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典】 勾踐在吳,俯首帖耳,勞而無怨,騙取了夫差的好感和憐憫,夫差準(zhǔn)備釋放勾踐回越國。伍子胥聞訊后又趕緊入見吳王,勸阻道:“當(dāng)年夏桀囚商湯而不誅,終被商湯所滅;商紂王幽周文王而不殺,最后也被周滅。天道循環(huán),禍福在一念之間?,F(xiàn)在大王俘囚越王,如再放他回去,肯定會反遭其害!”這一次暫時打斷了夫差釋放勾踐的想法。但勾踐用范蠡之計親自嘗病中夫差的糞便之后,夫差決計以禮送勾踐回國,伍子胥再說什么夫差也聽不進(jìn)去了。
在送別勾踐的酒會上,夫差讓勾踐與自己對座,命群臣以客禮待越王,并稱勾踐是仁德之人,伍子胥氣得離席而去,伯嚭竟在一旁陰陽怪氣地說:“今天是仁者相會,仁德者參加,不仁德的人走開是理當(dāng)?shù)模幌鄧莿傆轮?,怕是在仁德者中間感到羞愧呀!”吳王夫差竟也表態(tài)說伯嚭說得有道理。 勾踐離開吳國之前,伍子胥最后一次出面阻攔,他指出,勾踐的恭順是偽裝的,外飾溫恭之貌,內(nèi)懷虎狼之心,表面上嘗大王糞便,心里恨不得吃你的心肝;如果大王棄忠直而聽讒言,溺小仁而養(yǎng)大仇,將來必然悔恨無及!夫差把伍子胥這些良言當(dāng)成了耳邊風(fēng),而且反唇相譏說,寡人一病三個月,相國無一好言相慰,是不忠也;不獻(xiàn)一件好東西,是不仁也;你這樣不忠不仁之人我要你何用?勾踐棄其國家,獻(xiàn)其財貨,親身為奴,是其忠也;寡人有病,他親嘗糞便,是其仁也。我若聽你的話殺了他這樣的善人,老天也不會容我! 勾踐回國后,投吳王夫差所好,進(jìn)獻(xiàn)良材誘其大興土木,伍子胥勸阻,夫差不聽;吳王用5年時間,耗國財費(fèi)民力建起姑蘇臺,勾踐又進(jìn)獻(xiàn)西施等美女以惑夫差心志,伍子胥又去勸夫差拒絕接受,夫差又不聽;勾踐用文種之計騙取吳國糧食,伍子胥再次諫言吳王,請他不要資助勢不兩立的越國,吳王仍是不納伍子胥的良言,借谷萬石給越國,結(jié)果次年越國償還的是蒸過的糧食,吳國百姓用它作種子,顆粒無收,造成吳國饑荒,吳王仍不醒悟。 到周敬王三十六年(公元前484年)5月,吳王聯(lián)合魯國北上伐齊。出師前,伍子胥又諫,說越國才是心腹大患,齊國之仇不過是癬疥之疾,現(xiàn)在棄越伐齊,恐怕未必勝齊而越禍已至!這一次惹得吳王大怒,罵伍子胥是“老賊”,喝道:“我即將出兵,老賊故意出此不祥之語,阻撓大計,該當(dāng)何罪?”有意當(dāng)即殺掉伍子胥。伯嚭為夫差出個更為阻險之計,要吳王派伍子胥出使齊國下戰(zhàn)書,借齊國之手殺掉這個先王老臣。幸虧齊簡公識破吳國君臣之計,伍子胥才得重回吳國。 吳、魯聯(lián)軍偶然獲得對齊國的戰(zhàn)爭勝利,夫差異常得意。凱旋之日,百官迎賀,伍子胥也到場了,夫差責(zé)備他說:“當(dāng)初你反對伐齊,現(xiàn)在伐齊獲勝,只有你沒有功勞,怎么不感到害羞呢?”接著越王勾踐又親來吳國朝拜并祝賀對齊戰(zhàn)爭勝利,席間夫差提出要提拔伯為上卿,擴(kuò)大越國土地,伍子胥又是苦諫,伏地涕泣說,現(xiàn)在是讒夫當(dāng)?shù)?,忠臣掩口,吳國滅亡之日不遠(yuǎn)了。這忠直之言說得夫差大怒,罵道:“老賊是吳國的不祥之物,想要專權(quán)擅威,傾覆國家!我因為你是先王老臣,不忍殺你。你以后再不要來見我了!” 伍子胥離開后,伯又乘機(jī)進(jìn)讒言,說伍子胥出使齊國時將兒子留在了齊國,有叛國之心。夫差這時下決心殺掉伍子胥,派人給伍子胥送去“屬鏤”劍,告訴伍子胥用這把劍自殺。 伍子胥接到夫差送來的劍悲憤已極,仰天嘆道:“天啊,讒臣伯禍亂國家,吳王你反來殺我!