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ㄒ唬┯蓺馓撘鸬男憾嗪梗顬槌R?。大多為自汗(在清醒時出汗),也常兼有盜汗(入睡后出汗,醒來后停止出汗),出汗部位以頭部、軀干為主,并伴有精神不好,食量減少、大便清稀、軟弱無力、面黃肌瘦,手腳不溫等癥狀,宜用補氣收汗的治法。
這里介紹幾個中醫(yī)家庭調(diào)理的藥方,媽媽可以給多汗的寶寶試一試。
▲選用黃芪、黨參、白術(shù)、茯苓、大棗各10克,浮小麥,糯稻根、煅牡蠣各15克煎水,分3次送服雞內(nèi)金粉3克。
▲用瘦豬肉30克,黑豆、小麥各20克,共煲湯服食。
▲用何首烏10克研細(xì)末,加適量米醋調(diào)成糊狀,每日睡前敷于肚臍,用傷濕膏一張貼封。
要提醒父母的是,平時不要給寶寶吃過量的寒涼生冷食物,避免氣更虛,出汗更多。
(二)由陰虛引起的小兒多汗,以盜汗為主,出汗部位常在胸背及手足心,并伴有精神煩躁、睡眠不寧、大便干結(jié)、口渴、面唇色紅、手足心熱,或有低燒等,宜用養(yǎng)陰清熱的療法。
下面的中藥療方,媽媽可以參考一下。
▲選用生地黃、白芍、何首烏、麥冬、知母、黃柏、地骨皮各10克煎水,分3次服。
▲用百合10克,蓮子15克,入鍋內(nèi)加適量水,用小火慢慢燉至爛熟,入冰糖15克熔化后食用,每天1次,連服數(shù)天。
▲用烏梅10克,浮小麥15克,大棗6枚,煎湯代茶飲。
要提醒父母的是,平時少吃辛熱上火的東西,以防寶寶出汗更多。
?。ㄈ┻€有一些患兒,既有氣虛的癥狀,又有陰虛的表現(xiàn),如面黃肌瘦、吃得少,大便稀、低熱、心煩、口渴等,則宜使用補氣、養(yǎng)陰、收汗的治法。可以選用太子參、黃芪、白術(shù)、茯苓、麥冬、白芍、知母各10克,浮小麥、糯稻根各15克、五味子3克煎水,分3次服。癥狀表現(xiàn)不明顯的,比較單純的出虛汗,可以酌情煎服以下單方:①桂圓10枚,浮小麥15克;②葡萄干10克、糯稻根15克;③太子參15克、大棗10枚;④黃芪10克、大棗10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