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博《中國古代佛造像藝術》展
佛造像,是帶著宗教情感的藝術創(chuàng)作活動,其工藝手法多樣。《中國古代佛造像藝術》展是中國國家博物館改擴建工程竣工重新開館后舉辦的重要專題展之一,旨在通過不同時期、地域、質地的佛造像文物精品,展示佛造像藝術的發(fā)展歷程。展覽以佛造像藝術風格和雕刻手法逐漸民族化的脈絡為主線,通過不同材質、不同地域的91件佛造像文物精品,展示了公元5世紀至18世紀佛造像藝術的發(fā)展歷程,分為“西域之風”、“中土氣質”和“藏傳佛教”三個部分。
佛造像誕生于公元1世紀的古印度西北部犍陀羅地區(qū)(今巴基斯坦北部和阿富汗東部),是古希臘造像藝術與古印度文明交匯而誕生的藝術結晶。佛教傳入中國后,佛造像不斷吸收、融合中國古代藝術精華,逐步形成了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佛造像藝術體系。北魏的“秀骨清像”、唐代的“雍容華貴”、宋代的“典雅秀美”等風格迥異的佛造像,充分反映了中華民族無與倫比的創(chuàng)造力與融合力,是中國古代雕塑藝術史上的燦爛篇章。
本展覽的多數展品屬首次展出,匯集的佛造像藝術精品,既有簡潔質樸的古印度造像,又有華麗莊嚴的藏傳佛像;既有中亞遺風的彩塑泥像,又有中土氣韻的木雕造像;既有窖藏出土的石刻精品,也有海外回歸的石窟瑰寶。這些展品中有利用“國家重點珍貴文物征集專項經費”搶救的流失海外的重要佛造像,有國家文物局2010年2月劃撥給國博的金銅佛像精品,有商借青州博物館的石雕佛像,還有館藏及近年新征集的佛像精品。這些展品充分展示了佛造像產生與發(fā)展的歷程,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佛造像藝術的文化內涵、地方特色和時代特點。觀者既可領略到佛造像的藝術風采,還可從心靈深處感受到佛造像藝術所蘊涵的深邃的佛教哲理。
彩繪貼金石雕佛菩薩三尊立像(北魏,公元386—534年),高134厘米、寬92厘米,1994年山東青州酒廠工地出土,山東青州市博物館收藏。 此像主尊為彩繪佛立像,頭略向前傾,頭后為蓮花式頭光,高肉髻,面部貼金,略帶微笑。內著僧祇支,外披褒衣博帶式袈裟。兩位脅侍菩薩以繒帶束發(fā),面相清秀,呈微笑狀。菩薩的帔帛下垂,略帶動感,下著彩繪長裙,裙結系于腰部,裙擺重疊。
彩繪貼金石雕佛立像(北魏),北魏時期,受南朝藝術風氣的影響,青州佛教造像身形消瘦,穿著褒衣博帶式袈裟,表現(xiàn)出南朝士大夫溫文儒雅之態(tài)。 彩繪貼金石雕佛菩薩三尊立像(東魏,公元534—550年),龍與蓮結合是青州佛教造像的標志性裝飾。 這類帶有背屏的一佛二菩薩造像樣式是青州地區(qū)北魏晚期到東魏時期的主要造像風格:高大背屏呈舟形,其頂部是寶塔或龍,兩側環(huán)繞飛天;主尊多為彩繪佛立像,穿褒衣博帶式袈裟,跣足立于蓮座上,左右脅侍菩薩分立于兩側的蓮座上。
彩繪貼金石雕佛立像(北齊,公元550—577年),山東青州龍興寺窖藏出土。
左為彩繪貼金石雕佛坐像(北齊、隋,公元550—618年),右為彩繪貼金石雕菩薩立像(北齊)。
彩繪木雕觀音菩薩坐像(宋),高200厘米。菩薩頭戴高花冠,面目清秀,神態(tài)安詳,雙目下視,似以無限悲憫的神情關注著人間。身披帔帛,帛帶繞臂飄逸身邊。胸飾瓔珞,下著長裙,長裙色彩鮮艷,覆座垂地。裙腰結帶,腰帶飾寶珠花飾。菩薩右手持蓮花,左腿下垂,足踏山石,極富生活情趣。她不再是高居神壇的神,而是可親近、可交流的一位心靈使者,是善的代表、美的化身。這尊高達兩米的宋代木雕觀音菩薩像,是國內博物館首屈一指的藏品,其雕刻之精、造型之美、體型之大,實為罕見,可稱是精美絕倫。
彩繪木雕觀音菩薩頭像(宋),高109厘米。菩薩頭戴花蔓冠,冠表面貼金,雕刻精美,正面中間置阿彌陀佛。面相方圓豐滿,長眉細眼,雙目嵌寶珠。南北朝時期,觀音信仰流行,但當時觀音菩薩的冠上沒有化佛。隋代以后,頭冠上帶有化佛的觀音菩薩像出現(xiàn),成為此后觀音菩薩的重要特征。
彩繪木雕菩薩坐像(宋、金,公元960—1234年)
“石叟”款銅觀音菩薩坐像(明),高23厘米。此像頭綰螺髻,發(fā)髻刻畫精細。面形長圓,飽滿豐潤,雙目低垂,眉間嵌銀珠白毫,直鼻,小口。右手置于右膝上,左手持經書搭于右手之上。身穿寬袖垂領衣,衣領和袖口鑲嵌銀絲,繪出云紋圖案。衣褶隨體形勾勒得簡潔流暢,流轉自然。背面為嵌銀“石叟”二字。觀音菩薩面相秀美、慈祥,姿態(tài)優(yōu)雅端莊,猶如明代仕女形象。石叟為明崇禎時期的僧人,擅長制作嵌銀絲銅器。他制作的觀音菩薩像莊重嫻雅,極富神韻,顯示了深厚的藝術功力,曾被英國收藏家譽為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藝術家。
彩繪漆金木雕菩薩坐像(明,公元1368—1644年)
木雕天人像(明、清,1368—19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