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就到期中了。
居然這么快!似乎昨天還剛剛開學!這兩個月自己還沒有上出什么像樣子的課呢!2012年的時光,就已經所剩無幾了。
人到中年,越來越感覺時光的流逝之迅猛。幾乎沒有緩慢和凝滯的日子。就連痛苦的時候,也還是覺得“歲月如梭”。這詞兒確實老了點兒,但是,似乎也只有它,能夠一語點穿我我們的惶恐不安。
在這樣的一種心境下來聊課,有一種意識越發(fā)地堅定:歲月既如神偷,那總該有一些課,是應該被歲月偷不走的吧?有些課,是應該讓孩子們終身難忘的吧?是應該像紀念碑一樣挺立在學生的青春生命中的吧?
我們上過太多連自己都討厭的課:比如沒完沒了地試題考測和評講課;比如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抄襲教參的課;比如連教參都懶得抄襲只為應付搪塞的課;比如自說自劃根本沒有和學生激發(fā)共鳴的課……我們太忙,我們的智慧也很有限。但更為重要的原因還是,我們懶得思考了,不愿意思考了,我們的心麻木了。一個對自己的生活都不愿再去感動的人,他的課,一定死了。
每一個教師都面臨著這樣的挑戰(zhàn)。職業(yè)倦怠的最初征兆一定是:我們的課首先倦怠了。
做教師,特別是語文教師,是一個最迫切地要求自我必須不斷進行自我拯救的職業(yè)。
我們的拯救,許多時候必須從課堂開始。我一直堅信:得課堂者得天下。原因很簡單,在課堂上感到了生命之圓滿的靈魂,在現(xiàn)實生活中,他不可能是一個衰弱貧乏的人。
好的課堂的后面,是好的心。
我們沒有力量讓堂堂課都成為紀念碑,但是,我們應該有這樣的追求,讓一些,起碼讓一節(jié)課,成為自我課堂在某一個階段的珠穆朗瑪。
這,應該是可以做到的。
說這些,都是為聊小屈老師的《背影》做鋪墊。
小屈老師的課,屬于“課后課”,是正式講完了《背影》的文本之后的“附加課”。這是個新東西,是我們以前的聊課中沒有涉及到的。我覺得非常有意義。
這次,我想換一個法子聊,通過簡單地來點評小屈老師課后發(fā)給我的“教學后記”來闡述我的“觀后感”。這課異常精彩??上В乙驗橛衅渌墓ぷ?,沒有能夠現(xiàn)場聽課。事后,聽同事們談課議課,頓時為自己沒能聽到課而捶胸頓足。
先說一個觀點,有人說這課更像“班會課”云云。我不以為然。課有千萬種形態(tài),是不是語文課,關鍵要看是不是在拿“文本”說事兒做事兒創(chuàng)事兒,是不是在用語文的手段說事兒做事兒創(chuàng)事兒。班會課中有了語文味兒,善莫大焉。而語文課起到了班會課的教育功能,是語文課的功德。
下面是小屈老師的教學后記(部分)和我的感想點評(紅色字)。
……上《背影》之前,我一直很忐忑,因為這篇文章太經典了,如果上的很沒有效果的話,實在是對不住這些孩子,所以,一直都在想,如何來突破。(這是面對經典的敬畏之情,熱愛之情。唯有這樣的情懷,才可能催生出好課。)上上周在區(qū)里教研的時候,有一個老師(不知道是哪個學校的了)對《背影》的課的設計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她在上這堂課之前,專門騰出一節(jié)課,讓孩子和家長同時閱讀,然后讓他們寫讀后感,后來正式上的時候,是用了一位父親的讀后感作為導入,之后的環(huán)節(jié)就是較為常規(guī)的講解之法。(聆聽他人,向他人學習非常重要。我們往往需要的就是一點點啟示。而這啟示,常常就成頓悟。