闊斧,硯面、水池、硯背斧鑿痕跡顯露,紋飾著刀留痕,下手迅疾、準確,有漢石刻遺風。硯側連珠紋的點系側刀硬切,不圓求圓,渾厚天成;硯足用大寫意手法,略勾鳥形后,以短點刀作三角點填充為文,率意而豪放。
縱觀此硯材質(zhì)、形制和紋飾,寓精于粗,有魏晉放達灑脫之風,上承西漢之雄渾,下開明清之精細,可謂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為典型的六朝辟雍硯,是歙硯在我國制硯史第一個高峰時期留下的僅存實物(目前尚未發(fā)現(xiàn)同期的端硯實物),堪稱“歙硯鼻祖”。
文章發(fā)表后,安徽歙硯廠廠長周美洪先生致信裴先生,給予很高的評價:
歙硯盛于唐,誕生年代當然在唐代以前。根據(jù)地質(zhì)條件,歙州各地可制硯臺的石材比比皆是;歙縣建制于秦,開發(fā)于三國,東晉南遷,中原士宦紛至沓來,黃河流域文化廣為傳播,文風鼎盛,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歙硯應運而生自在情理之中。由此推斷,歙硯誕生時間可以追溯到晉或漢、秦??嗍瘶橇ǔ幍陌l(fā)現(xiàn)為這一論點找到了不可辯駁的論據(jù)。先生功不可沒,此乃至寶也。
歙硯產(chǎn)生于唐開元年間的觀點流傳至今已近千年,現(xiàn)在,這一觀點已逐漸被一些有識之士所打破,苦石樓這方六朝四足辟雍歙硯就是一個確鑿的物證。
三足立大廈
六朝四足辟雍歙硯自是硯藏重寶,按收藏界的一般認識,有此一件極品便可稱為大家。然而,若是僅此一硯,且是偶然所得,那么苦石樓的收藏故事說起來也就索然無味了。
如果說六朝四足辟雍歙硯是目前僅見的能夠確認的唐以前歙硯“絕”品的話,那么,堪稱苦石樓鼎立三足的另外兩方,可用“珍”、“奇”二字概括。
被稱為“珍”的是唐代的箕形端硯(圖5)。
我們知道,“端硯肇始于唐初”的觀點在理論界和收藏界已無爭議(至于是否武德年間,有待于進一步探討),但現(xiàn)已被發(fā)現(xiàn)的唐代早期端硯,據(jù)筆者所知,有揚州博物館所藏的1974年揚州東風磚瓦廠工地出土的箕形端硯和1965年12月25日廣州市廣州動物園出土,現(xiàn)藏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的箕形端硯等。而從形制上比較這三方唐代早期端硯,苦石樓所藏的唐代箕形端硯和揚州博物館所藏的箕形端硯基本相似,似略早于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所藏的箕形端硯。
苦石樓所藏的唐代箕形端硯,長18.2cm,寬12.1cm,高3.3cm;老坑端石。
硯臺的形制無論古今,無論方圓,從主流看,大體上可分為兩大類:一類為無足硯,一類為有足硯。其分水嶺為唐代的箕形硯。
硯臺從漢中期形成較為規(guī)范的形制一直到隋,其500年間的特點有二:一是方圓并存,二是硯足由少到多。我們把這種類型的硯統(tǒng)稱為有足硯。
唐末五代至今,硯臺形制的演變脈絡清晰:由箕形硯簡化硯足,變?yōu)槌殖?;由抄手變?yōu)楦彩衷僮優(yōu)槠降壮?。隨著隨形硯的出現(xiàn),硯底出現(xiàn)紋飾雕刻,這就是我們現(xiàn)在常見的硯臺形制——無足硯類。
硯臺從有足到無足的過程是如何實現(xiàn)的?
