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日韩经典一区二区三区-五月激情综合丁香婷婷-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专区

分享

傳為成吉斯汗后裔的西南鐵改余姓蒙古族族源考辨(轉貼)

 泉癡山人 2012-02-14


本人從小在父輩的言傳身教中感受幾百年來家族的滄桑變化,最近查家譜,網上校對,拋磚引玉,希望能有同族人在此批正

虞勝明,亦作余勝明 QQ:459015106

詩曰:
余姓原本宰相家,奸兵追趕逃天涯

瀘陽岸上分攜手,鳳頸(錦)橋邊插柳丫。

否泰是天皆由命.悲傷思我又思他。

余姓本無三兩姓,一家分作萬千家。

十人誓愿歸何處,云游夢里浪卷沙。

(認此些詩為本家,回帖?。。?br>
伯牙吾臺系蒙古姓氏,亦寫作玉里伯牙吾氏或玉里伯岳吾臺惕氏,漢族姓為俞。伯牙吾臺(即玉里伯牙吾)是元朝蒙古欽察部國主后裔,祖籍內蒙古赤峰地區(qū)。家族名人有元朝大將土土哈、床兀兒、東路蒙古元帥不花帖木兒、元朝宰相燕鐵木兒、撒敦、唐其勢、詩人泰不花。元代以后,則有明初大將俞廷玉、俞通海、俞通源、俞通淵等人,他們是東路蒙古元帥不花帖木兒的后人,元至正十二年在廬州(今合肥)取“玉”字諧音易族更姓為俞。

歡迎伯牙吾臺氏瀏覽蒙古族“西昌姜坡俞氏(玉里伯牙吾氏)園區(qū)”網站,可使用“百度”或“google”搜索“西昌姜坡俞氏園區(qū)?!蓖瑫r歡迎蒙古族同宗參觀西昌姜坡俞氏家廟,該家廟本元朝蒙古欽察部(今喀喇沁蒙古族人)王族玉里伯牙吾氏即元朝大將土土哈、床兀兒、不花帖木兒、宰相燕鐵木兒、撒敦并九子十進士之宗廟,始建于遼代武安城(今內蒙古赤峰地區(qū)寧縣)黃羊川第七渡,入元朝再建于上都(今內蒙古正藍旗)奎樹溝。明初玉里伯牙吾氏更姓為俞,位列開國公侯,鎮(zhèn)守建南(今四川涼山),三建家廟于西昌西城,清代以后又四建、五建、六建于西昌城東姜坡,總之屢毀屢建,現存為七修建筑,占地三千平方米,上下歷史可追述千年。內有手執(zhí)月斧的古代土土哈塑像(又稱邴靈太子)、東路蒙古元帥不花帖木兒像、元太祖鐵木真像,及一些古代碑刻。在西昌城內乘五路公交車可直達姜坡。




傳為成吉斯汗后裔的西南鐵改余姓蒙古族族源考辨(轉貼)

作者:札齊斯欽
四川、云南、貴州、重慶乃至湖南、安徽、江西迄今為止都還有一種自稱為元太祖鐵木真后裔的鐵改余氏族人,云貴川渝的該族人甚至

還在計劃編篡一本《中華鐵改余氏通書》。對此一現象歷史學界和民族學界早已重視,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白濱研究員、內蒙古民委副

主任榮盛、云南民族學者杜玉亭、高力士、馬世雯、四川民族學者李紹明、胡昭曦、元太祖二十九世孫那楚格教授等都曾對此有過研究,并發(fā)

