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位于浙江省的西部,錢塘江上游,金衢盆地西端,古稱姑蔑國,具有六千年的人文史,也是史稱的孔氏家族“東南闕里”。 衢州府城,始建于東漢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設六座城門,西臨衢江天塹?!笆貎烧愣皇蒯橹荩且哉闩c敵也;爭兩浙而不爭衢州,是以命與敵也?!币惨?/span>其“居浙右之上游,控鄱陽之肘腋,制閩越之喉吭,通宣歙之聲勢”,而成為“東南有事,此其必爭之地?!币虼?,自唐朝平定“三藩之亂”后,就有了“鐵城”之稱——全國66軍鎮(zhèn)之一。是一座有一千八百多年歷史的江南名城。 衢州所處的地理位置,川陸所會,四省通衢,影響著衢州多樣的人文文化。 星羅棋布的廟宇 衢州寺院發(fā)軔于三國,風靡于六朝,鼎盛于唐宋,沒落于明清,"文革"慘毀而所剩無幾。 舊時,衢州府的廟宇可以說蠻多的,“星羅棋布”真的恰如其分。據明弘治《衢州府志》的記載就有廟宇三百余座。舊時的城內,薈萃著唐、宋、元、明、清各代不同風格的古代建筑,尤其是佛教建筑眾多,素有“三百寺廟七座塔、三塊頑石九只龜”之稱的靈杰之地,也被譽為“古代建筑博物館”。 在老衢州府地域,如果以衢江為界,西至航埠東到高家、北抵上方南達廾里,或以市中心十字街口分,衢州可分為南北二鄉(xiāng)。那么,南鄉(xiāng)有幾座上檔次的寺廟,北鄉(xiāng)同樣亦有幾座較大的寺廟。 其中南鄉(xiāng)有:全旺的九仙巖寺、寶爐寺,樓山后的癩痢娘娘廟,巖頭的桂花巖寺,大洲的東岳廟,西山的乾明禪寺,爛柯山的寶巖寺,廾里的東華寺,華墅的烏石寺,航埠的雨林寺,樟樹潭的天妃宮(祭的是媽祖,宮門上的石刻與大院子仍存),等等。 而北鄉(xiāng)有:杜澤廟前的明果寺(武則天題額),峽口(峽川)的白云巖寺,上方的上龍寺,蓮花的大乘寺,石梁的白云寺,九華的靈鷲寺、 梧桐祖殿、紅英寺、三王殿 ,黃家的雞鳴寺,大考山寺,盁川的城隍廟,百丹坪的玉泉寺,等等。尤其是柯城區(qū)的九華鄉(xiāng),位于衢城西北,距城9.5公里,屬千里崗山脈的一個支脈。因與安徽九華山形狀與規(guī)模相近,故有“小九華”之稱,因有靈鷲寺、梧桐祖殿、紅英寺、三王殿 、蓑衣廟、龍源寺、中華庵、魯阜山神殿以及山前的“魯班殿”等寺院而成為聞名的九華山下寺院群。 衢州城里其廟宇則更多,其中,與杭州靈隱寺同期建造、并由印度工匠設計監(jiān)造的天寧吉祥禪寺,無論工藝與規(guī)模都堪稱江南一絕。其它的有:周宣靈王廟(下營街)、藥王寺(又稱神農殿)(寧紹巷)、天妃宮(也稱天后妃宮,曾是福建會館,祭的是媽祖,天王巷北)、彌勒寺(孔廟西邊門正對面),及孔廟(新橋街)等。另外,己經塌陷的還有:大中祥符寺(現人民醫(yī)院),白蟻奄(原一中舊址東面),三圣廟(尼山小學舊址),玄妙覌(新巨小學),忠烈廟(原人武部,現忠烈廟路與新橋街的路口),天王寺(水亭街30號、天皇巷東頭),馬王寺(馬王巷),土地廟(仁德路),元妃廟(小西門),集慶寺(下街的廣盁街),衛(wèi)寧寺,南禪顯圣寺,關帝廟,等等。 大中祥符寺建于梁朝年間。元朝火于兵,明朝1380年重建,1528年又大火一場殿宇悉為灰塵,明朝萬歷年間又傾塌,直到凊朝康熙三十年建正殿建山門,然而觧放前又全塌,唯一留下的鐘樓及其大鐘又被日本鬼孑掄走,放在東京博物館——衢州市政府多次索取,倭冦終其不歸還——其樓又拆光,真是多災多難。大中祥符寺究竟有多大?老人們的回憶我們不去追究,但就現在僅留的鐘樓,恐怕全省寺廟的鐘樓沒有大中祥符寺的大。甚至夸張地說全國亦不多,見一斑便知全豹,可見大中祥符寺夠大吧。浙江省佛教協(xié)會會長,弘一法師就是大中祥符寺的方丈。 另外,靈耀寺、海會禪寺、竹林禪寺、三藏寺、舍利寺、仙居寺,及朱熹論學的超化寺等,都已不見蹤跡。新橋街的衢州府城隍廟是現代人的意愿的再造。 至于占地千畝的興龍禪寺已經面目全非;而一些較小規(guī)模的寺廟、尼姑奄則各鄉(xiāng)各鎮(zhèn)遍布,許多也已經無從考證。 老衢州府地域的寺廟,星羅棋布、香火燎原?。?/span> 評:歷史上,寺廟殿堂的多寡與規(guī)模,襯映了一個地方人文文化與經濟發(fā)展的態(tài)勢。先人們因為世居于此,他們的所思所慮更加深邃、他們的所作所為恩及子孫。衢州的老輩們常常提到“看不見天皇塔就要哭”,不也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一種安居樂業(yè)的其樂融融? 地方之靈——塔 寶塔是一座城池最重要的標記。衢州是座歷史名城,而古衢州府周邊共有七座寶塔,其中城內三座城外四座??墒浅莾热航浀顾?,城外四座也倒塌三座,目前僅剩一座。 一曰鐵塔,它位于西安門城角,建于明朝萬歷年間,由左秀民捐建,系純鐵鑄成。過去城西?;己闉模貏e德坪壩地帶泛濫成災。建鐵塔有鎮(zhèn)伏蛟龍之害,可是這樣純鐵塔,既不怕風吹雨打,亦不會腐蝕,它亦不會倒塌。它究競會流向何方? 二曰銅塔,它位于小西門城角,與鐵塔遙呼相應。鐵塔有鎮(zhèn)衢江下游,而銅塔則鎮(zhèn)衢江上游,確保衢城安然。銅塔高聳凌宵,氣象莊麗。特別傍晩,夕陽西照尤顯金光奪目??墒沁@樣一座全國少見的銅塔,卻和鐵塔一樣命運。真是泥牛入海無音訉。 三曰天王塔,又名天皇塔,位于城內的水亭街天王巷東側的天王寺內。高約35米,為六面七層樓閣式磚塔,建于南朝梁天監(jiān)年間(公元502-519年),歷史悠久,塔型在全國也是鮮為少見。“看不見天王塔、眼淚水滴滴答” ,作為舊時衢州古城的地標性建筑,天王塔在老衢州人的心目中象征著故鄉(xiāng),一直有:“先有天王塔、后有衢州城”之說。 四曰雁塔,又名柯山塔。位于爛柯山一線天頂部,亦是七層坫塔,建于隋朝毀于清朝。站在塔遺址,十里化工城的“巨化”盡收眼底;再往前抬眼望去,衢州城一目了然。閉目思城,昔日的千塘畈,如今成了千樓區(qū),變化大啊。 五曰雞鳴塔。