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部 肝,藏魂,屬木,膽炎寄于中。主血,主目,主筋,主呼,主怒。 本?。褐T風(fēng)眩運,僵仆、強(qiáng)直、驚、癇、兩脅腫痛,胸脅滿痛,嘔血,小腹疝痛,徵瘕,女人經(jīng)病。 標(biāo)病:寒熱瘧狀,頭痛吐涎,目赤面青多怒,耳閉頰腫。筋攣,卵縮,丈夫頹疝;女人少腹腫痛,陰病。 有余瀉之。 瀉子:甘草。 行氣:香附、芎窮、瞿麥、牽牛、青橘皮。 行血:紅花、鱉甲、桃仁、莪術(shù)、京三棱、穿山甲、大黃、水蛭、虻蟲、蘇木、牡丹皮。 鎮(zhèn)驚:雄黃、金簿、鐵落、真珠、代赭石、夜明砂、胡粉、銀簿、鉛丹、龍骨、石決明。 搜風(fēng):羌活、荊芥、薄荷、槐子、蔓荊子、白花蛇、獨活、防風(fēng)、皂莢、烏頭、白附子、僵蠶、蟬蛻。 不足補之。 補母:枸杞、杜仲、狗脊、熟地黃、苦參、萆解、阿膠、菟絲子。 補血:當(dāng)歸、牛膝、續(xù)斷、白芍藥、血竭、沒藥、芎窮。 補氣:天麻、柏子仁、白術(shù)、菊花、細(xì)辛、密蒙花、決明、谷精草、生姜。 本熱寒之。 瀉木:芍藥、烏梅、澤瀉 瀉火:黃連、龍膽草、黃芩、苦茶、豬膽。 攻里:大黃。 標(biāo)熱發(fā)之 和解:柴胡、半夏。 解?。汗鹬?、麻黃。
心部 心藏神,為君火。包絡(luò)為相火,代君行令。主血,主言,主汗,主笑。 本病:諸熱瞀瘛,驚惑譫妄煩亂,啼笑罵詈,怔忡,健忘,諸痛癢瘡。 標(biāo)?。杭?,畏寒戰(zhàn)栗,舌不能言,面赤,目黃,手心煩熱,胸脅滿,痛引腰背肩胛肘臂。 火實瀉之。 瀉子:黃連、大黃。 氣:甘草、人參、赤茯苓、木通、黃柏。 血,丹參、丹皮、生地黃、玄參。 鎮(zhèn)驚,朱砂,牛黃,紫石英。 神虛補之。 補母,細(xì)辛、烏梅、酸棗仁、生姜、陳皮。 氣,桂心、澤瀉、白茯苓、茯神、遠(yuǎn)志、石菖蒲。 血,當(dāng)歸,乳香,熟地黃,沒藥。 本熱寒之。 瀉火,黃芩、竹葉、麥冬、芒硝、炒鹽。 涼血,生地黃,梔子、天竺黃。 標(biāo)熱發(fā)之。 散火,甘草、獨活、麻黃、柴胡、龍腦。
脾部 脾,藏意,屬土,為萬物之母,主營衛(wèi),主味,主肌肉,主四肢。 本?。褐T濕腫脹,痞滿噫氣,大小便閉,黃疸痰飲,吐瀉霍亂,心腹痛,飲食不化。 標(biāo)?。荷眢w[月付]腫,重困嗜臥,四肢不舉,舌本強(qiáng)痛,足大趾不用,九竅不通,諸痙項強(qiáng)。 土實瀉之。 瀉子:訶子,防風(fēng)、桑白皮、葶藶子。 吐:豆豉、梔子、蘿卜子、常山、瓜蒂、郁金、薤汁、藜蘆、苦參、赤小豆、鹽湯、苦茶。 下:大黃、芒硝、青礞石、大戟、甘遂、續(xù)隨子、芫花。 土虛補之。 補母,桂心、茯苓。 氣,人參、黃芪、升麻、葛根、甘草、陳橘皮藿香、葳蕤、縮砂仁、木香、扁豆。 血、白術(shù)、蒼術(shù)、白芍藥、膠飴、大棗、干姜、木瓜、烏梅、蜂蜜。 本濕除之(濕淫于內(nèi),治以苦熱,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燥中宮:白術(shù)、蒼術(shù)、橘皮、半夏、吳茱萸、南星、草豆蔻、白芥子。 潔凈府:木通、赤茯苓、豬苓、藿香 標(biāo)濕滲之 開鬼門:葛根、蒼術(shù)、麻黃、獨活