從故宮博物院藏龜形陶硯和廣東省博物館藏“拯”字款箕形陶硯我們可以看出:
唐早期的龜形硯基本沿襲了漢魏以來有足硯的形制。但是作者從既便于磨墨又利于貯墨的實用功能考慮,將龜?shù)乃淖阒瞥汕岸毯箝L,使得硯堂前深后淺。這說明作者為了達到設計目的,已經(jīng)把著眼點放到了硯足上了。這時的硯足不僅起到提高硯身的原始作用,同時也起到了調(diào)節(jié)硯堂的作用。同樣出于磨墨貯墨的考慮,“拯”字款箕形陶硯采取了直接削減前兩足的辦法,這就使得這方硯出現(xiàn)了兩個致命弱點:一是不美觀。削掉兩足,所剩的兩足未作相應的調(diào)整,而整體有失均衡之美。二是不實用。由于兩足與硯面垂直,而不能與桌面垂直,磨墨時重心不能落到足上,故容易損壞。
苦石樓所藏的唐代箕形端硯在制作過程中,作者有意識地糾正了上述兩大弱點,采用的手法有兩點:一是將硯底磨制成弧形,糾正有足一頭與無足一頭的視覺差,給人以美感。二是將足設計成梯形,使足既能與硯底完美銜接,又能與桌面垂直,增大受力點,既美觀又實用。
箕形硯自身發(fā)展也有兩個階段:早期硯堂無折痕,承襲龜形陶硯和“拯”字款箕形陶硯的風格。安徽省博物館藏有一方1976年合肥機務段唐開成五年墓出土的唐代箕形歙硯,形制與苦石樓所藏的唐代箕形端硯基本一致。晚期硯堂有折痕,開五代抄手硯硯堂與墨池分割的風氣。湖南省博物館藏有一方1958年長沙牛角塘23號五代墓出土的“長興三年三月內(nèi)將錢壹仟五伯文買之”款后唐石硯,形制與廣州市文管會所藏箕形端硯相似。2008年9月,宣城市舉辦第三屆文房四寶節(jié),蔡鴻茹先生蒞臨,裴先生持硯就教(圖6),蔡先生認真鑒定后肯定地說:開門,唐代的,端硯;(硯堂)沒有折痕,是(唐代)早期的。
這方唐代箕形端硯造型極美,兩邊線條側視是一條平緩的弧線,從硯首起,似作詞曲般地平穩(wěn)起調(diào),繼而轉(zhuǎn)調(diào)抑壓,再逐步抬升高揚,至硯尾一個急速而圓轉(zhuǎn)的收鋒,似書法的垂露,飽滿而含蓄,又似曲終之余音,繞梁三日。俯視硯兩邊是兩條直線,首尾則是兩條弧線,直線與弧線轉(zhuǎn)承自然,整體中規(guī)中矩,又不失呆板。似鐘,似鉞,堂正雍容。
此硯之珍稀由此可知。
再說宋代北斗七星歙硯磚之“奇”。
說起“斗星硯”尤其是北斗七星硯,在硯藏界倍受推崇,稱為硯中天人感應的最高境界。收藏硯臺在文人眼里件極高雅的事,而藏硯大家莫不視斗星硯為硯中極品,可惜歷代很少有人能看到實物。只是在浩如煙海的典籍中依稀可見它的影子。宋代何薳《春渚記聞》記載:歙州(今安徽歙縣)有位富人,某晚因山洪暴發(fā),移住山上硯工房內(nèi)。夜里發(fā)現(xiàn)床下有塊墊床的石頭發(fā)出異光,很驚奇,便請人把它磨制成一方硯臺。硯石上“涵金星七,布列如斗宿狀;輔星在焉。因目之為斗星硯。”