嶗山風景名勝
流清河景區(qū)
流清河景區(qū)以壯麗的山海勝景為主。北望巨峰高插云天,群山層疊,氣勢巍峨,沿海平沙一片,是優(yōu)良的天然裕場。山谷幽邃深奧,海上島嶼散布,在此游覽海山勝景,樂趣無窮,現(xiàn)已辟為旅游度假區(qū)。附近建有“聊齋故事宮”。
龍?zhí)镀?
龍?zhí)镀傥挥诎怂又杏?,瀑分兩股,從三十多米高的懸崖上飛馳而下,落入下面潭中,激起片片水花,至雨季水大時,其勢更加壯觀。此即“嶗山十二景”中的“龍?zhí)秶娪辍薄,F(xiàn)在瀑下正在建設(shè)龍?zhí)端畮?,待竣工之日,在這深山幽谷中又多一處高峽平湖,更增加它的秀美風姿。
潮音瀑
潮音瀑又名“魚鱗瀑”。分別以水聲似潮、水形像魚鱗而得名。在嶗山十二名景中稱為“巖瀑潮音”。在瀑布旁陡壁上鐫刻著“潮音瀑”三個大字,是30年代葉恭綽的手書。
屬掛瀑類的潮音瀑發(fā)源于嶗山之陰的源泉。泉水從海拔900多米的巨石下噴涌而出,流經(jīng)約10公里長的涼清河澗谷,集大小百余條山溪之水,沖開峻嶺的阻攔,自懸崖峭壁之上,分三折而下;第一折,從崖頂巨石下的洞口噴射而出,流進一個“斗”形的深深石窩里;第二折,水從“斗”形石窩溢出,灑向懸崖半腰簸箕形石壁上,波光閃閃,恰似魚鱗;第三折,簸箕形石壁潑下的水,織成一幅寬約5米,長約20米的水簾,以排山倒海之勢,浪推潮涌之聲,躍進一個靛藍色的缸形水灣;夏秋多雨季節(jié),水多而深,直徑約22米,深約5米,清澈見底。古人照此形狀和水色,命名“靛缸灣”。
潮音瀑旁建有石砌仙舫一座,西崖頂上還有“觀瀑亭”一座,游人坐在亭中觀瀑聽潮音,別有風味。難怪古人題詩贊道:“九水九曲走潺,險峰對出一線天,更有佳景奇絕處,珠簾三疊落碧潭。”
棋盤石景區(qū)
棋盤石景區(qū)在太清宮以北,有華嚴寺、魚鼓石、那羅延窟、八仙石、棋盤石、明道觀等景點。華嚴寺位于嶗山東部的華嚴山下,是嶗山上唯一現(xiàn)存的佛教寺院。初建于清代順治年間,占地2000平方米,規(guī)模較大,有十多座殿宇。山下公路旁有砥柱石,上刻“山海奇觀”四字,每字高2米余,為嶗山石刻之冠。寺周名勝很多,有魚鼓石、那羅延窟、天波池、華嚴洞、望海門、寂光洞、松抱塔、石頭望海樓等,稱為“華嚴八景”?;心橇_延窟是“嶗山十二景”之一。
從華嚴寺上山,即至棋盤石,這是座奇特的山峰,三面凌空陡峭,僅東面有石級可上,頂上平坦,約60平方米,可容五六十人站立。傳說古代有一樵農(nóng)在此遇仙對弈的故事,故稱“棋盤仙弈”。從棋盤石再上半公里,即是明道觀,位于海拔800米高的招同嶺上,嶗山地勢最高的道觀,初建于唐代,四周高山聳立,層巒疊嶂,氣勢雄偉,遙望黃海,海闊天高,無限壯觀。
仰口景區(qū)
仰口景區(qū)瀕臨仰口灣,灣內(nèi)沙灘連片,灘平沙軟,是嶗山最大的海水浴場,岸邊賓館飯店林立,是一個理想的旅游度假區(qū)。有索道可從麓直上上苑山頂?shù)奶綄m。太平宮雖規(guī)模不大,是宋道人劉若掘所建三宮中最小的一座,但建筑秀美,周圍景色奇麗,依山面海,故有“海上宮殿”的美譽。太平宮東南的一山頭上,有白云洞,洞內(nèi)常有云霧飄出,四周多樹,“嶗山十二景”中的“云洞蟠松”即在此。附近還有大仙山、小仙山、九曲蓮花洞、觀音巖等勝景。近年來在上苑山上又發(fā)現(xiàn)了一個覓天洞,洞分五層,曲折幽奇,進洞游覽,頗有趣味。洞口有玉液泉,水質(zhì)也優(yōu)。出了洞口,可乘索道下山。
北九水