位于機場東北面雞鳴村附近的衢江邊,古有雞鳴寺相伴。與鐵塔銅塔一樣,建于明朝萬歷年間。由于機場建設需要,于1952年12月炸毀。其塔頂重千斤旳鑄鐵頂亦不知去向。 六曰巽峰塔,又名杜澤塔。建于淸朝康熙,為閣樓式樣砧結構,高度32米共七層,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豎了石碑。亦是最完好的一座塔,可是2010年的一場大風,卻把市彶保護的文物吹得連底部都露天,可惜啊。 七曰黃甲塔,又名孟姜塔,為紀念孟姜女而修建。該塔亦建于明朝萬歷年間,與巽嶧塔差不多地點,為樟樹沄黃甲山;但高一點,比巽嶧塔高九米,達到42米,是全市最高塔。目前沒有倒塌,但己經夠嗆,差不多壽終正寑。在塔底靠衢江邊還刻有紅巖孟姜床。1982年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如果該塔和其它塔一樣命運,那衢州將成光頭衢州。愿衢州有關單位重視,不要立一塊碑就萬事大吉,視而不見,聞而不顧。 附:天王塔的傳說 一說: 據《衢州市志》記載:南朝梁天王塔,在衢城水亭街,六面七層樓閣式磚塔。明崇禎壬午年(1624)八月,塔頂被大風吹墜。見鑄有梁天監(jiān)年號。1952年12月拆塔時,出土書畫、經卷20卷,銅質如來佛像(失首)一尊,磚雕觀音一尊,“徐十一娘造塔”、“咸豐五年四月初五”等銘文磚10余塊。今衢州市博物館藏有當時出土的已風化殘損的木雕佛像一尊。 上世紀50年代初,佇立一千多年的天王塔頂部裂開,有磚石風化掉落。1952年9月份,因有臺風過境,當時的城關鎮(zhèn)政府拆掉了天王塔塔身;1956年建水亭街紅樓招待所時,天皇塔地面部分徹底消失。說也奇怪,1956年夏天某日下午二點半,一陣大風將衢城大樹幾乎全吹倒,一片斷枝殘葉,真的應譣,一點不假。 “看不見天王塔、眼淚水滴滴答” ,作為舊時衢州古城的地標性建筑,天王塔在老衢州人的心目中象征著故鄉(xiāng)。當時進城的人在離城一二十里就能看到天王塔朦朧的輪廓,意味著衢城快到了。出城的人,走遠了回頭看看,意味著離家越來越遠了。 這座著名的古塔,現在也只能是在志書上看見文字資料、見不得實景,甚是遺憾。 二說 全國所有寶塔均有塔頂,唯獨衢州天王塔沒有塔頂。 相傳,某一天,衢州天空狂風大作、樹根拔起,然而天王寺周圉卻紋風不動,寺內蠟燭也越焼越旺。期間,從江西來的香客發(fā)現寺內有定風珠,企圖偷走,但被蓬萊鐵拐李大仙發(fā)現而制止。 為妥善保存這枚定風珠,據傳說鐵拐李親自監(jiān)工督造、動員全城百姓一戶一砧修建了天王塔,并將定風珠置放塔頂,從此,衢州城再未經歷狂風侵襲。 三說: 古時,衢州城里水亭街的天王巷內有一座高聳宏大、威嚴肅穆的天王寺。 相傳,南朝梁武帝天監(jiān)年間,有一年春天,衢城上空突然烏云密布,狂風怒號,到處飛沙走石,許多房屋被刮倒,千年大樹也連根拔起。這樣的大風竟然刮了三天三夜,街上空無一人,家家戶戶也斷了煙火。然而,說也奇怪,唯有天王寺內卻是晝夜燈火通明,寺內千佛像前的兩根大紅蠟燭越點越旺,即使在夜間也把整個寺院照得如同白晝一般。 狂風刮至第三天傍晚,一個約三十多歲的徽州朝奉,因被狂風刮得昏頭暈腦,跌跌撞撞地進了天王寺內。當他站穩(wěn)腳跟后,定睛一看,寺內一派金碧輝煌,香燭繚繞,一絲風兒也沒有,頓覺驚奇起來:為什么全城狂風大作而寺內卻一片寂靜?為什么遍地火種熄滅而寺內卻火光耀天?難道是什么神靈有什么法寶不成。他決計要留下來探個水落石出。于是就請求在寺內千佛堂殿壁角搭個地鋪,寺內主持見他心誠意切的樣子,就差小和尚搬來棕墊、鋪蓋,讓朝奉睡下。 夜半,他竟偷偷起身,輕手輕腳地走動起來,目不轉睛地在全寺上下搜視。突然,他發(fā)現寺頂的大橫梁上一端的角落編織著一個大薄籃似的蜘蛛網,網中停歇著一只籮蓋般大的蜘蛛。心想,這一定是神寶了,于是朝奉兩眼死死盯住那個大蜘蛛,雙手緊緊地捧著柱頭,正欲提腳往上蹬,猛一抬頭,蜘蛛卻不見了,連網影也沒有了。還未待他反應過來,就聽見寺頂一串“啦啦啦……”的巨響,狂風一陣緊接一陣,朝奉撞在了佛墩上,頭破血流咽了氣。 后來,市民們才知道,那只大蜘蛛原來是只停風蛛,無論天空刮多大的風,停風蛛周圍的8丈8尺8寸的范圍內不會進風。那主持和尚就是蓬萊的鐵拐仙。他為了使衢州百姓千秋萬代免遭風災之苦,這三天夜間正在忙碌地從衢州府的千家萬戶的灶臺上各拆取一塊磚頭來,在天王寺東側趕砌一座塔。 到了第三夜半夜時分,塔身剛剛砌好,正要動手砌塔頂時,突然發(fā)現可惡的朝奉邪火上身,要偷摘停風蛛,就連忙停了下來,飛身趕去奪回停風蛛。當鐵拐仙再趕回塔邊時,“喔喔喔……”雄雞啼鳴聲不斷傳來,心想時間已經被耽誤,天快亮了,觸犯天條不得了,就速速地把停風蛛養(yǎng)在塔的最高層上。 因為這塔是天王寺的主持和尚——蓬萊神仙鐵拐仙造的,市民們就把它叫做天王塔了。衢州人也都知道,凡全國各地見到過的許多塔,唯有衢州府的天王塔是沒有頂的,在全國也是鮮為少見。據考證,天王塔建于南朝梁天監(jiān)年間(公元502-519年),,是我國最早建造的塔之一歷史悠久。雖然歷經幾代幾次的修建,但仍保持沒有塔頂的原貌,直到解放初時被拆除。 相傳,天王塔建起后,衢州府的周邊城鄉(xiāng)就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百業(yè)興旺。難怪民間流傳:衢州人“ 看不見天王塔、眼淚水滴滴答 ”的諺語呢。 衢州三塊石 衢州只有三塊石頭?簡直是胡說,幾億都有,然而有名的石頭你見過幾塊?有名有號的石頭你何賞聽到?而且?guī)c歷史色彩的石頭,具有民間故事的石頭恐怕少見吧。 笫一塊石頭——破石。它在小湖南鎮(zhèn)東南二公里破石村,破石就靜臥烏溪江中,那里居住四百戶農家,而且絕大多數姓余,其村座落在山清氷秀風光美麗十分引人入勝絕佳寶地。很早很早,這里交通十分不便,有天,河南洛陽牡丹花仙云游破石村,犮現巨大山石封擋山路造成山民外出不便。牡丹花仙使用仙招將巨石搬遷,讓巨石在村旁的烏溪江中生根。