表過專論。目前學術界對此主要有兩種認識,一種認為鐵改余氏是元太祖后裔,但世系未能澄清。另一種認為鐵改余氏是元朝party項人安慶守將

余闕的后裔或其同族之人。但筆者經過深入研究云貴川渝及安徽等地多種余俞氏族譜后認為這兩種說法都不成立,鐵改余氏實際上是元朝欽察

人玉里伯牙吾氏家族的后裔。
四川西昌禮州《余氏族譜》載:“始祖鐵木見元朝東路不花元帥,敕贈兩平王,謚曰顯宗皇帝……原系大元朝武國城第七渡生長人氏…

…”西昌姜坡《俞氏宗譜》載:“吾祖元朝東路不花元帥鐵木兒是也,敕封南平王……”石棉縣《余氏族譜》載:“始祖鐵木兒系元成宗鐵木

耳同母之弟也,本東路之不花元帥,封西平王……”成都《余氏族譜》載:“吾余氏啟自元朝,始祖南平王鐵木建封殖湖廣……”云南沾益《

余氏族譜》載:“始祖鐵木見南平王也,職任東路蒙古軍元帥……”寧蒗《余氏族譜》載:“先祖鐵木耳元太祖鐵木真后裔也……”巧家《余

氏族譜》載:“先祖鐵木建元朝東路不花元帥也,世鎮(zhèn)遼東鐵龍山 ……”重慶《鐵改余氏宗譜》載:“始祖鐵木建元朝東路不花元帥,主軍事

征伐……”此外四川大邑、合江、威遠、青神、洪雅、仁壽、內江等地《余氏族譜》和犍為余氏《蒙族源流》中也有大致相同的記載。從上述

各種譜碟的記載來看,余俞氏始祖系元朝東路蒙古元帥這一點應該是可以確定的。而不花元帥中的 “不花”兩個字則應該是人名的一部分,而

不可能是官銜,以上看來其始祖可能叫不花鐵木見或不花鐵木兒。其封號為南平王或兩平王、西平王尚難確定,但其封號中或許有一“平”字

。中國人家譜中記載的內容未必都是事實,但必然也有是事實的部分。
《元史》中東路蒙古元帥見于史載者唯一人,即元文宗朝丞相燕鐵木兒之叔父不花鐵木兒,此外不見其它記載。東路蒙古元帥一職亦于

燕鐵木兒家族敗落后即撤消,從該職物的設置沿革來看始終與燕鐵木兒家族有密切關系,他人莫能染指,燕鐵木兒擅權后更是將其歸入自己領

導的大都督府軍事系統(tǒng)中。此東路蒙古元帥不花鐵木兒曾主持過對云南上都派諸王的討伐戰(zhàn)爭,因功授封武平王知樞密院事拜太尉,而西昌姜

坡《俞氏宗譜》記載其始祖南平王鐵木兒曾參與平定云南諸王之亂,正與此人情形吻合。另外,燕鐵木兒、其弟撒敦、其子唐其勢曾先后擔任

文宗、順帝兩朝的宰相,成為元末最顯赫的宰相世家。這正與鐵改余族譜中“吾本元朝宰相家”的記載相吻合。又燕鐵木兒之封地在江南太平

、撒敦之封地在廬州、幼弟答鄰答里之封地在南京句容、其祖土土哈之封地亦在江南、因此不花鐵木兒之封地也應該在江南,這又與洪雅譜所

載“祖籍江南入西蜀”的情形吻合,而后來其九子一女更是在江南廬州分手。在這里我們要特別注意鐵改余氏并不是居住在廬州的party項人余闕

的族人,因為《明史.俞通海傳》中稱:“通海字碧泉,其先濠人也,父廷玉徙巢……”而俞廷玉據西昌姜坡《俞氏宗譜》記載就是九子十進士

中的秀一公,廬州分手后匿巢湖投金花姐水寨。
又四川長壽《余氏族譜》載:“始祖鐵木健……其子侄在朝中為相者名余登閣……自祖以后,入朝弟兄皆秉性溫良保守,上皇歸天順帝