北九水是人們對白水河上游河段的稱呼。白水河發(fā)源于嶗山絕頂巨峰的北麓,曲折西流,經(jīng)北九水村至大嶗,河道如九曲回腸,故稱北九水,以區(qū)別于巨峰南面的南九水。其中北九水村以上稱內(nèi)九水,以下稱外九水。這里山青水碧,古人謂之:“水作龍吟 ,石同虎踞,峭壁危崖,觸目皆是,音樂圖畫,兼而有之?!鼻叭擞性娰澰唬骸熬潘徘┯墓?,四周山色青,兩岸樹松綠。”這是嶗山風景最秀麗的區(qū)域。“九水明漪”是嶗山一大勝景。
巨峰景區(qū)
巨峰景區(qū)是嶗山地勢最高的景區(qū),奇峰匯聚,氣勢雄偉,這里不但有嶗山絕頂巨峰,還有與茂峰高度相差無幾的比高崮以及自然碑、虔女峰、五指峰等。登高遠眺,群峰呈秀,碧海連天,景象無限壯觀。在這里還可觀賞到云海、繡球和旭照三大奇觀。繡球是出現(xiàn)在雷雨交作之時,當山下電閃雷鳴,大雨滂沱,而山頂卻是陽光普照,晴空萬里,在此看腳下只見一個個火球在云雨中翻滾,驚心動魄,但亦回味無窮。旭照是在日出之時,晨曦初開,天光一線,一輪紅日從東方噴薄而出,霞光萬道,灑遍全天?!熬薹逍裾铡北涣袨椤皪魃绞啊敝住4送?,據(jù)史書記載,嶗山上還有百年難遇的“佛光”和“海市蜃樓”奇景出現(xiàn)。
華樓宮景區(qū)
華樓宮景區(qū)位于嶗山西北,是離青島市區(qū)最近的一個風景區(qū),古代游嶗山者大都從這里出入。這里以峰奇、巖秀、泉優(yōu)、洞美見勝,景物集中,古稱有十四景之多。建國后在其北面修建了嶗山水庫,湖光山色,又為此增色不少。
華樓宮是景區(qū)內(nèi)主要建筑,規(guī)模不大,但環(huán)境幽麗。宮建于元代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由卸處機再傳弟子名道劉志堅所創(chuàng)建。相傳劉在此結(jié)廬修練時,有一次不慎打盹而跌下深澗,可是安然無恙,被當?shù)貍鳛椤吧袢恕保娂娋栀Y出力,為了修建了這座道觀。共有三殿,東西排列,面臨夕陽澗,背依碧落巖,茂林修竹環(huán)繞四周,景色十分宜人。院內(nèi)有兩株古銀杏,古樸清雅。
華樓宮背后是碧落巖,這是一座不高但較為奇特的山巖。巖上翠竹叢林,巖下清泉甘美,大旱不涸。泉名金液泉,是嶗山名泉之一,傳說常飲能祛病強身,延年益壽。碧落巖旁有一巖,名翠屏巖;翠屏巖西有仙巖,仙巖西北坡上有一天然石坑,直徑約2米,抗內(nèi)終年有水,相傳為玉皇大帝女兒的洗澡盆,故名玉女盆。仙巖西南有凌煙崮,亦是一處名勝。高僅20余米,以險有名,無看如巨石堆疊而成,風吹欲墜。近年來在石上鑿了一些腳窩,人們才能手足并用,花上很大氣力,攀登崮頂。頂平如臺,上有十多個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天然石坑。崮下有三陽洞,因開山道人劉志堅埋骨于此,劉自號云巖子,故改稱云巖子洞。其南還有五祖洞。
華樓宮向東不遠,過七真洞,即是巍然壁立、拔地而起的華樓山。山高360米,遠看如高樓摩天,故名。因形似華表,亦稱華表峰。頂如平臺,四壁陡峭,高不可攀,民間傳說八仙過海時先在此聚會,故名聚仙臺。又說何仙姑在渡海時曾在此梳妝打扮,故人們稱其為“梳妝樓”,被譽為“嶗山第一奇峰”。“華樓疊石”勝景即指此。
華樓宮南面有“南天門”,這是一座不高而頂平的石峰,與巍峨高大的泰山南天門不能相比,但它聳立于群山之中,站在頂上,北看華樓山,西眺石門峰,南觀五龍洞,東望不其山,歷歷在目,美景如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