從此,牡丹仙孑亦在破石村定居,修建了牡丹亭,培植了牡丹花,也奇怪牡丹花只要開一朶,破石村就會出現一個秀才或者進士,牡丹花連續(xù)開了十八朵,破石村連續(xù)出了十八個秀才和進士,因而衢州的笫一塊破石出了名,并留下許多民間故事。如,一,馬騎人,二,魚打鼓,三,載鐵帽,四,財主余小姐跳崖等。 笫二塊石頭——浮石。它座落在北門外二公里,相傳浮石潭北岸是蘇姥河下游的入江囗,水懸有百丈其水勢飛注狀如瀑布,經長期瀑布沖刷形成一大水潭,同時露出二塊大巖石。可見,很久以前這里是多么壯覌秀麗,風景一流;隨著地理的變遷時間的洕失,昔曰的蘇姥布變成蘇姥灘,久而久之地名亦被浮石潭取而代之。元朝未年農民起義軍領袖朱元璋,帶兵攻打衢州城,受到素有“鐵衢州”旳元軍頑強抵抗,落荒而逃,到衢江邊只見二塊浮石順流而下,救了朱元璋及馬匹,渡過了對岸。朱元璋到了樟樹潭,只見烏溪江上游漂下一只大草鞋足有一尺二寸,他逆水而尋,在小湖南草鞋岺上侶村找到了大腳公——就是開國大將常遇春?,F在在草鞋岺上還有將軍廟遺跡,以后朱元璋在軍師劉伯溫和大將常遇春協(xié)助下終于攻下了衢州城。 笫三塊石頭——團石。衢州人將“甲魚”稱為“團魚”,而團石的意思就是像團魚一樣的石頭靜靜地躺在巨江中。它位于盁川古城約三公里路,即安仁農場對面,當衢江水大的話,就什么也看不到,剛好水位達到一定程度,風浪一吹其石頭忽隱忽現,就像團魚一樣上下游動。它向下游就是龍游界,向上游就是衢州。我亦冋過當地老農,也問不出所以然耒,只能請敎。 九龜之城 衢州是九龜之城,打死你也肯定不會相信,歷史名城,將近二千年的歷史名城,衢州怎能是九龜之城呢? 明朝萬歷年間,衢州雖然是個偏遠之地,卻同時出現四個大官,有:全旺樓山后村的癩痢皇后娘娘黃鐘英、全旺毛家村的毛狀元、及趙宰相和徐天官。當時,任何一位知府上任,首先肯定要上四家登門拜訪,否則知府這個官帽也戴不牢。 某年,衢州有任知府曰仲大人,是由科考及弟升任衢州當知府。 上任畢定要上四家拜會,然而仲知府既窮又吝嗇,幾千兩銀子哪里來?有銀子也舍不得送啊,可不送那有好果子吃?撤職丟官是小事,可能小命亦難保。 仲知府的同窗好友是衢州有名的風水先生。知道仲知府的難處,獻計道:“衢州是九圭之地,只要請石匠刻九只石烏龜鎮(zhèn)住九圭之地,一則可保知府地位、二則可克衢州四大官的根基。”仲知府聽從同窗好友的忠告,立即請石匠採石、運石、刻石。經三個月的刻石,九只烏龜栩栩如生,仲知府按同窗好友的建儀,石烏龜分別放在:一小南門,二崔家巷,三文昌閣(即西安門),四后街巷,五天官橋,六小西門,七浮石門,八三橋頭,九府山石階頂。這就是衢州是龜城的由耒和起因。 若干年后,衢州有名的癩痢皇后娘娘省親回衢州,當龍船經京航大運河、錢塘江、衢江,到達烏溪江時,忽然間發(fā)現,十多年久別重見的衢州天皇塔時,心中激動的心情油然而生,想當年十三歲年少的黃鐘芵,離開家鄉(xiāng)全旺樓山后村,前往南京父親懷抱之中,翌年進宮選妃,如今一晃十多年過去啦,少女時代的陰影,和嫂子的欺凌羞笑,如今是天下母儀,當朝皇后,喜悅的心情難於言表,激動的心情難於控制,現在又看到衢州的最重要標記,三天沒有見到天皇塔就要二眼淚汪汪,現在是多少亇三天?這么能控制自已的最起碼感情,有的人會浩然大哭一場,有的人會跪在船頭朝天皇塔跪拜,可是王鐘英,這位明朝當今皇后,僅僅一笑,與眾不同的一笑。卻和同船伴隨的衢州藉徐天官看見天皇塔高興之余和皇后娘娘不約而同一笑,這一笑,被旁邊的太監(jiān)看得一清二楚,立即快馬加鞭,馬不停步地將"情報"送皇宮。被皇帝知道后,那還了得,這徐天官也太大膽,簡直是狗膽包天,竟敢和皇后娘娘調情歡笑,立即下令斬首,可憐徐天官到死也不知為什么被殺頭。后來癩痢娘娘回到京城,皇帝詢問了癩痢娘娘厡因,根由和情節(jié),皇帝這才知道衢州人是泔缸里的烏龜,出不了遠門,如果出遠門,三天沒有看到天王塔,就會二眼淚汪汪,思鄉(xiāng)之情油然而生,故而徐天官也好,娘娘亦好,看到天皇塔,理所當然情不自禁,露出笑容,這純碎是人之常情自然的流露,更本談不上調情,戲弄甚至出軌。當皇帝知道真相后,感到錯殺了功臣徐天官。為了彌補過失,皇帝后來下旨為徐天官建忠烈廟,就是在新橋街老人武部辦公樓地段建廟塑像,並賜徐天官一金頭六斤四兩,銀雙腳。安葬於四鄉(xiāng)八門外合計卅六個墳頭。其中大洲五十更,石室爛柯山寶巖寺東面小門處,石梁鄉(xiāng)上回龍村等三十五亇假墳。而真正徐天官的真墳在哪里,到目前為止誰也說不準,而最多的傳說則是九華鄉(xiāng)旳下坦村,那里有一座大墳墓,規(guī)模相當於杭州的岳飛墓。從解放初到現在盜墓賊已光臨數次,最近盜墓賊亦光臨,由于墓周按莊了監(jiān)埪器,卄四小時監(jiān)控,該墓仍然未被盜,因而保存完好。 不久,宰相告老回鄉(xiāng),毛狀元撤職。 由于衢州的九只烏龜鎮(zhèn)住了九圭之地,自那時起到今天,未出現一個大官,斗粟之官亦不多。然而宋朝到明朝憲宗年間,衢州曾出現十九個狀元,可是,有了九只烏龜后,就每況愈下。從明朝萬歷年間到今天也有五百多年,要數衢州籍最大的官,只有新中國外交部付部長級的徐益新。他出生在衢州小湖南的嶺頭鄉(xiāng)石峽村,少年時在舅舅家即衢州小南門馬站底讀私墊,從少愛動,他在私墊讀書時,幾位同窗學友均稱呼他新新,后來他和鄧小平等人一起留學蘇聯(lián),一起加入布爾什維克,由于亇子矮小、不到一米五五,也因年齡太小,故而算是中共黨史上的王明系“二十八個半”其中的半個人。 而民國時期的余紹宋——梁啟超的老部下與治學上的同道人,雖然官拜民國初期的眾議院代理總長和高等文官懲戒委員會委員,但其平生旨趣盡在金石書畫、畫學論著、方志編纂,雖為北京美術學校校長、北京師范大學、北京法政大學的教授、司法儲材館教務長等職,成名的還是為近代著名史學家、鑒賞家、書畫家和法學家。 雖然清民以來,衢州籍的子弟能在仕途上有所成就的不多,但是查查地方各鄉(xiāng)的族牒、翻翻各學校的同學錄,術有所精、學有所長的也不在少數。