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貓 中文學名: 漁貓拉丁文名: Prionailurus viverrinus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 (Bennett, 1833) 英文名:Fishing Cat IUCN瀕危等級: VU C2a(i) 生效年代: 2003年 漁貓是貓亞科中分布最廣且是唯一現(xiàn)代可見于新大陸的一科,其中包括一些人們最熟悉,最引人注目的動物。貓科是食肉目中肉食性最強的一科,是高超的獵手,其中大型成員往往是各地的頂級食肉動物。多數(shù)貓科動物善于隱蔽,用伏擊的方式捕獵,身上常有花斑,可以與環(huán)境融為一體。而現(xiàn)在多數(shù)貓科動物卻因為這些美麗的花斑而被人捕捉用來制作高檔時裝,加上棲息地破壞等其它原因,使貓科動物受到嚴重威脅。 而貓科動物最為重要的食肉動物特別是頂級食肉動物,其數(shù)量的減少給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較大的影響。貓科動物起源于類似獵貓類的原始類型,貓亞科類形態(tài)和性類似現(xiàn)在的貓科動物而較原始,以前作為貓科動物的一個亞科,現(xiàn)在則多作為獨立的獵貓科nimravidae。貓亞科大體占據(jù)和貓科類似的生態(tài)地位,比較多樣化,多數(shù)犬齒比較發(fā)達,其中有些成員如始劍虎eusmilus等發(fā)展出了類似劍齒虎的發(fā)達的上犬齒,是當時厚皮動物的主要捕食者。真正的貓科誕生后向著兩個方向發(fā)展,一只上犬齒逐漸延長,另一支犬齒趨于變小而身體比較靈活。上犬齒逐漸延長的這一只被歸入劍齒虎亞科machairodontinae,其中以晚期的劍齒虎smilodon為代表。劍齒虎大概是所以史前哺乳動物中最引人注目的,體型巨大,上犬齒特別發(fā)達,可能以厚皮動物為食,并隨著厚皮動物的減少而消失。犬齒趨于變小的貓科動物又可以分成三支,一般分成三個亞科。 漁貓捕雞 中國的漁貓有以下亞種:1. 北方亞種 P. b. euptilura 分布于東北、華北和西北地區(qū)。 2. 華東亞種 P. b. chinensis 分布于華東、華中和華南地區(qū)。 3. 指名亞種 P. b. bengalensis 分布于云南大部、貴州西部和廣西西部。 4. 川西亞種 P. b. scripta 分布于云南北部、四川西部、西藏東南部和甘肅南部。 5. 海南亞種 P. b. hainana 僅分布于海南島。 國外還包括: 分布俄羅斯的遠東地區(qū)、朝鮮半島 動物界 Fauna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哺乳綱 Mammalia → 真獸亞綱 Tberia → 食肉目 Carnivora → 貓科 Felidae → 貓亞科 Felinae → 漁貓屬 Prionailurus → 漁貓 Prionailurus viverrinus 漁貓分布 漁貓是亞洲地區(qū)分布最廣泛的小型貓科動物,廣泛分布于東亞、東南亞、南亞各地。包括:俄羅斯(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qū))、朝鮮北部、巴基斯坦、尼泊爾、不丹、錫金、印度、孟加拉國、緬甸、泰國、老撾、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
國內(nèi)東北地區(qū)、華北、華中、華東、華南、四川、甘肅南部、云南、西藏東南部、海南島都有分布。 漁貓包括現(xiàn)存貓科的絕大多數(shù)種類,分布廣泛。貓亞科成員一般科均置于貓屬felis,也有人將其分成幾個不同的屬,多數(shù)成員為中等體型,又統(tǒng)稱為小型貓類,但有些種類如美洲獅felis concolor體型較大,美洲獅也是分布跨緯度最多的貓科動物,從北美北部到南美南部都能見到。小型貓類與大型貓類的主要區(qū)別不在于體型,而是小型貓類不發(fā)出吼叫聲。貓亞科成員無論體型大小,均擅長爬樹,其中有些種類是在樹上捕獵的高手,如美洲的長尾虎貓felis wiedii,其習性類似一些樹棲的漁貓科成員,也有些成員比較常在地面活動,擅長奔跑和跳躍,如非洲的藪貓felis seval,體型頗似小型的獵豹。貓亞科中人們最熟悉的當屬家貓felis sivestris,被人們帶到世界各地。家貓的野性強于多數(shù)家畜,逃逸后常能野化,這些野化的家貓常會對環(huán)境造成一定的破壞,未野化的家貓也可能對小型動物造成一定的威脅。家貓的祖先是野貓felis sivestris,分布于歐洲、非洲、亞洲中部、南部和西部,中國可見于西北地區(qū)。 漁貓?zhí)卣?/strong>
