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沉睡了數(shù)百年的中國巨龍正展翅騰飛的時候,人口老齡化問題卻悄然而至,似乎讓人有些猝不及防。 記得14年前的冬天,我第一次出國旅游。那天,我和妹妹在奧地利一位著名建筑師設計的色彩繽紛的建筑前拍照,當?shù)匾粚夏攴驄D靜靜地站在一旁,慈祥地看著我們,就像欣賞著自己的孩子一樣。他們目光中流露出的那種慈愛,讓我感到既溫暖,又有種隱隱的痛,我感受到了溫暖背后的那份孤獨、寂寞與凄涼。當時我真有一種沖動,想走上前去,跟他們說幾句話,并留下我的聯(lián)系方式,以便今后能與他們經常交流。 不曾想,轉眼之間,這樣的情景已經太多地出現(xiàn)在我們身邊,甚至連我自己都成了以慈愛目光看著院子里玩耍的孩子的一代人。去年,有位同進報社的同事及其妻子半開玩笑地跟我說:“我們現(xiàn)在已是‘空巢老人’了?!比缃裨谖覈?,像他們這樣,80后的獨生子女出國留學或到外地工作、家中只剩下“二人世界”的家庭已相當普遍。如今的50后包括60后,不僅面臨如何贍養(yǎng)、照顧年邁父母的問題,他們自己也在憂慮:將來我們如何養(yǎng)老? 更為憂慮的是我們的下一代——獨生子女們?,F(xiàn)在逢年過節(jié),對已經有了自己小家庭的許多80后而言,不僅要探望自己的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還要探望對方的這些親人,休假幾天,僅僅是探望長輩就已令他們身心疲憊,更別說將來的贍養(yǎng)、照顧了。而對那些出門在外的中年夫婦包括青年夫婦來說,大年三十與誰家的老人一起過,則是一道令人頭疼的現(xiàn)實難題,為此夫妻鬧矛盾、起爭執(zhí)的不在少數(shù)。我的一位同事的解決辦法是:年三十在北京陪岳父岳母過,初一飛回老家陪自己的父母。折騰是折騰了點兒,好在能兩全其美,而那些雙方父母都不在身邊且二者相隔甚遠的夫妻,始終都在糾結中。無法陪伴、照顧漸漸老去的父母,更成為許多人心中的痛。 在農村,特別是在比較貧困的鄉(xiāng)村,養(yǎng)老問題就更為嚴重。青壯年人基本上都外出謀生了,一二十年前的“386199部隊”,如今幾乎只剩下老人和年幼的孩子——女性勞動力也進城打工了,學生大都集中到鄉(xiāng)鎮(zhèn)住讀了。鄉(xiāng)村迅速地老去,使許多留守鄉(xiāng)村的老人倍感凄涼也不堪重負。年邁體弱的他們,不僅要自己照料自己的生活,還要照料家里的田地、幼童,加之經濟上的拮據,令他們的生活無比艱辛,尤其是一些算不上“五保戶”的孤寡、年邁、多病的老人,處境就更為艱難甚至凄慘。 今天幾封讀者來信反映的城鄉(xiāng)養(yǎng)老境況,帶有一定的普遍性。 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自然規(guī)律,變老是我們從出生之日起就必須面對的現(xiàn)實。其實,經歷了成長的煩惱、青春的奮斗、中年的拼搏之后,人到老年才能夠真正安下心來,靜靜地、慢慢地體味人生、享受生活,而此時,卻往往由于年齡增大帶來的體力不支以及健康的每況愈下甚至病魔纏身,而難以享受本應享受的歡樂與美好。這正是老年人的可悲之處。所以,老年人尤其需要關愛。這種關愛不僅是物質上的保證,更是精神上的慰藉。要滿足老年人的特殊需求,真正做到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醫(yī),老有所樂,只靠家庭顯然已力不從心。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國已經邁入世界人口老齡化國家的行列,并進入老年人口及高齡老年人口快速增長期和農村人口老齡化加速期。截至2011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85億,占總人口的13.7%,2030年將翻番,且“未富先老”;養(yǎng)老,不僅是亟待破解的家庭難題,也是社會難題;破解這一難題,家庭、社會特別是政府都責無旁貸。對此,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必須盡快行動起來應對。否則,人口老齡化問題必將成為我國騰飛的沉重翅膀,必將影響民族復興的偉大進程。 |
|
來自: 棋中王 > 《老年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