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山 五臺古剎 |
出處:中國佛教文化網(wǎng) 錄入: 管理員 上傳時間:2010-05-10 點擊次數(shù): 605 |
五臺山現(xiàn)有建筑比較完整的寺院95處,其中國家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6處:南禪寺、佛光寺、顯通寺、廣濟(jì)寺、巖山寺(繁峙縣)、洪福寺(定襄縣);省級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15處:塔院寺、菩薩頂、圓照寺、羅睺寺、殊像寺、碧山寺、南山寺、龍泉寺、金閣寺、尊勝寺、延慶寺、公主寺(繁峙縣)、三圣寺(繁峙縣)、惠濟(jì)寺(原平市)、石佛堂(河北省阜平縣);其余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從宗教活動場所的角度,被公布為全國重點寺院的有11處: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羅睺寺、殊像寺、碧山寺、金閣寺、廣宗寺、廣仁寺、黛螺頂、觀音洞。 五臺山佛教組織以寺院為單位,按佛教傳承之不同,寺院分為青廟和黃廟。青廟亦稱和尚廟,僧侶大都為漢族,一般穿青灰色僧衣,稱青衣僧。五臺山大部分寺院屬于青廟。青廟中又有十方廟和子孫廟之分。子孫廟按師徒關(guān)系實行家傳制,外寺僧人不得在本寺?lián)温毷隆v史上五臺山青廟多屬子孫廟。十方廟可以接待四方來僧,在寺僧人亦可十方云游,組織管理實行選賢制。現(xiàn)在,根據(jù)中國佛教協(xié)會頒布的《漢傳佛教寺院管理辦法》,原來的子孫廟均已不實行家傳制而改行選賢制,子孫廟和十方廟已無明顯的分別。 黃廟亦稱喇嘛廟,屬于藏傳佛教。五臺山藏傳佛教均屬宗喀巴大師創(chuàng)立的格魯派,信教喇嘛均穿黃衣,戴黃帽,稱黃衣僧。明永樂年間,五臺山始有青廟改成黃廟。清康熙時,敕令將羅睺寺、壽寧寺、三泉寺、玉花池、七佛寺、金剛窟、善財洞、普庵寺、臺麓寺、涌泉寺等10寺改為黃廟。于是,青衣僧改為黃衣僧,漢喇嘛由此產(chǎn)生?,F(xiàn)在,五臺山有黃廟8處,即菩薩頂、羅睺寺、廣仁寺、萬佛閣、鎮(zhèn)海寺、廣化寺、觀音洞、上善財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