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功能減低癥(簡稱甲低),是由于甲狀腺素的產(chǎn)生不足以供應機體所需而引起的內(nèi)分泌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生長發(fā)育遲緩及神經(jīng)精神系統(tǒng)損害。臨床上分為散發(fā)性克汀病、地方性克汀病及兒童期甲低。 甲狀腺功能減低癥的癥狀分型及中醫(yī)治療是怎樣的?古方中醫(yī)介紹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由于稟賦薄弱,先天不足,或多孕多產(chǎn),久病傷腎,腎氣虛衰;或思慮傷脾,飲食不節(jié),損傷脾胃,中氣不足,脾失健運,氣血生化之源不足;或外感邪氣,耗傷中氣,戕及脾陽,則陽虛氣耗;或病程遷延日久,累及心腎之陽,損及宗氣及元氣,陽氣無以生陰,氣耗難以化血,以致陰傷血虧,或飲停血瘀而起病。具體如下: 氣虛血虧治則:益氣養(yǎng)血,補脾溫腎。 【分型治療】 1.氣虛血虧治則:益氣養(yǎng)血,補脾溫腎。 方藥:八珍湯加味。 當歸9克川芎9克白芍12克熟地12克黨參15克白術9克茯苓15克炙甘草3克黃芪30克肉桂3克(后下)大棗3枚隨癥加減:貧血嚴重者,加人參6克、阿膠9克、首烏15克,以加強益氣養(yǎng)血;腹脹便秘者,加檳榔9克、枳殼9克,以理氣通便;伴浮腫者,加豬苓15克、澤瀉15克,以淡滲利水消腫。 2.脾腎陽虛治則:溫陽利水,補益脾腎。 方藥:真武湯、防己黃芪湯合金匱腎氣丸加減。 熟附子9克干姜3克白術9克茯苓12克黃芪30克防己9克澤瀉15克大腹皮9克熟地12克山藥12克山茱萸9克肉桂3克(后下)隨癥加減:利水消腫之品還可酌選豬苓、車前子、薏苡仁、冬瓜皮、陳葫蘆等;胸悶心悸氣促者,加人參6克~IS克、桂枝9克、益母草30克、澤蘭15克等,以補益心氣,溫振胸陽,活血利水;腰膝酸軟者,加杜仲9克、川斷9克、桑寄生15克、懷牛膝9克等,以益腎壯腰;神情淡漠、智力減退者,加菖蒲9克、遠志4.5克,以化痰醒神;神志不清者,加桃仁9克、紅花5克,以活血通腦。 【中成藥】 1.歸牌九 每次6克,每日3次。 2.濟生腎氣丸或金醫(yī)腎氣丸 每次6克,每日3次。 【簡便方】 黃芪 30克、黨參 18克、白術 24克、茯苓30克。 仙靈脾12克、當歸9克、桂枝9克、大腹皮9克,每日1劑,水煎服。適用于甲減患者長期浮腫者。 【其它療法】 針灸療法:選穴人迎、腎俞、脾俞、太溪、足三里、關元。腎陽虛甚者,加命門、氣海等穴;浮腫者,加陰陵泉、三陰交;智力減退者,加百會、心俞。針刺以溫補手法,或同時加艾條溫灸,或取背腹部穴位施隔附子餅灸。 外治法:以肉桂、吳茱萸適量藥末同生姜汁調膏,敷神闕穴,隔日1次。適用于甲減陽虛水腫者。 古方中醫(yī)特別提醒:以上方藥的使用劑量僅供參考,使用時必須在中醫(yī)師的辨證指導下重新制定,不可盲目自行治療,以求滿意療效。
|
|
來自: 中醫(yī)健康生活 > 《中醫(yī)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