漁貓的體型比家貓略大,身長70-85cm,尾巴比較短,大約只有身體的一半。體重約為5千克。漁貓的頭部較寬,吻部較長,耳朵又小又圓,耳背是黑色的,中間還點綴著明顯的白斑。它們身材矮壯,四肢較短,全身毛色灰黃,布滿縱向的深棕色或黑色長斑點。它們腹部的毛色偏白,也帶有斑點。 對于它們卓越的水性,觀點它們的趾間帶有部分蹼,以幫助它們游泳,但后來研究發(fā)現(xiàn),它們趾間的那點蹼并不比北美的短尾貓發(fā)達。 此外,它們的利爪也不能完全收回。它們爪子和腳趾之間有蹼,因此爪子不能被完全包裹,所以爪子一直向前伸直,而不同于其他大多數(shù)貓科動物。在腳趾之間還具有半蹼,適于在水中活動。生有一身濃密的毛,可以自由入水捕獵。漁貓性情兇殘,敢于攻擊體型比它大很多的動。 漁貓是捕魚高手 漁貓捕魚高手 漁貓這種對水具有特殊的好感使它們通常居住在離水邊不遠的地區(qū),例如位于河畔周圍的灌叢、洼地、沼澤地帶等等。在地理位置上,它們主要分布于包括中國西南地區(qū)在內(nèi)的亞洲偏東南部地區(qū),主要包括印度北部、尼泊爾、斯里蘭卡、緬甸、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等國。原本曾有記錄表明中國臺灣也有漁貓生存,不過似乎并沒有得到進一步的確鑿證據(jù)證實。
良好的水性讓它們可以捕捉到許多水中生物,例如各種魚類、昆蟲、軟體動物、蛙類、蛇等等。漁貓捕捉水中動物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一種是直接站在水邊用爪子抓魚,或者干脆潛入水中追捕獵物。在巴基斯坦,還有人看到它們躍入水中捕捉水鳥。當然,漁貓的食譜并不只限于水棲生物,它們也會捕捉嚙齒類動物、小鹿、小野豬,甚至在印度的漁貓連草也吃。 漁貓一般生活在水邊灌木叢中。是一種有趣的動物,常到河流或溪流附近捕魚吃。捕魚時蹲伏在河邊巖石或小懸崖邊,待小魚游近后,突然用爪捕撈,將魚擲到岸上。漁貓不僅吃魚,還吃螃蟹、嚙齒類動物、鳥類、甲殼類、軟體動物等。談起漁貓,人們可能認為漁貓主要吃魚或誤認為只有漁貓吃魚。漁貓性情兇殘,敢于攻擊體型比它大很多的動物。在人工馴養(yǎng)數(shù)年后仍具有攻擊行為。 漁貓主要棲息于山地林區(qū)、郊野灌叢和林緣村寨附近。分布的海拔高度可從低海拔海岸帶一直分布到海拔3000m高山林區(qū)。在半開闊的稀樹灌叢生境中數(shù)量最多,濃密的原始森林、墾殖的人工林(如橡膠林、茶林等)和空曠的平原農(nóng)耕地數(shù)量較少,干旱荒漠、沙丘幾無分布。窩穴多在樹洞、土洞、石塊下或石縫中。漁貓的巢域大小,根據(jù)Rabinowitz(1990)在泰國對3個雄性和1個雌性的無線電跟蹤研究為1.5~7.5k㎡,核心區(qū)為0.7~2.0k㎡。漁貓主要為樹棲,攀爬能力強,在樹上活動靈敏自如。夜行性,晨昏活動較多。獨棲或成對活動。善游水,喜在水塘邊、溪溝邊、稻田邊等近水之處活動和覓食,主要以鼠類、松鼠、飛鼠、兔類、蛙類、蜥蜴、蛇類、小型鳥類、昆蟲等為食,也吃漿果、榕樹果和部分嫩葉、嫩草,有時潛入村寨盜食雞、鴨等家禽。 漁貓
北方的漁貓繁殖有一定的季節(jié)性,一般春夏季繁殖,春節(jié)發(fā)情交配,妊娠期56天左右,漁貓一年四季都能繁殖。人們對它們的社會組成方式了解不多。 就現(xiàn)有資料顯示它們很有可能也是獨居動物。它們一般一年多次發(fā)情,妊娠期大約63-70天。寶寶通常在4月或6月降生,約1-4只。 寶寶們大約在4-6個月斷奶,大概12-18個月后就能獨立生活了。一般將窩搭在蘆葦叢中。小漁貓9個月后獨立,一說雄性漁貓會幫助小漁貓捕食。漁貓爸爸似乎會和貓媽一起照顧孩子,不過這還未經(jīng)過證實。在圈養(yǎng)狀態(tài)下,它們大概能活12年。 23天后能夠吃固體食物,如果小貓被殺死,母貓可能在當年內(nèi)再次發(fā)情,并再次產(chǎn)下幼崽。 