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峙地處恒山陽坡、五臺北部,是北方各族人民途經(jīng)渾源縣朝臺時的必經(jīng)之地,當年這里的山間據(jù)說也全是宮殿樓閣,鐘鼓相聞。繁峙的縣名不是因為“寺院多而繁”才定的,而是因為“城于山麓,群山環(huán)而拱之”,是明朝萬歷年間,繁 縣從今天繁峙城東部遷到今址石龍崗時改的。
天下著名的平型關在繁峙和靈丘的交界上,離繁峙縣六十五公里,距內(nèi)長城有二公里。領略它那恢弘的氣勢應該到旁邊的高山上去。
它最早的時候叫瓶形寨,據(jù)說是因為關城東南嶺上有座瓶子形狀的山峰,另一種說法講:因為平型關城樓正處在兩山的夾縫上,關內(nèi)越往里走越大,象個瓶子一樣,易守難攻。金代這里設為平形鎮(zhèn),清代才叫成平型嶺關,簡稱平型關。
圖片:平型關
平型關一線在宋遼時期一度是兩國界地,平型關雄居其東,東控紫荊,西轄雁門,北通渾源,南通阜平,自古是晉北的屏障,是晉北通往晉中的重要通道,因此被尊為雁門十八隘之一。
現(xiàn)存的平型關門洞已破損,匾額上的“平型關”三個字也不全了,但氣雄萬夫的氣勢還在,近些年來這兒很少有人來,所有一切都保持著最后一次戰(zhàn)火的原貌?,F(xiàn)存的關城距此有五里路,明代建筑,“周二里有奇,有營、有倉、有站”,城為正方形,開南北二門,各有甕城,現(xiàn)在北甕城還在。城正中的過街樓那兒原來設有文武兩衙門,左邊的是文衙門,右邊是武衙門,現(xiàn)在只剩下武衙門的照壁了,其余的地方,人們已在廢墟上建起了民房,完全成了一個靜謐的村莊。宋代設在城邊小盆地上的的教軍場今天也種上了玉米,一片綠色,郁郁蔥蔥。
關城南邊不遠,東西各設有一個十米來高的烽火墩臺。當時駐軍地方在城西,現(xiàn)在人還把那兒叫上西營、下西營。城北六郎城與這兒互為犄角,今天堡址尚存,明末袁崇煥把守時,還在這兒駐扎過重兵,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這里曾發(fā)掘出大量生熟鐵炮和石炮,光熟鐵炮就有200門, 不知抗戰(zhàn)時期駐守這里的晉綏軍發(fā)現(xiàn)過這些武器沒有。
五臺山高3058米的北臺和高2890多米的中臺都在縣南部境內(nèi)。那個閉魔巖在巖頭鄉(xiāng),唐宋時期就聞名佛教界的龍洞就在它的下面。龍洞是朝臺時的必經(jīng)之地,它也是有典故的。
相傳文殊從東海敖廣那里借來歇龍石后,(五臺山的氣候能這么清涼,據(jù)說全仗這歇龍石,它現(xiàn)存于清涼寺)怒氣沖天的水龍追到五臺,四處亂刨,今天五臺山氣象臺外面的亂石就是當年刨出來的石頭,民間稱為“龍翻石”。文殊一怒之下,飛起這座山就把那水龍壓在底下了。離它不遠的寺院里,所有的柏樹都是一個樣的,我國傳說中的老和尚和小和尚埋聚寶盆的地方就是這兒,他們把寶盆埋在了一顆柏樹底下,結果出門回來一看,滿山都是一樣的樹,寶盆也不知埋在哪兒了。這是個傳說,但繁峙地下是真的有寶,當?shù)厝酥v是有金河,滹沱河下游的砂金,都是從這一帶沖下去的。
俗話說:出國問禁,入鄉(xiāng)隨俗。在包括繁峙在內(nèi)的滹沱河上下,朋友們尤其注意不要以貌取人,你對面坐著的這位頭發(fā)卷曲,面色紅通通的,說話也不很利落,穿著一身舊西服黃膠鞋的工人說不定就是哪個金礦的掌柜或者技術員。圖片:嚴山寺壁畫
縣西南穆桂英的故里穆柯寨今天已叫作了“木閣村”,名字是改了,但還是那么古樸,安靜。
繁峙一帶是中國北方武術的集中地之一。
當?shù)匚淞种杏幸环N武術叫鞭桿,繁峙的老人們和中年人就都會一點,它是我省武林的瑰寶,主要流傳于代縣、繁峙、五臺一帶,它和五臺的行龍拳,代縣楊家絕命槍,靈丘羅漢拳、子母綿掌,忻定跤術共同構成了一個五彩的神秘光環(huán)。
