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預(222-285),字元凱,京兆杜陵(今陜西西安東南)人,西晉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學者,滅吳統(tǒng)一戰(zhàn)爭的統(tǒng)帥之一。歷官三國魏尚書郎、河南尹、度支尚書、鎮(zhèn)南大將軍、當陽縣侯,官至司隸校尉。功成之后,耽思經(jīng)籍,博學多通,多有建樹,被譽為“杜武庫”。著有《春秋左氏經(jīng)傳集解》及《春秋釋例》等。 杜預,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畿,魏尚書仆射;父親恕,幽州刺史。從小博學多通,有立 功、立言的志向。父親因與司馬懿不和,被幽禁而死,杜預年過三十仍未出仕。后來娶了司馬懿的女兒,在司馬昭執(zhí)政后漸受重用,先后參與了伐蜀和《晉律》的修訂。魏后,杜預多次被晉武帝啟用出鎮(zhèn)邊關,在任期間杜預提出了五十多項安邊興國的建議,均為朝廷采納,并修訂出通行于世的歷法。在朝時,也對時政多有損益,《晉書》本傳稱其“在內七年,損益萬機,不可勝數(shù),朝野稱美,號曰「杜武庫」,言其無所不有也?!毕虒幩哪甓蓬A繼任羊祜為鎮(zhèn)南大將軍都督荊州事,期間興修水利,有政績。曾奇襲西陵,三陳平吳之利害。在最后的滅吳戰(zhàn)爭中擔任西線指揮,智取江陵,招降交、廣,為西晉的統(tǒng)一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不擅騎射,“身不跨馬,射不穿札”。自言有“《左傳》癖”。 《守弱學》
卷一 敬強篇
世之強弱,天之常焉。強者爲尊,不敬則殃,生之大道,乃自知也。君子不懼死,而畏無禮。小人可欺天,而避實禍。
非敬,愛己矣。智不代力,賢者不顯其智。弱須待時,明者毋掩其弱。奉強損之,以其自亂也。示弱愚之,以其自謬焉。
卷二 保愚篇
人不知者多矣。知之幸也,不知未咎。智以智取,智不及則乖。愚以愚勝,愚有餘則逮。智或難爲,餘則克之,得無人者皆愚乎?
上不忌愚,忌異志也。下不容詐,容有誠也。上明而下愚,危亦安。下聰而上昏,運必盡。言智者莫畏,畏言愚也。
卷三 安貧篇
貧無所依,不爭惟大,困有心賊,抑之無恙。不惡窘者,知天也。惰以致貧,羞也。廉以不富,榮也。蹇以無貨,嗟也。貴生敗兒,賤出公卿。達無直友,難存管鮑。勿失仁者終富,天酬焉。莫道苦者終盛,人敬矣。
卷四 抑尊篇
智尊者未必強,名實弗契也。霸者存其弱,勝敗無常焉。弱不稱尊,稱必害。強勿逾禮,逾則寇。不罪於下,禍寡也。目無貴賤,君子也。
心繫名利,小人也。君子尊而澤人,小人貴而害眾。至善無跡,然惠存也。至尊無威,然心懾耳。
卷五 守卑篇
智人卑莫僭,贏馬勿馳。草木同衰,威存其榮。君不正臣譎,君之過也。上無私下讜,上之功也。功過由人,尊卑守序,卑不弄權,輕焉。
寵不樹敵,絶焉。陋不論道,暴焉。堪親者非貴,遠之不辱也。毋失者乃節(jié),恃之者必成矣。
卷六 示缺篇
天非盡善,人無盡美。不理之璞,其眞乃存。求人休言吾能。悅上故彰己醜。治下不奪其功。君子示其短,不示其長。
小人用其智,不用其拙。不測之人,高士也。內不避害,害止於內焉。外不就禍,禍拒於外哉。
卷七 忍辱篇
智至辱非辱,乃自害也。至忍非忍,乃自諒也。君子不怨人,怨天也。小人不畏君子,畏罰也。君子小人,辱之可鑒焉。
強而無仁,天辱之。弱而不振,人辱之。辱不滅人,滅於縱怒。大辱加於智者,寡焉。大難止於忍者,息焉。
第八卷 恕人篇
天威貴德,非罰也。人望貴量,非顯也。恕人恕己,愈蹙(cù)愈爲君子可恕,其心善焉。小人可恕,其情殆焉。不恕者惟事也。
富而憐貧,莫損其富。貧而助人,堪脫其貧。人不恕吾,非人過也。吾不恕人,乃吾罪矣。
第九卷 弱勝篇
名弱者,實大用也。致勝者,未必優(yōu)也。弱而人憐,憐則助。劣而人恕,恕則幸。庸而人納,納則遇。以賤爲恥,其人方奮。以拙爲憾,其人乃進。無依者自強,勢所迫焉。
賢以義勝,義不容惡也。忠以誠歸,誠不輸奸也。
|
|
來自: 心靜意定 > 《奇書經(jīng)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