肺部 肺藏魄,屬金,總攝一身元氣,主聞,主哭,主皮毛。 本?。褐T氣賁郁,諸痿喘嘔,氣短,咳嗽上逆,咳唾膿血,不得臥,小便數(shù)而欠,遺失不禁。 標(biāo)?。簽篮疅幔瑐L(fēng)自汗,肩背痛冷,[月需]臂前廉痛。 氣實瀉之。 瀉子:澤瀉、葶藶、桑白皮、地骨皮 除濕:半夏、白礬、白茯苓、薏苡仁、木瓜、橘皮。 瀉火:粳米、石膏、寒水石、知母、訶子。 通滯:枳殼、薄荷、生姜、木香、厚樸、杏仁、皂莢、桔梗、紫蘇梗、蘇梗 氣虛補之。 補母:甘草、人參、升麻、黃芪、山藥。 潤燥:蛤蚧、阿膠、麥門冬、貝母、百合、天花粉、天門冬。 斂肺:烏梅、粟殼、五味子、白芍、五倍子。 本熱清之。 清金:黃芩、知母、麥冬、梔子、沙參、紫菀、天門冬。 本寒溫之。 溫肺:丁香、藿香、款冬花、檀香、白豆蔻(益智仁)、(砂仁)、糯米、百部 標(biāo)寒散之。 解表:麻黃、蔥白、紫蘇。
腎部 腎藏志,屬水,為天一之源,主聽,主骨,主二陰。 本?。褐T寒厥逆,骨痿腰痛,腰冷如冰,足[月行]腫寒,少腹?jié)M急,疝瘕,大便閉泄,吐利腥穢,水液澄徹,清冷不禁,消渴引飲。 標(biāo)?。喊l(fā)熱不惡熱,頭眩頭痛,咽痛舌燥,脊股內(nèi)后廉痛。 水強(qiáng)瀉之 瀉子:大戟、牽牛。 瀉腑:澤瀉、豬苓、車前子、防已、茯苓。 水弱補之。 補母:人參、山藥。 氣:知母、玄參、補骨脂、砂仁、苦參。 血:黃柏、枸杞、熟地黃、鎖陽、肉蓯蓉、山茱萸、阿膠、五味子。 本熱攻之。 下:傷寒少陰證,口燥咽干,大承氣湯。 本寒溫之。 溫里:附子、干姜、肉桂、蜀椒、白術(shù)。 標(biāo)寒解之。 解表:麻黃、細(xì)辛、獨活、桂枝。 標(biāo)熱涼之。 清熱:玄參、連翹、甘草、豬膚。
命門部 命門為相火之原,天地之始,藏精生血,降則為漏,升則為鉛。主三焦元氣。 本?。呵昂篑],氣逆,里急疝痛。奔豚,消渴,膏淋,精漏精寒,赤白濁,溺血,崩中帶漏。 火強(qiáng)瀉之。 瀉相火:黃柏、知母、牡丹皮、地骨皮、生地黃、茯苓、玄參、寒水石。 火弱補之。 益陽:附子、肉桂、益智子、破故紙、沉香、川烏頭、硫黃、天雄、烏藥、陽起石、舶茴香、胡桃、巴戟天、丹砂、當(dāng)歸、蛤蚧、覆盆。 精脫固之。 澀精:牡蠣、芡實、金櫻子、五味子、遠(yuǎn)志、山茱萸、蛤蚧。
三焦部 三焦為相火之用,分布命門元氣,主升降出入,游行天地之間,總領(lǐng)五臟六腑營衛(wèi)經(jīng)絡(luò)上下左右之氣,號中清之府,上主納,中主化,下主出。 本?。褐T熱瞀瘛,暴病暴卒暴暗,躁擾狂越,譫妄驚駭,諸血溢血泄,諸氣逆沖上,諸瘡瘍痘疹瘤核。 上熱則喘滿,諸嘔吐酸,胸痞脅痛,食飲不消,頭上出汗。 中熱則善饑而瘦,解[人亦],中滿,諸脹腹大,諸病有聲,鼓之如鼓,上下關(guān)格不通,霍亂吐利。 下熱則暴注下迫,水液渾濁,下部腫滿,小便淋瀝或不通,大便閉結(jié),下痢。 上寒則吐飲食痰水,胸痹,前后引痛,食已還出。 中寒則飲食不化,寒脹,反胃吐水,濕瀉不渴。 下寒則二便不禁,臍腹冷,疝痛。 標(biāo)?。簮汉畱?zhàn)栗,如喪神守,耳鳴耳聾,嗌腫喉痹,諸病付腫,疼酸驚駭,手小指次指不用。 實火瀉之。 汗:麻黃、柴胡、葛根、荊芥、升麻、薄荷、羌活、石膏。 吐:瓜蒂、食鹽、齏汁。 下:大黃、芒硝。 虛火補之。 上焦:人參、天雄、桂心。 中焦:人參、黃芪、丁香、木香、草果。 下焦:附子、桂心、硫黃、人參、沉香、烏藥、破故紙。 本熱寒之。 上焦:黃芩、連翹、梔子、知母、玄參、石膏、生地黃。 中焦:黃連、連翹、生芐、石膏。 下焦:黃柏、知母、生芐、石膏、牡丹、地骨皮。 標(biāo)熱散之。 解表:柴胡、細(xì)辛、荊芥、羌活、葛根、石膏。
