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有氣度 做事要有尺度 人生是一本深奧的“處世哲學”,如何“把握尺度”,將是你成就完美人生的關鍵。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為人處世都應該有一定的標準與原則。倘若你將這些“尺度”拿捏的恰到火候,這無疑將為你贏得寬廣深厚的人脈網。 春秋時的越王勾踐,在失敗后以當奴隸于吳為“小節(jié)”,臥薪嘗膽,十年積蓄,一朝滅吳,最終成就了立國的大事;韓信不拘于胯下之辱,最終成了西漢的開國功臣;愛因斯坦不拘于衣衫襤褸,提出了相對論……這些成大事者志存高遠,將目標放遠,從大局著眼,不拘小節(jié),最終獲得成功。 “不拘小節(jié)”是一個比較泛化的概念,形容待人處世不拘泥于小事,不被小事約束手腳,多指不注意生活瑣事。這里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拘”和“小節(jié)”兩個地方。首先,“拘”是拘泥的意思,表達的是被束縛其中。很顯然,不拘泥不等于不注重、不遵守。不束縛于小節(jié),即讓我們做事的眼界更寬闊、更靈活。其次,“小節(jié)”的意思是無關大局的細枝末節(jié),非原則的瑣事。其外延非常廣泛,從小的方面來講,涉及吃穿住行;從大的方面來講,包括生死攸關等切身利益。科學家愛因斯坦整日蓬頭垢面,可謂不拘小節(jié);詩人李白豪放不羈,當稱不拘小節(jié);雷鋒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不在乎個人利益,更是不拘小節(jié)。 此外要注意,“小節(jié)”不同于“細節(jié)”。“細節(jié)”是構成事物的要素,不可或缺;而“小節(jié)”在事物發(fā)展中屬于次要矛盾。一個細節(jié)被忽略了,那么它往往會影響整件事情的成?。?/font>而一個很大的小節(jié)可能對事物的發(fā)展毫無影響。這就像航行中的商船,如果船底破了一個小洞,則整艘船可能會沉入海底,那么這個小洞就是細節(jié);而如果水面上的甲板上破了一個小洞,那么除了影響美觀外,卻不會造成任何損失,此時這個小洞就可稱為小節(jié)。細節(jié)與小節(jié)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不能簡單等同。 成大事者只有不拘小節(jié),才能成功。 一方面,從“成大事者”的主體特點看。成大事者必是在某領域取得了杰出成就,并對社會產生的積極影響比較大、比較持久。縱觀古今成大事者,不難發(fā)現他們具備一些共同特征:一是看待事物的眼光長遠,并對事物的發(fā)展趨勢具有敏銳的預見力和洞察力;二是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清楚“小節(jié)”的關鍵所在和作用,不會拘泥于沒有原則的瑣事上;三是成大事者一般性格獨特,不拘小節(jié)。某領導人在人才的定義中提到:要用人唯賢,不拘小節(jié)……這在客觀上肯定了不拘小節(jié)與人才之間的關系。 另一方面,從現實角度分析。人的精力非常有限,欲成大事,必須洞察事物的發(fā)展方向、把握大局。正所謂“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只有心無雜念,才能一心一意地做事。若拘于小節(jié),在非原則的瑣事上投入大部分時間和精力,“眉毛胡子一把抓”,必然對成大事產生阻礙作用。 再一方面,從理論層面判斷。事物的矛盾分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其中,“方向”“大局”是主要矛盾,對事物的發(fā)展起決定作用;“小節(jié)”是次要矛盾,對事件的發(fā)展不起決定作用。因此,在處理問題時不能舍本逐末。一般情況下,在解決主要矛盾的同時,次要矛盾也能迎刃而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