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色古香古常熟 (舜梁) 青翠虞山中啊,碧波尚湖擁。 【虞山】虞山為江蘇省常熟市境內(nèi)的一座山,橫臥于常熟城西北,北瀕長江,南臨尚湖,因商周之際江南先祖虞仲(即仲雍)卒葬于此而得名。虞山東南麓伸入古城,故有“十里青山半入城”之譽。 【尚湖】尚湖位于常熟城西,虞山之南。因商末姜太公為尋訪仲雍在此隱居垂釣而得名。寬廣的湖面與十里虞山相映,有飛蝶撲山之姿。拂水長堤橫臥湖中,荷香洲、釣魚渚、鳴禽洲、桃花島等七個洲島形成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獨特景觀。外湖煙波浩渺,鳧鷗翻飛;內(nèi)湖碧波漣漣,菱荷滴翠,鳶翔魚泳。太公問釣、濕地聞鶯、畫舸晴波、弦歌漁樂、湖甸煙雨、雙亭遺蹤、拂水?dāng)堅?、天香競艷、風(fēng)荷流香、云崖飛瀑是尚湖十勝景。 【百里海塘】江蘇和浙江的海塘,起自杭州的錢塘江口,止于江蘇常熟縣福山港,全長四百多公里。從常熟到金山的一段,約長250公里,歷史上稱它為江南海塘或江蘇海塘;從平湖到杭州的一段,約長150公里,歷史上稱它為浙西海塘或錢塘江海塘。 【琴川】常熟別稱“琴川”,常熟地方志上素來有兩種說法,一是因為常熟城內(nèi)古代有自南向北平行排列的河道,像古琴的七根弦,故常熟別稱“琴川”;另一是因為春秋時代吳王夫差在常熟所筑的“梧桐園”,又名“鳴琴川”,故常熟別稱為“琴川”。 常熟古城格局的水系為七條運河組成的七弦河(又稱琴川河),明代有“七溪流水皆通?!钡脑娋?;東漢邑人有焦尾琴,于是古城的街巷有“焦桐街”(桐木為制琴材料),山麓的溪泉名“焦尾溪”、“焦尾泉”等等。 【淺絳】即淺絳山水,山水畫的一種。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礎(chǔ)上,敷設(shè)以赭石為主色的淡彩山水畫?!督孀訄@畫傳》說:“黃公望皴,仿虞山石面,色善用赭石,淺淺施之,有時再以赭筆鉤出大概。王蒙復(fù)以赭石和藤黃著山水,其山頭喜蓬蓬松松畫草,再以赭色鈞出,時而竟不著色,只以赭石著山水中人面及松皮而已?!币虺J煊萆礁划a(chǎn)赭石,而黃公望又生于虞山、葬于虞山,因此淺絳山水畫盛于元代黃公望,亦稱“吳裝”山水。 【青綠】即青綠山水,山水畫的一種。用礦物質(zhì)石青、石綠作為主色的山水畫。宜表現(xiàn)色澤艷麗的丘壑林泉。青綠山水又有大青綠、小青綠之分。前者多鉤廓,皴筆少,著色濃重;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礎(chǔ)上薄施青綠,在古代繪畫藝術(shù)上占有重要地位。青綠山水始創(chuàng)于唐代,經(jīng)幾代畫家發(fā)展傳承,形成一種程式化的表現(xiàn)方法,但要畫好難度很大,清“四王”之一王石谷說:“凡設(shè)青綠,體要嚴(yán)重,氣要輕清,得力全在渲暈,余于青綠法靜悟三十年始盡其妙”。到了王石谷手里青綠山水發(fā)揮到了極致。 【癡翁】即黃公望(1269~1354),中國元代畫家,書法家,與倪瓚、吳鎮(zhèn)、王蒙合稱“元四家”。全真派道士。本姓陸,名堅,漢族,平江(蘇州)常熟人氏;后過繼永嘉黃氏為義子,因改姓名,字子久,號一峰,后入“全真教”,號“大癡道人”等。其名作《富春山居圖》一部分藏浙江省博物館,一部分藏臺灣省臺北故宮博物院。著作除道藏所收外,尚有《大癡道人集》、《畫山水訣》等。 【煙翁】即王翬(1632-1717),字石谷,號“耕煙散人”、烏目山人、清暉主人等。師王鑒、王時敏,吸取宋、元名家名跡技法治為一爐。是清代著名畫家,被稱為清初畫圣。是清初“四王”中技法比較全面,成就比較突出的一位。曾受清康熙帝之命主繪《南巡圖》。畫成,由皇太子胤礽親書賜“山水清暉”匾額,聲名益著。晚年的山水畫,在簡練中求蒼茫;偶畫花卉,秀雋有致。有“畫圣”之譽。與同時代的畫家太倉王時敏、王鑒、王原祁并稱“四王”;合吳歷、惲壽平,世稱“清六家”。其畫風(fēng)影響后代。 【癡翁拜煙翁】意為一代更比一代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