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梅丸加減治療潰瘍性結腸炎
一、烏梅丸加減治療潰瘍性結腸炎39例
日期:2006年12月15日 - 來自[刪補名醫(yī)方論]欄目
潰瘍性結腸炎又稱為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是以腹瀉、黏液膿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等為主要癥狀,以結腸黏膜慢性炎癥和潰瘍形成為病理特點的一種消化道疾病。近年來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飲食結構、生活習慣的改變,其發(fā)病率呈現(xiàn)逐年上升趨勢。更由于本病治愈難度大,且愈后又常易發(fā),并與結腸癌的發(fā)病亦存在一定的關系。因此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列為現(xiàn)代難治病之一。筆者用烏梅丸加減治療本病39例取得滿意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39例,男23例,女16例;年齡18~58歲;病程3個月~20年。全部病例符合1992年全國慢性非感染性腸道病學術研討會制訂的診斷標準:(1)有持續(xù)或反復發(fā)作性慢性腹瀉,如黏液便、膿血便等;(2)排除腸道及寄生蟲感染;(3)結腸鏡檢查或組織學檢查有慢性炎癥、腺體變形、黏膜潰瘍等。
1.2 治療方法 本方藥物組成:烏梅60g,細辛5g,炮姜8g,黃連8g,當歸15g,附子8g,蜀椒8g,桂枝10g,黨參20g,白頭翁15g,地榆15g,炒枳殼10g。加減用藥:濕熱偏重者,去附子、干姜、蜀椒,加黃柏、秦皮;脾胃虛寒者,黃連減量為3g;脾腎陽虛者,加重附子量為15~30g,加補骨脂、赤石脂;腹痛甚加白芍;便血加側柏葉。全部病例服用此方,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3次口服。1個月為1個療程。
1.3 結果
1.3.1 療效標準 本組39例痊愈: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纖維結腸鏡檢黏膜正常,大便化驗正常,停藥觀察6個月無復發(fā);有效:臨床癥狀和體征基本消失,纖維結腸鏡檢黏膜輕度炎癥反應及部分假息肉形成,大便化驗較前明顯好轉;無效:治療后臨床癥狀、體征、鏡檢、化驗均無改善。
1.3.2 治療結果 本組39例痊愈16例(41.03%);有效20例(51.28%);無效3例(7.69%),總有效率92.31%。
2 典型病例
患者,男,46歲,干部。腹脹腸鳴,黏液血便,每日5~6次,持續(xù)2年余,曾用中西藥治療,效果不佳。復發(fā)2個月,經(jīng)外院腸鏡檢查示:距肛門30cm以下結直腸黏膜彌漫充血,水腫糜爛,淺潰瘍形成,上覆黃白苔樣物及黏液。診斷為潰瘍性結腸炎。于2002年5月12日來我處就診。證如上述,形體較瘦,口苦,飲食減少,精神不佳,腹部叩之如鼓,但輕輕揉按后腹壁較軟,舌苔白膩,脈細。中醫(yī)辨證為寒熱虛實錯雜,氣血不調(diào)。給予烏梅丸加減:烏梅60g,細辛5g,炮姜8g,黃連8g,當歸15g,附子8g,蜀椒8g,桂枝10g,黨參20g,白頭翁15g,地榆15g,炒枳殼10g,木香12g。每日1劑,水煎服。服5劑癥狀明顯減輕,腹瀉每日2~3次,繼用烏梅丸加黃芪30g,改黨參為人參10g,連用15劑癥狀完全消失。1個月后復查腸鏡病變處黏膜稍充血,血管紋理模糊,糜爛及淺潰瘍消失,隨訪1年無復發(fā),獲臨床治愈。
3 討論
本病屬中醫(yī)“久瀉”、“休息痢”、“腸風”等范疇。多因外感濕熱毒邪,或飲食不節(jié),或脾胃虛弱,或勞倦太過而損傷脾胃,濕熱留滯大腸,與氣血相搏,損傷血絡,病久傷及脾胃,出現(xiàn)寒熱錯雜,虛實相兼,本虛標實之證。烏梅丸溫清并用,為治療寒熱夾雜、蛔厥主方。方中重用烏梅之大酸,澀腸止瀉固脫;桂枝、附子、蜀椒、細辛、炮姜辛溫發(fā)散行氣、溫中散寒蠲飲;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地榆收斂止血;白頭翁清利下焦濕熱;枳殼行氣導滯;當歸補血活血;黨參補氣扶正。全方辛開苦降,寒溫并用,祛邪扶正,氣血雙調(diào),澀腸止痢。實為治療寒熱虛實錯雜潰瘍性結腸炎之良方。
作者單位: 400047 重慶,重慶師范大學校醫(yī)院中醫(yī)科
二、烏梅丸治療腸道易激綜合征療效觀察
日期:2006年1月11日 - 來自[字母J]欄目
