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幼兒園的一角,下課時間,孩子們正排隊輪流玩玩具或游戲器材,但見一個孩子不愿排隊,霸道的大哭大鬧,不想和別的小朋友一起排隊。 這樣的孩子往往是獨生子女,他們不容易接受排隊、等待,且多半會用哭鬧的方式,吵著要先玩。 由于孩子生得少,家里經濟負擔較輕,父母大多會盡可能滿足孩子所有一切的需求,不管是不是孩子真的「需要」。許多獨生子女更是從小在有求必應的環(huán)境中長大,要什么有什么。 這些被寵壞的孩子,一旦脫離父母的保護,進入團體生活,發(fā)現有人會對他說「No」,于是在開始要學習妥協、配合、退讓時,可能會產生適應不良或是挫折感。若是個性較敏感,或是抗壓性不足、挫折忍耐度低的孩子,可能因無法調適而產生性格上的偏差。 耐挫力亦即挫折容忍力,是指一個人遇到失敗時,所能忍受的程度,一個挫折容忍力低的孩子,抗壓性低,只要遇到一點不順心、不如意的事情,就無法忍受,往往直接反應在情緒上面。 以中國的現象為例,這群多達一億人口的獨生子女,普遍被稱為小皇帝、小祖宗或是獨苗(也被謔稱為獨苗苗),這批獨苗苗在心理和人格方面的缺陷程度,比想象嚴重。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的自殺率大約是十萬分之二十三,遠遠超過世界平均的十萬分之十三。多數學者認為,這和一胎化政策導致獨生子女耐挫力不足,明顯有關。 華人父母迷思:再苦也不能苦孩子 由于獨生子女父母總是盡心盡力付出,為子女護航、代勞,希望孩子的生活可以較為順利,因此相對的也使他們喪失面對挫折的經驗,使得孩子遇到挫折和打擊時,容易用消極的態(tài)度去面對,少有正面、積極迎向挑戰(zhàn)的勇氣。 擔任專業(yè)臨床心理醫(yī)師超過二十五年的親子教育專家麥德琳.雷文(Madeline Levine),在《給孩子金錢買不到的富足》中引述小兒科醫(yī)師史波克(Spock)博士所說:「沒貼過OK繃的孩子,就是沒有獲得父母良好的教養(yǎng)?!雇瑫r指出,在孩子的一生中,每個階段都要面對各種挫折、失望、挑戰(zhàn)和機會,如果父母難以忍受讓孩子承受苦惱,不假思索的插手干預并且控制孩子學習的話,必然會妨礙孩子繼續(xù)攀爬的能力。 而中國學者對于獨生子女及其父母教養(yǎng)進行研究時發(fā)現,雙方普遍形成一種「蛋殼心態(tài)」,也就是說,對于「唯一」的孩子,為人父母者存在著「含在口里怕化了、頂在頭上怕摔破」的矛盾心理,生怕有個閃失,造成父母對孩子過度的呵護和寵愛。 「再苦也不能苦孩子」更是華人父母的迷思之一,父母總是竭盡所能的提供孩子舒適安全的環(huán)境,和優(yōu)越的成長條件,讓孩子免受挫折,不必吃苦。而家庭環(huán)境好、有錢一點的,對孩子更是要什么有什么。 這些父母不會強迫孩子做不愿意做的事,很容易對孩子妥協,例如:孩子不喜歡吃蔬菜水果,就不讓他吃;孩子不喜歡喝白開水,只愛喝飲料,也不會強迫他喝水;不想上學,就動輒請假,讓孩子予取予求。在這種教養(yǎng)環(huán)境下教出來的孩子,又「嬌」又「驕」,耐挫力變差,孩子的心靈就像那層脆弱易碎的蛋殼,一旦碰到挫折就情緒激動、或茫然不知所措,甚至因而絕望而放棄。 問題根源:父母過度要求子女完美 「耐挫力低的孩子,其實他的父母也受不了挫折,」臺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教授翁麗芳一語道破一般人對獨生子女耐挫力低的迷思。 翁麗芳說,現實社會中,由于「滿分」教育的迷思,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被灌輸要考高分、成績要好,一味追求學業(yè)上的成就,其實是父母無法承受挫折──孩子功課不好的挫折。由于現行的教育制度太喜歡打分數,因此父母不容許孩子拿到不好的分數,于是花大把的錢讓孩子去補習,以補孩子不足的分數。 如果父母能夠接受每個人都有長短處和優(yōu)缺點,例如孩子數學不好,但作文很棒;不會唱歌,但很會畫畫……,就不會對孩子要求過高。父母要能接受孩子的成就,也要能接受孩子的錯誤和失敗,孩子才能學會承認自己某些課業(yè)表現比別人不好,承認自己某些能力不能超越別人,或是能夠自覺有其他長處可以比他人更棒,進而從中學習忍受挫折。 臺灣師范大學人類發(fā)展與家庭學系教授黃迺毓認為,過度完美主義好像成為現代病,現代人普遍過度要求完美,也是造成現今孩子耐挫力偏低的原因之一。