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日韩经典一区二区三区-五月激情综合丁香婷婷-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专区

分享

維生素(2)——維生素D

 淳淳之美書屋 2013-03-21

         維生素(2)——維生素D

 

導讀:

(一)   化學性質與體內分布

(二)   維生素D的吸收與代謝

(三)   生理功能

(四)   需要量與參考攝入量

(五)   缺乏癥與過量危害

(六)   營養(yǎng)狀況評價

(七)   維生素D的來源



維生素D


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也被看作是一種作用于鈣、磷代謝的激素前體。它與陽光有密切關系,當有足夠的陽光照射時,可減少這種維生素的膳食需要,維生素D在所有的脊椎動物——包括人類——中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維持血清鈣和磷的濃度在正常范圍內,維持神經(jīng)肌肉功能正常和骨骼的健全,它是生命必需的營養(yǎng)素和鈣代謝的最重要的生物調節(jié)因子。

 

(一)   化學性質和體內分布

維生素D是一族A、B、C、D環(huán)結構相同,但側鏈不同的一類復合物的總成,A、B、CD環(huán)的結構來源于類固醇的環(huán)戊氫烯菲環(huán)結構。目前已知的維生素D至少有10種,但最重要的是維生素D2(麥角骨化醇)和D3(膽鈣化醇)。維生素D2是由紫外線照射植物中的麥角固醇產生的,但在自然界中的存量很少,照射麥角固醇的方法是人工合成維生素D2的一種主要方式。維生素D3則是由大多數(shù)高級動物的表皮和真皮內含有的7-脫氫膽固醇經(jīng)日光中紫外線照射轉變而成。維生素D2和維生素D3雖然在結構、理化性質、生化和生理上有細小的差別,但對人體的作用和作用機制則完全相同,哺乳動物和人類對兩者的利用亦無差別。因此在一下的討論中統(tǒng)稱為維生素D。維生素D溶于脂肪溶劑,對熱、堿較穩(wěn)定。光及酸可促進其異構。

維生素D不能直接對人體發(fā)揮其生理作用,必須先經(jīng)過轉化成一系列代謝物才具有生理活性。其在人體內可以以其本體加上至少16種代謝物的形式存在,這些代謝物有的具有生物活性,有的不具備活性,僅為排泄形式。具有生物活性的幾種代謝物在人體中都有著不同的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是25-羥膽鈣化醇((OHD3)和1,25-二羥膽鈣化醇((OH2D3

1.       25-羥膽鈣化醇

25-羥膽鈣化醇是維生素D在人體內主要的循環(huán)形式,它在人體肝臟中生成。維生素D在人體中經(jīng)過吸收與轉運之后,一部分被轉運到肝臟中,在其側鏈C-25位上經(jīng)25羥化酶羥化形成25-羥膽鈣化醇25羥化酶主要受維生素D在肝臟的濃度調節(jié),也就是說,肝臟中維生素D過高,25羥化酶就會受到抑制;反之則其活性提高。但25羥化酶并幾乎不被25-羥膽鈣化醇抑制,所以肝臟中存在由于25-羥膽鈣化醇濃度過高的可能,而25-羥膽鈣化醇也正是維生素D過量中毒的主要代謝物。25-羥膽鈣化醇不儲存在細胞內,它在肝臟中被合成后會被釋放到血漿當中與DBP(一種蛋白質,下面會談到)結合。血漿中25-羥膽鈣化醇濃度正常時,僅有少量的25-羥膽鈣化醇從血漿持中釋放進入組織。因此25-羥膽鈣化醇的循環(huán)水平是良好的維生素D營養(yǎng)狀況的是指標。

2.       1,25-二羥膽鈣化醇

1,25-二羥膽鈣化醇是人體中維生素D的活性形式。在腎臟中,25-羥膽鈣化醇進一步在1-羥化酶作用下,在A環(huán)C-1位置羥化成1,25-二羥膽鈣化醇

腎臟1-羥化酶的活性主要是受到1,25-二羥膽鈣化醇(負相關)、甲狀旁腺素(正相關)、降鈣素(負相關)和幾個其他的激素以及Ca2+和磷的循環(huán)水平(負相關)嚴格控制的。1-羥化酶受1,25-二羥膽鈣化醇反饋抑制,也就是說1,25-二羥膽鈣化醇的循環(huán)水平降低,腎臟1,25-二羥膽鈣化醇的產生就高,反之則降低。另外。,1-羥化酶唄鍶抑制,被催乳素、低鈣血癥和低磷血癥刺激,雌激素也參與了1-羥化酶的調節(jié)。

