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固定投入法
“固定投入法”是一種攤低股票購買成本的投資方法。采用這種方法時,其關(guān)鍵是股民不要理會股價的波動,在一定時期固定投入相同數(shù)量的資金。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高價股與低價股就會互相搭配,使股票的購買成本維持在市場的平均水平。
例如,某投資者每季固定用1 元購買某種股票。一年后他所購買的股票情況如下:
季度 投資額(元) 每股價格(元) 購買的數(shù)量
1 1 40 250
2 1 55 180
3 1 50 200
4 1 44 220
該股票在一年中的平均價格為47.25元,4 元資金能買股票840股。由于采用 “固定投入法”,使股票的平均成本降為47.06元,共買入股票850股,如果他用一年的總投資額4 元都在股價最高的二季度時買進股票,那就只能買到730股,自然比 “固定投入法”的買入數(shù)量要少。如果他在股價最低的一季度時投入全部資金4 元購買股票,那能買到1000股,則要比“固定投入法”買入數(shù)量多?!肮潭ㄍ度敕ā笔且环N比較穩(wěn)健的投資方法,它對一些不愿冒太大風險,尤其適宜一些初次涉入股票市場、不具備股票買賣經(jīng)驗的股民。采用“固定投入法”,能使之較有效地避免由于股市行情不穩(wěn)可能給他帶來的較大風險,不致于損失過大;但如果有所收獲的話,其收益也不會太高,一般只是平均水平。
2 固定比例法
“固定比例法”是指投資者采用固定比例的投資組中,以減少股票投資風險的一種投資策略。這里的投資組合一般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保護性的,主要由價格不易波動、收益較為穩(wěn)定的債券和存款等構(gòu)成;另一部分是風險性的,主要由價格變動頻繁、收益變動較大的股票構(gòu)成。兩部分的比例是事先確定的,并且一經(jīng)確定,就不再變動,采用固定的比例。但在確定比例之前,可以根據(jù)投資者的目標,變動每一部分在投資總額中的比例。如果投資者的目標偏重于價值增長,那么投資組合中風險性部分的比例就可大些。如果投資者的目標偏重于價值保值,那么投資組合中保護性部分的比例可大些。
例如,某投資者有現(xiàn)款1000元,按照“固定比例法”進行投資。首先他要根據(jù)自己的投資目標,為投資組合確定一個比例。假如該比例為保護性部分和風險性部分各占50 %。于是,他就得把其中的500元投資股票,另外500元投資于債券,各占50%。在其后,根據(jù)股票價值的變化,對投資組合進行修正,使兩者之間始終保持既定的比例。假如股價上漲,使他購買的股票價值從500元上升到600,那么,在投資組合中風險性部分就要大于保護性部分,破壞了原先各占50%的比例規(guī)定。這時要進行修正,將升值的10 0元按50%的比例進行分配,即賣出50元股票,再投資于債券,促使二部分的比例重新恢復到各占50%水平。
固定比例法是建立在投資者既定目標的基礎(chǔ)上的。如果投資者的目標發(fā)生變化,那么投資組合的比例也要相應(yīng)變化。
3 可變比例法
“可變比例法”是指投資者采用的投資組合的比例隨股價漲跌而變化的一種投資策略。它的基礎(chǔ)是一條股票的預期價格走勢線。投資者可根據(jù)股價在預期價格走勢上的變化,確定股票的買賣,從而使投資組合的比例發(fā)生變化。當股價高于預期價格,就賣出股票買進債券;反之,則買入股票并相應(yīng)賣出債券。一般來講,股票預期價格走勢看漲時,投資組合中的風險性部分比例增大;股票預期價格走勢看跌時,投資組合中的保護性部分比例增大。但無論哪一種情況,兩部分的比例都是不斷變化著的。
例如,某投資者有現(xiàn)款1000元,按照“可變比例法”進行投資。最初股票與債券各占50%的比例,即500元投資于股票,購入某種每股50元的股票10股,500元投資于債券。假如股票預期價格走勢線是看漲的,并且預期每股每月上漲5元。投資者根據(jù)股價與預期價格的差額買入或賣出股票,并相應(yīng)買賣債券。那么,當股價與預期價格一致時(即每月上漲5元),投資組合中的風險性部分的比例在第二個月就會從50%上升到5 2.4%(股票額550元與債券額500元之比),在第三個月又從52.4%升到54.5%。
當股價低于預期價格或者高于預期價格時,則可以根據(jù)實際差價的分配百分比買入或賣出股票,從而也會使投資組合中的風險性部分的比例逐月加大。比如股價上漲到每股61元,較預期價格每股55元高出6元,這6元就是股價與預期價格之間的實際差價。如果實際差價的分配百分比仍然為各占50%,那么投資者就要在每股股票中抽出3元(即6×50%=3),將總價值為30元的股票拋出,并買入同額債券,這樣他的投資組合是股票580元,債券530元,風險性部分占52.25%,保護性部分占47.75%。這里實際差價的分配百分比可以根據(jù)投資者的需要和具體情況而確定。假如股票的預期價格走勢線是看跌的,那么情況正好相反,投資組合中的風險部分的比例會逐步減小。