筆者在脾胃病臨床??崎T診中,用烏梅丸加減治療腸道易激綜合征56例,效果滿意,現(xiàn)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56例患者中,男36例,女20例;發(fā)病與情緒憂郁有關40例,有心悸、乏力、潮熱、多汗、失眠等心腎不交癥狀16例。臨床均以腹痛不適、腹脹、腸鳴、腹瀉、便秘或者腹瀉與便秘交替為主要癥狀。 1.2 治療方法基本方組成:烏梅、細辛、干姜、黃連、附子、當歸、黃柏、桂枝、人參、川椒。加減法:臟寒腹痛加吳茱萸、肉桂;中滿呃逆加丁香、砂仁;脾虛濕盛加蒼術、陳皮;心腎不交桂枝易肉桂;邪熱內(nèi)陷去桂枝、干姜;大便燥結加火麻仁、杏仁。用法:每日1劑,開水煎煮,分早、中、晚3次服,15日為1個療程。忌食生、冷、辛、滑食物,同時保持愉快的心情。 1.3 療效標準按照國家標準應用《中醫(yī)內(nèi)科疾病診療常規(guī)》療效評定標準。治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大便每日1~2次,量正常且成形,大便常規(guī)無異常,半年以內(nèi)無復發(fā);好轉:臨床癥狀、體征改善,大便常規(guī)基本正常,半年內(nèi)復發(fā)1~2次;未愈:臨床癥狀、體征無變化。 1.4 結果 治愈43例,好轉10例,無效3例,有效率為94.6%。 2 典型病例 患者,男,58歲,教師。2002年12月25日就診。反復腹痛、腸鳴、腹瀉6年余,每日次數(shù)達5次以上。每遇情緒激動時發(fā)作更為頻繁。曾做全消化道鋇餐、纖維結腸鏡檢查均無器質(zhì)性病變,大便常規(guī)正常,有時可發(fā)現(xiàn)少許白細胞、食物殘渣和脂肪球,肝功能正常。經(jīng)多方求醫(yī)和抗感染治療,未見好轉。癥見精神憂郁,形體消瘦,體倦乏力,腹部聽診,腸鳴音亢進。舌質(zhì)紅,苔微黃而膩,脈弦細而滑。遂投烏梅15g,細辛3g,干姜10g,黃連12g,附片(先煎)12g,當歸12g,黃柏12g,肉桂10g,生曬參15g,蒼術12g,陳皮12g,川椒10粒,3劑煎服。第4天復診時,自述大便次數(shù)減少到每日3次。效不改方,繼服原方半月,大便恢復到每日1~2次,追訪至今未復發(fā)。 3 討論 腸道易激綜合征,是胃腸道最常見的功能性疾病,約占消化道疾病門診量的33.3%。它是一種具有特殊生理病理基礎的,獨立的腸功能紊亂性疾病,屬中醫(yī)“腸郁”、“泄瀉”、“腹痛”、“便秘”,“痢疾”等范疇。患者常有腹痛不適、腹脹、腸鳴、腹瀉、便秘,或者腹瀉與便秘交替為主要癥狀,可因情緒波動而誘發(fā)。中醫(yī)“脾藏意”、“肝主疏泄”、“憂思傷脾”、“木郁乘土”等傳統(tǒng)理論表明,祖國醫(yī)學所稱的氣機,要受到肝疏泄功能的支配,而疏泄功能除直接參加消化活動外,還兼有調(diào)整消化系統(tǒng)的生理作用,管制消化系統(tǒng)的神經(jīng)—體液功能的一部分。本病的基本病機為肝氣不舒,疏泄失常,肝強脾弱,木乘土位所致的肝脾不和、脾虛失運、濕熱夾寒。烏梅丸組方旨在酸苦辛甘合用,寒熱同治,調(diào)和肝脾,氣血兼顧,以桂、附、姜、椒溫臟寒,調(diào)氣機;黃連、黃柏清熱燥濕;人參、當歸補氣養(yǎng)血;烏梅澀腸和液。藥證相符,調(diào)治得宜,故獲良效。 (編輯子 涵)
作者單位:408313重慶市墊江縣鶴游中心衛(wèi)生院
三、治久利證
烏梅丸“又主久利”,方中烏梅、苦酒收斂止瀉;黃連、黃柏清泄上熱;附子、干姜、桂枝、細辛、蜀椒溫暖下寒;人參、當歸補益氣血。上訴可知烏梅丸是主治上熱下寒夾虛證或寒熱錯雜夾虛證的重要治病方。
楊某,女,61歲。有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近2年,每天大便至少3次,時呈水樣,時呈膿樣,數(shù)經(jīng)治療,腹瀉仍在,近半年來又增腹中腸鳴且響聲如雷??淘\:腹瀉因食涼或受涼加重,手足厥冷,下肢輕微水腫,經(jīng)??谇粷儯徝?SPAN lang=EN-US>灼熱疼痛,面色萎黃,形體消瘦,口渴飲水不多,舌質(zhì)紅,苔薄黃,脈沉弱。辨為上熱下寒夾虛證,治當清上溫下,兼以補虛,給予烏梅丸變湯劑,烏梅24克,黃連12克,細辛3克,干姜6克,當歸12克,黃柏12克,桂枝3克,紅參10克,附子6克,花椒3克,訶子10克,醋20毫升。6劑,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分3服。二診:腹瀉明顯改善,口腔潰瘍?nèi)忠郧胺?SPAN lang=EN-US>6劑。三診:唯獨腹中雷鳴仍在,加姜半夏12克,粳米20克,又以前方6劑。四診:腹中腸鳴次數(shù)減少,又以前方6劑。五診:諸證解除,欲鞏固治療,復以前方6劑。隨訪半年,一切尚好。
用方體會:腹瀉因食涼或受涼而加重辨為寒,口腔潰瘍灼熱疼痛辨為熱,因面色萎黃,形體消瘦辨為虛,以此辨為上熱下寒夾虛證。方中以烏梅收斂止瀉;黃連、黃柏清泄上熱,附子、干姜、桂枝、細辛、花椒,溫暖下寒,人參、當歸補益氣血,加訶子增強收斂固澀,因腹中腸鳴又加半夏燥濕降逆,粳米益氣,兼防辛散藥傷氣、苦寒藥傷胃。方藥相互為用,以取得預期治療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