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文章
發(fā)文工具
撰寫
網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chuàng)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解放前的獻縣總堂遠近聞名。它曾是直隸(河北?。〇|南天主教的中心,也是全中國培育耶穌會士的大本營。它不僅占地大,機構全,所轄地域遼闊,工作人員數目龐大,最重要的是它的作用無堂能比,所做的貢獻使人驚憾。因此人們譽之為“華北第一堂”。
獻縣總堂各機構的大致分布
獻縣總堂分兩個大院,其中主要機構設置在東院。西院則是修女們生活工作的地方,當然那里有屬于她們的診所、學校、孤兒院、敬老院等慈善事業(yè)。寶血會、拯亡會、煉靈主母會、獻堂會及仁慈堂的貞女們,或隱修或顯修,目的相同,方法各異,使整個西大院變成了整個教會女性世界的縮影??偺脰|院有巍峨莊嚴的耶穌圣心大教堂(主教座堂),有主教公署與主教小院內有精美的小圣堂及私人花園等。還有屬于教區(qū)的大小修院及中西結合式的小學、中學、師范及法文學校,這些設施占據了東大院的南部。東大院的北部自西至東則是耶穌會士的各種事業(yè)與耶穌會院。有聞名中外的印書館,技術精湛的醫(yī)院,還有中西制藥廠,天文臺、照相館、發(fā)電廠、機磨及木工房、白鐵廠、釀酒廠、染房。這些以東則是耶穌會會院。主教座堂的北邊,院內除了辦公機構外還有耶穌會的初學院、文學院及作為羅馬額我略大學分校的哲學院,這些學院都是培育會士的機構,通過在這里的嚴格訓練,耶穌會士們都練就一身的本領,為基督的神國去開疆拓土,為人類做出巨大的貢獻。
東大院有兩個大門(即東西大門)和一個在東大門以北專供運輸車輛通過的大門。東大門為總堂的正門,它正對著主教座堂,教友們通過這里才可進入大教堂。東大門的北邊是總堂的門房、招待所,再往北有兩座小樓,那是接待先生(傳教神父的助手)們的地方,由于這里忽然向東展出,當地人稱之為“先生臺”。后來總堂在這里修建了一座圣母亭,夏天晚上成群結隊的教友跪在大街上,面朝北邊亭臺上的圣母像誦念玫瑰經。晚風習習,經聲朗朗。成了當時總堂的一大景觀。先生臺北邊便是存放馬車及飼養(yǎng)馬匹的地方,人稱馬號。這些設施都在耶穌會院的東部。
總堂的設立與大教堂及主教府的修建
獻縣總堂始建于1860年。教區(qū)成立之初總堂設在威縣的趙莊,因兩次遭當地土匪及白蓮教的搶劫,首任代牧郎懷仁主教便決定將總堂向北遷移。當徐博理神父到獻縣擇地時,大張莊教友主動獻出自家的大片土地。恰與村中原有教堂地產連在一起。徐神父便選定了獻縣大張莊做為教區(qū)中心所在地。
1861年春天,教區(qū)在徐神父及吉玉隆修士的主持下開始修建修院(即現在教區(qū)牧靈委大教室處)及耶穌會院。4月18日首批住房完工。5月13日教區(qū)中心正式遷往新址。12月份總堂成立孤兒院,當年收養(yǎng)二十名孤兒,當時位于東大院西南部(即現在圣望會)。
總堂內的主教座堂是院中最高大的建筑物。1863年12月3日開始奠基,直至1866年3月28日方才舉行落成典禮。大教堂是全國首座奉獻于耶穌圣心的主教座堂。座堂呈十字形,屬哥特式建筑,建筑面積為一千五百平方米,可容納2000余人。大堂主祭臺及堂周圍各彌撒間中小祭臺共17座。每日神父在各祭臺上輪流舉祭。大教堂主體為磚石結構,墻面磨磚對縫甚為齊整,柱頭檐角以磚磨制成各種形狀,造型奇特異常美觀。室內的天花板都是多層紙裱糊成,而屋頂全部為鋅板鑄成。大教堂鐘樓共有三層,高三十三米,遠超過當時獻縣所有的建筑。再加上那二十余米高的龐大的堂身,望去馬上會有一種直上云天的感覺。圣堂尖頂形的巨大窗戶,鑲著五彩斑斕的彩色玻璃。當陽光照耀時,熠熠閃光,充滿了神秘色彩,吸引著當時的教內外群眾。(堂內高大的耶穌雕像形態(tài)逼真,面容慈祥,向進堂的教友顯露著自己愛人的圣心。圣堂三層鐘樓均安置銅鐘,以輪敲擊,每日清晨彌撒時鳴其一,遇行大禮時,則三鐘齊鳴,聲音可聞七八里。)