靈感的來臨往往來自他人的有聲或者無聲的點撥。)但是這個導入讓我覺得非常亮,后來我仔細想,對孩子來說,初讀背影,讀后感肯定是較為表層化的,因為《背影》的東西可挖掘的簡直太多了,當我讀了王君老師的《生之苦痛與愛之艱難》更是讓我讀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王君老師的這篇文章,讓我深感,《背影》太厚重了,如果孩子們不感動,不流淚,不能將這一課銘記一生的話,那就太遺憾了。(好一個“如果孩子們不感動,不流淚,不能將這一課銘記一生的話,那就太遺憾了”,教師如果沒有對這樣的“遺憾”的警惕,那就是對經典的褻瀆。)所以,我決定,講完這一課之后,再來做這個父子讀后感的深刻分享,來一個升華。(小屈老師的這堂課,教學立意和創(chuàng)意就在“父子讀后感的深刻分享”)
周二晚上,我給家長們發(fā)了短信:【各位孩子父親,您好!我是3、4班的語文屈老師,今天,孩子們學習了朱自清的經典散文《背影》,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理解《背影》中深沉的父愛,理解父親對孩子無言的付出,讓我們的孩子更懂得愛,懂得珍惜,今天,我留了這樣一項特別的家庭作業(yè):讓孩子們寫一篇《背影》的讀后感,同時,也想讓各位父親寫一段《背影》的讀后感(不需要很長,幾句話就可以),目的是希望讓孩子們看到,您成為父親之后,重新讀朱自清的《背影》,有沒有跟初讀時更深刻的理解。我知道很麻煩各位家長,但是,還是希望得到您的支持,這是對孩子進行親情教育的一次難得的機會。讓孩子們看到,無言的父愛,一樣深沉如山!如果您肯支持我,就請您寫完之后發(fā)送至我的郵箱qujinjin@rdfz.cn,署名xxx父親。如果您手寫的話,也請您寫完之后交給孩子,讓孩子明天帶給我即可。周四(即后天10月18日)的語文課,我會在班里進行一次展示,讓所有的孩子得到您文字背后愛的感化!謝謝各位家長了!】(語文課語文課,其實不僅僅只屬于“課堂”的課。邀請家長共讀,讓家長參與孩子們的閱讀體驗,這在學前階段和小學初年級往往做得不錯。年級越高,這方面越來越被忽視。親子閱讀,在中學階段為什么不可以呢?小屈老師這一步漂亮!)
這條分發(fā)為6條的短信得到了眾多家長的支持,他們都很感謝能有這個機會重讀背影,更希望通過這個機會,理解自己的父親,進而理解自己的兒子,而他們的孩子,也能更理解自己,這是一個讓祖孫三代都收益的機會,所以,很多的家長,在凌晨的一兩點,翻開語文書,讀到淚流滿面,寫出了幾千字的真情感受……(家長好可愛!但家長的可愛是需要喚醒的。我們的小屈老師,就做了這樣一個可愛的喚醒者。她其實是給了家長一個傾訴交流的機會,給了家長一個傾訴交流的平臺。)
我真的沒想到,家長們的文筆竟然如此出色!有時候我讀著讀著,都能被其中的真情和無奈感動的落淚。真的,他們的文字,不比任何一篇閱讀理解差!(哎,所謂的用來訓練孩子們的閱讀能力掙得閱讀分的“閱讀理解”,在我看來大部分是一種偽訓練。因為這樣的訓練背后的知識體系本身就有很多荒唐之處。不管是常態(tài)的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的閱讀,都和這樣的“閱讀訓練”相去甚遠。往往初三高三的老師說自己在題海中浮沉之后“喪失語文感覺”,“不知道該如何教書”了,就是這樣的“閱讀理解”害的。)這樣的文字,我必須全部打印出來,必須讓所有的孩子都認真讀到!(感動于兩個“必須”。這是什么?這就是教育教學的激情啊!)
