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搬攔捶斟解
清代萬本《太極指掌捶手解》一文說:“五指權(quán)里,其背為捶”。權(quán)者“卷”或“蜷”也,即向里蜷曲的意思。所以五指向里收攏蜷曲團握,即為捶。捶即是拳頭之拳,為名詞。太極拳的拳形為四平拳,即拳的四維均須平整。其蜷曲成拳的形式為:以中指領(lǐng)先,四指并攏蜷曲,指尖微微觸貼掌心,然后將拇指輕輕蓋壓于中指中節(jié),慢慢攥攏,`團握形成四平拳。因太極拳乃柔中寓剛,棉里藏針之術(shù),不以剛硬為能,所以握拳不宜緊實,外形似緊非緊,內(nèi)則大松,以松柔為好。但雖為松握,須有團聚之意,使之有分之不開,擊之不散的作用。握拳時,拳背與前臂齊平,腕骨正直,腕背自然伸直,不可歪曲,不可內(nèi)拗或外凸,形成戳拳。所謂戳拳者,腕骨不正,握拳不順,腕骨不松,尺(骨)橈(骨)別扭,形如印戳,這樣的拳頭不可用也。只有四平拳,才能運腕利活,節(jié)力均平,淺輕而堅,掣打勁利。
《太極指掌捶手解》又說:“如其用者……打,捶也。”則“捶”是拳擊的意思了,為動詞?!啊贰小釘r’,有‘指襠’,有‘肘底’,有‘撇身’,四捶之外有‘覆捶’?!薄案泊贰奔礊椤霸源贰?,是為五捶。《太極指掌捶手解》又說:“其次,……有‘通山捶’,‘葉下捶’,‘背反捶’,‘勢分捶’,‘卷挫捶’?!庇腥苏J為前者是按勢式而命名,后者是按形象性質(zhì)而命名,兩者是一一對應(yīng)的,這種說法恰當與否有待商榷。如前者之“覆捶”即“栽捶”,就是按形象而命名的。若一定要說一一對應(yīng),則應(yīng)該搬攔捶對通山捶,指襠捶對勢分捶,肘底是看捶對葉下捶,撇身捶對背反撇,栽捶對卷挫捶。則似乎與前論之對稍有不合?,F(xiàn)將以“捶”字命名的太極“五捶”斟解如下:
一、搬攔捶斟解
搬攔捶又叫“板攔捶”,武式太極拳作“搬攬捶”,僅一字之差,陳式作“掩手肱捶”。陳式二路另有“搬攔捶”,拳式雖全然不同,但“搬攔”二字有假借關(guān)系。楊、孫式則均作“進步搬攔捶”。此捶名列“太極五捶”之首,可見是一招極為兇狠的招勢。從拳勢的名稱可看出,該勢的技擊特點是一搬二攔三捶,三招連環(huán)著法加進步。三著連環(huán),環(huán)環(huán)緊扣,一氣呵成,瞬間出擊,防不勝防?!斑M步”是連續(xù)的,以適應(yīng)搬攔捶掄臂搬化、護中攔截和遠拳捶擊,以及一打就是三下的技擊三步曲的步法連續(xù)逼插進套的需要。拳諺說:“拳打攏,棍打開?!鄙⑹謱Υ颍瑑扇嗽鞠嗑嗖贿h,加上“遠拳、近肘、貼身靠”的尺度規(guī)律,如用拳進步太深,反而難于發(fā)揮“捶”擊的力量,甚至發(fā)生兩人相撞的現(xiàn)象。這就是搬攔捶勢的進步安排一步半的原因。其連續(xù)進步,要在松腰落胯、提襠沉勁的前提下,由腰胯的虛實變化轉(zhuǎn)換,來帶動手足上下相隨地協(xié)調(diào)運動,做到邁步如貓行。整個的動作過程保持立身中正安舒和處處圓滿。