更奇的是,富人自得到這方硯石,家業(yè)更加興旺發(fā)達,富人視之為鎮(zhèn)宅寶物,輕易不敢告訴別人。每次觀看,都要向硯恭敬地焚香拜揖再三。此硯后因方臘起義而亡失。宋代趙希鵠在《洞天清錄集》中說:“端石有眼,眼中有暈或六、七眼相連排,星斗異形?!痹凇都埬P硯》中他又云:“天生之石、溫潤如玉,眼高而活,分布成象,為世之珍”。明代高濂《遵生八箋》云:“若余所見硯有百方,皆名硯也,不能一一悉記,舉其可寶者言之。如端溪天成七星硯、綠端石硯……此皆硯之極少而至精妙者?!备咤ピ跁羞€附了七星硯的圖形,以“共海內(nèi)鑒家賞之?!?SPAN lang=EN-US>
古籍記載似乎就這么幾例,且趙希鵠見沒見到實物語矣不詳。現(xiàn)代倒是有幾例報道。
日本政界人士綿貫民輔廣有家財,是日本著名玩硯世家,硯的積聚令人刮目,藏有一方我國明代的北斗七星端硯。北京古硯鑒藏家張雅宗1996年在北京名硯齋舉辦的名硯展銷會上得到一方歙石新硯,硯面底部居然有七顆有眼有睛的“活眼”,黃中微閃棕亮,極具神韻,按北斗七星順序排列。其形似程度,令人稱絕。可惜美中不足,與活眼并存的還有四顆“死眼(有眼無睛)”,分別排在七星狀活眼的上下兩方,混淆了視線。他按北斗七星的形狀對這方硯進行了“改造”,將四顆“死眼”去掉,使僅存的七顆“活眼”更加突出顯露。北京另一藏家于1997年在山東五蓮縣小窯村訪得一塊宋代斗星硯,是清光緒著名的官宦世家“管氏”舊藏。制式為抄手瓦硯,古韻超俗,為硯中極品。硯額上布有十二顆斗大的天然金星,位置恰巧有星象吻合。古人匠心之極,把十二顆金星淺浮雕凸出,星與星之間用陽雕線條連接,每顆金星傍邊按星宿位置分別以行楷字體依次刻有:虛、牛、尾、房、亢、翼、星、觜、鬼、昴、婁、室等十二星宿名。
苦石樓所藏宋代北斗七星硯磚(圖7),長28.3cm寬,17.5cm,高4.1cm,歙老坑石。
要說六朝四足辟雍歙硯得自偶然、是幸運的話,那么這方宋代北斗七星硯磚的獲得,則充分說明了裴先生的敏銳和勤思。
2006年夏天他出差,公務之余他來到古玩城(這是他的老習慣)。時值中午,不少店鋪都午休了。透過一家鎖著的玻璃門,他看到了堆在墻角的亂石中有一塊方正厚實的的硯磚。古代遺留下來的硯磚,一般都是石品極好的石材。為什么沒有雕刻?大致有兩種情況:一是不適宜刻。有些石品比較淺,雕刻可能導致石品消失;有些石品只適宜平面欣賞,雕刻硯池后,破壞了紋飾圖案;有些石品本身就是石病,微露一些恰倒好處,雕刻后反而不美。二是當時沒有找到硯雕高手,后代人或不識,或不愛,就這么放了下來。裴先生深知其中奧妙。于是,先后三次來到這個店鋪,終于,老板來了。他拿起硯磚一看,黑乎乎的,似是一方歙硯磚,硯面有研磨的痕跡,但當時什么石品也沒有看出來。然而,他沒有輕易放棄。經(jīng)過一番討價還價,最后,以較高的價格買下了這方硯磚?;氐铰蒙?,迫不及待地開始清洗。當輕輕滌去硯面上的墨垢,幾顆銀星熠熠生輝——這不是北斗七星嗎?!
