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賞詩歌遣詞的妙處,有以下角度:1、這個字或詞是什么意思;2、有沒有構(gòu)成語法現(xiàn)象,如顛倒、活用、用典等;3、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4、表達出什么樣的意境;5、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6、是否具有音韻美。
鑒賞詩歌造句的妙處,有以下角度:1、描繪了什么樣的景象;2、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3、運用了什么樣的手法;4、蘊含了什么樣的理趣。
【典例1】閱讀下面這一首詩,完成試題。
華 子 崗
日落松風起,還家草露睎。
云光侵履跡,山翠拂人家。
請談?wù)?font face="Times New Roman">“侵”“拂”兩個字的妙處。
答:“侵”字寫出了夕陽余暉逐漸消退的過程,和詩人在夕陽西夏時一步步下山的生動情景。“侵”和“拂”兩字運用擬人的手法,增強了動感,也使人想到山色清翠可愛,柔和多姿,表現(xiàn)出詩人對云光山翠的眷念之情,折射出詩人對華子崗的喜愛和留念。
【典例2】閱讀下面一首詞,回答后面的試題。
更 漏 子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云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夜夜,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是什么意思?在抒情上有什么特點?
答:秋夜三更冷雨,點點滴在梧桐樹上,這離情又有誰可以理解呢?點出了詞的內(nèi)涵。該句寫人之所聞,融情于景,情景交融。那一直到天明、沒有休止的綿綿秋雨,如主人公的離情連綿不斷。“苦”正是離情的道不清說不明的真實況味,是全詞的詞眼。
要點2 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
要熟練掌握詩歌中常用的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和藝術(shù)構(gòu)思技巧
1、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對比、夸張、對偶、反問、設(shè)問、反復、互文等。
2、表達方式:敘述、議論、抒情、描寫??疾榈闹攸c是抒情(直接抒情、間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和描寫(正面、側(cè)面、細節(jié)、動態(tài)、靜態(tài)描寫)。
3、表達手法:對照、襯托、渲染、烘托、用典、鋪墊、象征、動靜結(jié)合、虛實相生、借景抒情、借古抒懷、借古諷今、托物言志、以樂景寫哀情等。
【典例1】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詩后的問題。
白 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fā),散作乾坤萬里春。
(1)在這首詩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2)作者主要運用了哪些寫作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1)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清高、報春的特征。(2)主要運用了襯托(用冰雪襯托梅之堅毅)、對比(與桃李對比以顯示梅之高潔)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堅持理想操守、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典例2】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回答問題。
有 美 堂 暴 雨
游人腳底一聲雷,滿座頑云撥不開。天外黑風吹海立,漸東飛雨過江來。
十分瀲滟金樽凸,千杖敲鏘羯鼓催。喚起謫仙泉灑面,倒傾鮫室瀉瓊驚。
這首詩運用哪些表達技巧來表現(xiàn)了“雨字暴”這一主題?
答:作者通過側(cè)面烘托、比喻、夸張、聯(lián)想、想象等手法表達了“雨暴”這一主題。前三句為側(cè)面烘托,從聽覺、觸覺、視覺等方面描繪了暴雨欲來的景象。第四句寫雨大,“飛”過大江,極狀其勢。五、六句運用比喻,把雨后西湖水比喻成一只盛滿美酒的杯,將要溢出,又把雨比喻成敲鼓之聲,極狀其“暴”。后兩句發(fā)揮充分的聯(lián)想和想象,由眼前暴雨聯(lián)想到李白“泉灑面”,豐富奇特。
要點3 分析詩歌的形象
詩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兩個方面。
詩歌塑造的人物形象常見的有:豪放灑脫的形象(如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表現(xiàn)了李白淡于富貴、傲視圣賢的思想,也放映了李白傲岸不羈、豪放自負的性格);憂國憂民、淚濕青衫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吾廬受凍死亦足“詩人并不僅停留在個人的哀怨中,卻能推己及人,其憂國憂民的精神可見一斑);歸隱田園、鐘情山水的形象(如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寫的就是悠游自在的隱居生活,說明詩人安貧樂道的思想);愛惜人才的形象(如龔自珍“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其對人才的渴求,毫無遮掩的表現(xiàn)在字里行間);兒女情長的形象(如李商隱“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臘炬成灰淚始干”,詩人寫了暮春時節(jié)與所愛女子離別始的無限憂傷和別后相思的綿綿情意,表達的是對忠貞不渝的愛情的歌頌)等等。