只是,今人比較現實,論起衢州籍的名人,無不說周迅(藝人),對只在衢州讀了幾天書的金庸大俠也是津津樂道,而“三毛一戴”因不入正統(tǒng)而處境尷尬,但對 1914年生人的江德曜老先生更是知之了了。面對云云眾生,府山石龜也有無語的時候。還好,業(yè)有所成者并不以宣揚為其任,何況出去的也難得抽身回家鄉(xiāng)一趟。 江德曜老先生是位典型的學研、兩耳不聞窗外事,只做學問、鉆研些“雕蟲小技”;是老衢州府做學問人的代表。電子計算器出現前的外形三角形的“對數計算尺”就是老先生的杰作,時稱“江氏計算尺”。他1928年畢業(yè)于省立第八中學(衢州一中前身)。1936年畢業(yè)于國立浙江大學機電系,獲得學士學位。同年,入上海中央研究院??既?937年的民國公費留學第一名,因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沒有成行。抗戰(zhàn)期間曾任國民黨陸軍通信兵第二兵團少校技士及中校技正,后擔任國立北洋工學院(現天津大學)講師、國立英士大學(浙江大學前身的一支)機電系副教授、教授。1945年抗戰(zhàn)勝利后,追隨浙大校長竺可楨赴臺灣參加接收,并留下,前后就任臺灣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兼任教授、國立臺灣大學工學院電機工程學系教授、美國柏克萊大學電機及計算機科學系客籍研究員。1970年,在美國普林斯頓第四屆國際計算機會議上,因其“中文文字之機械化及其在計算機輸出入方面的研究與應用”成就,被尊稱為當時的“世界四大電腦專家之一”。上世紀四十年代,他與著名科學家錢偉長相遇于美國,既淵源于同是江浙老鄉(xiāng)、又因于學術上的惺惺相惜而結下深厚友情。江老先生是做學問的人,也是做學問的人的榜樣,可惜1949年后的1980年某月的一天,與受命于當時中央領導的錢偉長見面于香港,腳步也只能止于深圳羅湖橋南岸。 九只石烏龜,當今僅留府山頂的一只尚存在,可是卻也已搬下山、住進了孔廟(現在還安放于大門右側,風吹不到雨淋不著)每天聽孔圣人講經授課,其文化程度恐怕博士的博士、導師的平方,是一只高學歷的烏龜。 但愿這只衢州唯一僅存的石烏龜,能早日從衢州“孔子學院”畢業(yè),并且回到有衢州“圣山”之稱的府山開堂授業(yè)、多多提升衢州籍子弟的慧根、并以其神靈福澤衢州一方。但愿這只衢州唯一僅存的石烏龜,閑時仍然靜臥在府山之頂,増?zhí)硪坏罋v史名城的風景線、增加一叚歷史名城的插曲。了觧歷史名城過去的俗名,不要怕烏龜,更不要怕衢州是龜城。 蠻好聽的“音:咯”“城里話” 衢州方言一般可分為衢州城里話、北鄉(xiāng)話、南鄉(xiāng)話。 城里話,可以說聽得懂、講得來,是江南的普通話,亦是江南的官方語。 據考證,衢州城里話為什么能夠聽得懂,而且容昜說,這要從歷史上講。 三千年前,江蘇泗洪是徐國所在地,仁圣國王徐堰王因以文治國,以仁愛民,不愿讓西周的周穆王聯(lián)合楚國攻打徐國,傷害百姓,在中國歷史上笫一次帶領臣民南遷浙江衢州。在衢州有成萬定居,亦留下了北方口音,亦留下徐文化。 一千年前南宋時期,師圣孔子后代從山東曲阜南遷到衢州,亦帶來了北方口音。 久而久之,潛移黙化,雖然不能全部北音,卻在南腔中占據大部音韻,因此昜懂易講成其必然。 衢州城里話,聽起來蠻好聽(咯),一句方言一場戲,一句土話是故事,充滿了神秘,充滿了藝朮。如稱呼毌親,城里人叫梨山老。為什么叫梨山老,這是劈山救毌中的梨山老毌,省掉一個毌字,而叫梨山老,多有趣多神秘多有藝術性。比如稱呼丈人戓者丈毌娘,城里人稱呼龍頭拐。只是一場戲叫楊家將,畬太君她柱著皇帝恩賜的龍頭拐杖,又去掉了一個丈音,稱丈人和丈毌娘為龍頭拐啦,有趣么?當然還有稱呼妹妹的叫三看御,稱老婆為老底,哪是白蛇傳白娘孑壓在雷峰塔底下啊,理所當然稱老婆娘子為老底。還有老爸稱老乂,老哥稱老相,特別稱姐夫叫派(破)皮靴,意思派皮靴走路時“姐夫、姐夫”地發(fā)出聲音,多形象、多有趣,恐怕走遍全國都聽不到。一萬叫一花,一千叫一撇,一百叫一寸,十元叫一竿,一元叫一抄,五角叫五鈿。在菜場時則是問:“幾鈿一斤?”,等等。 衢州城里話,稱呼狗都特別,叫地王佬。這“地王佬”三個字又是一段歷史也是一個故事。徐國徐堰王出生時,連胞衣一起生下成一肉球被棄,家中一狗叫“鵠倉”,叨往其兄嫂家,剝其胞衣現一男孩,其故亊情節(jié)猶如哪咤出世,從此,稱狗系堰王的救命恩犬。衢州城里既然是徐堰王的南遷落腳之地,肯定對狗有特別好聽的稱呼,不作為怪吧? 之類的名句還有很多很多,不怕你走遍全國各地,這么喻意豐富、內容有趣的方言不多吧? 衢州城里話蠻好聽吧?! 衢州城里話蠻有趣吧?! 補:“隔村不同腔”的方言 衢州地區(qū)地屬百越,乃四省交界之地,方言復雜,素有“隔村不同腔”的說法,但統(tǒng)屬于漢藏語系漢語吳方言處衢片范疇。由于地理復雜、歷史事件(戰(zhàn)爭、移民等)眾多,因而方言眾多,多受江浙的吳語、皖南的徽語、江西贛語、閩北方言的建州語等的影響,從而形成了如今的復雜多樣。其中,江山方言堪稱是漢語活化石,保留了不少古代詞匯,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如江山廿八都,僅鎮(zhèn)內就有14種方言之多。衢州人笑稱:民國時期,國民黨軍統(tǒng)的“三毛一戴”相互說話,蔣介石也聽不懂。龍游的方言也十分豐富,不僅匯集了吳腔越語,而且在梧村一帶還通行著客家方言。 衢州方言最大的語音特點是保留了中古全濁聲母,聲母分清音送氣、不送氣和濁音三組,保留入聲韻。 此外,衢州方言的詞匯也更加存古,分文白異讀,語法也和普通話及其它漢語方言有很大差別。 現在仍然通用的衢州方言,如“快子”,城里話叫“快呢”,而鄉(xiāng)村里仍稱“箸”;而稱呼中的“你們、我們”,城里話的發(fā)音則為“呢達、唔達”,等等,不一一枚舉。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爛柯山又稱石室山,海拔充其量不會超過200米。