因此,在使用可變比例法時預期價格走勢至關(guān)重要。它的走勢方向和走勢幅度直接決定了投資組合中兩部分的比例,以及比例的變動幅度。
4 分段買高法
“分段買高法”是指投資者隨著某種股價的上漲,分段逐步買進某種股票的投資策略。股價的波動很快,并且幅度較大,其預測是非常困難的。如果股民用全部資金一次買進某種股票,當股價確實上漲時,他能賺取較大的價差;
但若預測失誤,股價不漲反跌,他就要蒙受較大的損失。
由于股票市場風險較大,股民不能將所有的資金一次投入,而要根據(jù)股票的實際上漲情況,將資金分段逐步投入市場。這樣一旦預測失誤。股價出現(xiàn)下跌,他可以立即停止投入,以減少風險。
例如,某投資者估計某種在50元價位的股票會上漲。但又不敢貿(mào)然跟進,怕萬一預測失誤而造成損失。因而不愿將1000元現(xiàn)款一次全部購進該種股票,就采用“分段買高法”投資策略。先用250元買進5股,等價格上漲為55元時再買進第二批;再上漲到每股 60元時,買進第三批。在這個過程中。
5 分段買低法
“分段買低法”是指股民隨著某種股價的下跌,分段逐步買進該種股票的投資策略。按照一般人的心理習慣,股價下跌就應(yīng)該趕快買進股票,待價格回升時,再拋出賺取價差。其實問題并沒有這么簡單,股價下跌是相對的,因為一般所講的股價下跌是以現(xiàn)有價格為基數(shù)的,如果某種股票的現(xiàn)有價格已經(jīng)太高,即使開始下跌,不下跌到一定程度,其價格仍然是偏高的。這時有人貿(mào)然大量買入,很可能會遭受重大的損失。因此,在股價下跌時購買股票,投資者也要承擔相當風險。一是股價可能繼續(xù)下跌,二是股價即使回升,其回升幅度難以預料。
股民為了減少這種風險,就不在股價下跌時將全部資金一次投入,而應(yīng)根據(jù)股價下跌的情況分段逐步買入。
例如,某種每股50元股票,其價格逐步上漲,當上升到每股60元時,開始回跌,假如跌到每股55元,這時可能繼續(xù)下跌,也可能重新回升。由于原先上漲幅度較大,使得繼續(xù)下跌可能性要大于重新回升的可能性。如果某投資者在下跌時將所有的資金1000元一資投入該股票,那么他很可能會因股價繼續(xù)下跌而遭受較大的損失。他只有在股價重新回升,并超過每股55元時,才有獲利的可能。如果他采用“分段買低法”逐步買入該種股票,就能通過出售股票來補償,或部分補償遭受的損失,以減少風險。當股價跌到每股55元時,他先買進第一批5股該種股票,待股價跌到每股50元時,買進第二批,再跌到每股45元時,買進第三批。這時,如果股價重新回升,當上升到每股50元時,投資者就可以用第三批股票來抵銷買進第一批股票的損失。如股價繼續(xù)下跌,那么也能減少投資者的損失。如股價重新回升到最初的每股60元時,那么股民就能獲得巨大收益。
“分段買低法”比較適用于那些市場價格高于其內(nèi)在價值的股票。如果股票的市場價格低于其內(nèi)在價值,對于長線股民來說,可以一次完成投資,不必分段逐步投入。因為股價一般不可能低于其內(nèi)在價值,其回升的可能性很大,如不及時買進,很可能會失去獲利的機會。
6 相對有利法
“相對投資法”是指在股市投資中,只要股民的收益達到預期的獲利目標時,就立即出手的投資策略。股價的高低是相對的,不存在絕對的高價與絕對的低價。此時是高價,彼時卻可能是低價;此時是低價,而彼時則有可能是高價。所以,在股票投資過程中務(wù)必要堅持自己的預期目標,即“相對有利”的標準。因為在股票投資活動中,一般投資者很難達到最低價買進、最高價賣出的要求,只要達到了預期獲利目標,就應(yīng)該立即出手,不要過于貪心。至于預期的獲利目標則可根據(jù)各種因素,由投資者預先確定。
例如,某投資者有現(xiàn)款1000元,買進了20股某種每股50元的股票。如果確定預期獲利目標為10%,那么當股價上升到每股55元時,他就該立即出售全部股票,獲凈利 100元,正好為其本金的10%,如果其確定的獲利目標為20%,那么必須等到股價上升到每股60元時,才能賣掉股票。很顯然,“相對有利法”雖然比較穩(wěn)健,可以防止因股價下跌而帶來的損失,但也有兩個不足之處,一是股票出手后,如股價繼續(xù)上漲,那么股民就失去了獲取更大收益的機會;二是如果股價變化較平穩(wěn),長期達不到預期獲利目標,那么投資者的資金會被長期擱置而得不到收益。投資者除了事先確定預期獲利目標外,還可相應(yīng)確定預期損失目標,這就是止損線,只要股價變化一達到預期損失目標,股民就立即將股票出手,防止損失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