鞭桿一般有兩種形式,一個叫“點子”,有“死點”和“活點”之分,放羊的、趕幫的都有幾手拿得出來的,當?shù)厮追Q這是“鞭桿門”;另一種是徒手單打獨斗或對打,有一定套路。它與點子不同的是,它是陡手,點子通常要用些工具,隨便是啥,扁擔、棍子、秤桿等等拿到啥算啥。
代縣流傳的楊家絕命槍在繁峙也有流傳,楊家十四孫楊希就住在繁峙,他的功夫過去據(jù)說是不傳外姓,繁峙楊家現(xiàn)在也是個龐大的家族了,老老少少都會一些這種槍法……。
清明時節(jié),雁門關也下雪……
圖片:代縣雁門關、長城
代縣的地形是個河谷盆地,中間是從西南流向東北的滹沱河,東南邊是五臺山,北面是恒山山脈,當?shù)厝私兴鼈凁z頭山、草垛山.....,內(nèi)長城逶迤其上,這里因為有豐富的歷史遺跡,現(xiàn)在已成為我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境內(nèi)開僻了以雁門關為中心的中國北方古關隘戰(zhàn)爭軍事文化區(qū)。據(jù)統(tǒng)計,從趙襄子襲擊代王到解放,發(fā)生在這里的重大戰(zhàn)事就有130多次。
(圖片說明:代縣城看草垛山)
我們要去看雁門關和長城,得翻過代縣城北面的那座大山,那兒離山陰已經(jīng)不遠了。
代縣的長城是漢代創(chuàng)建的,前些年漢長城附近還能找到很多漢戈、箭簇、五銖錢,今天也還能看到漢墓群。隋代明代長城曾有重筑,系夯土而成。這段內(nèi)長城東接平型關,西接偏關老營、丫角山的外長城,長達800多里。 它修好后就與外長城構成了保護山西和中原的兩道防線。其中,從雁門關到它西邊的白草口這一段,時代較短,保存最完整。
這一帶在古代很有名的39堡12聯(lián)城大約到了明代就廢了,后來的朝廷又在要道上重修了12堡,代縣南面的陽明堡就是其中之一。
雁門關這個地方歷史很久,在戰(zhàn)國末期就已是“天下九塞,雁門居首”,那時它又叫勾注塞,南控中原,北扼荒漠,西顧寧武、偏頭,東望平型、紫荊、倒馬、居庸,史尊:三關沖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直到清代,多民族融合,雁門才不再是北方門戶,近300多年來只有清代同治年修過一次,但每有戰(zhàn)事,這里仍是兵防首選要地。
“雁門”,顧名思義這是大雁進出的門戶,《山海經(jīng)》中講到:雁門山者,雁飛出于其間。 明末顧炎武老先生來這兒查看地形時也看到:重巒迭嶂,霞舉云飛,兩山對峙,其形如門,而蠻雁出于其間。這里就是古代中華三大觀雁處之一。
在去雁門關的路上,我們會經(jīng)過亂石谷,整個山谷中全是碩大的石頭,金庸先生筆下的雁門關大戰(zhàn)可能就是在這兒發(fā)生的吧。
雁門關又叫西陘關,《晉.地理志》中稱:西陘,關名也,在雁門山上,東西山巖峭拔,中有路盤旋崎嶇,絕頂置關亦曰雁門關。明代時,山洪沖刷,舊路失修,車馬難渡,吉安候陸亨在洪武年把關移至今天的位置。今天的雁門關在舊關西南5 公里處。原來的地址就叫鐵裹門,那還是武則天定的。有西陘關就有東陘關,它在代縣東南20里,唐代郭子儀討伐安祿山時“圍云中,拔馬邑,遂開東陘關”,今稱為峪口。
圖片:雁門關后
雁門關樓也是唐武則天時擴建的,關城周一公里,墻高兩丈,石座磚身,洞門三重,各有甕城,關門上有石匾“曳險”,即“天險”,關上建有雁樓,一路走去“城隨山勢轉,關塞并云齊”。我們現(xiàn)在去時走的路就是當年敵人攻城時走的路,這是當時唯一的通道。關城內(nèi)現(xiàn)在有當年的軍洞、兵堡、校場、武廟、戲樓,邊靖寺的一對石獅、一副石旗桿、明代李牧碑一塊和寺后青松數(shù)株。