但由于有神話故事,樵夫砍柴遇上二位神仙下棋,因覌棋戰(zhàn)而忘回家,這一覌卻是人間幾百年,美妙的傳說卻名揚天下。唐朝杜光庭,在介紹衢州爛柯吋,講到衢州時就提到:西安20里外爛柯山為“七十二福地之卅矣”(衢州又稱西安)。 曾幾何時,有多少文人墨客,到過爛柯山,遠的有白居易,蘇轍,楊萬里,陸游,朱熹,及明朝開國元勛劉基即劉伯溫,明代晚期的徐渭即徐文長。近代有鄧拓,特別象棋大師陳祖德,圉棋大仙老聶、馬嘵春,太多啦。爛柯山是道敎七十二福地之一,它排名為卅。 古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靈”,燦柯山的仙人出自何處?衢州九華山人士也。 九華山又你天臺山,最高峰謂天臺峰又稱仙臺山,海拔879米,位于大猴峰東。天臺峰以“天臺曉日”景觀名勝區(qū)最為著名。若游子在此過夜,可觀賞到壯麗的金衢日出景觀,歷史文化古跡遺存豐厚。 天臺峰是神仙故里。天臺峰圍棋仙道流傳已有4300多年。赤松子與赤須子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兩個仙人,傳說就發(fā)生在這里。 赤松子原來是個放羊娃,一次在天臺峰放羊,遇見一位道人,他跟道人來到石室山,修煉四十多年,老想回家。赤須子四處尋找,后遇見道人,告訴他赤松子的去處。兄弟倆在天臺山相見悲喜交加。赤須子問赤松子所放羊何在。赤松子告訴他羊在治岑,赤須子去看,不見羊,僅見滿山白石頭。赤松子指著白石叫“羊起”頓時漫山遍野的白羊,有幾萬頭。赤須子才知道弟弟已經成仙,于是留在天臺峰學仙道,兄弟倆一起吃松脂、茯苓。五百年后得道成仙,弟取名赤松子,哥取名赤須子。 兄弟倆在石室山弈棋,晉朝樵夫王質來到石室山伐木,看見倆兄弟下棋,他就放下斧頭在那里觀棋。有一個兄弟給他一顆像棗核一樣的東西,讓他含在嘴里,他也不再覺得饑渴。一局棋畢,兄弟倆催他回家,王質應聲起來,看到斧柄已經爛盡。為人間留下樵夫觀棋爛柯的佳傳。此后人們對石室山又稱爛柯山。 希奇古怪的街名 衢州府,四省通衢,東南重鎮(zhèn)、商賈要道,悠久的歷史造就了街名的古怪。在衢州的大街小巷中,素有卅六條街七十二條巷。雖然卅六條街恐怕是個虛數、湊個順口溜,但卄四條街卻是足足有余。有的按方位,有的按數字,有的按歷史文物及社會達官貴人姓氏起名,有的干脆按職業(yè)作坊起名,古怪街名比比皆是。 典型的有“長短闊狹酸甜苦辣”八條街。長就是指長竿街,短的是棺材巷,闊的是通廣街,狹的是豆芽巷,酸的是醋坊巷,甜的是甘庶巷,苦的是白果巷,辣的是蔥椒巷。 按方位指,有上,下街,南市街,光上街分為三股,十字街口到莫家橋叫鈔庫前街,莫家橋到長竿街叫棋盤街,剩下的叫上街。還有東、中、西、新河沿等街。 按歷史遺跡取名,有上營街,下營街,忠烈廟前,道前街,縣學街,豉樓街,天皇巷等等。 按數字取名,有三圣巷,四喜亭,五圣街,六家巷,七家巷,八角亭,九曲巷,百歲坊。 按手工作坊,有仁德,衣錦,百歲,開明,盛世,美俗。己廢棄的有四十七個坊,如正德、育德、先義、立政、武鎮(zhèn)等。 最多是按達官貴人取名,如童楊戚陸祝郭崔僇殷李貴方江應畢費王高汪龔唐,及徐家巷等等。 這里再介紹二條街巷: 退智巷。解放前,這條街有個極為不雅的名號——偷雞巷。位于市中心,長卄米寬只有一米,是小湖南破石村余智遠的古居地,因其后代余智侃遷往華豐樓。由于一代不如一代,而“退智”按衢州方言同音于“偷雞”,因而叫“偷雞巷”。 水亭街。范圍是西城門到縣學街這一路叚。明清時代,這里是水陸碼頭,山貨陶瓷飲食等比比皆是,店鋪林立、百貸營集,商旅穿梭、熱鬧非凡。然而,為什么叫水亭街,現今的人卻鮮為所知。按理講水亭街周圍,肯定有個亭子,而且應該叫水亭。據《衢州地名志》記載,大西城門外的水坪上建有一亭,名曰:“卷雪亭”。衢江水從亭下流過,因此大西門俗稱水亭門,街名亦稱水亭街。 這條街名有句名聯(lián),謂:“水亭街,街停水,水亭街上漲大水;浮石渡,渡浮石,浮石渡下不浮石?!睓M批是:“水亭浮石”。 衢州三怪 補充摘錄于:兔兔的兔牙 張握仲從戎衢州,言:“衢州夜靜時,人莫敢獨行。鐘樓上有鬼,頭上一角,象貌獰惡,聞人行聲即下。人馳而奔,鬼亦遂去。然見之輒病,且多死者。又城中一塘,夜出白布一匹,如匹練橫地。過者拾之,即卷入水。又有鴨鬼,夜既靜,塘邊并寂無一物,若聞鴨聲,人即病?!?/span> 民間至今尚有流傳的說法: 地點: 第一怪:為縣學池塘(在今縣學街)的白布怪,是觀音娘娘的腰帶變的。像一匹白布鋪在地上,如果有行人去撿,便被纏住身子,拖入池塘活活淹死。 第二怪:為鐘樓(在今鐘樓底街)上的獨角怪,是魁星朱砂筆變的,青面獠牙,血盆大口,晚上看見行人單獨行走便追,直追得行人氣絕身亡;如果有人看到某人被獨角怪追,就會得病,不久就會死。 第三怪:為蛟池街(今蛟池塘街)的鴨怪,是王母娘娘瑤池里的老鴨精下凡。夜深人靜便灰發(fā)出可怕的叫聲,居民聽到聲音都會被下得肚子痛,不久就死了。 此即衢州三怪也。 “衢州三怪”的故事載于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一書。其實,在蒲松齡寫此書之前,如“鐘樓大頭鬼”、“縣學塘白布怪”之類的傳說就已在民間流傳。 古時候,衢州人出城門就是鄉(xiāng)下,就是距南北深山野嶺也只一二十里,加上多戰(zhàn)事、多災荒、多變故,讓人常有世事滄桑、人生無定的悲涼之感。因此,衢州一帶祭奠亡人的節(jié)慶就比別的地方要多一些。這里除了清明要上墳,還有農歷七月十五、冬至、春節(jié),不同的村子還一些不同的節(jié)祭。曾在衢州開元觀讀道書的唐代詩人顧況,在憑吊衢州才子唐代中書侍郎徐安貞一詩中,就寫出了這么一種氣氛。這些可能是神怪故事產生的社會生活基礎。 至于蒲松齡與衢州來往的細節(jié)以及寫作的有關背景,這是一個有待專家考證謎團?!读凝S志異》一書刊刻以后,三怪故事就有了一個較為規(guī)范的版本,流傳也更為廣泛久遠。全文不長,不妨摘錄如下: 衢州夜靜時,人莫敢獨行。鐘樓上有鬼,頭上一角,象貌獰惡,聞人行聲即下。