和其他的脂溶性維生素不同,維生素D不是只儲存于肝臟中,而是在各種組織都有分布,并以脂肪組織中為最多。特別是在脂肪組織中有較高的濃度,并以類脂的形式存在,代謝較慢。在組織中大約一半是以維生素D的形式存在,其余大部分以25-羥膽鈣化醇存在,大約為總量的20%。在血漿中25-羥膽鈣化醇占絕對優(yōu)勢,25-羥膽鈣化醇也存在于其他組織中,如腎、肝、肺、主動脈和心臟。因此認為在不同的組織維生素D以不同的形式分布并與組織的類脂含量和組織的維生素D結合蛋白有關。

在維生素D的活性系統(tǒng)中,1,25-二羥膽鈣化醇比維生素D3的效應高10倍,比25-羥膽鈣化醇高2倍。由于1,25-二羥膽鈣化醇是人體中維生素D的活性形式,而它的生成依賴于肝臟(第一次羥化)與腎臟(第二次羥化),所以肝臟和腎臟的功能障礙會導致活性維生素D的缺乏癥。

研究已證實1,25-二羥膽鈣化醇和靶組織(骨骼,腎和腸道)的核受體結合發(fā)揮它特有的作用。這些受體也存在于其它的組織如胎盤、甲狀旁腺、胰島、胃內分泌細胞和腦的一些細胞上,提示了維生素D染色體功能的作用范圍。包括維持鈣平衡以及免疫、內分泌、生殖、皮膚和腫瘤密切有關的細胞。

 

表一:已知的維生素D核受體的分布

器官系統(tǒng)

細胞類型

骨骼

成骨細胞

消化道

小腸、結腸、胃的上皮細胞

肝臟

肝細胞

腎臟

上皮(近端和遠端)細胞

心臟

心房肌內分泌細胞

骨骼的平滑肌

肌細胞

軟骨

軟骨細胞

血液淋巴

活性的TB細胞、巨噬細胞、單核細胞、脾、兇險、網(wǎng)狀細胞和拎包細胞、淋巴結、扁導體枝狀細胞

生殖器官

羊膜、絨毛尿囊膜、附睪、乳暈和乳腺管細胞、卵巢、輸卵管、胎盤、睪丸、子宮、卵黃囊

皮膚

上皮細胞、成纖維細胞、毛囊細胞、黑色素細胞、皮脂腺

神經(jīng)

腦(海馬、浦肯野細胞、床核、紋狀體、杏仁核)感覺神經(jīng)節(jié)、脊髓

其他內分泌

腎上腺髓質和皮質、胰腺β細胞、垂體、甲狀腺濾泡和C細胞、甲狀旁腺

其他

膀胱、脈絡叢、內皮細胞、腮腺

資料來源:中國營養(yǎng)科學全書,葛可佑,P185

 

(二)   維生素D的吸收和代謝

人體維生素D有兩個來源:內源性與外源性。外源性維生素D是通過食物來源獲取的,最快的吸收似乎在小腸的近端,也就是十二指腸和空場,但由于食物通過小腸遠端的時間較長,維生素D的最大吸收量可能在回腸,通過膠體-依賴被動吸收。大部分的維生素D(約90%的吸收總量)與乳糜微粒結合進入淋巴系統(tǒng),其余與α-球蛋白結合,轉送至肝臟。乳糜微??芍苯踊蛟谌槊游⒘=到膺^程中與血漿中的蛋白質結合,這種蛋白質被稱為維生素D結合蛋白質(vitamin D-binding protein DBP)。它是一種α-球蛋白,偶爾有一些β-球蛋白。沒有結合的血漿維生素D隨乳糜微粒進入肝臟,在肝臟中羥化為25-羥膽鈣化醇,之后維生素D25-羥膽鈣化醇再與蛋白質結合進入血漿。一部分25-羥膽鈣化醇在血漿中與DBP結合轉運至腎臟,在腎臟經(jīng)過羥化之后生成1,25-二羥膽鈣化醇,然后25-羥膽鈣化醇與1,25-二羥膽鈣化醇再進入血循環(huán),在組織器官中發(fā)揮生理作用。