這方宋代北斗七星硯磚體形碩大,質(zhì)地純潔。七星規(guī)則地排列在中上方,周圍幾無雜星。七星的“瓢”頭正隊北極星,與天象極吻合。七星和北極星均是歙硯老坑石所特有的未氧化的黃鐵礦,呈銀色顆粒狀,在“秋雨初霽,遠望暮天,表里瑩潔,都無紋理”的石底襯托下,猶顯清晰明亮,直得北斗神髓。真乃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瑰寶。
此硯背面除一群銀星外,還有多片類似端硯魚腦凍的白色斑塊和墨玉似的黑色斑塊。石品奇特而豐富。
北京故宮張淑芬也說“古來文人以硯為寶,而文人中藏大硯者又以硯中極品斗星硯為寶,其理何在?上應于天,下合于地,中不合于凡品,斯為其寶”。
斗星硯所以有如此高的地位,并被蒙上一層神秘面紗,是因為我國古代先哲無不對北斗星懷有一種極尊崇的感情和信仰。例如,道家認為,北斗星在所有的天象星辰中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把北斗星稱為“天罡”,崇尚其為天上最至上的神。諸葛亮禳星延壽的故事正是這一思想觀念的反映。六千年前,人們甚至認為天的中心即是北斗七星所在位置。依古人“天地相應”的認識,地下發(fā)現(xiàn)的北斗七星硯自然不同于凡品,而歷來身價百倍,畢竟這是天與地之間的溝通??!
精英聚雅室
苦石樓藏硯以宋代歙硯居多。
有宋一代是中國文風最盛的時代。宋代以文治國,歷來重文輕武,北宋末至南宋為極致。
安徽是歙硯的產(chǎn)地,苦石樓藏硯以歙為主,有地利之便自在情理之中,但這么多宋代歙硯雅聚一室亦為奇觀。裴先生自2000年起著意收集古硯,足跡遍布皖、蘇、滬、浙、粵、湘、贛、鄂、豫、魯、京等地,到目前為止共收集40余方,其中宋代的近20方,且大多數(shù)為歙硯,不乏珍品?,F(xiàn)列舉數(shù)方:
五代至宋初刷絲羅紋歙硯(圖8)
長8.5cm,寬7.9cm,高2cm。
歙硯在唐代已負盛名,但極致是在南唐時期,因地方官吏將歙硯作為貢品進獻宮廷而大受寵遇。精意翰墨的中主李璟十分寶愛歙硯,專門在歙州府設置了硯務,特選硯工高手李少微為硯務官,搜求美石為內(nèi)府制硯,歙硯遂開始盛行。至后主李煜對歙硯更是極為推崇,而且還將歙州的龍尾硯,澄心堂紙,李廷珪墨三者并稱,又合宣州陳氏紫毫筆為“新安四寶”,譽名“天下之冠”。李氏敗亡后,歙硯亦隨之停產(chǎn)了,傳世南唐歙硯極為稀少。
2005年,裴先生在無為某古玩店看到這方刷絲羅紋歙硯,因索價過高而放棄。然而,收藏講的是緣分,約半年,和縣的一位畫廊朋友卻將這方硯送給了他。
此硯雖大不盈掌,但石質(zhì)堅凈,晶瑩如玉,刷絲細密均勻。雖然硯首殘破,但秀雅的造型,高超的工藝歷歷在目。尤其是硯崗,圓潤飽滿,秀逸中透出大度和莊重。今人硯雕基本之功、細微之處去古遠矣,由此可見一斑。
宋代眉紋魚子魚紋抄手歙硯(圖9)
長17.2cm,寬10.3cm,高2.9cm。
墨池為直淌式,上有陰刻魚紋。
抄手硯為宋代典型硯式,由箕形硯演化而來。抄手硯較之箕形硯,硯堂與墨池分割更為明確。硯堂平整,墨池深峻,既利于磨墨,又利于貯墨。硯背抄手式,取用極為方便。