“李牧,趙之北邊良將也,常居代、雁門,以備匈奴”?!妒酚洝匪麛?shù)年堅持“防而不攻”的策略,使得邊境安然,然而時間一長,李牧根據(jù)客觀實際制定的成功策略,被朝廷里的一些人認為是膽小害怕,屢進讒言,趙王竟也耐不住性子,“怒而換將”,于是“匈奴每來,出戰(zhàn),戰(zhàn)則不利,失之多”,搞得邊境上再也不能種田畜牧,民心渙散,邊庭震蕩,趙王不得已,只好放下架子,再請李牧重鎮(zhèn)雁門。
又過了幾年,匈奴因多方侵掠,屢戰(zhàn)屢勝,又“統(tǒng)一”了北部各游牧族,日益驕橫,侵華之心日勝,趙國將士也因為每天吃好的穿好的,還不斷有賞賜,卻沒能殺敵立功而皆愿一戰(zhàn),李牧看到這種情況,才選好精兵,擺開奇陣,施計誘敵深入,“破殺匈奴十余萬騎,滅檐襤,破東胡,降林胡,匈奴單于遁走,其后十余歲不敢近邊城”,李牧因功勛卓著被封武安候,但這也引來眾多嫉妒,不久之后,秦國就和趙王的一個龐臣施反間計,借趙王之手冤殺了李牧,三個月后,秦滅趙。李牧葬于晉南襄汾考村,墓現(xiàn)在仍在。圖片:雁門道上的最高處
與雁門關相聯(lián)的古代名將中,北宋的楊家將是很有影響的,他們回歸北宋后,一直在這一帶活動,戍邊守城,現(xiàn)在代縣城東北的鹿蹄澗有楊忠武祠,又叫楊令公祠,村里的楊姓均系老楊家一脈。楊令公祠除了這兒有以外,還有一處比較有影響的,就在遙遠的古北口舊城北門外,那里當年是蕭太后的大營駐地,楊令公被俘后,蕭太后幾次看望,幾經(jīng)勸說,無耐楊業(yè)死意已決,最后絕食而死。
蕭太后深知楊業(yè)的為人,為他修祠堂時也讓坐北朝南,好讓楊業(yè)能日夜守望著故國。
幾千年的征殺,雁門關深深地印在了人們的心里。
人們知道,雁門關的北面就是塞外了,在這里就可以聽到從大漠深處傳來的胡馬的嘶鳴,可以聽到哀怨的羌笛、胡笳,可以聞到寒涼的溯風,這里有“秦時明月漢時關”“北風怒號天上來”,有“萬里長空送秋雁”“北風吹雁雪紛紛”,有“大雪滿弓刀”,人在這里,仿佛就能看到各路雄杰八面來集,馬蹄聲震破荒涼的土地,能看到冷月下的激戰(zhàn),狂熱的喊殺和閃爍的刀光;在這里人們也會想到,“雁聲遠過蕭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無數(shù)的閨中人獨倚樓臺,望斷天涯,而這里是關河冷落,殘照當樓…….?,F(xiàn)在這里還有守關的人家。
代州城內(nèi)的邊靖樓是中華三大木質結構建筑之首,總高超過北京天安門三米,比山海關的靖邊樓高7米,過去有句老話叫:代州鼓樓應州塔,正定府的大菩薩。邊靖樓就是這鼓樓。
圖片:邊靖樓 阿育王塔:毛主席周總理等去西柏坡時曾在塔前留影。
邊靖樓位于今天代縣城的中心,離老遠就能看到,四條大道以它為中心向外伸出。樓上有匾:“聲聞四達”“威鎮(zhèn)三關”,過去它是守望來敵、擊鼓聯(lián)絡、指揮作戰(zhàn)的軍事設施,古人有語:譙樓高聳依晴空,登樓冷然欲御風,四面云山開錦屏, 一山煙水走長虹。48年毛主席前往西柏坡時曾來這兒看過。從那兒可以看到阿育王塔。邊靖樓背后那一團綠蔭籠罩著的就是代州文廟,文廟面前的那條河叫玉帶河,代州文廟的規(guī)模居華北之冠,中有唐槐兩株。圖片:魯智深來到代縣時看榜的城門
在中國,雁門薩氏也很有名,中國元朝有位名詩人叫薩都剌,他是今天福建薩氏的先祖。
念奴嬌(登石頭城)
石頭城上,望天低吳楚, 眼空無物。指點六朝形勝地,唯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 連云檣櫓,白骨紛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離宮,東風輦路,芳草年年發(fā)。落日無人松徑里,鬼火高低明滅。歌舞尊前,繁華鏡里,暗換青青發(fā)。傷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全詞寫的雄放壯闊而又沉郁頓挫,塞北與江南風骨并存,動人心旌。