進入血漿的維生素D及其代謝物以與BDP結合的形式在血漿中運轉,DBP可結合維生素D和它的羥化代謝物(包括25-羥膽鈣化醇、1,25-二羥膽鈣化醇等),但明顯地與25-羥膽鈣化醇的親和力比其他形式的為大,并且非常穩(wěn)定,不受性別、年齡或維生素D狀況的影響。DBP由肝臟合成,在肝臟疾病的病人中合成下降,此外在雌激素治療或妊娠時合成增加。

在正常維生素D狀況的個體中,只有5%DBP與維生素D和它的代謝物結合,由于對25-羥膽鈣化醇的親和力非常高,因此25-羥膽鈣化醇大都存在于血漿中,而在其他組織中很少。同樣DBP的水平與血漿1,25-二羥膽鈣化醇濃度相關,蛋白質結合增加,使血清1,25-二羥膽鈣化醇的水平增加,并使游離的1,25-二羥膽鈣化醇維持非常低的循環(huán)濃度。

內源性維生素D是人體皮膚在陽光或紫外線照射下合成的。皮膚中的維生素D3可與DBP結合,這似乎說明了內源性維生素D3的作用大于口服給予。原因是前者是以DBP直接進入循環(huán)而后者是以DBP復合物和乳糜微粒進入,這也提示口服維生素D在肝中停留時間較長因此更快的分解到排泄形式。這支持了一種假設,口服高劑量的維生素D可引起非常高的25-羥膽鈣化醇的水平(>400mg/ml)易引起中毒,而加強紫外線照射很少引起25-羥膽鈣化醇的血漿濃度增高,并從為有報道由于增加紫外線照射引起高維生素D血癥。

維生素D的分解代謝主要在肝臟,轉化為極性較強的代謝產物,如葡糖苷酸。之后隨膽汁被排入小腸,由糞便排出(從尿中排出2%~4%)。

 

(三)   生理功能

維生素D的最主要功能是提高血漿鈣和磷的水平到超飽和的程度,以適應骨骼礦物化的作用,主要通過以下三個機制:促進腸道對鈣、磷的吸收;對骨骼鈣的動員;促進腎臟重新吸收鈣、磷。

維生素D在肝、腎內轉化為活性形式并與DBP結合后,即被運輸至十二指腸,進入腸黏膜上皮細胞的飽和,在該處誘發(fā)核糖核酸的形成,而有利于一些特異性的蛋白質的合成,如鈣結合蛋白。這種蛋白質能把鈣主動轉運至血循環(huán),再經(jīng)骨和腎臟,與甲狀旁腺素共同作用,維持血鈣水平。當血鈣水平低下時,甲狀旁腺激素分泌增加,刺激酶使25-羥膽鈣化醇在腎臟轉變?yōu)?/span>1,25-二羥膽鈣化醇,在小腸促進鈣結合蛋白合成,從而增加鈣的吸收,并將部分鈣從骨中動員出來,使血鈣上升;當血鈣過高時,促使甲狀旁腺分泌降鈣素,使1,25-二羥膽鈣化醇代謝為24, 25-二羥膽鈣化醇(一種維生素D的非活性代謝物),從而阻止鈣從骨中動員,同時增加鈣磷從尿中排出,維持血鈣水平和肌體鈣磷的平衡。

同樣在磷低水平時,刺激1,25-二羥膽鈣化醇的產生,高水平是刺激24,25-二羥膽鈣化醇的產生。其次,腎臟中的維生素D3(主要為1,25-二羥膽鈣化醇形式)對腎臟也有直接作用。能促進腎小管對磷的重吸收,以減少磷的損失。

此外,1,25-二羥膽鈣化醇還能在甲狀旁腺激素協(xié)同作用下,刺激破骨細胞的形成并增加其活性,促進溶骨作用,從而維持骨骼和牙齒的正常生長與無機化過程;對防止氨基酸通過腎臟時的丟失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課程預習】維生素(2)鈥斺斘谼