膽部 膽屬木,為少陽相火,發(fā)生萬物;為決斷之官,十一臟之主。主同肝。 本?。嚎诳?,嘔苦汁,善太息,澹澹如人將捕狀,目昏,不眠。 標(biāo)病:寒熱往來,[病占]瘧,胸脅痛,耳痛鳴聾,瘰疬結(jié)核馬刀,足小指次指不用。 實火瀉之。 瀉膽:龍膽草、牛膽、豬膽、生蕤仁、生酸棗仁、黃連、苦茶。 虛火補之。 溫膽:人參、細(xì)辛、半夏、炒蕤仁、炒酸棗仁、當(dāng)歸、地黃。 本熱平之 降火:黃芩、黃連、芍藥、連翹、甘草。 鎮(zhèn)驚:黑鉛、水銀。 標(biāo)熱和之。 和解:柴胡、芍藥、黃芩、半夏、甘草。
胃部 胃屬土,主容受,為水谷之海。 本病噎膈反胃,中滿腫脹,嘔吐瀉痢,霍亂腹痛,消中善饑,不消食,傷飲食,胃管當(dāng)心痛,支兩肋。 標(biāo)?。喊l(fā)熱蒸蒸,身前熱,身前寒,發(fā)狂譫語,咽痹,上齒痛,口眼[口咼]斜,鼻痛鼽衄,赤齄。 胃實瀉之。 濕熱:大黃、芒硝。 飲食:巴豆、神曲、山查、阿魏、石鹵砂、郁金、三棱、輕粉。 胃虛補之 濕熱:蒼術(shù)、白術(shù)、半夏、茯苓、橘皮、生姜。 寒濕:干姜、附子、草果、官桂、丁香、肉豆蔻、人參、黃芪。 本熱寒之。 降火:石膏、地黃、犀角、黃連。 標(biāo)熱解之。 解?。荷?、葛根、豆豉。
大腸部 大腸屬金,主變化,為傳送之官。 本?。捍蟊汩]結(jié),泄痢,下血,里急后重,疽痔,脫肛,腸鳴而痛。 標(biāo)?。糊X痛、喉痹,頸腫,口干,咽中如核,鼽衄,目黃,手大指次指痛,宿食發(fā)熱寒栗。 腸實瀉之 熱:大黃、芒硝、桃花、牽牛、巴豆、郁李仁、石膏。 氣:枳殼、木香、橘皮、檳榔。 腸虛補之 氣:皂莢。 燥:桃仁、麻仁、杏仁、地黃、乳香、松子、當(dāng)歸、肉從蓉。 溫:白術(shù)、蒼術(shù)、半夏、硫黃。 陷:升麻、葛根。 脫:龍骨、白堊、訶子、粟殼、烏梅、白礬、赤石脂、禹余糧、石榴皮。 本熱寒之。 清熱:秦艽、槐角、地黃、黃芩。 本寒溫之。 溫里:干姜、附子、肉豆蔻。 標(biāo)熱散之。 解肌:石膏、白芷、升麻、葛根。
小腸部 小腸主分泌水谷,為受盛之官。 本病:大便水谷利,小便短,小便閉,小便血,小便自利,大便后血,小腸氣痛,宿食,夜熱旦止。 標(biāo)?。荷頍釔汉?,嗌痛頷腫,口糜耳聾。 實熱瀉之。 氣:木通、豬苓、滑石、瞿麥、澤瀉、燈草。 血:地黃、蒲黃、赤茯苓、牡丹皮,梔子。 虛寒補之。 氣:白術(shù)、楝實、茴香、砂仁、神曲、扁豆。 血:桂心、延胡索。 本熱寒之。 降火:黃柏、黃芩、黃連、梔子。 標(biāo)熱散之。 解?。狠锉?、羌活、防風(fēng)、蔓荊。
膀胱部 膀胱主津液,為胞之府,氣化乃能出,號州都之官,諸病皆干之。 本?。盒”懔転r,或短數(shù),或黃赤,或白,或遺失,或氣痛。 標(biāo)?。喊l(fā)熱惡寒,頭痛,腰脊強(qiáng)、鼻窒、足小指不用。 實熱瀉之。 瀉火:滑石、豬苓、澤瀉、茯苓。 下虛補之。 熱:黃柏、知母。 寒:桔梗、升麻、益智仁、烏藥、山茱萸。 本熱利之。 瀉火:地黃、梔子、茵陳、黃柏、牡丹皮、地骨皮。 標(biāo)寒發(fā)之。 發(fā)表:麻黃、桂枝、羌活、蒼術(shù)、防已、黃芪、木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