即位時,值春月元,順帝在宮偶得一夢,夢見九根槍矛立于朝。次日早朝,帝將夢命各大臣圓,朝有*相龐悲奏到,主人龍夢得見九槍矛,乃鐵

也,想是鐵氏弟兄九人在朝官高爵顯,恐有謀反之心,順帝信之乃命*相龐悲掛帥帶大將堅崇尚出兵要誅元臣,鐵氏族人自知乃誅九族之罪,遂

在鳳錦橋邊折柳為記,改姓埋名各散一方?!庇钟小皻v系原來是鐵家……因有*臣害我意,改姓余氏活生涯。”貴州《余氏總譜》中也有類似的

記載,只是將元順帝誤作元太祖,后來又誤作朱洪武,輾轉傳抄,橫多錯置。該段記載是非常有涵義的。從元史上來看,順帝即位后政權實際

上掌握在燕鐵木兒與伯顏兩大丞相家族手中,兩派斗爭激烈,后燕鐵木兒家族發(fā)動政變被伯顏粉碎,這正與該譜的記載神似。但元順帝并未因

此將欽察人燕鐵木兒家族斬盡殺絕,欽察人在朝中的勢力很大,連皇帝的衛(wèi)戍親軍都有一半掌握在他們手中,而燕鐵木兒家族就是他們的首領

,因此元順帝為了安撫欽察人必須縮小打擊面,盡量網開一面,避免把欽察人全部逼來造反,《元史》中就有順帝下令將唐其勢、答鄰答里之

后發(fā)往邊地的記載,當然其它的燕鐵木耳(玉里伯牙吾氏)家族成員同樣也不可能在朝中立足了,九子十進士當是在這一歷史背景下返回江南

封地的。元末紅軍亂后,他們逃到廬州可能是要與撒敦的后人匯合。從俞廷玉逃入巢湖又成為水師首領這一點來看,當時逃入巢湖的便絕非俞

廷玉單槍匹馬一人,必然帶有相當勢力。

  • 而當時在廬州逃散的也絕非九子十進士當還有其它宗族、扈從乃至別的欽察人。四川彭水縣向家壩的譚、張二姓便極有可能是當時隨九子十進

    士逃跑的欽察人中的一支。燕鐵木兒其先世為欽察王族,姓玉里伯牙吾氏,九子十進士要易族更名不可能姓玉,因為漢族中沒有姓玉的,只能

    取其諧音改姓余或俞、于。對此西昌姜坡《俞氏宗譜》中也有一段記載:“祖公四十無子,虔心齋戒,遇一癩僧乞食,屢以酒食酬之,得其指

    穴,葬母吉地……僧曰汝祖德浩大,上帝命吾渡汝,奈無緣耳,汝今雖無天仙之分,猶享可地鐘之靈,當得九子一女,官可至四太守五尚書,

    他日若見此墳上獨長黃茅草,汝家當有大難,可易族改姓,然只可字不同不可音不同……”這一記載亦很有隱義,發(fā)人深思。目前這三個漢族

    姓中都有人自稱是九子十進士的后人。其中余姓最多,廣泛分布在云、貴、川、渝、湘、贛,俞姓則分布在皖、蘇、川三地,而于姓則僅見于

    渝、川兩地。
    從上述多種史料、掌故來判斷,我們可以肯定地說西南鐵改余氏就是元朝欽察人玉里伯牙吾氏家族的后裔,其始祖也就是元朝武平王東

    路蒙古元帥不花鐵木兒,鐵改余諸譜中之鐵木見顯系繁寫兒字誤作見字之故。對西南鐵改余氏族源的研究應該采取科學的嚴肅態(tài)度,不能任意

    杜撰,部分地區(qū)余氏族人將鐵改余氏歸入元世祖忽必烈幼子鐵蔑赤或其長孫晉王甘麻喇項下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當然我們也要注意到西南鐵

