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奔馬圖》賞析
此幅《奔馬圖》創(chuàng)作于1941年2月,是時徐悲鴻正在新加坡舉辦助賑畫展。當次畫展,徐悲鴻特意捐出名畫80幅助賑。畫展后,徐悲鴻于2月13日和15日分別在南洋中華女中做了“藝術的意義與作畫的方法”和“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講座。本幅《奔馬圖》的上款人文淑,即全增嘏先生夫人胡文淑,早年畢業(yè)于英國愛丁堡大學。 是時執(zhí)長新加坡南洋女中,與悲鴻先生有著深厚的友誼??箲?zhàn)勝利后胡文淑回國任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解放后任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因為是贈予好友之作,《奔馬圖》從結構布局到整體創(chuàng)作都顯得尤為精到。畫中奔馬四蹄騰空,自畫面右側向左方急馳而過,馬鬃飄揚,馬尾揮動,極富動態(tài)的韻律美;馬的骨骼結構準確、外形動態(tài)逼真,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動力和無窮的力量。從歷史背景來看,是時中國正在遭受日本侵略軍鐵蹄的蹂躪,徐悲鴻憂國憂民之心拳拳可見,南洋助賑畫展也是在為國家出力,奮揚的馬蹄表達了作者向往投身于革命洪流,為振興中華隨時奮進的決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