抄手硯始于五代,流行于宋明,但各個歷史時期有一定的區(qū)別:五代、宋抄手硯硯體較低,明較高;五代、宋四側內(nèi)抑,明多垂直;五代、宋墨池直淌平緩,明陡峻;五代抄手至半,較淺,首呈弧形,宋抄手達硯邊,但留有余地,過渡圓滑,流線精美,而明直抵硯邊,陡峭如削。
此硯整體平正質(zhì)樸,弦(硯堂四周輪廓線)飽滿挺拔,線條愈簡而愈工,為實用器。該硯石為眉紋魚子,從磨痕看,似為兩層,上層為眉紋,下層為魚子紋。實因眉紋耐磨,魚子相對不耐磨,長期使用,眉紋磨損小,故高;魚子磨損大,故低。
此硯背左下角殘缺,系入土時敲擊所致。五代至宋時,吾土有此一俗:實用硯陪葬時,須人為敲去一角(或劃上一刀),以別陰陽。
石谷風先生曾對筆者就此硯作了半個多小時的剖析解講,亦足見其亦深愛此硯(也有人認為這是一方典型的南唐官硯,確否,尚待考證)。
宋代魚子紋抄手歙硯(圖10)
長16.1cm,寬8.9cm,高2.95cm。
歙石魚子紋。墨池內(nèi)陰刻細密的水波紋,并浮雕一鯉魚,首尾露出水面,腰身隱沒水中,作跳躍狀,極富動感。硯背右側有入葬時的敲擊痕。
歙石的種類很多,大致分為星、暈、羅紋、眉子等。魚子羅紋系老坑石,石理緊密,堅重瑩凈,通體黃綠色,內(nèi)含黑色斑點,類似魚子,故名魚子羅紋。
據(jù)石谷風先生介紹:端石生成于泥盆紀,距今約6億年,海洋中生存著大量的單細胞生物——延蟲。延蟲死亡后層層沉積于海底,經(jīng)地殼運動,海底隆起為高山,在特定環(huán)境下,延蟲石化為端石之眼。而歙石生成年代在寒武紀,距今約10億年,當時地球上尚無生物,故歙石無眼。歙石上的紋飾均為各種礦物質(zhì)。
明清以后評判端、歙,或以為端勝于歙,蓋以石色花紋論也。其實,歙石亦有絕美者,如魚子紋。只不過魚子紋存世極稀,見識者少,而容易被人們忽視。據(jù)了解,西安碑林博物館亦藏有一方宋魚子紋抄手歙硯。這兩方硯石質(zhì)、形制基本相同,同為宋代之物。目前尚未見到其他朝代有如此優(yōu)質(zhì)之魚子紋歙石者?,F(xiàn)代歙石有新出類魚子紋者,雖不乏精品,但大多與此老坑石相去甚遠矣。
宋代歙石蘭竹紋仿瓦硯(圖11)
長16.5cm,寬(殘)12cm,高(殘)2.5cm。
藏界有“宋硯無工”之說。的確,唐宋硯多以實用為主,刪去多余枝節(jié),以凸現(xiàn)線條內(nèi)功。歙硯石呈層狀,猶不宜作浮雕透雕之類,故所見唐宋歙硯紋飾多為簡單的線刻。
這方硯用浮雕的手法,在宋硯中極為少見。硯面的右側刻修竹兩竿,竹下是坡石叢蘭,硯首刻卷云。蘭竹用雙鉤法,修竹疏密有致,線條純凈挺拔;云紋回環(huán)舒展,尤顯高潔。雕刻風格與宋代繪畫的雙鉤竹法如出一轍,文氣十足。
宋代白眉紋抄手歙硯(圖12)
長17cm,寬9.2cm,高4cm。
此硯得自合肥城隍廟古玩城一家兼賣新舊歙硯的店鋪,價善。
此硯體形厚實,較北宋硯高,當為南宋物。硯墻有大片敲擊傷,為實用器入葬無疑。硯面兩條眉紋縱貫硯堂,一粗一細,如銀暈般熠熠生光,確為發(fā)墨珍品。
此硯珍貴之處還在于它較好地保存了加工工序的信息。硯面加工完美,而硯墻內(nèi)壁則稍顯粗糙。左墻內(nèi)壁有一半圓孔洞,深至墻腳。它清楚地告訴我們,在沒有電動機器的情況下,古代工匠先在硯墻內(nèi)壁打孔,然后進行剔挖。打孔的作用有二:一是固定硯墻位置,二是防止硯墻迸裂。古之匠人作一器實不易矣!