主教座堂的西邊是主教府大院,位于北面的樓房(即現在的南樓)是教區(qū)辦公室及教區(qū)神父的住宅。以此向南便是大修院及其東邊的小修院,馬主教時期(1901—1908)小修院遷往公學內。原小修院校舍改建為樓房(因樓脊上安裝了鐵公雞風向標,人稱公雞樓),成為大修院用房。直至1942年公學停辦,這里又恢復為小修院。大修院南走,便是原仁慈堂的位置了(即現在的牧靈委大教室及與之連接的西邊小樓)。主教座堂的東南有一小院為主教私人住室,內有小圣堂、臥室、書房及客廳。院中是幽靜的小花園(位于現在的小修院以北,公雞樓北附近的菜園處)。
主教府西邊分兩部分(南北),北部為教區(qū)的作坊與工廠,南部三院落為公學,又稱圣母公學。公學的南院開始為孤兒院的地方,后孤兒院1868年遷往仁慈堂。公學始建于1870年。步主教****1900時期公學已是三個院落,但全為單層瓦房。1905年教會實行學制改革,增設西式科目,教學質量迅速提高,曾獲河間知府贊揚。1930年開設高中部,劉欽明主教將公學圣堂東部的平房接改為樓房,同時也將圣堂加高與樓房連成一體。1932年法籍神父葉慕華神父任校長后學校改稱為慕華中學。自1873年修道院預科班便設置在公學內,即公學的北院。1939年趙主教在北院建起中學大樓(即原檐子樓)。從此公學三院皆為公學校舍,小學遷至東大院以外的地方稱慕華小學。慕華小學南為寵愛院,是修女辦的仁愛好小學校舍,約四處民宅大小,房舍40余間。
耶穌會院與總堂的防御工事
獻縣總堂與獻縣教區(qū)耶穌會院是同時成立的。教區(qū)成立之初傳教士絕大多數是耶穌會士。會院是他們度團體生活的地方,是他們的家。耶穌會院坐落在總堂東大院的東北部。1861年耶穌會在剛設立的總堂建起十八間房子當作他們的會院。1867年開始收初學修士。1880年4月5日新的會院落成(即現在的大北樓、中樓及東西小樓),除會中領導辦公機構外還包括初學院、文學院、哲學院及獻縣著名的藏書樓。整個會院房屋265間,占地88畝。在會院的東北角上建圣母山一座,專供會中神父、修士朝拜圣母。
耶穌會士是獻縣教區(qū)的創(chuàng)建人,教區(qū)前七任主教都是耶穌會士,自1859年6月23日起教區(qū)耶穌會長兼任當然的副主教之職。教區(qū)初起,總堂的一切事務皆由耶穌會士創(chuàng)建與管理,如修道院(1860年)、公學(后改慕華中學)(1870年)、醫(yī)院(1862年)、制藥廠(1882年)、印書房(1874年)、云臺山的種植與養(yǎng)殖(1864年)、孤兒院(1863年)、天文臺(1873年)及在天津的工商大學(1921年)、北疆博物院(1914年)。還有教區(qū)在總堂外不計其數的學校及慈善事業(yè)。耶穌會士們在傳教之余,興辦這些事業(yè)除了使教區(qū)得以存在、教職人員正常生活外,還啟迪當時群眾學習知識,認識真理提高國民的整體素質,解救痛苦中的人們,為中國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總堂遷至張莊后,教區(qū)先將自己的房子與土地用磚墻圈了起來。先是東大院,然后又置買了西大院,中間隔有近百畝的菜園。在東院與西院的周圍教區(qū)除修建堅固的圍墻外,還有炮臺與護城河等防御工事。這些都是為抵御當時匪徒所必備的。
1863年春天,白蓮教武裝騎匪在山東一帶到處搶掠,迫近教區(qū)。當地的土匪也不時地來騷擾。教區(qū)耶穌會會長李秀芳神父與主教商議,加強防護總堂的安全。因此郎主教向附近教友致一公開信函,邀請教友們前來幫忙。教友聽到主教的召喚馬上大批來總堂勞動,很多教外人也前來協(xié)助,不少人還自己捎帶著食物,他們在東大院圍墻西邊兩角先修筑了炮臺,另外在北墻中間修一大炮臺以抵御由村外來的強匪,炮臺皆為半圈形,上置一門洋炮,另備洋槍數枝,以擋射近處的匪徒。