近年來發(fā)現(xiàn),維生素D還具有調節(jié)細胞增殖和分化的重要作用,與免疫系統(tǒng)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功能有密切關系,還與肌肉、軟骨、皮膚細胞的正常功能有關。目前證實,維生素D參與超過1000個基因的活化,對預防多種癌癥、免疫系統(tǒng)功能障礙、多發(fā)性硬化癥、抑郁癥等多方面的疾病有幫助。

 

(四)   需要量與參考攝入量

由于維生素D既可由膳食提供,又可經(jīng)暴露在日光之下的皮膚合成,而皮膚合成量的多少又受到緯度、暴露面積、陽光照射時間、紫外線強度、皮膚顏色等影響,因此維生素D的需要量很難確切估計。

嬰幼兒由于生長發(fā)育的迅速,需要相對大量的維生素D,是維生素D缺乏的高危人群。雖然嬰兒從母體獲得并儲存了一定量的維生素D,但法國對新生兒的調查,發(fā)現(xiàn)有64%的嬰兒1,25-羥膽鈣化醇值已成為正常的低限,加上母乳中維生素D的含量較低,因此在缺乏陽光照射的母乳喂養(yǎng)兒很容易得佝僂病。在兒童和青少年,他們戶外活動的時間較長,容易得到充足的紫外線照射來合成維生素D,一般每周有2~3次戶外活動就能提供他們維生素D的需要,尤其是夏季和秋季合成過量的維生素D可儲存在脂肪中,也有利于維持冬天的生長需要。老年人皮膚合成維生素D的速率及靶組織的反應都下降,加上皮膚暴露在陽光下的時間減少,老年人維生素D缺乏增多,引起骨質疏松,髖骨骨折發(fā)生率增加。孕婦補充適量的維生素D對滿足新生兒的生長速度很重要,也能改善孕后期血鈣的降低和妊娠并發(fā)癥。哺乳期間母體維生素D沒有過多的消耗,給哺乳母親補充鈣或維生素D不會增加母乳中鈣和維生素D的量,因此對乳母不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D。

2000年中國營養(yǎng)學會置頂?shù)闹袊用裆攀尘S生素推薦攝入量見表二:

 

表二:中國居民膳食維生素D推薦攝入量(RNI 單位:μg/d1μg=40IU

年齡(歲)

RNI

年齡(歲)

RNI

0~

10

18~

5

0.5

10

50~

10

1~

10

60~

10

4~

10

80~

10

7~

10

孕婦

10

11~

5

乳母

10

14~

5

 

 

資料來源:中國營養(yǎng)科學全書,葛可佑,P187

 

(五)   缺乏癥與過量危害

維生素D缺乏在嬰幼兒可引起佝僂病,以鈣、磷代謝障礙和骨樣組織鈣化障礙為特征,嚴重者出現(xiàn)骨骼畸形,如方頭、雞胸、漏斗胸,“O”型腿和“X”型腿等。在成人維生素D缺乏使成熟骨礦化不全,表現(xiàn)為骨質軟化癥。特別是妊娠和哺乳婦女及老年人容易發(fā)生,常見癥狀是骨痛,肌無力,活動時加劇,嚴重時骨骼脫鈣引起骨質疏松,發(fā)生自發(fā)性或多發(fā)性骨折。另外,維生素D的不足同時引起人體的免疫力低下,罹患感染性疾病的風險增加,如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維生素D缺乏時多種癌癥的風險也隨之提高。

通過膳食來源的維生素D一般認為不會引起中毒,但攝入過量維生素D補充劑和強化維生素D的奶制品有發(fā)生維生素D過量和中毒的可能。準確的中毒劑量還不清楚。一些學者認為長期每日攝入25μg維生素D可引起中毒,這其中可能包含一些對維生素D較為敏感的人,但長期每天攝入125μg維生素D則肯定會中毒。目前普遍接受維生素D的每日攝入量不宜超過25μg中國營養(yǎng)學會2000年制定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yǎng)參考攝入量”建議我國的兒童和成人的可耐受最高攝入量為20μg/d。

