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記》教學(xué)創(chuàng)新 張國生 一.用多媒體形式導(dǎo)入
先說點題外話。姚晨號稱“微博女王”,截止 圖片,視頻,或文字配圖片,語言配視頻,確實比單純的語言文字更能引人注意,也更能引起興趣。心理學(xué)家研究認(rèn)為,視覺的沖擊力比文字強85%。我們在看書時,眼睛會自覺不自覺地被圖片吸引。因此,我們上課、制作課件,要盡量地配合語言文字使用圖片、視頻,而且最好是親自拍攝的。我上課、制作課件,都堅持這個原則,也成為我教學(xué)的特點和創(chuàng)新點。 《醉翁亭記》一課,我在以下幾個教學(xué)環(huán)節(jié)配合使用圖片或視頻: 1.圖說醉翁亭 醉翁亭在安徽省滁州市西南 醉翁亭為宋代瑯琊寺住持智仙和尚所建,歐陽修命名并作《醉翁亭記》。初建時只有一亭,后來逐漸擴建,現(xiàn)有九處互不雷同的建筑。醉翁亭布局緊湊別致,具有江南園林特色。亭前有讓泉,泉旁是小溪,溪水終年水聲潺潺,清澈見底。亭中有蘇軾手書的《醉翁亭記》碑刻。 自拍醉翁亭圖片8幅:
醉翁亭被稱為“天下第一亭”,為什么?是因為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亭以文著名. 2.圖說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 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吉州永豐(今江西永豐)人(他自稱廬陵人,是因為吉州原屬廬陵郡)。歐陽修幼年喪父,家境貧寒,其母以蘆葦桿畫地教他認(rèn)讀。24歲中進(jìn)士。因支持范仲淹改革,屢遭貶謫。晚年曾主持進(jìn)士考試,錄取了蘇軾、蘇轍、曾鞏等人。又任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刑部尚書、兵部尚書等職。死后溢“文忠”,有《歐陽文忠公集》傳世。 歐陽修領(lǐng)導(dǎo)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散文創(chuàng)作成就最大,也擅長詩詞,史學(xué)方面也很有成就,曾主編《新唐書》,自撰《新五代史》。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圖片:
3.用視頻交代寫作背景 視頻:歐陽修 二.以“誦讀法”學(xué)習(xí)課文所謂“誦讀法”,就是對優(yōu)秀作品反復(fù)朗讀,反復(fù)品味,眼觀其文,口讀其聲,耳聽其音,腦思其義,直至爛熟于心,需要時能信手拈來,出口成章,下筆成文。 誦讀法,是我國傳統(tǒng)教育的傳統(tǒng)教法,是學(xué)習(xí)語文,提高讀寫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手段。古今文化名人都是讀出來的,歷來文章大家都特別重視誦讀。例如揚雄認(rèn)為“能讀千賦,則能為之”;杜甫認(rèn)為“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是他們學(xué)習(xí)語文、學(xué)習(xí)寫作的經(jīng)驗之談。葉圣陶曾總結(jié)前賢讀書經(jīng)驗:“他們有個不二法門,就是熟讀名文,讀著讀著,自己頓悟……熟讀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覺之中追求語言的完美”。他還說:“教師教語文,主要在于引導(dǎo)學(xué)生透徹理解課文,而所謂透徹理解,須反復(fù)玩味課文,由字句章節(jié)而通觀全篇。”這里所謂“反復(fù)玩味”,就是反復(fù)誦讀、品味。 但是現(xiàn)今的語文教學(xué),由于中考、高考都不考朗讀,誦讀教學(xué)不但得不到重視,反而被被遺忘,被排斥、被拋棄?,F(xiàn)在的學(xué)校里,很少聽到朗朗讀書聲,學(xué)生一天到晚都是埋頭做題,老師也是一味講題,以至讀寫教學(xué)的效率明顯低于古代。 要想提高讀寫教學(xué)的效率,必須把被遺忘、被排斥、被拋棄的誦讀法重新?lián)炱饋恚糜谡Z文教學(xué),特別是文言文教學(xué)。我感覺用得比較成功的,是《醉翁亭記》的教學(xué)。 我說的“誦讀法”,包括下述4項任務(wù): <!--[if !supportLists]-->① <!--[endif]-->讀對:沒有錯字,沒有錯誤的重音、停頓。 <!--[if !supportLists]-->② <!--[endif]-->讀懂:理解每個字詞句段的意思,理解文章主旨。 <!--[if !supportLists]-->③ <!--[endif]-->讀流利:做到一字不磕絆。 <!--[if !supportLists]-->④ <!--[endif]-->讀出滋味:理解作者藝術(shù)匠心,讀出內(nèi)在感情。 下面以第一段為例,說說《醉翁亭記》各段教學(xué)過程。 閱讀第一段1.正音,先做到“讀對”。需要正音的是下面加點的字,又分兩類:①生字,②不生但容易讀錯的字。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這里特別需要指出的是“也”字——一定要讀輕聲,而不能讀三聲。 2.注釋,做到讀懂。我注釋的是下面加點的詞語,和加下劃線的句子: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理解思路,進(jìn)一步讀懂。主要理解下面幾個問題: ①第一段怎樣分層? 答案:分兩層: 第一層,環(huán)滁皆山也……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醉翁亭的自然環(huán)境) 第二層,作亭者誰?……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的命名緣由) ②這一段按什么順序?qū)懽砦掏さ奈恢铆h(huán)境 ? 答案:由外至內(nèi)。 5.熟讀,當(dāng)堂背過這一段。 背誦是有“訣竅”的,對本段來說,“訣竅”之一就是作者思路,即下面三種行文順序: <!