宋代歙石合璧硯(圖13)
長15.2cm,寬10.2cm,高1.5cm。
歙石細羅紋,內(nèi)含少量銀星,合璧式,背長方形覆手。
此硯滿工,紋飾精美。四邊起陽線,四角及腰部共陰刻荷葉6竿,葉筋柔和流暢,以細密的網(wǎng)紋作襯托,更顯荷葉阿娜高潔;水池周邊起寬帶,上飾細密的水波紋。這種紋飾是典型的宋人風格,與上述魚子紋歙硯水紋風格一致。
宋代廟前青桃紋歙硯(圖14)
長13.8cm,寬9.4cm,高2.7cm。
硯身為長方形板狀,背長方覆手,應為南宋之物。硯面四周起陰線,上部為桃形水池,兩側陰刻桃葉,左稍大,右略小,桃葉以單刀勾勒,短點飾筋運刀爽利,形同“寫”出。下部為圓形硯堂。
此硯程明明先生定為廟前青歙石。硯雕藝術家呂志遠先生認為此硯線條不夠工整,應為文人自刻用硯。
宋硯雖以抄手式為主流,硯堂、墨池分隔的亦較為常見。
宋代瓜形澄泥硯(圖15)
長20cm,寬15.5cm,高3. 1cm。
此硯得自黃河水坑,是黃河流域宋代澄泥硯的標準器。
澄泥硯實為陶硯的一種,原單指山西絳州所產(chǎn)泥硯。它與其它陶硯的區(qū)別在于取泥和制作方法的不同。絳州澄泥硯的制作始于唐代,其法至明、清時已失傳。據(jù)史料記載,古法制澄泥硯,不僅取泥方法獨特,燒制工藝獨特,而且還須在凈泥中添加多種礦物、藥物,燒成后還要進行多種工序處理。故柳公權有“青州(紅絲石,筆者注)為第一,絳州(澄泥硯,筆者注)次之”之說。
將此硯稍作側視,便可從破損處看出,從內(nèi)至外,銀光閃爍,蓋真云母也。
苦石樓收藏的宋硯還有:
五代、宋早期陰陽眉紋銀星圓形歙硯(圖16):直徑13.5cm、高1.5cm;宋代老龍尾抄手歙硯(圖17)長13.5cm、上寬7.2cm、下寬8.3cm、高1.5cm;宋代端石抄手硯(圖18):長15.9cm,寬9.3cm,高2.5cm;宋代端石雙足硯(圖19):長16.3cm,寬11cm,高2.5cm;南宋代抄手歙硯(圖20):長18.45cm,寬11cm,高4.3cm等等。
談笑長識見
都說人物聚散憑的是緣分,其實不盡然。倘若沒有深厚的學識功底和敏銳獨到的眼光,送上門來的寶貝也會與你擦肩而過。相反,“撿漏”往往不是撿在人前,而是撿在人后。
一次筆者陪先生逛古玩市場,親眼目睹了他“撿漏”的風采:
那是2005年的一個星期天上午,人民路古玩市場攤位稀少,十來個常逛市場的老面孔聚在一旁閑聊,看樣子他們已經(jīng)“視察”過了。我和先生順著攤位看,他很少彎腰,基本上就沒動手,眼看著就要把攤位看完了。就在這時,他停了下來,對我說:“你把那個拿來看看” 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我拿起了一個黑不溜秋的小木頭(圖21)。我剛準備問他這是什么,只聽得他先向攤主發(fā)問 :“這是什么?”攤主回答不清楚。他又問“多少錢?”攤主說“20(元)”。在一旁不甘寂寞的我順口搭了一句:“5塊賣不賣?”攤主顯得很為難的樣子“太少了,加幾個錢吧”。沒等他說完,先生就說:“還要加?依我就出2塊錢?!睌傊髁⒓礉M臉堆笑地對我說“拿去吧,拿去吧”。
在回來的路上,我們有這樣一段有趣的對話。
問:裴先生,這到底是什么?
