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到目前為止,在中國有一定影響的識字教學方法有二三十種:
下面就幾種有代表性的、效果較好、影響較大的識字教學方法,逐一進行簡單介紹。 集中識字 ★ 采用“基本字帶字”的方法教學,讓學生大量識字、大量閱讀,打好扎實的語文基礎(chǔ)。 ★ 可以讓學生有興趣識字,并且掌握一定的識字方法;可以使學生較輕松地完成課標提出的識字要求,為閱讀和作文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可以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識字的能力,使學生掌握歸類、對比、分析、綜合運用的識字方法。 ★ 在歸類識字中,基本字帶字是最主要的識字方法。如,由基本字"青",帶出"清、蜻、情、晴、請、睛";由基本字"方"帶出"房、訪、放"。 ★ 基本字是指在字形相近的一組字中共同含有的能夠獨立成字的構(gòu)字部件。而帶出的字,多為形聲字。由于在一組字中形、音、義有一定聯(lián)系,易學易記易掌握。 ★ 此外,基本字帶字還采用部首帶字的形式。 ☆ “三點水的字大多與水有關(guān)”如:海、沙、浪、汗、河、洋; ☆ “木字旁的字大多與樹木有關(guān)”,如:樹、根、楊、柳、桃、梅; ☆ “提手旁的字大多與手有關(guān)”,如:抱、挑、擁、打、推; ☆ “足字旁的字大多也腳有關(guān)”,如:跑、踢、跳、蹦等。 ★ 學生有了一定的偏旁知識后就可以利用形聲字的構(gòu)字特點成串識字,如“馬”字作聲旁可以組成“嗎、媽、罵、碼、瑪”等字。我曾把這種方法命名為“串冰糖葫蘆”法,教師模擬情景,給學生一些部首做“竹簽”,比哪個學生串的“葫蘆”最多,誰就是擂主或冠軍。 ★ 由于字串中有一個共同部件(基本字),所以有利于識字過程的遷移。由于帶出生字的基本字大多是熟字,在識字時學生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以已經(jīng)掌握的基本字為支點,因此能夠化難為易。采取集中識字的方法,大多都能在兩年內(nèi)識字2000個以上。 ★ 為了使基本字帶字順利進行,在識字起始階段先學一批構(gòu)字率高的基本字,打好漢語拼音、筆畫筆順、偏旁部首、間架結(jié)構(gòu)等識字基礎(chǔ),是十分重要的。 分散識字 ★ 叫隨課文教生字。寓識字于閱讀之中, 使識字和閱讀、識字和學習語言緊密結(jié)合。 ★ 以"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為主要特征的識字教學方法。 ★ 強調(diào)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把生字詞放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來感知、理解和掌握。 ★ 先教學漢語拼音,采取看圖識字等方式教學一些獨體字,打好識字基礎(chǔ)。而后采取"多讀課文多識字"的方法,隨課文識字,兩年學習課文近180篇,識字2000多個。 ★ 優(yōu)點:
★ 缺點:
★ 以學好漢語拼音并發(fā)揮其幫助閱讀的功能為前提,以寓識漢字于學漢語之中為原則,在兒童未識字或識字不多的情況下,借助漢語拼音,使聽說讀寫同時起步,相互促進,達到發(fā)展語言、訓練思維和同步識字的目的。 ★ 兒童入學,首先要學好漢語拼音,借助拼音閱讀純拼音課文繼而閱讀注音課文。 ★ 兒童在讀注音課文的過程中一目雙行,既看上一行漢語拼音,又看下一行漢字,很自然地對漢字邊讀邊識,漸碰漸熟。這所謂是"無師自通"的不定量識字。同時,設(shè)寫字課,有計劃地識字寫字,這所謂是"有師指導"的定量識字。 字族文識字 ★ 認為在漢字中有一定數(shù)量具有派生能力的"母體字","母體字"可以衍生出幾乎所有的常用字,稱為"子體字"。 ★ 經(jīng)過篩選,精選出2500個常用字。把用母體字帶出的一批批音形相近的合體字,組成一個個"字類""家族",稱作"字族"。而后,以一個字族中的字為主,編寫出課文,稱作"字族文"。利用編就的一篇篇字族文來識字,是字族文識字的主要方式。例如,圍繞母體字"青"以及衍生的子體字(合體字)"請、清、情、晴、睛",編寫了課文《小青蛙》: 河水清清天氣晴,小小青蛙大眼睛。 保護禾苗吃害蟲,做了不少好事情。 請你保護小青蛙,它是莊稼好哨兵。 字理識字 ★ 字理識字是依據(jù)漢字的構(gòu)字規(guī)律,運用漢字形音義的關(guān)系進行識字教學的方法,也就是說通過對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zhuǎn)注、假借等造字法的分析,運用直觀、聯(lián)想等手段識記字形,以達到識字的目的。 ★ 這種識字方法,揭示和解析字理,以使學生牢固建立字的形音義之間的聯(lián)系,是核心;啟發(fā)學生展開想像和聯(lián)想,是基本和有效的方法。 ★ 字理識字的大體程序是:讀準字音,解析字理,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 采用的基本方法有:
★ 字理識字教學法適用于任何一種語文教材。它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前提下,強化兒童對漢字音形義的記憶,能有效地預防錯別字的產(chǎn)生和減少錯別字,有利于兒童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和想像力的培養(yǎ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