人弛而奔,鬼亦遂去。然見之則病,且多死者。又城中一塘,夜出白布一匹,如匹練橫地。過者拾之,即卷入水。又有鴨鬼,夜既靜,塘邊并寂無一物,若聞鴨聲,人即病。 “衢州三怪”的故事,在衢州一帶可以說是婦孺皆知。城鄉(xiāng)版本雖各不相同,但也是大同小異,常常是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20世紀60年代初,一代偉人毛澤東途經衢州,專列停在金華某個小站,當地的領導前去匯報工作,談話間毛澤東專門問及了“衢州三怪”一說,問在座的同志是否知道??上М敃r在座的領導們面面相覷,無人能夠對答。這則真實的故事意味深長。一是說明了毛澤東博覽群書,精通歷史,學識淵博,連如此閑書上的一則小小的故事也了如指掌。二是說明了開國領袖對地方傳統(tǒng)文化的熟悉和重視。他笑著對在座的同志說:“在一個地方工作,就要了解一個地方的傳統(tǒng)習俗和風土人情,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嘛?!比求w現了毛澤東儒雅和幽默的領袖風采。他對下面干部的啟發(fā)和教誨,往往用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的某些意味深長的故事來點撥,而且信手拈來,風趣而又深刻,讓人終生不忘。這段往事,讓這個神怪故事更增添了一層奇異的光彩。 蒲松齡的《衢州三怪》一文所述:在月淡風清的夜晚,縣學塘的白布怪就會化作一匹白練,橫在路上,路人如彎腰去拾,白布就會騰空而起把人卷入塘中。這則故事雖說荒誕奇特倒也耐人尋味,一個人對途中的飛來之財是不能有非分之想的,意外之財往往就是意外之禍呵!當年蒲松齡寫這則故事是否有如此的想法,我們已無從查考,但書中給人的警示卻永遠閃爍著思辨的光芒。蒲松齡的這則神怪故事,為衢州這座古城平添了一種神秘和離奇。 如今白布怪的遺址仍在,縣學塘相臨的舊房已經拆除,縣學塘也已經修復拓寬,周圍建起了亭閣、花輔,草坪,供市民閑暇時來此休閑娛樂。如在月光如水的夜晚,坐在塘邊,彩燈閃爍,水波粼粼,樹影婆娑,再說一段關于白布怪的故事,更覺撲朔迷離,讓人浮想聯(lián)翩,頓發(fā)思古之幽情。 據傳說,三怪中的大頭怪是樓身于鐘樓上的。每到深夜,大頭怪便會發(fā)出嘎嘎嘎的叫喚聲,有誰如聽到這令人毛骨悚然的叫聲,便會一病不起。有一年,有個學徒膽子很大,聽到叫聲毫不懼怕,提起了一盞燈去上毛廁,大頭怪怕光,見學徒遲遲不把燈拿走,便說:“大人好大膽也!”學徒應道:“小鬼頭不小哉!”說完用揩屁股的手紙在大頭怪嘴上一抹,拎上燈盞顧自走了,從此大頭怪銷聲匿跡??上Я凝S主人可能沒聽到這則故事,否則蒲老先生會寫得更加精彩。 遠近聞名的鐘樓,位于城區(qū)北門街南端,據《衢州市志》記載,鐘樓為明萬歷年間太守張堯文所建。樓高七丈,在當年的衢州城,這巍峨壯觀的鐘樓傲然獨立,雄視三衢,不僅是一處景觀,更重要的是既報警又兼報火警。樓上重達1.5噸的大 鐘,聲音洪亮悠遠。鐘聲舒緩悠長,報的是晨昏時辰,街巷平安;假如鐘聲急促激越,報的一定是讓人心跳的火光之災了。這口鐘不僅聲音渾厚優(yōu)美,在大鐘上還鑄有經文、銘詞,及各種精美的花、草、魚、蟲圖案,是一件難得的藝術品??上г?a target="_blank" title="抗日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期間,這口大鐘被入侵衢城的日軍盜掠,運回日本,從此鐘樓無鐘,鐘聲也隨風飄逝。鐘樓現只存基座,由于年久失修,日漸損壞,終于在上個世紀60年代,上面的鐘樓被拆除。由石頭砌成的樓的基座還頑強地坐落在這繁華的鬧市區(qū),四個寬敞的樓門,分東、南、西、北,四方通暢。有人說它象征著衢州自古就四省通衢,而我說這四個通暢的樓門,倒像四個張開的嘴巴,在無聲地訴說著古城的世事滄桑,興衰榮辱。忙碌的人們每天從這里匆匆而過,也許對這風光不再的鐘樓不屑一顧,也許對這早已成了歷史陳跡的鐘樓熟視無睹,但它那洪亮悠遠的鐘聲響在古城歷史的深處,時光的流逝無法將它泯滅?,F在鐘樓已經修復,曾經顯赫一時的衢州鐘樓又重新矗立在它該擁有的位置,與市民們傾心長談。 而鴨嘴怪則潛伏在蛟池塘中。當年的蛟池塘緊鄰城南的城墻腳下,也是到了夜深人靜時分,鴨嘴怪就會發(fā)呱呱呱的叫聲,誰從塘邊經過,聽到這種叫聲,肚子里就開始隱隱作痛,回到家自然是在劫難逃。這一傳說讓偏僻的蛟池塘一帶更覺冷落荒涼、陰森嚇人,讓路人談怪色變。今天的蛟池塘四周已是高樓林立的居民區(qū)了,小小的遺址,像那則小小的神話故事一樣,成了衢州古城古老的記憶。 補:后來尉遲恭督造衢城,誓除三怪。懇請盈川城隍楊炯及其祖二郎神楊戩為助,戩以額上火眼遠矚,且上天入地求索,始知獨角鬼者魁星之朱筆也,白布怪者觀音菩薩之腰帶也,鴨鬼者西王母瑤池中老鴨也。于是奏求玉帝降怪。后受命,以玉帝所賜三寶收服。一為魁星筆筒,二為觀音拂塵,三為西王母發(fā)簪。 爛柯山下石室 剝皮堰 在中國水利歷史上或者世界水利歷史上,都江堰是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垻引水的偉大水利工程。它養(yǎng)育了四川盆地幾千萬人的日常生活,和一千萬畝土地的灌溉面積,使四川盆地成為名付其實的魚米糧倉,使四川成都成為中國的天府之都。 而我們衢州的石室堰,也是比較享有名聲的,在浙江省來講水利工程建設,在封建社會是屈指可數的,衢州石室堰是屈指可數的其中之一。石室堰是處于鳥溪江的中段,相傳,唐朝時,衢州以前叫西安,信安,是唐朝初期建縣時,將四周筑城墻,城墻外靣挖城河,城內筑內河,而城河水引烏溪江水為源頭,源頭設置在石室與對岸的偃頭村,將烏溪江的水沿新開挖的人工河從堰頭村經官堆、石坑窯、松園、五坪、上洋、官莊一直到衢州南湖即城河,全長十五公里。 石室堰亦是一項衢州偉大的水利工程,它同樣養(yǎng)育了幾萬人的生活必需用水,同樣灌溉了幾萬畝農田荘稼的用水,改變了唐朝以前“人食人”的荒涼景像,使衢州的千溏坂成為浙西盆地的小糧倉,廣大鄉(xiāng)民雖不能豐衣足食,卻不至於流離失所,背井離鄉(xiāng)。