而這堂課的設計也誕生了:純粹的讀與看。(平時我們講得太多了!在傳統(tǒng)的課堂上,被知識點和考點挾持著,我們常常不敢不講。但其實,語文教學真的堂堂課都需要繁瑣的文本解讀和考點落實嗎?“讀與看”是兩種境界:朗讀和默看。這是最原始的教學方法,我想,可能也是最接近漢語文本質的教學方法。壯哉,小屈!這樣的選擇本就是勇敢的?。?/SPAN>我不做過多的闡釋。我相信,最簡單的,也是最深刻的。我截取了這些讀后感中動人的句子,將他們放在PPT上,并標紅最令人感動的字眼,然后隱去了孩子的名字,更期望收到讓孩子驚喜的效果。
于是,這堂課的過程就成了這樣:
一、導入環(huán)節(jié)
故事《蘋果樹》圖片展示,老師動情講解,并配樂。(這個材料很經典。經典的東西不怕老。)導入語為:這是男孩與蘋果樹的故事,也是我們每個人的故事。這棵樹就是我們的父母。小時候,我們喜歡和爸爸媽媽玩,長大后,我們就離開他們,只在需要什么東西或者遇到麻煩的時候,才回到他們身邊。無論如何,父母永遠都在那兒,傾其所有使你快樂。你可能認為這個男孩對樹很殘酷,但這就是我們每個人對待父母的方式。但我們的父母,卻永遠像這棵樹一樣的愛你!引出主題:深沉父愛。(此時,已經有孩子的眼圈開始發(fā)紅)(語文課是需要一些好的“輔助材料”的支撐的,這和課上得樸素、本色并不矛盾。我一點兒也不排斥在語文課中適當使用音樂、視頻、網絡等手段。只要是為了幫助學生走進文本走進文字深處,我以為都可以。用“濫”了當然不好,喧賓奪主地用當然也不好,但是,“談用色變”更不好。反思不必要矯枉過正的。)
二、我們的父親,重讀《背影》
選取了大概9位孩子家長的動人語句,先隨意讓一個孩子起來朗讀,然后打出這位作者的名字:xxx父親,全班立刻掌聲雷動,當讓這位孩子起立再讀的時候,這位孩子早已泣不成聲……家長們的文字太感人,無論是情景畫面的再現(xiàn),還是才氣縱橫的律詩,都不禁讓人鼓掌落淚,依次下去,當孩子們起立誦讀完9位家長的文字時,全班幾乎成了淚海……(讀!讀自己父親的文字。在一個人的生命歷程中,有多少機會朗誦自己的父親的文字呢?而且這些文字,記敘著三代人,兩代父子的情懷。人心都是肉長的。當父親把心交出來,而且是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的時候,較之于平時的“說教”就很不同了?!皽I海”的形成告訴我們文字的力量?。∵€有什么教材,能比得上這些文字。)
三、全班重新朗讀《背影》“望父買橘”的環(huán)節(jié),此時,孩子們已經對這部分的文字有了更深的理解,無需多說,我用了龍應臺《目送》中的話語作結: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去看父母的背影,而是承受他們追逐的目光,承受他們不舍的,不放心的,滿眼的目送。最后才漸漸明白,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任何人,可以像父母一樣,愛我如生命 。(動情之后,回讀《背影》,這一步太關鍵了!可能在學習課文的時候還會有不少孩子走不進去那樣平實樸淡的文字,但此刻,他們一定會有更深的領悟。)
四、穿插《天亮了》這首歌的背景,并播放歌曲,此時情感渲染已經幾近高潮。在這樣的氛圍下,我發(fā)給孩子們我早已印制好的家長的讀后感,4面兩大張,將近一萬多字,并預留出20分鐘的時間,讓孩子們充分地閱讀。這樣的閱讀環(huán)境,我也從未見過,安靜的出奇,不時的抽泣聲,不斷的哽咽聲……(用經典的流行歌曲為孩子們的“心事”點題,為下一步的閱讀渲染氣氛。做得好!“預留出20分鐘的時間”更是大膽,更是勇敢。讓孩子們安靜地讀,安靜地悟,安安靜靜地梳理自己的情感世界。這是無聲的交流?!办o讀”在我們的課堂上太缺乏了。教師受不了“靜讀”帶來的沉默,學生也長期在喧囂之中失掉了靜讀的能力。其實,“靜讀”應該成為語文課堂上主要的形態(tài)。這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的定力。)
五、發(fā)言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們起立說一說自己的感受。此環(huán)節(jié)的處理并不好,很多孩子是哽咽激動到無法言說,事后,我想,為什么要說點什么呢?孩子的淚水已經代表了一切,還能說什么呢?(不是說的錯。孩子們哽咽了,不是他們不愿意說,而是他們需要說。中國人在愛的表達方面實在太含蓄了。許多人可能一生也沒有對父母說過一句我愛你或者相類似的話。成人之后,也幾乎不擁抱父母。我以為,這是中國人生命的大缺失。說出來和不說出來是很不一樣的。語文課應該成為這樣的一個“場”──激發(fā)言說的欲望和勇氣,讓孩子們在言說之中感受到生命的酣暢。況且,愛是需要交流的。我當班主任,每一次家長會,都一定要設置情景讓孩子們把“愛”說出來,目的即在此。)
六、用林徽因的《人間四月天》繼續(xù)鋪墊,讓孩子們齊聲朗讀這首詩歌,告訴孩子們,這是一位母親,對待自己剛出生的孩子的感情,對任何一位父母來說,你們都是他們的希望,是他們的四月天!