她說,很多事情會半途而廢,通常都是因為太要求完美所致。 由于父母對孩子期待很高,造成孩子對自己的期望標準也提高,一旦目標超過能力范圍時就越難以實現,挫折感就會越大,挫折容忍力也隨之降低。到最后,因為達不到父母的要求、因為做不到完美,就成為失敗、放棄的借口。 根據中國張慶守等多位學者研究指出,父母會盡量去滿足小孩的需要,即使是不合理的部分,也因擔心孩子遭受挫折及委屈,因而削弱了獨生子女因應挫折的能力,導致孩子缺乏適應社會和生活挫折的能力、缺乏意志的自我控制能力;但反之,若對孩子教養(yǎng)態(tài)度是拒絕、忽視,也容易引發(fā)兒童挫折感,導致產生攻擊行為。 行為特質:易夸大挫折而情緒失控 葉郁菁同時發(fā)現,由于在家中被稱贊、呵護較多,在團體中,獨生子女也比較容易爭寵。例如,老師在帶領團體討論時,獨生子女很喜歡發(fā)表言論,也希望別人聽他說,但是其他小朋友在說話發(fā)表時,他們就會表現得心不在焉,或者常常否定他人的回答。若是老師刻意忽視或不叫他的名字,孩子就會出現焦躁不安、發(fā)怒、哭鬧的情緒,甚至對老師的管教置之不理。 學者研究同時指出,獨生子女因為缺少競爭經驗,對失敗挫折的情感經驗即顯得不足,經常會出現一些非理智的反應,象是考試沒有考好、成績不如預期,容易出現灰心、沮喪、悲觀、失望或自暴自棄;而出現缺乏自信、害怕自己能力不夠、自我否定等負面心態(tài),而不易堅持,容易放棄,持續(xù)力差;或是容易害怕困難的情境,遇到挫折就表現出極大的情緒波動,容易失落;甚至把一點點小挫折,夸大其嚴重性。 在人際關系方面,獨生子女因為缺乏與他人協調合作的機會,或因自身社交能力較弱,在人際問題上也很容易感到無能為力。 綜合上述教育學家的研究分析,耐挫力低的孩子,普遍顯現出意志不堅、無法堅持到底、容易放棄、任性妄為、固執(zhí)、易怒、沒有自信等的行為特質。 培養(yǎng)耐挫力:提早讓孩子面對困難 要避免教養(yǎng)出「蛋殼」小孩,從小就要培養(yǎng)獨生子女自我管理情緒、接受挫折、學習管理挫折等經驗,否則,孩子長大了招架不住挫折,父母反而會深受其害。 臺安醫(yī)院心身醫(yī)學科暨精神科主任許正典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個個案在看診時,冷笑的對著他說:「小時候他們(指父母)沒有折磨我,長大了,我就來折磨他們?!乖S正典當場愣了一下。事后,許正典仔細思索,他才恍然體會出,原來換另一個角度思考,發(fā)現「折磨」兩字就是代表挫折、琢磨,如果小時候不讓孩子體會什么是挫折,不讓他歷經挫折,孩子就不能琢磨成一個寶石。 「如果父母不能夠警覺,從小像養(yǎng)鴨子一樣,把自認最好的一味用灌、用喂的給小孩,長大了他就令人宰割,或換你任他宰割。小時候你不折磨他,長大了他就來折磨你?!乖S正典語重心長的說。 大多數父母,尤其是獨生子女父母,或許會很舍不得讓孩子到外面的世界,試試身手、與困難碰撞。但是如果孩子沒有一而再、再而三的發(fā)掘管理挫折的方法和機會的話,即使外表上看似在成長,但實際上并沒有累積出自我控制、不屈不撓、忍受挫折和管理焦慮等必要的自我管理能力。 而那些發(fā)現自己內心有能力再站起來,繼續(xù)向前行的孩子,已發(fā)展出一套自我管理的能力和彈性。有了這些能力,他們才能決定爬多高,也能體認將面臨更復雜的問題。 「孩子本來就是在錯誤中學習,」然而許正典認為重要的是,「要孩子學習挫折忍受力,要讓孩子先學會表達和分享?!?/p> 孩子若能學會表達挫折的感覺,和別人分享情緒時,一旦遇到挫折,他就知道可以聽聽別人的意見,讓他的情緒有出口,就不會陷入孤單的情境中而無法自拔。當他們碰到挫折困難時,比較會用寬闊的心胸、樂觀開朗的態(tài)度,以及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去安慰鼓勵自己,恢復自信之后,再度出發(fā)。 就像孩子身上偶爾受點小擦傷,貼塊OK繃,也等于是在提醒孩子,即使有傷口也是可以治好的,下次小心一點就好。這是在幫助他們累積經驗,產生面對挫折的「抗體」,避免到了青春期時摔得鼻青臉腫、頭破血流。 因此,父母們必須了解,當允許孩子擁有這樣的機會,實際上是在幫助他們發(fā)展內在規(guī)范和行動能力,這些能力最終能讓他們自己為他們的健康、和他們的人際關系做出良好的選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