漁貓 漁貓在中國分布廣,資源數(shù)量大,是中國傳統(tǒng)的外貿(mào)出口裘皮之一。60~70年代,中國漁貓毛皮年收購量約20~25萬張,估計全國的漁貓資源量不少于100萬只;70年代以后,漁貓在多數(shù)省區(qū)數(shù)量下降,有些省區(qū)(如北方和華東地區(qū))漁貓幾乎成為瀕危物種;80年以后,年收購量約為60年代的1/3~1/2。陸厚基等曾統(tǒng)計過中國南方六省區(qū)(云南、貴州、廣西、湖南、湖北、江西)1955~1981年的收購數(shù),60年代中期1964、1965年六省區(qū)的年收購量分別為22.2萬和17.2萬張;1978、1979年分別為12.6萬,14.1萬張(Lu and Sheng, 1986)。在80年代中期,中國的漁貓皮張年收購數(shù)仍保持在15~20萬張左右。
據(jù)Yu(1991,in Litt.)的資料,中國1989~1990年的漁貓皮庫存量有80余萬張。根據(jù)最近的調(diào)查,1991~1992年中國漁貓皮的收購數(shù)約在10萬張左右,其資源約為60年代的一半。在中國,西南地區(qū)(包括云南、貴州、廣西和四川)是中國漁貓資源最豐富的地區(qū),其收購量約占全國收購量的50%~60%。從1985年以來,沒有有關(guān)漁貓的種群現(xiàn)狀的科學報道(Yu, 1995)。 1. 致危因素主要是長期以來作為毛皮獸而大量捕殺和貿(mào)易。 保護漁貓 對漁貓的生存構(gòu)成威脅的主要是由于污染、森林砍伐等原因造成的棲息地喪失,當然它們的毛皮有時同樣也是威脅它們性命的東西(雖然這方面比其他貓科動物稍微好點)。CITES目前將漁貓列入附錄II,不過在爪哇的亞種目前境況較為危急。除了不丹、馬來西亞和越南,它們在其分布地的其他國家和地區(qū)都受到了保護(柬埔寨情況未明)。在中國它們被列入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漁貓的生存威脅主要來源于濕地和森林被破壞,污水的排放,過分捕撈等。
漁貓是中國一種重要的大宗毛皮獸,資源較多,一直未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然而,在國際上被瀕危物種公約(CITES)列入附錄II,指名亞種被列入附錄I,包括中國的種群。中國參加該公約后,根據(jù)實際情況,提出提案,經(jīng)1985年該公約成員國大會通過,多年的庫存漁貓皮重新得以出口,但因管理不力,也帶來大量捕殺和收購的負面影響。后經(jīng)再次暫停出口多年,漁貓種群的威脅才有所減緩。 (一)建造籠舍 人工飼養(yǎng)漁貓 每只漁貓活動的場地為1平方米、高60厘米,居室的面積與高度大體上與活動場地相同。兩者問用捆板隔開。用直徑為4毫米的鋼筋圍活動場地。采用箱式水泥籠結(jié)構(gòu)做成窩箱,這樣驚動少、光線暗、安靜適宜于漁貓生活。
(二)飼料 1.將針管和氣門芯高溫消毒(用熱水燙一會)將氣門心截成2厘米的小段,按在針管的頭上。 2.米粉和脫脂奶粉以三比一的比例混合,開水沖調(diào),溫度以你滴在手背上不燙不涼為益。. 漁貓 3.少食多餐,一天最好喂5回,喂的量因貓的年齡大小而異,你多喂幾次就可以掌握他的食量,如果他的小肚子不漲,你把針管放他嘴里他還要允吸,那就多喂點,半夜也要喂,請你暫時犧牲一下你的睡眠時間,幸好這樣的時候是不會很多了,他不會讓你辛苦很長時間,他很快就能自立了。
4.把調(diào)好的奶粉吸到針管里,蹲在地上或者坐在椅子上,將衛(wèi)生紙或者毛巾鋪在腿上,把的天使輕輕拿出來放在毛巾上,扶助他的脖子,向上稍微抬起,把針管頭靠近他的嘴邊,滴一滴在他嘴巴里,一般情況下,他就會本能的去尋找針管頭允吸的,你按他吸的力量慢慢的將奶粉打進他的嘴里,一定要慢慢的,太快了會嗆著他。 5.奶粉要現(xiàn)喂現(xiàn)兌,隔夜奶粉絕對不能喝的,可以每次少兌一點.實踐證明,人工配合飼料若以“全素”性植物性飼料,不僅影響其食欲、健康,產(chǎn)香量也會下降,若用“全葷”性動物性飼料,不僅會引起消化不良,投入成本高,而且產(chǎn)量也不明顯增加。 (三)管理 (四)注意事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