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新昌縣學者竺岳兵先生率先提出“浙東唐詩之路”的概念,并發(fā)表相關的論文,引起學術界和文化界的重視,“唐詩之路”有可能成為繼絲綢之路、茶馬古道之后的又一條文化古道。
東晉末年劉宋初年的謝靈運是個才情四溢的詩人,尤其是他在做永嘉太守時,創(chuàng)作大量山水詩,被尊為古代山水詩的開山鼻祖。他主持開拓的驛道至今遺跡尚存,由會稽山經嵊州黃泥橋入新昌,再從新昌舊城東門直至天臺縣界,是貫穿天姥山的一條古驛道;古人游歷浙東另有一條水路,自錢塘江入紹興古鏡湖,而后由曹娥江至剡溪,再溯源石梁而登天臺山,風光如畫的剡溪是精華路段,也是歷代高士名流隱居遨游的地方?;蛟S出于對謝靈運的推崇,或許被他的山水詩所描繪的景色所吸引,后代詩人絡繹不絕地慕名而來,或沿驛道、或行水路,在浙東山水間邊游歷邊吟誦,并留下燦若星河的詩作。據統(tǒng)計,在《全唐詩》收錄的兩千余位詩人中,有四百多人到過這一帶,其中包括重量級的大詩人李白、杜甫等,他們在飽覽美景的同時,留下了《夢游天姥吟留別》、《壯游》等千古絕唱,形成一條浪漫且底蘊十足的的“浙東唐詩之路”。
誦讀李白的名句“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總會有種去尋訪天姥、赤城、天臺的沖動,口罩于是找了個周末去游歷這些地名所在的新昌和天臺兩縣。從上海到新昌縣城三百五十公里,全程高速公路,三個多小時可以到達。周五下班之后出發(fā),到達新昌住下已經晚上九點多。第二天早晨先去縣城邊緣的大佛寺,六朝時期這里就是佛教文化交流中心,是高僧星聚并創(chuàng)立許多佛教光輝業(yè)績的地方,也是天臺宗祖庭之一。
不過,現在的大佛寺景區(qū)已經是一個綜合性景區(qū),進入山門不遠右手方向的小山谷被建成“射雕村”,村口彎弓向天的是大俠郭靖還是蒙古大汗并不重要,但那尊青銅像的力與美還是很贊的。神雕村的其他建筑純粹是為拍戲而建的,沒風格沒底蘊,還不如旁邊的硅化木展示區(qū)。
新昌因為硅化木成為國家地質公園,因為地殼劇烈變動而深埋地下的樹木經過漫長年代,二氧化硅水溶液逐漸充填到樹木結構中去,由礦物質取代了有機質,但保存了樹木的細胞結構,形成了木化石。因為其主要成份是硅,所以又稱硅化木。有的亭亭玉立,有的粗獷雄壯;有的黑如煤炭,有的色如黃蠟;有的樹皮和蛀蟲疤痕猶在,有的已被人工打磨得如玉似珍;各式各樣,種類繁多。硅化木的年齡有億年以上,故又稱“長壽石”,石壁上有一個巨大的“壽”字,為著名書法家沈鵬手筆。
繼續(xù)前行,左側半山有臥佛殿,因乃近代之作未去。右邊有座黃墻黛瓦的華嚴庵。沿著石板路繼續(xù)向右走,遠遠就能看到對面有一笑逐顏開的石像。走近看整個景觀是自然山體跟人工頭像的完美結合,俗稱露天彌勒。山體就是大佛的身軀,盤腿而坐,袒胸露腹,十米高的佛首被設計者巧妙地安置在這個小山頭上安置了一尊頭像,組成一尊頭頂藍天、笑口常開的露天彌勒。不過看那佛首也似近代拼接作品,還是近旁那六尊憨態(tài)可掬的小型石佛更讓人喜愛。
露天彌勒的左邊是羅漢洞,在這個天然山洞中,依據地勢構建了神情夸張和形態(tài)各異的五百羅漢?;氐街饔蔚?,前方不遠有千佛院。