    改余氏雖然出自于元朝欽察人玉里伯牙吾氏,但不能否認其祖上在元末已經融入蒙古貴族這一基本事實?!对贰飞嫌涊d土土哈以蒙古貴族女

    子弟塔倫為妻,其子床兀兒以元朝公主為妻,至其孫燕鐵木兒更是以泰定帝皇后八不罕氏為妻且又尚宗室女子四十人。燕鐵木兒之女則為順帝

    皇后,其子塔喇海為文宗養(yǎng)子,文宗之太子帖古思則又被燕鐵木兒收為養(yǎng)子,其三個姐妹也嫁與皇室成員,玉里伯牙吾氏當算皇親國戚。這大

    概就是鐵改余氏的祖先在修宗譜時為什么總要和元朝皇室攀扯在一起的原因。又據《元史》記載欽察玉里伯牙吾氏本為早期東蒙古游牧部落,

    后隨契丹貴族西遷中亞,再進入歐洲伏爾加河下游欽察草原的,至元太祖討伐欽察不過三世。因此嚴格說來,欽察王族玉里伯牙吾氏應該是早

    期蒙古人西遷歐洲的后裔。
    說明數點:
    1.“不花”二字在蒙語中譯為健牛,蒙古人多有以公牛為名者,但無此為官銜者,《元史》中也無此例援。
    2.內蒙古元太祖的后人都改姓包或鮑、寶,源自于博兒濟吉特之博字,奇渥溫(乞顏)則改姓齊,都不姓余,也不姓鐵。元朝go-vern-ment曾有禁令禁

    止蒙古、色目人仿漢俗,鐵木見既為皇室成員更不可能以漢俗用鐵字為姓。元朝皇室本身不姓鐵,《元史》中也無皇室成員改姓鐵的記錄,則

    改鐵為余無從談起。顯系后人按照漢族的文化傳統(tǒng)附會而來。
     云南地區(qū)之世系即可看出其顯系按照漢人字派來杜撰。

      《鐵改余宗譜》,始祖元代鐵世義;子鐵龍、鐵虎;孫木真、木耳、木見等。

      《余姓歷代宗譜序》,始祖元代鐵世義;子子琳、子高;孫木真、木耳、木見等。

      《鐵改為余》,始祖元代鐵世義;子子琳、子高;孫木真、木耳、木建等。

      《余氏家譜宗支》,始祖元代鐵世義,子鐵龍、鐵虎;孫木真、木耳、木建等。

      《余氏譜序》,始祖元代鐵世義,子子琳、子高;孫木真、木耳、木犍等。

      《余姓宗譜序》,始祖元代鐵世義,子子琳、子高;孫木真、木耳、木犍等.

      《鐵改余宗譜》,始祖元代鐵世義,子子琳、子高;孫木真、木耳、木鍵等。

      《余氏重修宗譜》,始祖元代鐵世義,子子琳、子高;孫木真、木耳、木鍵等。

      《余氏族譜》,始祖元代鐵世義;子子琳、子高;孫木真、木耳、木健等。

      《余氏宗譜》,始祖元代鐵木真。

      《云南省宣威縣鐵改余氏宗譜》,始祖鐵木真——拖雷——鐵世義(即忽必烈)——鐵龍(即真金皇太子)、鐵虎(宰相)——鐵木見(

    九子一女)等。
  • 2007-04-05 13:15:51

  • 3 傳為成吉斯汗后裔的西南鐵改余姓蒙古族族源考辨(轉貼)

      《余氏宗譜》,始祖鐵世義;子子琳、子高;孫木真、木耳、木建等。
    3.一些鐵改余族譜稱“余氏祖奇渥溫,胡人也,入華夏而起于朔漠,初號蒙古……”這是對的。奇渥溫即乞顏,為蒙古尼倫部和迭兒列斤部的

    始祖,鐵木真是尼倫部后裔。而燕鐵木兒是迭兒列斤部的后裔。
    4.青神余氏修譜最早,影響最大,后世其它地方的鐵改余族譜多受其影響,輾轉傳抄遭成很多共同的錯誤。四川學者李紹明早就指出他看到的

