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網名叫“貞操女神”的38歲單身女碩士建立“貞操網”,倡導“婚前守貞”引發(fā)網友熱議,迅速成為網絡紅人。為了證明自己守貞的清白,她還在微博上曬出了自己在武漢同濟醫(yī)院的處女鑒定報告。(據《楚天時報》)
看到這條新聞,是在2月13日這個特別的日子,現在,它已不僅僅是“情人節(jié)”前夜這么簡單了,而被網友們自發(fā)地封為“出軌節(jié)”了,其理由是某些喜歡玩曖昧的男女,在2月14日這個敏感時間不敢出去鬼混,而選著提前一天背著配偶與相好的過節(jié)。網上和新聞媒體中,相關的新聞更是多如牛毛,讓人感覺真如歌里唱的那樣,空氣中似乎有一種情侶的味道,各種愛與欲望的話題,都在這個時候破繭而出。
在這樣一個以放縱愛欲為主題詞的日子,看到這樣一個守貞與禁欲的新聞,其反差與沖擊力,是可想而知的。雖然,“守貞”這個話題,早已被搏上位的小女明星們搞得在我們耳目中失了新鮮感,但本條新聞中包含有“38歲”“女碩士”“處女鑒定報告”等令人不得不往八卦方向想的元素,還是引起了輿論的強烈關注。
粗略歸納一下輿論的看法。在去掉那些攻擊主人公長相之類的不具參考價值的謾罵與挖苦之后,大致得到以下幾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選擇什么樣的生活方式,完全是她的自由,而她愿意向別人傳播自己的觀點,并引起認同,也是她的自由。因此,眾人不必大驚小怪。第二種觀點則認為,在21世紀的今天,還在拿貞操之類說事,既保守,又封建。男權社會強加給女性的所謂貞操觀,被一個女性全盤接受并發(fā)揚光大,確實是一種悲哀。第三種說法,則認為這和當年“小甜甜”的守貞故事一樣,不過是一種炒作,一些專家和網友認為,該女碩士的網站,注冊需要收十元錢,不排除她是通過自己一種極端的方式,來引起關注,并產生一定的商業(yè)價值。整件事中,她把“38歲還沒嫁出去”這件并不算好的事經過一番慷慨陳詞之后,變成了“守貞”的好事,其不俗的宣傳功力,足以能讓她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尋到一個好的出路。而第四種觀點則認為,她本來就是“只知道學習”而不懂得談感情的僵化教育的犧牲品,而她還想用害了自己的這個道理去推而廣之,像患了斯德哥爾摩綜合癥一樣,既不幸,又不爭。
老實說,僅憑現有的報道,很難說以上觀點不是盲人摸象各得局部真相。每個人傾其所有努力做一件事情,必然有其道理?,F實社會中,確有些少女如她擔心的那樣,不知道愛惜自己,而走上懵懂的悲劇道路。而一些人對性的隨意,也確實構成了對社會道德的消解和破壞。但這些問題,是不是一個簡單的“禁”和“守”就能解決的呢?我們這個國度,究竟是禁得過度還是開得過頭?而禁與守究竟怎么才適度,更是需要認真探討——16歲的未婚媽媽固然悲哀,而38歲的處女鑒定報告,未必就是一種常態(tài)的選擇吧?
不管怎樣,“貞操女神”都有通過一定方式向社會表達著自己的主張,并希望通過這些主張,推動社會向自己期待的方向發(fā)展的權力。這就如情人節(jié)前石家莊一些女網友在高速公路上發(fā)布的四塊呼吁人們“不要出軌情人節(jié)”的廣告牌一樣,你可以說這是一種正面力量的積累,也可以說是一種唐·吉訶德式的無用奮爭,還可以說它是一種商業(yè)炒作。但不能說她這樣做沒有價值,甚至她根本沒有這樣做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