當維生素D的攝入增加,循環(huán)中25-羥膽鈣化醇的量增高,它是引起維生素D中毒的主要代謝物。25-羥膽鈣化醇高水平時,可和細胞內1,25-二羥膽鈣化醇的受體競爭,而減少了后者的正常形成。維生素D中毒時增加鈣的腸道吸收和骨鈣的吸收引起高血鈣癥,使鈣平衡失調,骨鈣的動員也導致血清鋅濃度的增加。維生素D中毒時可出現(xiàn)厭食、嘔吐、頭痛、嗜睡、腹瀉、多尿、關節(jié)疼痛和彌漫性骨質脫礦化。隨著血鈣和磷水平長期升高,最終導致鈣、磷在軟組織的沉積,特別是心臟和腎臟,其次為血管、呼吸系統(tǒng)和其他組織,引起功能障礙。

 

(六)   營養(yǎng)狀況評價

正常血漿維生素D的濃度是1~2mg/ml,由于維生素D半衰期僅接近24小時,且血清維生素D的濃度僅依賴與最近吸收的維生素D和最后一次的陽光接觸,因此在臨床上幾乎沒有實用價值。25-羥膽鈣化醇是血漿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測定血漿25-羥膽鈣化醇的濃度是對個體維生素D營養(yǎng)狀況最有價值的指標。它的半衰期近似3周,在血中的濃度穩(wěn)定,是幾周甚至幾個月來自膳食和通過紫外線照射產生的總和。通常報道的正常范圍是20~150nmol/L8~60ng/ml),低于25nmol/L100ng/ml)為維生素D缺乏的指標。雖然大多數(shù)實驗室測定的25-羥膽鈣化醇正常范圍為150nmol/L60ng/ml),但在整個夏季暴露在陽光中時,血清濃度可達到250nmol/L100ng/ml),這個濃度是正常的。維生素D中毒時,25-羥膽鈣化醇的濃度可在375nmol/L150ng/ml)以上,并伴有高鈣血癥和高磷血癥。血清25-羥膽鈣化醇的測定在臨床上用于腸道吸收不良綜合征、嚴重的肝功能衰竭和腎臟綜合征的維生素D缺乏病人。這也是嬰幼兒和老年人維生素D缺乏的主要評價指標。

1,25-二羥膽鈣化醇的半衰期估計為4~6小時,正常的血清濃度范圍在38~144pmol/L16~60pg/ml)。由于25-羥膽鈣化醇的濃度比1,25-二羥膽鈣化醇的濃度高三個等級,即使25-羥膽鈣化醇處于低水平,也能提供足夠的1,25-二羥膽鈣化醇的形成基礎。因此維生素D缺乏的病人有足夠的25-羥膽鈣化醇作為腎25-羥膽鈣化醇-1羥化酶的基質。當病人維生素D儲存降低或正在發(fā)展成維生素D缺乏時,1,25-二羥膽鈣化醇的血循環(huán)濃度可以是低的、正常的,甚至是高的。當維生素D缺乏的病人暴露在陽光中或在膳食中得到維生素D時,維生素D可迅速代謝為25-羥膽鈣化醇和1, 25-二羥膽鈣化醇,結果1, 25-二羥膽鈣化醇的血循環(huán)水平可以上升達到正常水平的2倍,達半個月之久。因此血清1, 25-二羥膽鈣化醇的濃度對評價維生素D缺乏幾乎沒有價值。在絕對的維生素D缺乏的情況下,循環(huán)中可測不出1,25-二羥膽鈣化醇。1,25-二羥膽鈣化醇的測定對遺傳和25-羥膽鈣化醇代謝紊亂的病人有很大價值。當有慢性腎功能衰竭、高磷血癥、甲狀旁腺功能減退、假甲狀腺功能減退、腫瘤引起的骨軟化癥和高鈣血癥,或維生素D以來的佝僂病I型(先天的25-羥膽鈣化醇到1, 25-二羥膽鈣化醇的轉換減少)時,1, 25-二羥膽鈣化醇的循環(huán)水平降低。血清1, 25-二羥膽鈣化醇的濃度在一些病人可高于正常,如原發(fā)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維生素D依賴性佝僂病II型(靶細胞受體對1, 25-二羥膽鈣化醇的識別缺陷),慢性肉芽腫如結節(jié)病、結核和矽肺。