    鐵改余族譜源出一本,其結構、內容大同小異,一些糟稗內容的神話也是共同的。青神余子俊的墳在四川夾江,他官至尚書,其父名祥,官至

    吏部郎中?!睹魇贰分袩o其世系,不知四川夾江文管所中有其墓志銘否?
    5.四川瀘沽湖么梭人中有一支甘麻喇的后代,其世系清楚,沒有鐵木見及九子記載。鐵蔑赤就更荒唐了其早年即死,哪有后人?拉施特著《史

    集》曾查看過蒙古汗國的金冊即家譜,所以比《元史》完備,但沒有鐵木見及九子記載。
    6.鐵改余族譜中的敘事詩按蒙古人的傳統(tǒng)就是最早口耳傳承的家譜,一般是較真實的。其祖上為宰相家,元末避紅巾之亂改姓為余當有一定根

    據。
    7.關于秀一公的后人,現在有幾支,安徽、江蘇、四川的稱改來姓了俞,又重慶、江西的說改來姓了余。按重慶的可能是鐵改余某公的后人,

    但不是秀一公的后人,各地的鐵改余經常搞錯祖先的排行。江西的就未必是鐵改余了。其宗譜稱秀一公入川后又回江南是侍奉南必氏太后祖母

    (元世祖妻),則荒誕離奇。既已亡命入川豈又能重回虎口?江西的余氏很多都是金兵南下時從河南遷入的,后世遷云貴后始附會鐵改余之說

    。白壽彝《中國通史.元時期(下).燕鐵木耳傳》中稱燕鐵木兒指使中書省臣上書要求將其祖土土哈在安豐等處封地轉賜與他。由此可知土土

    哈有封地在江南安豐,而西昌姜坡《俞氏宗譜》序言稱:“吾原籍江南風陽府安豐縣(在今壽縣境內,元末被紅巾之亂后明初洪武二年廢),

    洪武25年祖通淵受欽命來建(今西昌)……子孫世襲昭毅將軍建昌都指揮……”又《明史.俞通海傳》中稱:“俞通海,字碧泉。其先濠人也,

    父廷玉徙巢。子三人,通海、通源、淵。元末,盜起汝、潁。廷玉父子與趙普勝、廖永安等結寨巢湖,有水軍千艘。數為廬州左君弼所窘,遣

    通海間道歸太祖。太祖方駐師和陽,謀渡江,無舟楫。通海至,大喜曰‘天贊我也!’親往撫其軍。而趙普勝叛去……”“濠人”指濠州人,

    與安豐同屬元代安豐路,明稱風陽府。與土土哈之封地吻合。又西昌姜坡《俞氏宗譜》稱秀一公廬州分手后匿巢湖,投金花姐水寨,受寨中人

    盤詰歷由,乃假河間大族俞氏為族籍,冒稱俞氏后人更名俞廷玉。按金花姐史有其人,大概在至正12年死于反元斗爭,其后部屬結水寨于巢湖

    ,稱彭祖寨,又稱金花姐水寨。則九子十進士之廬州分手實為至正13年,而俞廷玉最早在至正13年始出現于元末政治舞臺,這在史書中可以查

    到?!霸?,盜起汝、潁”則指紅巾大起義,《明史》中都是如此寫法。因此鐵改余的祖先既經歷過宮廷斗爭后來又被紅巾之亂,這是先后都

    經歷過的事,故其始終存在兩種逃難的說法。這兩件事都很大,在其族譜中不能沒有反映。俞通海(其妻于氏)、俞通源、俞通淵的墓志銘在

    史書中和南京市博物館都能查到,雖為明朝go-vern-ment所擬定,仍有不少和鐵改余有關聯(lián)的痕跡。云南省宣威市余慶珊、余慶元等人1998年編修的黃

    金家族《鐵改余氏家譜》第一卷“家譜中涉及的地名、人物考證”一節(jié)稱云南陸良縣有一大支俞通海后裔,但不知到鐵改余這回事,其族譜中