(建議:在讀這首詩之后,再重新誦讀《背影》中的某段文字,最好是結尾的一段吧。告訴孩子,年輕的父母在迎接我們到來的時刻,他們、他們的文字都是青春盎然的,但是,他們也會老去,也會在經歷了生活的摧殘之后變得不那么漂亮,不那么有力量,甚至,變得和我們無法交流,讓我們討厭。這個時候,我們如何面對父親的“背影”。提出這個問題,用不著讓學生討論發(fā)言,否則就成為了思想品德課了。只是由此創(chuàng)造一個契機,讓學生再讀。讀什么?讀《背影》中寫“我”“流淚”的文字,適時推出最后一首小詩,比如云亮的《父親》。不管是什么,一定要是兒子對父親的呵護一類的。相信,這么一比讀,孩子們對《背影》的思考還會上一個階梯。)
六、截取網上的關于父母與孩子的動人圖片做最后的渲染,并用肖復興的話作結:
總有一天,我們都會垂垂老矣,那一朵圣潔的愛的蓮花也會漸漸離我們遠去,以至朦朧得見不到一點影子。但只要想著它,只要不淡忘它,它便會溫暖著我們的心,激蕩著我們的生命,圍起一道抵御四周物欲橫流、市儈叢生、庸俗泛濫而真情稀薄猶如缺氧的高山大漠的長城。我們便不會自我擊敗而僅僅淪落為高級動物。我們就會懂得,有的感情可以絢爛如節(jié)日的禮花轉瞬即逝,有的感情卻刻進樹的年輪,刻進霜晨月夕,刻進日月星辰而地久天長!”
(這段結尾的話和《背影》游離,而且也不一定是指親情,不是最好的。可以另找一段緊扣“背影”的才好。)
到此為止,整堂課結束,時間40分鐘。 事后,孩子們的情緒久久不能平復,下午看到我進班留作業(yè)還開玩笑對我說:老師,今天哭慘了!您就體諒體諒我們,別留作業(yè)了吧。(這個時代,淚水比金子珍貴?。。?/SPAN>
這就是今天這堂課的全部流程,我也看到了孩子們的感動的淚水,我想,這堂課的目的,也就達到了。只要孩子們今后回憶起《背影》,能想到那些感人的畫面,能想到自己應該對父母有一些理解,那么,這40分鐘,就是值得的!(是,表面上好像和考試無關,和分數(shù)無關,但是,這樣的課,和生命的質量有關,和情感的質量有關。其實,也和考試有關。起碼,可能在未來的一次寫作中,有了這樣體驗的孩子,就不再是“寫作文”,而成為了寫“文章”了。我不喜歡“寫作文”這個短語,在我看來,這是一個被當代語文損壞了和侮辱了的詞語。)
準備這堂課的時間較長,包括家長讀后感都是在上課前幾十分鐘打印出來的。(這樣的課,從構思到準備,都需要教師情感和時間的大量投入。因為付出,所以成功。因為付出,所以享受。)王君老師上學期上的《孩子,您慢慢來——跟龍應臺學寫作文》給了我太多啟示:朗讀與閱讀結合,氛圍的營造讓我受益匪淺。(因為善于學習,善于模仿,善于創(chuàng)造,年輕的小屈老師,正快速進步著?。?/SPAN>
總評:
上出這樣一堂課的教師,首先是有情懷的,她不是只把課文當作“課文”來處理,把學生當成“學生”來對待。這個老師的內心深處,有深刻的生命之愛,所以,她才能超越教材,超越“語文教師”這個職業(yè)。其次,她是富有想像力的──語文的“空間想像力”和“時間想像力”。她才能夠把自己的教學作為一個生命的整體來觀照來設計。把課內外這個時空,把文本和閱讀者這個時空,把師生這個時空,把家庭和學校這個時空,最為重要的是,把一代人和另一代人這個時空……全部結合,全部打通。于是,語文課,呈現(xiàn)出了生命課的狀態(tài)。這是語文教學的美好境界,或者,也是最高境界。
為這個僅僅只有一年教齡的小屈老師的探索喝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