西大院的各修女會院
1917年1月,教區(qū)又在東翟莊附近購置土地建女校,占地47.5畝(即現在西大院醫(yī)院處)。整個西大院占地整二百畝。由獻堂會的修女們管理。
原仁慈堂住址為東大院東南部,始建于1867年。培訓貞女教師,10年后有86名貞女在為教友服務。
1908年獻堂會在仁慈堂中成立。1918年修女有37人,而仁慈堂有貞女教師598人。 這些貞女與修女被派到教區(qū)各個村莊成立要理學校。后法籍拯亡會(1919年)開始來獻縣考察。1921年建立會院,便開始在西大院女校附近建房舍,之后拯亡會與獻堂會修女及仁慈堂的貞女全部遷移到西大院生活。拯亡會修女來獻縣后承辦診所與高級小學、中學。1924年寶血會來獻縣建立會院,這是一個隱修團體,每天以勞動、默觀為主,不與外界往來。拯亡會便將自己的住處讓與寶血會,自己重建會院、圣堂。這樣西大院便成了四個貞女團體共屬的大家庭。院子北部為寶血會會院,最南部為獻堂會會院及仁慈堂貞女會院,一面拯亡會在寶血會南的樓上生活。
1921年11月15日,劉欽明主教又成立國籍修女會救亡會(現圣望會的前身),她們的會院則在拯亡會以南、獻堂會以東、仁慈堂貞女會院以北。救亡會的修女主要擔負診所的工作。
1934年6月9日,西大院圣母山落成。劉欽明主教祝圣后,修女及女學生們開始在本院朝拜圣母。
來自: 張英明911 > 《我的圖書館》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一張上世紀初獻縣知縣騎馬老照片,引出當時很多血雨腥風的歷史故事
晚清時期,騎在馬上的獻縣前知縣吳燾,穿七品官服,帶燕鴒官帽,騎著馬照片上文字“ 前獻縣知縣吳燾因保護教堂與教主葛光被法帥巴猷相好...
抗日時期獻縣教區(qū)大修道院慘案
抗日時期獻縣教區(qū)大修道院慘案我從手頭可得的資料中,找到一些有關在抗日時期獻縣教區(qū)(現在為滄州教區(qū))大修道院師生工人,被日本士兵殘忍殺害的記錄,將它羅列于此,以慰先靈。據被放出來的老輔理修...
若石總修院
這時,在1939年4月27日新成立的景縣監(jiān)牧區(qū)(版圖為河間府南部及冀州12個縣),由奧地利(已經與德國合并)主教負責,被獻縣、永年、大名和景縣4個教區(qū)認定是較為安全的地方,于是決定聯合在景縣開辦若...
獻縣張莊天主教堂
獻縣張莊天主教堂。獻縣張莊天主教堂位于縣城以東的張莊村,據歷史資料記載,公元1856年(清咸豐六年)5月,羅馬教廷決定從法國遣使會管...
耶穌會
耶穌會。但在1759年,葡萄牙驅逐耶穌會,1762年,法國國會取締耶穌會,1767年西班牙驅逐耶穌會,三國君主呼吁教皇取締耶穌會,被教皇克雷芒十三世抵制。耶穌會與中國。輔仁大學的法學院及管理學院為耶...
徐匯源(下)【圖文】
徐家匯天主堂介紹 蒲西路185號 徐家匯天主堂,1905年始建,1910年竣工。徐家匯天主堂 徐家匯天主堂。1960年4月上海市天主教第一屆代表會...
河南最漂亮的天主教堂在開封
河南最漂亮的天主教堂在開封 – 【人人分享。在明代,著名的西洋人利瑪竇神父為了尋找一支遷徙到開封的猶太人,派遣教士前往開封,這掀...
山西教會簡介
1891年1月6日,江終于太原,任山西教區(qū)主教30年 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羅馬教廷將山西教區(qū)撤銷,分劃為北境、南境兩教區(qū)。北境教區(qū)因主教座堂設在太原,又稱太原教區(qū)由艾士杰主教管理(江類思養(yǎng)病)...
北京景色 教堂一瞥
三、北堂西什庫教堂 北堂西什庫教堂本名救世主教堂,位于北京市西城區(qū)西什庫大街33號,是一座天主教堂,由于兩位天主教教士洪若...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