    也自稱祖上是漢族。按《明史.俞通海傳》中稱:“通?!?,年三十八歲,無子,弟通源嗣其官。”其它史料和各地俞氏譜均作如上記載。

    云南陸良縣那一大支俞通海后裔不知其所出。1981年,四川西昌姜坡12名俞姓老人聯(lián)名上書有關部門,要求恢復其蒙古族族籍,稱其祖上是鐵

    木真、鐵木耳兩兄弟,是鐵夾(家)余的后裔,由此拉開了鐵改余認祖歸宗的序幕。
  • 2007-04-05 13:23:22

  • 這里面的東西全是幾百年來所有余姓家譜的精華摘要,看不懂很正常,我也是看了幾遍才看明白,而且我也聽父輩說了二十幾年了
  • 2007-04-05 13:47:49

  • 以下轉自貴州一同宗族收集


    由于歷史的原因,在我國西南的云南、貴州、四川、重慶,生活著近7萬名蒙古族民眾,其中成吉思汗所屬的奇渥溫部后裔約占半數以上。幾百年來,在對西南環(huán)境的適應過程中,他們形成了以山區(qū)農業(yè)為主的經濟生活,原來的游牧文化也隨之發(fā)生了變化。但是,他們通過家譜、墓碑、口授的方式,傳承著家族的歷史和自己作為蒙古人的執(zhí)著信念,體現出一種堅忍不拔的民族精神。西南蒙古族具有明顯的民族特征,其中內涵著寶貴的民族人文資源。

    一、散居在西南各地的奇渥溫部后裔

    自元朝之后,經過了600多年的歲月,分布在云南、貴州、四川、重慶的蒙古族,形成了總體散居與局部聚居的一般格局。根據近年來的統(tǒng)計,云南省蒙古族有1.5萬人;貴州省蒙古族有2.4萬人;四川蒙古族有2.7萬人;重慶蒙古族約0.2萬多人。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蒙古族總人口為591.39萬人,而西南3省1市蒙古族人口約為6.8萬人,占全國蒙古族人口的1%強。屬于成吉思汗后裔的乞顏支系的蒙古族,就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仍舊頑強地傳承著本民族與家支的歷史,堅守著自己是蒙古族的理念。散居在西南各省市的余姓或又由余姓改為他姓的蒙古族民眾中,通過家譜、墓碑碑文及口傳,流傳著一個內容基本相同的“鐵改余”的傳說。

    (1)云南通海等地:

    云南省玉溪地區(qū)通??h余姓蒙古族相傳,他們的先祖鐵木見(或犍,或鐵世義)為鐵木真的后裔,是元朝的宰相,因遭奸臣陷害,舉家被迫逃亡,或云元末時被紅巾起義軍追捕。一日鐵氏10弟兄逃至一渡口,追兵迫近,艄公盤問姓名,鐵家兄弟忽見江中躍起一條大魚,忙說姓“魚”(余),才得以渡江脫險。由此,就將“鐵”姓改為“余”姓。后逃至安徽風頸橋旁(有說安徽風陽江或四川瀘州),為避免招人耳目,兄弟們決定分頭逃命。為了日后好相認,便作詩10句,各持1份,以為憑證。詩曰:

    余姓原本宰相家,奸兵追趕逃天涯(有的為紅巾趕散人西涯)。

    瀘陽岸上分攜手,鳳頸(錦)橋邊插柳丫。

    否泰是天皆由命.悲傷思我又思他。

    余姓本無三兩姓,一家分作萬千家。

    十人誓愿歸何處,云游夢里浪卷沙(認識此詩為本家)[l](21)

    “曲靖市余家屯(鐵改余宗譜)云:‘我余之祖奇渥溫胡人也,入華夏而起漢(朔漠)。初號蒙古,鐵木真人出焉??”[1](22)