--[if !supportLists]-->① <!--[endif]-->自然環(huán)境→得名原因 <!--[if !supportLists]-->② <!--[endif]-->由外至內(nèi):環(huán)滁→西南諸峰→瑯琊→釀泉→醉翁亭 <!--[if !supportLists]-->③ <!--[endif]-->作亭者→名之者→為何號醉翁→成語 附:其余各段思考題和誦讀訣竅第二段1.概括這一段的大意。 答案:山間朝暮四時之景。 2.“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這幾句寫山間之四時,請具體指明各句分別寫哪一個季節(jié)。 答案:野芳發(fā)而幽香(春)佳木秀而繁陰(夏) 風(fēng)霜高潔(秋) 水落而石出者(冬) 背誦訣竅:朝→暮→春→夏→秋→冬→樂 第三段1.這一段怎樣分層? 答案:滁人游;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 2.這四層,哪一層是全文核心? 答案:“太守醉”是核心,其他三層都是陪襯。 3.“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照應(yīng)上文哪一句? 答案:照應(yīng)“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 背誦訣竅:滁人游→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 第四段1.這段哪一句道出本文主旨? 答案: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2.本文多次寫到“醉” 與“樂”,將“醉” 與“樂”統(tǒng)一在一起的句子是:醉能同其樂 3.“樂其樂”或“同其樂”的“樂”具體指什么? 答案:與民同樂。百姓的歡樂,就是自己的歡樂。 4.歸納主旨:表達(dá)作者在官場失意之后寄情山水的心情和“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與《岳陽樓記》相似)。 背誦訣竅:人→鳥→鳥→人→太守之樂→太守謂誰 再次誦讀1.聽配樂朗讀:醉翁亭記 2.誦讀指導(dǎo):讀出其中滋味 (1)本文共用了25個“而”字,讀時應(yīng)分別輕重。請指出下面句中的“而”哪個要重讀,哪個要輕讀,其中有什么規(guī)律。 <!--[if !supportLists]-->① <!--[endif]-->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if !supportLists]-->② <!--[endif]-->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if !supportLists]-->③ <!--[endif]-->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規(guī)律:凡表示轉(zhuǎn)折或遞進(jìn)的,要重讀;凡起連接作用的,要輕讀。例如:漸聞水聲潺潺而(重)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朝而(輕)往,暮而(輕)歸 (2)文章共用了21個“也”字,這是為什么?該怎樣讀? 答案: <!--[if !supportLists]-->1. <!--[endif]-->表示判斷和語氣舒緩,有煞尾作用。 <!--[if !supportLists]-->2. <!--[endif]-->有一唱三嘆的效果,表現(xiàn)與民同樂的陶醉之情。不用,陶醉意味就沒有或減輕了。如:“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含有作者得意之情,若改為“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名之者誰?太守”,得意之情就消失殆盡。又如:“太守歸”“禽鳥樂”“太守之樂其樂”加“也”字后,“與民同樂”的陶醉之情倍增;若不加,感情就平淡得多。 3.采用各種方法朗讀、背誦 <!--[if !supportLists]-->l <!--[endif]-->個人讀 <!--[if !supportLists]-->l <!--[endif]-->集體讀 <!--[if !supportLists]-->l <!--[endif]-->小組賽 <!--[if !supportLists]-->l <!--[endif]-->接力賽 <!--[if !supportLists]-->l <!--[endif]-->…… 4.理解性背誦(默寫) 1.《醉翁亭記》中已化為成語的千古名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2.歐陽修為什么自號“醉翁”?答案: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 3.寫山間四季景色的句子是: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4.本文文眼,一是 “醉”字,一是“樂”字。點明“樂”的內(nèi)涵,并把“醉”與“樂”統(tǒng)一在一起的句子是: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5.美國借口伊拉克有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而攻打它,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6.張老師不善飲酒,每逢酒席常?;谩蹲砦掏び洝分械恼Z句推辭勸酒者。請你想想,哪些語句可供化用?(運用性背誦默寫) 答案:飲少輒醉 頹然乎其間 我飲少輒醉,沒幾杯便頹然乎其間了,所以請大家饒恕。……還有嗎? 三.整理“明星檔案”許多同學(xué)愛整理”明星檔案”,今天我們整理一份”歐陽修檔案”,項目 : 姓名 字 號 籍貫 生活時代 文集名稱 代表作 政治理想 …… 四.說文解字在“默寫”環(huán)節(jié)進(jìn)行,由“易錯的字”引入: 洌:清冽; 冽:凜冽。 這兩個字最容易混,最容易扣分! 記?。骸?/SPAN>三點水”的字,與水有關(guān);“兩點水”的字,與冷有關(guān)。 為什么?請看說文解字: 1. 冫(兩點水) 冫(兩點水)是古“冰”字,象冰之形:
這個部首的字大多與“冷”有關(guān)。例如:冷、凍、涼、冰、凌、凝、凜冽…… 2.氵(三點水) 氵(三點水)是古“水”字:
這個部首的字與“水”有關(guān):水的名稱,水的動作,水的性質(zhì)。 五.思維訓(xùn)練本文和《岳陽樓記》有什么異同? 同: ①寫于大致相同的歷史時期,而且都寫于被貶之后。 ②都表現(xiàn)了被貶之后仍關(guān)心人民百姓的情懷。 異: ①《醉翁亭記》 有寄情山水的情緒,而《岳陽樓記》沒有,其精神境界更高。 ② 《醉翁亭記》 是“與民同樂”,而《岳陽樓記》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境界也更高。 ③ 《岳陽樓記》不僅抒發(fā)自己抱負(fù),而且有規(guī)勸他人之意;《醉翁亭記》只是抒發(fā)個人情懷。 六.?dāng)U展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解釋加點的字詞,口譯加下劃線的句子 歐陽公四歲而孤,家貧無資,太夫人以荻畫地,教以書字。多誦古人篇章。及其稍長而家無書讀,就閭里士人家借而讀之,或因而抄錄。以至?xí)円雇鼘嬍常?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惟讀書是務(wù)。自幼所作詩賦文字,下筆已如成人。 1.解釋詞語: 孤 荻 閭里 士人 或 2.翻譯句子:惟讀書是務(wù) 七.實際運用 醉翁亭名勝管理區(qū)要在門票上印一段醉翁亭簡介,請你代為執(zhí)筆。 寫作指導(dǎo):①要寫清醉翁亭的位置、得名,以及成為名勝的的原因。②要抓住重點,寫明醉翁亭與《醉翁亭記》的關(guān)系,以及歐陽修在這篇文章中表達(dá)的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切忌拉拉雜雜,大寫周圍景色及細(xì)碎人、事、活動。 參考答案: 醉翁亭位于安徽滁州東南的瑯琊山中。宋代文學(xué)家歐陽修被貶滁州太守,常來此山中游覽宴飲,山僧智仙為之建亭,歐陽修以自號命名并寫出千古名篇《醉翁亭記》,表達(dá)與民同樂理想。自此醉翁亭成為我國名勝。 八.主動探究你還與什么疑問,特別是無疑之疑?你還有什么見解,特別是獨到見解? 1.歐陽修為什么號“六一居士”?是因為當(dāng)時61歲嗎? 這個問題,我們用《歐陽文忠公文集?六一居士傳》回答: 初謫滁山,自號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將退休于潁水之上,則又更號“六一居士”??陀袉栐唬?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六一何謂也?“居士曰:“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笨驮唬骸?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是為五一爾,奈何?”居士日:“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 解釋詞語: <!--[if !supportLists]-->① <!--[endif]-->六一何謂也? 答案:“六一”是什么意思呢? <!--[if !supportLists]-->② <!--[endif]-->是為五一爾,奈何? 答案: 這只是“五一”罷了,為什么稱“六一”呢? <!--[if !supportLists]-->③ <!--[endif]-->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 答案: 因我這個老頭子經(jīng)常處在這五種事物之間,這難道不是“六一”嗎? 2.“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 這一句,我認(rèn)為應(yīng)是“釀泉為酒,泉洌而酒香”。因為泉水應(yīng)是清澈的,酒味應(yīng)當(dāng)是香的,而不能相反。 老師意見:敢想象,敢懷疑、質(zhì)疑,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思維,很好。歐陽修原文確實是“泉洌而酒香”。之后49年,蘇東坡書寫《醉翁亭記》并刻于滁州,改作“泉香而酒?!薄_@也有他的道理——古人認(rèn)為,清酒是好酒,濁酒是劣質(zhì)酒。有詩為證: <!--[if !supportLists]-->① <!--[endif]-->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 <!--[if !supportLists]-->② <!--[endif]-->范仲淹: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if !supportLists]-->③ <!--[endif]-->陸游: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3.其他問題和見解 <!--[if !supportLists]-->① <!--[endif]-->歐陽修如果經(jīng)常帶隨從去醉翁亭觥籌交錯,起坐喧嘩,還頹然乎其間,那豈不是和當(dāng)今“革命小酒天天醉,喝壞了黨風(fēng)喝壞了胃”的貪官污吏沒什么兩樣? <!--[if !supportLists]-->② <!--[endif]-->哪里是經(jīng)常如此?憑他“飲少輒醉”就可知道沒經(jīng)過“酒精考驗”,偶一為之而已!況且他根本就沒有醉! <!--[if !supportLists]-->③ <!--[endif]-->歐陽修究竟醉沒醉? <!--[if !supportLists]-->④ <!--[endif]-->他們經(jīng)常吃“山肴野蔌”,那不是獵殺野生動物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