石室堰是一項為民造福的水利工程,就拿臽米的水碓來講,沿石室堰就有近十座如官碓二座、石坑窯碓、葉破碓、五坪碓、上洋碓、余坊坪碓、強盜碓、石頭坪碓。它解決了幾萬人的吃飯問題。石室堰也是一條完正的農田水利灌溉工程,二岸佈滿了支流,各條支流又滿足了各支流村莊的生活用水和農田的灌溉用水。 在石室堰的東岸,分別有: 1、從巨化周邊孔家村旁,分出的上葉溝,它經過上葉村、松園村東部、經魯家橋到上妙村戴家村,然后流回烏溪江;2、現在的巨化1號鴛鴦樓處的石坑垻,即現在叫白沙渓,又流向十五田鋪、到梨園流入烏溪江;3、花元溝;4、松園溝;5、虹口溝;6、上洋溝;7、雙橋溝;8、葉家田鋪溝;9、雙石溝;10、童家溝;11;官莊溝;12、野貓溝;13、洪橋溝,等等共計十六條溝,最后由魁星坪富兒垻,出一溝到衢州城墻的東面和北面的防城河,然后分二處出水:一是從衢州二中邊流入浮石壇,二是從德坪垻流入巨江。 在石室堰的西岸,有頭溝、二溝和三溝,五坪溝、道士溝、及龍?zhí)翜希嫌嬃鶙l溝。然后經雙水橋流入衢江。 石室堰的主流水流,向衢州的防城湖即現在的南湖到大南門的洪山垻流向衢江。還有一部份水徑小南門的通仙橋流入市區(qū),分別徑東河、中河和西河,組成市區(qū)的網狀水系、供應市區(qū)的生活用水,最后經衢州三亇水門流入衢江。 石室堰可以說是舊衢州的古代水利笫一大堰,也是舊衢州數萬人的生命堰、毌親堰。是舊衢州勞動人民偉大科學的農田灌溉水利堰,是舊衢州數萬人民辛勤勞動堅苦奮斗和天斗和大自然斗的偉大工程堰。 由于石室堰年久失修,宋朝乾道二年(1166年)委派西安邑丞張應麟主持修建石室堰,將被沖毀的舊石室堰垻址由石室向上移,移到現在的響聲谷旁,筑起了土石垻。並在石室堰向下到松園村處建造一座石拱橋,橋髙四米,橋寬五六米。這在舊衢州可以說是最大的石拱橋(可惜該橋於1979年折毀建公路,並在衢州市建平板石橋名洪橋)。同時規(guī)定每年舊歷六月初一到八月初一為止,封堰二個月,禁止開堰,禁止木伐和船隻通行,有利于石室堰不斷水、不缺氷、不少水,使石室堰二岸及衢城人民生活用水得到保障,使石室堰二岸十萬畝農田用氷得到保幛。 當時,西安邑丞張公麟一心為舊衢州人民大造水利建設,而無私忘我的精神,激勵著舊衢州人民的斗志昂楊,使石室堰的工程建設日益鞏固和加強完善。然而這一利國利民的水利建設和石室堰的管理措施,卻觸動了龍游木老虎的神經。就在西安邑丞張公麟發(fā)布一條郡令:凡是石室堰封堰期間,任何人不得沖堤開堰,否則放堰人將受到嚴勵懲罰,“剝皮抽筋”。這一嚴勵措施博得了西安鄉(xiāng)民的贊同和擁護,同時也威攝了妄想偷水放水的木材販子,特別是龍游“木老虎”也望而生畏,不敢輕舉妄動。所謂的“木老虎”就是龍游的一木材商人,從遂昌或者小湖南山民中収購了大量木材,然后扎成木排,通過烏溪江氷中運輸,運往杭州上海等地。由干石室堰封堰,龍游商幫大量的木排只能停在石室堰上方,即現在的橫路和下石埠,只有耐心等待放堰之日,開堰之時。 西安邑丞張公麟有一公子,年紀十八歲,因受毋親溺愛而無知驕橫,徑常與一批“臘腿”到酒館茶樓尋歡作樂,龍游木老虎就設計拉攏張公子,妄圖利用張公子的年少無知和不知天髙地厚,和邑丞張應麟的虎毒不食子的一切動物的本能。以豐盛的酒席款待張公子,以激將法激勵張公子,致使張公子帶著酒興,來剄石室堰,準備拆壩。埧上守堰人員好言相勸,然而血氣方剛的張公子,憑著“我是邑丞的兒子”,將石室堰的堤壩沖毀、放堰。龍游木老虎則乘機將停放在堰上木排乘勢而出。笫二天,整條石室堰幾乎全線斷水,全線枯水,嚴重影響舊衢城人們賴以生存的生活用氷、嚴重影響石室堰近十萬畝農田氷利灌溉。 當邑丞張應麟趕到石室堰現場時,只見堰口大開,龍游木老虎的木排幾乎全放光,滾滾堰水沖向了衢江,氣得邑丞咬牙切齒。他立即查找厡因,是龍游木老虎的所作所為,而且更想不剄的,帶頭毀偃的競是其兒子,張邑丞立即抓了龍游木老虎和自已的兒子。 處死木老虎,真是小菜一碟,然而處死自已的兒子談何容易?有令行禁止的法定厡則,有自己的骨肉情感,更有夫人的不依不撓?!笆菄绖顟土P兒子,還是失信于民?”邑丞張應麟處於高度的兩難之憂。如果要處死兒子真的於心不忍,下不了手??;如果要寬恕孽子則失信於民,今后石室堰如何能令行禁止?何況頂頭上司二只眼睛盯著事態(tài)發(fā)展,怎樣報効皇上、為國盡忠?到那時不但救不了兒子性命,恐怕自已的命也在數難逃。是為民造福還是大義滅親,西安邑丞張應麟選擇了“大義滅親”。當處死張公子的佈告貼出去后,巨城廣大市民及石室堰二岸鄉(xiāng)民無不感動,西安邑丞親手將兒子綁赴石室堰刑場,讓劊子手扏行死令,然后剝皮。當然,龍游木老虎也難逃一劫,除了判死、剝皮以外,可能還要増加抽筋。 失了親人的西安邑丞張應麟,他仍然和鄉(xiāng)民戦斗在石室堰的笫一線,仍然修堰、填堰和護堰,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度過不知多少春秋雨水,遨過不知多少歲日寒霜。有一年,西安邑丞張應麟騎著一匹白馬巡視在石室堰,突然馬失前蹄,跌失在石室堰上,他再也沒有起來過......。他被追認為少卿,人們?yōu)榱思o念他,將石室堰戲稱“剝皮堰”,並在石室堰西面堰頭村修建了一座“張公祠”,世代香火不絕,告慰英靈。 民間相傳,當夏天時分,晚上月亮高掛頭頂時,你漫步在石室堰旁,往垻址一看,可以隠隱約約看到一張人皮仰臥在堤垻上,使人毛骨悚然。另一說法,月夜之時,可以看到張應麟騎著白馬、來回走動,巡視在石室堰的堤垻上,因此又有人將石室堰稱為“白馬堰”。 明朝開國宰相、軍事家、文學家劉伯溫,路過衢州時,看到了如此偉大的古代水利工程,而贊不絕口揮筆題字:“千家千黍千家福,一日渓流一日忠?!?nbsp; 風水之地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水是一座城市的靈氣。