    在宣威市迤谷村,有立于清道光年間的(余治賢墓碑)。余姓族人在碑文中表明,他們“真乃鐵木真后裔”。[1](301-302)

    (2)貴州大方:

    貴州省的蒙古族大部分居住在畢節(jié)地區(qū)的大方縣與銅仁地區(qū)的思南縣、石阡縣。此外,在畢節(jié)、黔西、金沙、納雍、遵義、仁懷、鳳岡、湄潭、印江、施秉、鎮(zhèn)遠、岑鞏等縣市均有分。根據1990年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的結果,在蒙古族人口分布最多的3個縣中,大方縣10 949人、思南縣4 069人、石阡縣3 583人。3縣蒙古族人口占全省蒙古族總數的77%。貴州蒙古族主要以余姓為主,占全省蒙古族的80%以上,其中僅大方縣的余姓蒙古族就占全省蒙古族總人口的46%。

    貴州蒙古族的聚居中心大方原名大定,大定自元代就有蒙古族遷駐。根據民國十四年(大定縣志·武備志·元達魯花赤)記載,“元初,既置都元帥府于順元,又置都元帥于‘亦奚不薛’。大定之有軍政,蓋仿于此?!噢刹谎Α?,即明之水西,今大定、平遠、黔西皆其地。又得安平、清鎮(zhèn)之北境,修文之西境也?!痹雷婧霰亓抑猎笆拍辏M平其地。因其部落,立三路達魯花赤。留也速答兒諸軍鎮(zhèn)守,命藥剌??傊?。此‘亦奚不薛’有鎮(zhèn)戍之始?!贝文?,即1283年,在此地設都元帥府,“時又使皇孫帖木兒不花駐營‘亦奚不薛’。”這段史事,可以從(元史·帖木兒不花傳)、(新元史·也速答兒傳)等文獻中得到印證。亦奚不薛的都元帥府雖然時立時撤,又復立復罷,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使乞顏部落的蒙古族對這里的山川、民情已經較為熟悉。這就為元朝的四川地方政權覆滅后,他們陸續(xù)輾轉遷徙到大方一帶創(chuàng)造了前提。

    而在20世紀80年代的民族識別工作中,經過調查,發(fā)現大方縣各鄉(xiāng)鎮(zhèn)的蒙古族,均由四川輾轉遷來:六龍燕坪和理化鄉(xiāng)的余姓,于明末經貴州遵義、黔西輾轉遷來;達溪鎮(zhèn)的壩子和新寨的余姓,系由四川南通永寧府東榮里遷至大方達溪鎮(zhèn)的壩子和新寨一帶;達溪鎮(zhèn)的爛田灣、瓢井鎮(zhèn)中洞的余姓,系由四川內江、成都、宜賓輾轉遷至敘永,然后遷到大方;達溪鎮(zhèn)的雨沙、堡朵、余家寨的余姓,系由四川到遵義,再遷至石筍、白巖腳;高枧、瓢井鎮(zhèn)下寨的余姓于明崇禎二年(1629)八月,由四川古藺舉家遷往大方余家塘定居,然后散居;八堡鄉(xiāng)甘溝余姓,系由四川重慶來黔經商,經畢節(jié)海子街、小壩,流落八堡鄉(xiāng)甘溝定居;興隆鄉(xiāng)的石板二合巖余姓,乾隆三十五年(1770)由四川嘉定府遷居到遵義綏陽桑木壩,然后遷至大方;馬場鎮(zhèn)的牛場方井余姓,由四川遷至大方余家塘,后移居到方井;等等。大方縣的余姓蒙古族群眾,珍存有明嘉靖三年(1524)撰修的(余氏族譜),譜序中記載:

    我余氏祖姓奇渥溫。胡人也。入華夏而起朔漠,初號蒙古.鐵木真出焉。??不料紅巾擾亂天下。又被奸臣誹謗,元頓帝聽信奸臣之言,有誅吾九族之意,統(tǒng)家竊負而逃.來至四川,改鐵為余,余字萬代不改,一行來至瀘州(瀘陽)鳳錦橋,人多影大,難以一路.乃聯(lián)詩盟誓遺囑作證.四散各處。