搬攔捶之“搬”,腰臂連運,化中有打,搬開之謂。有拳面向下之“俯腕搬”,簡稱“俯搬”;有拳面向上之“仰腕搬”,簡稱“仰搬”,因仰搬是以拳背搬之,所以亦有稱“拳背搬”;俯仰之間,翻腕而成,因而又稱“翻腕搬”。“搬”的作用,是以我之腕臂順勢搬動引化對方進攻我之來拳,引出對方的反作用力,為“攔”做準備,所以“搬”時,不可只動手不動腰,不用腰來帶動搬,是“搬”化不掉來拳的?!鞍帷钡膭幼鬟^程必須完整,動作高度也要恰到好處,也不宜太遠,做到肘不離肋。正確的搬動高度應(yīng)與肩同高。
搬攔捶之“攔”,臂隨腰出,追、封、截、打,攔截之謂。
“搬攔”均是短打拳法中近距離的攻防兼?zhèn)鋭幼鳌D堋鞍帷眲t“搬”之,將對方搬出。不能“搬”,則在引出對方反作用力的同時,趁機以“攔手”,攔截格開對方具有向外抵抗性的手臂,迫使其“正門”大開,暴露胸脅,為我乘虛捶擊,攻其中路,重創(chuàng)對手創(chuàng)造條件。
搬攔捶之“捶”,進步跟上,順勢擊拳,捶擊之謂。其出拳、收掌、弓腿要一氣呵成。動作失調(diào),拳勢也就散亂。出拳捶擊亦不宜直臂遠伸,出拳太過,易失重心,勁力也會僵澀中斷;出拳亦不宜過高,過高易落空,宜在心窩胸肋間。
《太極拳體用全訣》說:“太極五捶吾為先,四肢隨腰勁連綿;進步搬攔捶胸脅,搬攔得法顯神奇。”李亦畬傳抄的《各勢白話歌》說:“搬攔捶兒打胸前”,“俠本”(吳孟俠)楊式太極拳九訣中《全體大用訣》說:“進步搬攔肋下使”,可見“搬攔”雖是短打拳法中攻防兼?zhèn)涞膭幼?,但在三著中還是處于從屬地位,是為最后的“捶”擊、重創(chuàng)敵人服務(wù)的。而“捶”,必須在“搬攔得法”、引出對方頂抗性的反作用力、正門洞開,胸脅暴露的情況下,才能充分發(fā)揮“捶”之犀利的前沖直擊作用。搬攔捶一式,搬攔為輔,捶為主,而妙在搬攔。三著貫串,方顯神奇。
搬攔捶一式在太極拳的套路中都是拗步?jīng)_捶的,而太極散手對打的套路中,搬攔捶的順步?jīng)_捶卻屢見不鮮。其定式與扇通背之定式完全一致,只是以拳代掌罷了。因“扇通背”又名“三通背”或“山通背”?!吧酵ā迸c“通山”是一致的,所以“搬攔捶”應(yīng)該與“通山捶”對應(yīng)。而太極散手無論順、拗搬攔捶之上體與戚繼光《紀效新書》“拳經(jīng)捷要篇”的當頭炮勢之上體完全一致。當頭炮勢口訣為“當頭炮勢沖人怕,進步虎直攛兩拳。”所以搬攔捶與當頭炮勢的沖捶,即是直拳。直拳作為最基本的進攻拳法,始終是我國散手技術(shù),也是太極技藝的最有效的技法。只是由于太極拳崇尚“曲中求直”,故搬攔捶雖為直拳而宜稍曲,勁以曲蓄,直以發(fā)放,以示與他派直拳之區(qū)別。遺憾的是“直拳”一直被視為西方“拳擊”的專利,是一種泊來品,而被我國武術(shù)界所排斥,尤其因其“直”而被太極拳界一些不甚了了的太極拳家所鄙視。
(圖—1、圖—2、圖—3、圖—4)
( 待續(xù) )
圖一 1 拗步搬攔捶定式 圖一2 散手拗步搬攔捶定式
圖一3 散手順步搬攔捶定式
圖一4 當頭炮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