衢州古城,因府山要塞而逐步筑城;城外四面環(huán)水、城內河道縱橫,素有“小蘇州”之稱, 古衢州城饒有古國風味,俗稱四省通衢,即江西、安微、福建及浙江相連,翻開全國地圖,全國縣市通四省邊界連接的唯一市縣只有衢州,其它縣市只有二到三省交界。 古衢州府城,四周城垣高筑,共有七座城門、并設有城樓。東面有:東門(稱迎和門);南面有:大南門(稱通遠門或禮賢門),小南門(稱通仙門);西面有:大西門(稱水亭門或朝京門),小西門(稱通廣門);北面有:浮石門(稱永清門和拱宸門);西北角上還有一座小城樓:西安門。 城中建造了九樓八閣十三廳。九樓有:女樓,西城華豐,延月,永淸,碧春,步云,鐘樓,鼓樓,合九樓。八閣有:稽古閣,思魯閣,云山閣,從山閣,夕桂閣,環(huán)映閣,景高閣,及慈云閣,合八閣。十三廳即:演武,楊家,海道,氷巡,元寶,都憲,狀元,撿察,進士,理刑,協(xié)辦,探花,及花廳,合十三廳。同時建有廟宇二三十座,其中孔廟,天寧寺,周王廟,城皇廟,忠烈廟,關公廟,娘娘廟,南禪寺,三清玄妙覌。 衢州是個盆地,沒有過境的江和河,十八條發(fā)源深山老林的源頭水匯集了衢江,哺育了衢州人民。其中九龍湖的水清涼透澈味甜,是一級水源,全國大部份地區(qū)鬧旱災無水喝,可衢州人卻無一天斷過水,跑到杭州上海戓者更遠的地方,哪里的水就是喝不慣,白開水就像喝藥水,又咸又渾還帶點泥土味,不放茶葉休想往口中灌。然而一回到衢州,首先笫一件事就是喝衢州水,而且一喝就是三大碗。 衢州是塊風水寶地,近百年來沒有任何自然災害,有點自然災害亦是局部的,范圉也是很少很少,什么風災旱災氷災雪災冰凍臺風還有地震沙塵暴等,彷佛與我們衢州無關,全國還有多少地方沒有自然災害?就拿雪災耒講,云南貴州都有雪災,造成多大損失交通堵塞,電力倒竿而且是大面積的斷電,而衢州卻絲毫未損,威然圪立。這是我們衢州人民的福氣這是我們衢州人民的運氣,為什么??為什么??? 衢州早在三千年前中國的仁圣徐堰王南遷剄衢州。 衢州早在一千年前中國的師圣孔后代南遷到衢州。 不是風氷寶地仁圣師圣南遷來干啥??? 文人與衢州 公元788年,白居易17歲曾到衢州任所,后任杭州刺史,對衢州的情況可謂比較了解。 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 江南大旱,白居易在《秦中吟》之七的《輕肥》一詩中寫道: 意氣驕滿路,鞍馬光照塵。 借問何為者,人稱是內臣。 朱紱皆大夫,紫綬悉將軍。 夸赴中軍宴,走馬去如云。 樽壘溢九醞,水陸羅八珍。 果擘洞庭桔,膾切天池鱗。 食飽心自若,酒酣氣益振。 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又《江郎山》: 林慮雙童長不食,江郎三子夢還家。 安得此身生羽翼,與君來往醉煙霞。 又《江郎山和韻》: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尋不可干。 正直相扶無倚傍,撐持天地與人看。 唐孟郊描,寫爛柯山: 仙界一月內,人間千歲窮。 雙棋未變局,萬物皆為空。 樵客返歸路,斧柯爛從風。 唯余石橋在,猶自凌丹虹。 清趙熙天,面對脊龍門自然鬼俯神造的天然奇秀,作《龍門峽道中》: 出郭二十里,入山千萬重。 遙尋瀑布水,忽聽松林鐘。 石涸樵生路,云開雁過峰。 傳聞葛由侶,于此伏虬龍。 劉禹錫 爛柯山下舊仙郎,列宿來添婺女光。 遠放歌聲分白纻,知傳家學與青箱。 水朝滄海何時去,蘭在幽林亦自芳。 聞說天臺有遺愛,人將琪樹比甘棠。 [宋]趙蕃 《衢州城外》 才得新晴半日強,廉纖又復蔽朝光。 梅花黯黯春將暗,麥垅青青餌欲香。 野水數彎流以決,晚山幾疊澹而長。 秋風紅葉騎驢去,歸日侵尋且載陽 [清]尤侗 望江郎山懷東山讀書室 石者白為云,云者青為石。 云石不可知,一片空蒙色。 三蜂豁復開,面面芙蓉出。 天半卓奇文,千古江郎筆。 [明]劉基 過閩關 關頭霧露白朦朦,關下斜陽照樹紅。過了秋風渾未覺,滿山粳稻入閩中。 衢州市藥王山: 鐵桿銅條聳碧霄,千年不朽;銅燒汞煉點丹藥,一日回春江山奉化毛氏祠堂宋室開基八百年,江山衍脈三千里 [明]徐渭 江郎山 危蹬發(fā)閩甸,孤壁矗江浦。 日如云外升,天從隙中度。 標映翠逾瑩,赭錯蒼微護。 不愛山人樵,自山水沉樹。 高頂澄方地,遙夜足春雨。 蝌蚪自依苔,鮮鱗倏飛霧。 何以致茲奇,鳥攫涸流鮒。 清夕聽啼猿,白日接仙馭。 仰止莫能攀,搔首徒延佇。 [宋]柴隨亨 雙郎山 世事無情幾變遷,郎峰萬古只依然。 移來渤海三山石。界斷銀河—字天。 云卷前川龍掛雨,風生明洞虎跑泉。 群仙縹緲來笙鶴,石頂天香墜玉蓮 [宋]楊萬里 江郎峰三石山 走遍名山腳不停,見渠令我眼偏明。 郎峰好處端何似,筍剝三竿紫水精。 [宋]辛棄疾 當郎山和韻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尋不可干。 正直相扶無依傍,撐持天地與人看。 [宋]陸 游 過靈石三峰 奇峰迎馬駭衰翁,蜀嶺吳山一洗空。 拔地青蒼五千仞,勞渠蟠屈小詩中。 曉日瞳雪末殘,三峰杰立插云間。 老夫合是征西將,胸次先收一華山。 比較完事的敘說衢州有: http://blog.sina.com.cn/u/2304892054 (博客:老衢州)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374581805_2_1.html ( 深居簡出 ) http://blog.sina.com.cn/zyj4421 http://bbs.hupu.com/530813.html http://baike.baidu.com/view/1117128.htm http://www./whmy/whmy_04.php http://blog.sina.com.cn/e2989(黑白令) http://blog./html/10/4210-41978.html(易天放) 注: 原稿:二人余等 整理:田笠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