    “詩日:

    本是元朝宰相家,紅巾構禍入西涯;

    瀘陽岸上分攜手,鳳錦橋邊插柳椏;

    否泰是天皆是命,悲傷思我又思他;

    余字源無三兩姓,一家分作萬千家;

    十人誓愿歸何處,如夢云游浪卷沙;

    后來貧富須相認,千朵桃花共樹發(fā)?!?br>
    清咸豐元年(1851)續(xù)修的<余氏家譜·小引>也聲明:“我余氏之宗,其由來已遠矣。自元迄明,世遠而年湮矣,歷明至清,時移而代更矣。溯厥淵源,一脈相派,而今五百有余歲矣?!盵1](895-896)

    這個時間限定,就表明大方的余氏并非漢族的余姓。據傳,華夏族的余氏出自姬姓,為春秋時代晉國人由余的后裔。大方的余姓蒙古族民眾相傳,他們的先人在元明之際的逃亡中,才藏匿了真姓,將原來姓中的第一個字“蜮”,去右半邊而改“金”,再去掉“金”下面的一橫成為“余”姓。凡是余姓家族的子孫,從小就將族譜中的聯(lián)詩盟誓內容背誦,以期世代相傳,不失民族本色。1983年1月29 日,大方縣的余其鴛、余洪濤、余尚謙、余尚書、余尚友聯(lián)合簽名,向當地go-vern-ment正式提出返本歸源、恢復蒙古族族籍的申請。得到大方縣人民go-vern-ment的高度重視,組織專人進行了認真的調查研究。

    1984年10月30日,大方縣民族識別辦公室根據貴州省人民go-vern-ment黔府(81)112號文件“由于舊社會民族壓迫,民族歧視和政治上的種種原因,有一部分少數民族群眾不愿意表露自己的民族成分,現在要求返本歸源,需要進行調查,報告上級審批更正”和國務院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公共安全專家部、國家民委(81)民政字601號文件“一村或一個地區(qū)的居民恢復或更正民族成分,須經縣以上人民go-vern-ment調查認定方可辦理”的精神,將調查結果上報縣人民go-vern-ment審批認定。大方縣人民go-vern-ment于1985年7月20日以方府復(1985)05號文件批復:“經縣長辦公會議審議,認為大方余姓申請返本歸源為蒙古族是有依據的?!睋?,大方蒙古族的余姓群眾,統(tǒng)統(tǒng)返本歸源,將民族成分改正為蒙古族。[2](896)

    遵循這個先例,貴州省石阡縣、思南縣、黔西縣等地的余姓群眾,根據他們自己的(余氏家譜>,經go-vern-ment審核批準,也紛紛改族籍為蒙古族。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成人精品日韩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日韩精品区欧美在线一区|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欧美| 国产超薄黑色肉色丝袜| 大伊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激情综合在线视频|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w竹菊| 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乱淫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伦理熟女国产一区二区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丝袜不卡| 国产传媒精品视频一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喷汁尤物| 一级片二级片欧美日韩| 亚洲国产av精品一区二区| 97人摸人人澡人人人超碰| 色小姐干香蕉在线综合网| 小黄片大全欧美一区二区| 不卡免费成人日韩精品| 国产一区欧美一区日韩一区| 国产大屁股喷水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又猛又黄又粗又爽无遮挡| 成人综合网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亚洲少妇福利诱惑| 日本高清中文精品在线不卡| 国产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加勒比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综合福利在线观看| 果冻传媒精选麻豆白晶晶|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看片|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福利| 国产精品免费不卡视频| 91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91久久精品中文内射|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 老司机精品视频在线免费看 | 精品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白丝久久av| 视频一区中文字幕日韩| 国产亚州欧美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