我?guī)椭愕母赣H取得君位稱霸諸侯,你未立為君時,群公子爭立,是我以死相爭你才得繼立為君,你為君之后,要分吳國土地給我,我沒有接受。今天竟聽信讒臣之言來殺長者!”他吩咐家人說:“我死之后,一定要在我墳頭植上樹木,樹木可以做棺材之時,越國必然滅亡!你們還要挖下我的眼睛,懸在都城東門上,我要看越兵怎樣來攻滅吳國!”吩咐完畢,伍子胥自殺而死。 夫差聽到伍子胥的遺言,往視其尸,說道:“你死了還能知道什么?”親自砍下伍子胥的頭,懸在城門上,命人把他的尸體裝在馬皮囊里,丟進(jìn)江中。 伍子胥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當(dāng)然也贏得了一代忠臣的美名。 【點(diǎn)評】
孫武助吳國成功,知太平盛世,英雄無用武之地,正好身退返樸,而伍子胥雖忠心耿耿,但性情剛正,不知思忖自斂,遭奸人排擠,終被陷害。 【權(quán)道秘笈】 瞻前顧后,適可而止 古語云:“木秀于林,風(fēng)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眾必非之。”又俗語曰:人怕出名豬怕壯。”豬養(yǎng)壯了,必定是一刀的結(jié)局;人出名了,必會招人側(cè)目而視,是惹禍的根由。那么,欲名而又好喜,豈非自攬世人的怨恨嗎?所以,善于處世的人應(yīng)該懂得在名利兩字上瞻前而顧后,適可而止,有所節(jié)制。 唐代的順宗在做太子時,亦好作壯語,慨然天下為己任。太子有能名,服人心,自然也是使自己順利當(dāng)上皇帝的一個先決條件。但太子能過父皇,又往往有逼父退位的舉動,所以又會常遭父皇的猜忌而廢黜。聰明的太子因此必須不能表現(xiàn)出太強(qiáng)的才干,造成太響的名氣。順宗做太子時,曾對東宮僚屬說:“我要竭盡全力,向父皇進(jìn)言革除弊政的計劃!”他的幕僚王叔文于是告誡他:“作為太子,首先要盡孝道,多向父皇請安、問起居飲食冷暖之事,不宜多言國事,況且改革一事又屬當(dāng)前敏感問題,你若過分熱心,別人會以為你邀名邀利,招攬人心,如果陛下因此而疑忌于你,你將何以自明?”太子聽得如雷貫耳,于是立刻閉嘴黜言。德宗晚年荒淫而又專制,太子始終不聲不響,直至熬到繼位,方有了唐后期著名的順宗改革。而隋煬帝的太子楊晾就沒那么好的涵養(yǎng)了,一次父子同獵,煬帝一無所獲而太子滿載而歸,煬帝本來就感到太子對自己不夠尊重,這一下被兒子比得抬不起頭來,于是“求昧罪失”,把楊晾的太子名號給廢了。 在名利問題上,最能體現(xiàn)“全生葆真”精神的歷史人物大概應(yīng)推范蠡了。范蠡在助越王勾踐滅吳之后,“以為大名之下,難以名居,且勾踐為人可與國患,難以處安”,就激流勇退,放棄了上將軍之大名和“分國而有之”的大利,退隱于齊,改名換姓,耕于海畔,手足胼胝,父子共力,后居然“致產(chǎn)十萬”,受齊人之尊,“以為相”。范蠡雖居相安榮,但又以為“久受尊名,不祥”,乃歸相印,盡散其財,“閑行以去,止于陶”,從事耕畜,經(jīng)營商賈,又致貲累鉅萬,直至老死于陶。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范蠡三徙”。范蠡之所以辭官退隱,就是考慮到不要讓尊名大利給自己帶來身家性命之憂。事實上他的考慮是有道理的。與他共撫勾踐的文種就因不聽范蠡的規(guī)勸接受了越國的尊榮大名,結(jié)果果然死在勾踐后下。說到底,像順宗、范蠡這樣的處理名利的方式,都是為了在形式上的放棄之后,更永久地保有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