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懷著“愛”而不是“擔心”去做父母。 別擔心自己不是“好媽媽” 文/孟遷 編輯/韓銘 不要以孩子的反應評判自己 最近發(fā)現(xiàn)這樣一類媽媽:因為自己小時候沒有一個“好媽媽”,所以長大后極力去成為一個“好媽媽”,隨時擔心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處處以孩子的反應或表現(xiàn)來評判自己是不是一個“好媽媽”。 聽起來像繞口令,但是你大概能明白我形容的是哪種媽媽。是的,這種媽媽很努力,但是很遺憾,她們很難成為真正的“好媽媽”。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這樣的媽媽內心懷著恐懼,而不是對自己的信任。 小時候因為對自己的媽媽失望,于是暗暗發(fā)誓將來一定不這樣做媽媽,長大后“極力”地去做,卻不知道怎樣做才夠好,這樣幾乎必然導致過猶不及; 隨時擔心自己做不好,這種過于不自信會導致自己內心的狀態(tài)很不穩(wěn)定。孩子是以適應父母來建立界限的,父母如果沒有一個穩(wěn)定的內心狀態(tài),界限不定,孩子也就建立不起良好的界限; 以孩子的表現(xiàn)和反應來評判自己,除了內心不穩(wěn)定之外,還是一種沒有自我的表現(xiàn),會影響我們做人的自然和自在。無論我們做什么角色,首先都是建立在先做好自己這個人的基礎之上,如果“自我”不夠,怎么做父母呢? 總之,懷著上面這樣的心態(tài)是幾乎不可能成為一個“好媽媽”的。 先接納媽媽的“有限” 事實上,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壞媽媽”,只有“有限”的媽媽。 我們這代人的媽媽都是四五十年代的人,這個年代的人,等級觀念(長幼、高下、尊卑、先后)通常比較重,她們不懂得孩子和她是平等;她們很少被有效地重視過,所以也不懂得教孩子重視自己,也不懂得重視孩子的感受、意愿;她們在那個年代(動蕩、極端個人崇拜、觀念硬化、生活艱難)中,為了生存和適應,她們必然有很多的扭曲,很難建立一種人性的態(tài)度去對人、對己,從而也沒有能力去做一個人性的媽媽。更不要說一些特殊的個人經(jīng)歷,比如生存過于艱難,父母有一方常年生病或者早逝,或者父母有特別的遭遇,這些影響都是真實和深固的。尤其重要的是,她們沒有我們這樣好的機會去學習,甚至沒有機會接觸到相關的知識。 如果我們在父母哪里沒有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被欣賞、被保護、被支持、被接納的話,這首先說明他們在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中這些得到的更少,甚至少得可憐或者從未有過。而他們沒有,也就不能夠給我們,他們沒有,就可能找我們來要,因為我們是最愛他們也最有機會幫到他們的人。 如果你不能看到并允許父母存在這種“有限”,你接納自己的“有限”也是困難的。 不必否認自己曾經(jīng)感到痛苦 你不需要否定自己的痛苦或者不滿,那確實是存在的,幼年和父母的互動中感受到的痛苦、不滿,都是真實的,但童年絕不僅僅是這些,除此之外也有滿足和希望。否則我們怎么能成為現(xiàn)在的我們呢?你或許因為煩怨的覆蓋而感覺不到,那沒有關系,你可以先知道這一點。 生命是一條線,本來是平順的,就像時間一樣平順,每天都是24小時,每個小時都是60分鐘,每分鐘都是60妙,從來沒有多出來,也從來沒有少。我們所有的經(jīng)歷都是我們的資源,即便是那些看上去不那么愉快和滿意的經(jīng)歷,也包含著我們的資源,比如小時候媽媽特別苛責,那常常會讓你生出認真和高標準,比如小時候父母沒有足夠的保護你,那就會去磨練自己的意志力……你很可能也會過頭,但沒有關系,你可以去覺察和善用那些資源,并學習一個適宜的分寸。若能如此,你就能夠更為有力而從容。 但是當我們還小的時候,還沒有能力這樣看待和面對一些問題,痛苦就壓抑了下來,慢慢在心中成了一個大大的結,我們會感到過不去,甚至生命力被磕絆住。 不需要否定幼年的痛苦和不滿,甚至你可以抱怨和憤恨(當然我不提倡直接對父母講),但是不需要壓抑,而是需要處理。你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來處理,也可以求助于人,比如心理咨詢師。不論用什么方式怎樣處理都可以,重要的是你能把那個結打開,讓生命變得平順,讓自己重新?lián)碛心切┵Y源。 當你能夠把這些功課做好,你不會再擔心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因為在你的心里已經(jīng)沒有“壞媽媽”。當“壞媽媽”消失,“好媽媽”也就不在了,你只是一個媽媽,這一點和你的媽媽一樣,你們都是在盡自己所能、按照自己的理解來做媽媽,只不過,因為生命是向前的,我們比我們的父母懂得更多更好,也更有能力更有機會。 當我們出于愛而不是擔心去媽媽,做“媽媽”就不再是一種焦慮和擔心做不好的義務,而是成為一種享受,一個慶祝。 順便說一句,我上面說的任何關于“媽媽”的,也同樣適用于“爸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