代縣為什么叫代縣,這是有典故的。
春秋時期,趙襄子曾在縣東北的草垛山上宴請他的姐夫代國國君,就在那次宴會上,趙襄子讓 飯的廚子用銅勺把代王打死,奪了代地。代國國都在今天河北的蔚縣一帶。從那以后這里就叫了代縣。草垛山在《爾雅》中稱為夏壺山。
代王死后,代國丞相趙杲就帶全家逃到了代縣城南天臺山的石洞中,不問世事,每日只是作功煉養(yǎng),那兒后來建成了道觀,這就是今天“趙杲(音:高)觀”的前身。當時建起來的有朝元洞、仙閣、登云洞、九仙洞等等,很多都是懸空建筑,需要攀爬鐵索才能上去,主建筑朝元洞是個五層樓,呈寶塔形,嵌在一條大石縫中,人稱第二“懸空寺”。
天臺十八洞,洞洞皆勝境。在古代,這里一直是皇家避暑的地方,幽靜清雅。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現(xiàn)在這里已建成國家級森林公園。
代縣是文化部命名的“民間繪畫之鄉(xiāng)”,它的農(nóng)民畫就先后1000多次參加省級國家級評展,是公認的“盛開在黃土高原上的一朵山丹丹花”。
代縣的黃酒在宋代就已經(jīng)是“金波沉醉雁門州”,其中的貴青黃酒是黃酒中的名品。
晉北一帶流行的北路梆子,代縣就是其主要發(fā)展地區(qū),后來從這兒推廣傳播到了張家口、呼市,并對中路梆子、口梆子、京梆子、河北梆子都有較大影響。
代縣的半夏在《本草綱目》中有確切記載:半夏,代地產(chǎn)者最佳,忻州、雁門關前后并勾注山麓多產(chǎn)之。
代縣的砂金也是三晉一寶,從五臺沿滹沱河走,定襄、忻州、原平、代縣、繁峙、平型一帶多有砂金,“多在古河床砂礫中”,代縣繁峙較豐富。
從代縣去雁門關,如果走七里鋪柏林寺,還能看一看這里的李克用陵及相關建筑。李克用我們已經(jīng)比較熟悉了,他是沙陀部人,是位智勇雙全的軍事家,他曾幫助唐政府打敗黃巢起義軍,官封河東節(jié)度使,并封為晉王,他的兒子建立后唐之后,尊他為太祖。
陵在寺的東側,全用石條砌成,南北200米,東西100米,金代寺僧盜發(fā)后,1958年農(nóng)田建設時,南側曾勾開一條縫,墓道寬可以走馬車,墓道內(nèi)有人骨數(shù)具,75年打開頂子后,室內(nèi)只有馬骨一具,目前已保護起來,詳情有待進一
步發(fā)掘考證。旁邊的是李克用弟弟和另一位兒子的墓陵。
三岔口——原平
圖片:楊興河特大橋
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原平北頂內(nèi)長城,南接忻定盆地中央,左攬云中山,右扶五臺山,水流眾多,道路暢通,可攻可守,要地有地,要礦有礦,我們的老祖先想必也看到了它豐富的物產(chǎn)和位置的重要,所以還在舊石器晚期就來到這里生活,所以早在秦漢時期就在這兒設立了“原平”縣,而且從那時起,不管風云如何變幻,原平的縣治再也沒有改動過。
圖片說明:從南面過來的我們首次看到的烽火臺;。
這里是內(nèi)長城防線的一部分,歷代的統(tǒng)治者們對它的營造是不遺余力的。史料記載,秦太子扶蘇和大將蒙恬就曾在原平西山駐守過,首開原平戍防的先河。據(jù)說,后來扶蘇也就再也沒能回去,因為在朝的秦二世和李斯給他假傳了一道秦始皇的命令,讓他自裁,結果扶蘇就自刎于今天代縣境內(nèi)的一條小河邊,后來人們把那條河叫殺子河,也稱恨斯水。
就是這個來也方便、去也方便,可攻可守的原平,歷史上僑置過東南西北五六個縣的治所,其中包括云中縣、樓煩、繁峙縣等等,當時云中的縣治在內(nèi)蒙古的托克托縣;也因為它的來去自由,明清時期這里到處設立自然村,就象我們這一路上看到的這些古樸的小村子一樣。他們大多都是本家聚居,因此現(xiàn)在原平的很多村鎮(zhèn)的名字都是與姓氏有關的。圖片;朱氏牌樓