詩歌景物形象安排的一般方式有三種:1、一組意象 這類詩歌往往攝取一組自然物象,和諧統(tǒng)一的組成自然生活圖景。這圖景傳達著一種氣氛或情調(diào),或就是抒情主體個人感情的載體。這組物象被賦予了深厚的詩意內(nèi)涵,并構(gòu)成了意象群。它反過來不斷強化抒情主體的情緒體驗。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就通過一組物象描繪了一幅蒼涼蕭瑟的秋景圖,強化了詩人孤寂痛楚、凄愴欲絕的思鄉(xiāng)情感。2、一個中心意象 這類詩歌往往通篇運用隱喻象征或托物言志的藝術(shù)手法,集中筆墨描繪一個中心意象。這類意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有人格化的物,它既體現(xiàn)出客觀物象的特殊性,傳達物象的精髓內(nèi)蘊,也能抒發(fā)抒情主體的主觀情思,它或者是某種理想人格的象征,或者直接是抒情主體的化身。如陸游《卜算子詠梅》通過寫梅花風雨侵襲的處境、卓然不群的風骨,象征了詞人不同流合污,雖粉身碎骨仍矢志不渝的可貴人格。3、敘述片段、生活場景成為意象 這類詩歌通過具體的生活片段、細節(jié)場景來表現(xiàn)抒情主體的無限情思或微妙的心理。即使有個別的客觀物象,但那僅僅是為抒情主體設(shè)置的背景。如辛棄疾《清平樂茅檐低小》通過“大兒鋤豆,中兒編織雞籠,小兒臥剝蓮蓬”這些敘述,反映作者心情的安然自樂,農(nóng)村生活的恬靜閑適,同時給讀者留下大幅度的想象空間。
【典例1】閱讀下面一首詞,回答后面的問題。
鵲橋仙 夜聞杜鵑
茅檐人寂,蓬窗燈暗,春晚連江風雨。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淚,驚殘孤夢,又揀深枝飛去。故鄉(xiāng)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零羈旅。
(1)這首詞“茅檐人寂”等三句描寫了什么景象?有什么作用?
(2)詞中“林鶯燕巢總無聲,但月夜常啼杜宇”兩句運用了什么手法?這樣寫在表達上有什么好處?
答:(1)這三句描寫了春晚寂靜、昏暗、風雨凄迷的景象。其作用在于為杜鵑出場作鋪墊,也為后文表達詞人飄零身世和凄涼心境作鋪墊。(2)運營烘托手法,其好處是以“靜”襯托出杜鵑啼聲的孤獨和悲切。“總無聲”襯“常啼”,而啼聲則引出下句“催成清淚”,映“孤”字。
【典例2】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試題。
漁 家 傲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物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障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試簡述“千障里,長煙落日孤城閉”一句所寫的景物的特點。
答:以“千障”“長煙”“落日”“孤城”組合成一幅立體的塞下秋景圖,渲染出一種開闊蒼涼的氣質(zhì)。
要點4 評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答題之前,必須要了解以下基本知識:1、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創(chuàng)作風格,有助于對作品內(nèi)容的理解和把握;2、注意題目、注釋和前面的序,了解年代、創(chuàng)作緣由和背景;3、借助詩歌的形象、意境、風格、體裁,利用含蓄的語句或用典,領(lǐng)悟和把握詩人的觀點和態(tài)度。
解題格式:采用了哪種表達方式(或修辭方法,或表現(xiàn)手法),寫出了哪個意象的什么特點,表現(xiàn)或突出了哪種思想感情,起到了哪種作用。
【典例1】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試題。
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
邊烽警榆塞,俠客度桑干。柳葉開銀鏑,桃花照玉鞍。
滿月臨弓引,連星入劍端。不學燕丹客,空歌易水寒。
【注】鄭少府,駱賓王的朋友。唐高宗顯慶年間,契丹等貴族集團,多次擄掠侵擾邊境,東北遼陽一帶戰(zhàn)事不斷。鄭少府此時遠赴邊疆從軍。駱賓王寫下這首詩為他送行。
(1)這首詩的主人公是誰?他有哪些特點?作者是如何刻畫這一形象的?
(2)詩中有倒裝的句子,找出來,并說說它的作用。
答:(1)詩中的主人公是俠客。運用了側(cè)面描寫的手法,寫了俠客武藝高超,豪爽而又雷厲風行,有高昂的愛國熱情,及勇于拼搏、敢于犧牲的精神,如借寫騎馬彎弓烘托出“俠客”風姿颯爽、神采奕奕的形象,最后一句反用典故“荊軻刺秦王”寫出了他的愛國熱情和犧牲精神。(2)“柳葉開銀鏑”是倒裝語句,應是“銀鏑開柳葉”,意思是銀箭頭射穿柳葉,形容“俠客”劍無虛發(fā),技藝過人。
【典例2】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試題。
昭 君 怨
道是春來花未,道是雪來香異。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籬茅舍,富貴玉堂瓊榭。兩地不同栽,一般開。
(1)這首詞上闋吟頌的是什么事物?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
(2)這首詞下闋表現(xiàn)了詞人什么思想?
答:(1)梅。起首二句采用暗喻手法,不正面點破“梅”,而從花開的時間和花的色香等方面加以比較:說它是花,春天還未到;說它是雪,卻又香得出奇。前者暗示它在臘月里開花,后者表明它顏色潔白,不言梅而梅自在。(2)用對比的手法,明寫梅花不擇環(huán)境“一般開”,暗贊其貧賤不移、富貴不淫的高貴品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