維生素D的營養(yǎng)狀況可單獨用血清25-羥膽鈣化醇的水平測試來評價,也可用聯(lián)合的測試進行,包括a.血清樣本;b.放射性25-羥化[3H]維生素D測定;c.維生素D結合蛋白測定;d.維生素D的功能性試驗包括佝僂病和骨軟化癥的診斷等。

 

 

(七)   維生素D的來源

維生素D有兩個來源,一為外源性,依靠食物來源;另一為內源性,通過陽光(紫外線)照射下人體皮膚產生。

1.           食物來源。 維生素D無論是骨化醇(維生素D2)或膽鈣化醇(維生素D3)在自然界的存在并不豐富。植物性食物如蘑菇、蕈類含有維生素D2。動物性食品中則含有維生素D3,以魚肝油和魚油含量最豐富,其次在雞蛋、小牛肉、黃油和咸水魚如鯡魚、鮭魚和沙丁魚中含量相對較高,牛乳和人乳中的維生素D量較低(人乳為22IU/L),蔬菜、谷物和水果幾乎不含維生素D。由于食物中的維生素D來源不足,許多國家均在常用的食物中進行維生素D2或維生素D3的強化,如焙烤食品、奶和奶制品和嬰兒食品等來預防佝僂病和骨軟化癥。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見表三:

表三: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

食物

含量(IU/100g

魚肝油

8500

大馬哈魚和紅鱒魚罐頭

500

金槍魚罐頭(油浸)

232

奶油(脂肪含量37.6%

100

脫脂牛奶(罐裝)

88

燉雞肝

67

人造黃油煎豬肝

51

奶油(脂肪含量31.3%

50

雞蛋(煎、煮、荷包)

49

牛奶(脂肪含量1%~3.7%

41

烤羊肝

23

煎牛肝

19

鮮碎肝午餐肉

15

煎小牛肝

14

資料來源:中國營養(yǎng)科學全書,葛可佑,P188

 

2.           內源性來源。人體的表皮和真皮內含有7-脫氧膽固醇,經(jīng)陽光或紫外線照射后形成前維生素D3,約再需3天時間完全轉化為維生素D3。產生量的多少與年齡、季節(jié)、緯度、紫外線強度、暴露皮膚的面積和時間長短有關。有報道健康個體全身在陽光中曬到最輕的皮膚發(fā)紅,在循環(huán)中維生素D的濃度可和攝入250~625μg的維生素D相等。兒童和年輕人每周2~3次的短期戶外活動,這種非正規(guī)的接觸陽光就能滿足維生素D的需要。老年人皮膚產生維生素D的能力下降,他們穿的衣服較多和常用陽光屏蔽使維生素D3的產生減少,加上老年人易有乳糖不耐受,奶制品攝入少,維生素D的來源只依賴于含維生素D的多種維生素片。有報道在冬末時月80%的老人處于維生素D缺乏邊緣。因此尤其對老年人應鼓勵在春夏秋三季的早晨或下午多接觸陽光,使維生素D滿足身體需要。按照我國嬰兒衣著習慣,僅暴露面部和前手臂,每天戶外活動2小時即可維持血中25-羥膽鈣化醇在正常范圍內,可預防佝僂病的發(fā)生。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黄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视频福利一区二区| 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日韩精品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福利| 亚洲熟女少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一级内射一色桃子| 五月激情五月天综合网| 精品精品国产欧美在线| 国产亚洲不卡一区二区| 熟女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福利视频这里有精品| 日本美国三级黄色aa| 亚洲第一香蕉视频在线| 美国女大兵激情豪放视频播放| 中文字幕熟女人妻视频| 我要看日本黄色小视频| 五月天丁香婷婷狠狠爱| 黄片三级免费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18禁看| 蜜桃传媒视频麻豆第一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一二三| 美女露小粉嫩91精品久久久| 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中文字幕久久黄色片| 色哟哟在线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专区| 婷婷基地五月激情五月| 日本道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高清不卡在线播放| 91麻豆精品欧美视频| 日韩女优视频国产一区| 日韩精品中文在线观看| 亚洲妇女黄色三级视频| 亚洲黄色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中文字幕无|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亚洲| 精品推荐国产麻豆剧传媒| 日韩特级黄片免费在线观看| 字幕日本欧美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av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