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不必如其人 CCTV的紀錄片頻道曾播出過《梁思成 林徽因》,偶然間看了其中的一集。其中有對林徽因的兒子梁從誡的采訪,他說的一段話出乎我的意料,大意是:“人家說林徽因是個美麗的女子,是個美麗的詩人,對我來說,母親是個長期有病的病人,脾氣也是很急躁的……”片中見過林徽因的人、被采訪者,都為我們描述了一個熠熠閃光的女性,唯一的例外只有她的家人。我關了電視機,有好長一段時間,腦子里一直默默回憶著林徽因的散文和詩歌。 古往今來,真正才情與相貌兼?zhèn)涞呐峪P毛麟角,上天不會把好運都給與一個人,林徽因是個例外。不甘心又查找了一些資料,的確顯示林徽因是個心直口快愛說話的人,最喜歡與人辯論,喜歡大家以她為中心談論問題,且談鋒很健,也沒有女性朋友。她熱愛真理,對一切事情都感興趣,所以對一切事情都要發(fā)表看法。在給朋友的信件中說:“尤其是關于我的地方,一言之譽可使我痛心疾首,宿夜愁痛?!绷只找蜻€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而我觀其文得到的印象是,冰雪聰明、清寧雅致,話語都在作品里,是個性格內斂文靜的人。即便如此,林徽因在我心里只是變得更豐富,更可愛了。我最喜歡她的一句詩:“人生,你是一支曲子,我是歌唱的。”以及:“你的眼睛望著,我不斷地在說話。我卻仍然沒有回答,一片的沉靜,永遠守住我的魂靈?!蔽页姓J,詩歌并不能代表一個人的真實性格。文章可以不必如其人。 “文如其人”,最早出自宋人吳儆的《摩蒼軒記》,說的是自己的友人靜之先生將房屋取名為“摩蒼軒”的用意,如:“靜之癯然山澤之儒,其志甚高,其行甚峻,其文如其人也?!蔽娜缙淙擞纱硕鴣?。這話本來是就事論事,針對靜之先生一人講的,并沒有普遍性。如今“文如其人”已經變成司空見慣的評價了,除了認為文章能代表作者的性格,還認為文章代表著作者的思想和人品。 文章真能代表作者的人品么?就說晉代的文學家潘岳,字安仁,少年便以才氣和帥氣揚名于世。他的《閑居賦》灑灑千言,辭藻優(yōu)美,文中極力贊美歸隱守拙的高尚情操,表達對官場仕途毫無興趣。文章寫罷,潘岳便投靠了權臣賈謐。每天打聽賈謐何時坐車出門,然后便在其門前長跪不起,車子走遠了,還對著塵土一拜再拜,以此來博得賈謐的歡心。以至于金代的元好問感嘆道:“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高情千古《閑居賦》,怎信安仁拜路塵!” 再看唐代詩人元稹,他的悼念亡妻的詩句“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寫得感人至深。意思是,對你的深情,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今生不再娶妻。元稹說到做到,不敢耽擱時間,及時娶了新太太?!霸洔婧ky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即你是我的唯一,是流傳千古的絕句,被無數(shù)癡男怨女捧在手里唏噓。元稹滿意地放下筆,馬不停蹄地投入到一場場轟轟烈烈的納妾和談戀愛的活動中去,忙碌的身影日漸憔悴。元稹對用情專一的詩人王維肯定滿懷同情。 文章不必如其人,才是讀者的心態(tài)。幸運的是,我們的確擁有過許多文如其人的詩人和詞人。如杜甫、李白、蘇軾、辛棄疾、陸游等等。這些人行文坦率自然,不會粉飾自己,仰天長笑,長歌當哭,都是那么的真誠。他們用自己的作品表現(xiàn)了真性情,也反映了各自的思想和人品。我們通過那些漫天的詩句,拼接出中國天空中群星璀璨的時代,俯讀仰思,皆為其震撼,為其陶醉,為其動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