答:這是明代晚期到清代早期的老紅木硯臺,背面是博山紋,是由漢代的博山爐爐蓋的紋飾演化來的。這種硯不是放在書案上的,也不能磨墨,是畫壁畫時盛墨和舔筆用的;也有可能是大臣上朝時放在袖筒里,隨時準備修改奏折用來舔筆的。
問:那里不是有很多木硯嗎,你為什么看都不看?
答:那些硯不用看,新的。你看那上面款字是電腦體,也是電腦刻的,木材也差,既無欣賞價值也無使用價值。
問:你腰都沒彎,怎么就知道這方木硯是老的呢?
答:鑒定書畫看“氣”,行家打開一尺半尺就知道八九不離十了。古玩也是這樣,在那一大堆假東西中,真東西“跳眼”,就是它往你眼里鉆。
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這樣神妙的話,然而,這也是我親眼所見的事實。
接著,先生給我講了一個故事:
2001年,我拜訪巢湖收藏界前輩鄭老先生。鄭老是歙縣人,在巢湖工作,退休后就住在巢湖。鄭老收藏書畫、錢幣、票證,尤以收藏將軍書畫系列和以梅為題材的書畫系列最為著名。那天,我把自己留存的自1980年代以來的百余張旅游門票和一枚王莽的大布黃千古幣送給鄭老。鄭老以一方宋代魚子眉紋歙硯磚(圖22,長19.5cm,寬12.3cm,高2.6cm)和一方宋代袖珍端硯(圖23,長6.3cm,寬3.45cm,高1.05cm)回贈。鄭老說:“這方硯是我多年前在歙縣得到的,季漢章向我要了幾次,我沒給他,今天我把它送給你。我知道這方硯好,但我不知道好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是什么時代的,你能給我說說嗎?”我說:“這是一方宋代的歙硯磚。它好就好在石品上。你看:正反兩面都布滿了魚子,尤其是這種眉紋,像眼睛一樣,古籍上還沒有此類眉紋的記載。有人說端硯的石品比歙硯美,其實,那是對歙硯的石品認識不夠。這方硯磚的石品可與任何端石媲美?!编嵗嫌謫枺骸斑@硯磚沒有雕刻,看不出時代風格,你憑什么定為宋代的?”我說:“給硯磚定代,一看石質(zhì),二看尺寸。不同時代開采的硯石有不同的特點。歙硯有的坑口宋代就停采了。即使同一坑口,不同的位置石品也不同。從尺寸看,宋硯厚度一般不超過三厘米,比較秀氣。宋以前和以后硯臺都比較高?!?SPAN lang=EN-US>
我問:你不怕他反悔呀?
先生回答:收藏東西靠緣分、靠知識、靠誠信。靠欺騙不行。今天你不和人家講真話,明天人家就不給你看真東西!
看來,“撿漏”不僅僅靠運氣,也不僅僅靠知識,還要靠人品。
說起“撿漏”,話題還真不少。
有一次,也是星期天。在一個古玩攤上,先生見到一方宋代的老硯,通身黑乎乎的,根本看不出石質(zhì)。一問價,要的還蠻高的。他想:按說宋硯要這個價也不高,不過,工薪階層玩收藏,當然要花小錢買真東西、好東西。于是,他果斷地放下這方硯臺。過了一個星期,一大早他就來到古玩市場。一看那方硯還在,心想:有門!無人問津,殺價有望。結果竟以區(qū)區(qū)40元成交。待把硯清洗出來一看他樂壞了——原來是一方含有金線和大塊胭脂紅的端石抄手硯(圖24)!