經過天王殿緩步走上臺階,幾十級之上有一大一小兩個石窟,石窟壁上雕滿手掌大小的佛像,共計一千余尊,故名千佛院。這是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南朝作品,均為陽雕手法,可惜是文革時期,有很多佛像被毀,尤其是大石窟左右兩側的高一公尺的護衛(wèi)菩薩,也被砸去了大半。千佛巖石窟造像是我國南朝的重要遺跡,已收入《中國百科全書》的《美術卷、石雕藝術全集》,尤其是從兩尊護衛(wèi)菩薩從殘存的遺跡看,作將士形,立于蓮臺上,寶繒護肩,雕刻工藝細膩精湛,考古文物專家對這二尊浮雕極為重視,認為其文物價值很高。
繼續(xù)前行經過一座城隍廟,原在縣城西門內,后由于舊城改造搬遷到這里。佛心廣場旁照壁上刻的是唐代著名的田園詩人孟浩然寫的詩《臘月八日于剡縣石城寺禮拜》:“石壁開金像,香山繞鐵圍。下生彌勒見,回向一心歸。竹柏禪庭古,樓臺世界稀夕嵐增氣色,余照發(fā)光輝。講席邀談柄,泉堂施浴衣。愿承功德水,從此濯塵機”;對面有座“古井亭”,重檐平頂,照壁上又有一詩,是唐代詩仙李白為大佛寺而寫的,盛贊新昌風景秀麗,“到此看無厭,天臺覺懶游”。
進入寺門是巨大的放生池,左邊是“曇光尊者舍利塔”,埋葬著大佛寺的開山祖師曇光的骨殖。他是東晉高僧,有佛教入浙“習禪之祖”之稱,共活了一百一十歲,其中在大佛寺五十三年。繞過一大一小兩個放生池,從“石城古剎”的仿古牌坊下走過,迎面就是天王殿,與多數傳統(tǒng)寺廟一樣供奉著彌勒菩薩、韋馱菩薩及四大天王。然而大佛寺不像其他寺廟那樣有著規(guī)整的建筑格局,所有建筑都是依據山勢而成的,朝向各異且步道曲折,轉過兩個彎才能來到大雄寶殿前。
寺院里大雄寶殿一般為兩層,而大佛寺的卻有五層,每層樓閣都有懸匾,最上面“逍遙樓”是唐顏真卿的真跡,體現出佛教在漢化過程中佛道合流。其第一層到第三層中空,里面供奉著一尊高達十六米、金碧輝煌的石彌勒像,被美譽為江南第一大佛。
開鑿于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南朝,這尊大佛是比樂山大佛還早兩百多年的文物,由三代高僧帶領工匠共花三十年的時間才雕鑿而成,殿外第三層的“三生圣跡”匾額所指就是這段佳話。歷代對大佛都曾經有過裝飾,唐朝時曾在佛表面施以七珍八寶,現在看到的金碧輝煌的表面是一九九一年重新裱金再開光的,共用了兩公斤多的黃金打成四十八萬張金箔,一一裝裱上去的。有記載曰,第三代高僧僧佑接替前兩位繼續(xù)造像時,因石窟太淺,鏟入五丈引起山崩,竟露出佛的姿態(tài),“全身坐現,自頸以下猶在石中”。原來佛就隱在巖中,巖即佛,佛即巖,可說是造像史上的傳奇,所以大佛能雕鑿得如此完美。工匠們有意將大佛頭部放大,頭高占全身的三分之一還多,這個比例在藝術上很好解決了仰視中的視覺差問題,使得大佛整體比例和諧、身段勻稱,充分體現出石窟造像藝術的高超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繼續(xù)向前再轉一個彎,是新建的大雄寶殿,續(xù)拍的電視劇《西游記》最后一組景頭就是在此拍攝的。資料上說殿內供奉的是三世佛,但因整體維修未能入內參觀。大殿前有天井,殿前有石獅一對、古井一處。之后的大悲院等建筑也在維護中,大佛寺的參觀只能到此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