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細雨日,恩波煙雨情
細雨亂落江南,零落幾許柳絮翻飛。已是春天了,去年柳絮為殆盡,今年新芽未長成。這天氣沒有一點回旋,仍是冰冷的叫人透不過氣來。 落雨的江南,聞不出一絲暖意,但即使這般依舊動人心魄。很多人喜歡細雨零落的江南,煙雨朦朧中似乎有一種神秘的氣息吞噬著你,無法自拔,便深陷其中,倒也是別有一番風味在心頭。 我比喜歡江南落雨,濕漉漉的,很容易壞我心情,但也說不上討厭。若說茶樓雅座,琵琶聲聲,一杯清茗,幾滴細雨,便為柔情。亦或是打一柄傘,漫步在濕漉漉的青石板路,倒也風雅至極。而江南細雨,不知何時,像是一種文化,已深入人心。人們的印象里,江南總多雨,雨中亦帶情,猶是斷橋上,一傘定鐘情。
的確,許仙與白娘子的故事,已被江南煙雨洗濯千年,仍是無分好褪色,倒更是添色良多。讓更多的人知曉、迷戀、向往。而故事,卻也只是故事,帶來的總是一份感知罷了,就算奪了你的情,你也討要不回什么,微微一笑了之。 我生于富春江畔,更熟悉的不是斷橋,而是恩波,恩波亦是一座古橋,它橫跨莧浦河上,臨近富春江處。三孔石拱橋,東西走向,長57米,寬6米,凈跨49米,中孔跨度18.4米,兩邊小孔跨度各為15.3米,下設分水尖。為敞肩弧拱,橋面用條石錯縫鋪設。兩側設望柱、欄板,望柱雕刻垂蓮、蓮蓬、芙蓉及獅子等。是目前保存較為完好的明朝中晚期頗具特色的石拱橋。
而每座古橋都有一個,甚至更多的故事,即使是傳說也罷,總之讓我有一種感覺,說不出的激動,就仿佛每一次走過斷橋,我都能親眼目睹許仙與白娘子的相識一般,一柄油紙傘勾勒出的相思情意。 恩波也有一個故事。傳說,恩波本是一座木橋。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縣令施陽得以石易木,改建為石橋。石橋將至竣工時,最后要在橋的中間,位于最拱的位置,放置一塊石板,越是二米乘二米的正方形石橋??墒窃趺捶胖枚紵o法,這石板就是與橋合不起來。這時候,一位孕婦人從橋邊走過,被工人叫住,讓她出手幫忙扶一下。說來也怪,這位婦人一扶,這石板還真與橋和上了??墒?,婦人回至家中,卻得知孩子沒了。而有人說,這石橋底下鎮(zhèn)著一位狀元。
這只是一個傳說,可信可不信,它伴隨著這座橋已傳了百年。只是每次我路過這石橋時,總會盯著中間的那塊石板良久,只是從石板左右走過。心中有一份異樣的情懷,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這座橋也整修了許多次了,只是基本上的石板都換過了,唯獨中間的那塊石板沒換。聽說富陽的市長曾想把這塊石板也整修的,只是整修的工人一撬這石板就頭暈的厲害,也不知是真是假,只聽人說一句,原是這官位沒地下的那個大,定是動不得的。聽著好玩,便記下了。 每座橋都有故事,恩波的故事無關愛情,卻觸動著我的心,每次走過,都是心帶一份虔誠。即使知道,這只是一個傳說,卻每每都覺得它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細雨朦朧中,我凝望著那座名為恩波的橋,仿佛遠遠走過來一位婦人,身懷六甲,一手托著微微鼓起的肚子,一手撐著一柄淡綠的油紙傘,然后走近了。在橋的頂端站立良久,便走了下來,只是不再是身懷六甲,而是身材曼妙。一步便是三回頭,細細凝望著那塊石板。不舍,不舍,便終是漸漸消失在細雨朦朧中。 這落雨的江南,總是帶給我太多的感觸,結了哀怨,何處消散?便覺得江南的雨,帶著愁怨,視乎在哭訴著情懷,只是我不懂。于是伴著細雨打葉聲,安然入睡。只盼得明日晴色放好。
清晨(班得瑞)
我的精品美文鏈接【更多精品美文請到我的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