還有一次,有藏家把先生叫到家里,拿出8方硯臺,要一次性轉(zhuǎn)讓給他。開始要價很高,見他不很感興趣,就說“600元一把走”。他說:“不瞞你說,這8方硯我只看上這3方,其他的都是垃圾”。對方看他講話實在,最后以每方100元的價格讓給了他。這三方硯分別是:
南北朝陶墨海(圖25)
長、寬各18.5cm,高4.3cm;含瓷陶土質(zhì)。硯面中心為大圓墨海,網(wǎng)紋地;一角有舔墨三角口,與墨池暗通。四側下部均挖有長方形凹槽,四角留出假足。
南北朝硯式最多,實用性設計亦最多。如山西大同城南北魏永寧寺遺址出土的石雕方硯,有耳形水池,圓形、方形筆舔和蓮座筆插。陜西西安北郊查家寨出土的蕉葉紋四足石硯,有耳形水池,方形墨槽和筆形凹槽。這在歷代硯制中均不多見。
此式墨海自南北朝出現(xiàn)后,歷隋唐宋元明千余年未露面,直至晚清、民國復見,甚為奇特。
宋代魚子紋抄手歙硯
(圖10,介紹見上)
宋代荷葉邊澄泥硯(圖26)
長13.2cm,寬10cm,高1.3cm;蟹殼青澄泥。
此硯以寫意手法塑造的荷葉邊,線條柔和,虛實相生,若隱若現(xiàn)。硯首以荷之卷葉作水池,自然質(zhì)樸。硯堂由于長期研磨,形成一鴨蛋坑。此硯為早期澄泥,通體光潔細膩,有端石之美,絕不似后世澄泥之枯燥干澀,索然無味。
宋晚期硯式發(fā)生重大變化。此硯已見明、清隨形硯之端倪,屬承上啟下之物。
另外,苦石樓所藏的漢代“君宜官”銘石硯(圖27,研石長、寬各2.8cm,厚1cm;硯板殘長7.5cm,寬4.9cm,厚0.5cm)、漢代黛板(圖28,板長13cm,寬4.2cm,厚0.4cm、研石長、寬各2.5cm,厚0.9cm)、元代花草紋硯(圖29、長15.7cm,寬11cm,高2cm)、明代日月怪獸歙硯(圖30,長16.2cm,寬10.1cm,高3cm)、清代早期朱墨雙面青花硯(圖31,口徑10.45cm,底徑7.45cm,高3.3cm)等,購價都很低。這除了現(xiàn)時古硯價格低靡、藏硯人數(shù)相對較少等客觀原因外,主要看收藏者能不能夠辨別真?zhèn)?,特別是能夠在贗品堆里發(fā)現(xiàn)微乎其微的真品、珍品,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當然先生這身功夫也是在反復的失敗中練就的。
先生曾多次對我說:搞收藏一要多讀書、多動手。文史哲、專業(yè)的書報雜志都要讀,越雜越好。這些看似對收藏沒用的零星的知識,串起來、融會貫通了就是有用的?!岸鄤邮帧笔且笸ㄟ^實踐加深對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比如:收藏書畫的,自己也要練字學畫,具備了一定的書畫創(chuàng)作的實踐知識,就能更好地理解藏品,對于贗品就能擊中要害。二是要多看實物少動手。到博物館、藏家那里看真品、珍品,到市場看贗品。動腦筋,多比較,找差異。“少動手”是針對收藏市場現(xiàn)狀而言的,因為,現(xiàn)在的造假技術很高,不到一定的火候,是看不出來真?zhèn)蔚?。三是看中目標就要當機立斷,不必在小錢上斤斤計較。有些東西當時你可能不懂,但只要是真的,在價格合理、條件許可的前提下,都可以拿過來,慢慢研究。在沒有研究透的情況下,千萬不要輕易出手轉(zhuǎn)讓。
來源:堅東網(wǎng)藝友 作者:裴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