山西的村子,有學者劃分為三類:一類是象原平楊家莊、梅家莊這樣的村,它很長時間都是一個家族構成,偶爾有移民來。這種方式在山西西部最多,而尤其是從北部的偏關朝南,包括河曲、五寨、岢嵐、保德、興縣、臨縣、離石西部、柳林,直到與石樓交界上這片區(qū)域最為集中。第二種是雜姓村,幾個家族共住。再就是移民村,這是遍及山西的一種類型。它們的形成原因直觀地反映著當年中國北方的形勢。
有時是鄰省遇上水旱災、兵禍,他們就進山來,在背風向陽有水的地方駐扎下來,山西水土好,只要勤快,幾乎哪兒都是好地方,這一來幾年不去,就引得不少老鄉(xiāng)來這兒共住,他們一般要等到自己的力量足夠大時,才廣泛深入的和本地居民交往,這種村子多為河南、河北、山東、陜西省人。
歷史上的山西多為防務地帶,戍邊的軍隊很多,遇上長時間的平靜時期,家屬就來了,在關隘附近耕田自養(yǎng)。如果再久一點無戰(zhàn)爭,就成了固定的村落,這種村子以晉北和東西兩山最多,他們多保留著自己原籍的口音和生活習慣,多保留著自己的特點,地名也多帶有軍、塞、寨、塔、堡。昔陽大寨原來就是一個軍寨。
山西移民村的特點很多,其中一個重要特點是,新的聚集地大都交通方便,來來往往的人多,而這樣的移民村中也就以手藝人和商人居多,像原平過去開藥鋪的都是河南人,開鞋鋪的多是渾源人,西邊的柳林青龍三交,河曲的巡鎮(zhèn),忻州平川等地也是這樣,老一輩做的有了基礎就傳下來了,有的至今仍有遺韻。因為都是從四面八方來的,走南闖北慣了,因此這里的人們思路開闊,善于學習,曠達豪爽,見多識廣,不拘小節(jié),隨遇而安。
圖片:廬山
在原平人中,自古都不乏名人大士,佛教凈土宗的始祖就是南北朝時期的原平人慧遠。
慧遠,俗姓賈,雁門樓煩人,當時的原平屬樓煩縣地,他母親是令狐族的鮮卑人。
佛家典籍中講:他年屆弱冠就已經(jīng)博通儒家六經(jīng),而且對老子莊子有深入的研究。二十一歲時,著名高僧道安來北方講學,他慕名前往聽講,一場《般若經(jīng)》聽下來,心下大悟,嘆到“儒道九流,皆糠秕耳”,從那以后就隨道安出家,并成為道安最得意的弟子。
后來,道安分遣弟子四方弘法,慧遠就被分到廬山東林寺住持,不久,廬山東林寺成為南方佛教的兩大中心之一。
他在廬山的三十五年中,聚眾講學,撰寫文章,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調和佛儒矛盾的,這對佛教的存在和發(fā)展起到了重大作用。與此同時,他還派弟子西行求法,翻譯經(jīng)書,直接推動了佛教“般若學”和“禪法”在中國的流傳。他的弟子們后來都成了江南佛教發(fā)展的中堅力量。
在佛教中,有一個拜阿彌陀佛的凈土宗,這個宗派認為,是阿彌陀佛創(chuàng)造了西方極樂世界,也就是民間所說的西天。凈土宗因為修持方法簡便而流傳甚廣,影響很大,中國佛教徒有很多都念阿彌陀佛?;圻h就是凈土宗的始祖。
他曾率領一百二十三名弟子在無量壽佛(阿彌陀佛)前發(fā)愿,共期往長生極樂世界,投生凈土,這是佛教發(fā)展史中
具有深遠意義的大事,對凈土宗的產(chǎn)生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因而被大家推戴為凈土宗的始祖。
圖片:朱氏牌坊。。原平的山水:同川
這里的山叫武州山,是從大同那邊過來的。山西多山,“六山二丘二平原,”這些山都屬于陰山山脈。陰山從內(nèi)蒙古向南分出一支,在晉北就叫武州山,繼續(xù)向南到寧武則稱為管涔山,這是山西各山脈的總系,因而古人稱管涔山是“晉山之祖”。
管涔山由此向東南分出呂梁山,北起寧武關,南到河津龍門山,長達三百多公里,云中山和關帝山也包括在內(nèi);另一列由管涔山向東北伸出,接勾注山,人稱恒山山脈。
圖片說明:絕塞名山—恒山之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