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瓶是唐英乾隆七年的杰作,乾隆帝的摯愛。 造辦處檔案著錄:“乾隆七年。乾清宮。五月初一日,太監(jiān)程敬貴來說太監(jiān)高玉交:……洋彩廠官釉榴開百子瓶二件,……傳旨:著配匣盛裝入乾清宮磁胎琺瑯器皿內。欽此?!保ㄒ姟肚鍖m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11》第4頁)。 造辦處檔案又著錄:“乾隆七年。十一月十九日,司庫白世秀副催總達子來說太監(jiān)高玉交:……洋彩廠官釉榴開百子瓶四件,傳旨:著俱各配座。欽此。……于本月二十九日副催總達子將洋彩廠官釉榴開百子瓶二件配得木座持進,交太監(jiān)高玉呈進訖。于本月三十日副催總達子將……和廠官釉榴開百子瓶二件俱配得木座持進,交太監(jiān)高玉呈進訖?!?(見《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10》第616﹑617頁)。 唐英,于雍正六年——乾隆二十一年任景德鎮(zhèn)御窯廠督陶官,其主持燒制的瓷器無不精美,深得雍乾兩朝皇帝的賞識。這對瓶是其代表作之一,運用兩種創(chuàng)新技術,突出一個思想主題。 一個創(chuàng)新是乾隆洋彩。洋彩是磁胎琺瑯彩的一種,是唐英在景德鎮(zhèn)御窯廠燒制的琺瑯彩瓷,創(chuàng)燒于雍正后期,數(shù)量極少。到了乾隆朝時,特別是乾隆六年至九年,唐英將洋彩技術發(fā)揮到極致,形成獨具華麗特色的乾隆洋彩。而磁胎琺瑯彩始于康熙年間,一直由景德鎮(zhèn)御窯廠燒胎,再運到故宮造辦處瓷器作坊施琺瑯彩復燒而成。兩者施琺瑯彩的地點不同,但所施琺瑯彩料相同,都是專為宮廷御用從西洋進口的極為昂貴的琺瑯彩料。1936年故宮文物赴英國倫敦展覽曾將洋彩改稱“粉彩”,以后又與在景德鎮(zhèn)實際生產(chǎn)的粉彩器混為一談。 再一創(chuàng)新是廠官釉。是唐英在明代磁州窯所產(chǎn)黑釉器物的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之作。其釉呈色穩(wěn)定,因失透而顯莊嚴﹑沉穩(wěn);因窯變而形成黃綠變化,高雅精美。唐英《陶成紀事碑》記載廠官釉品種有三:蛇皮綠﹑鱔魚黃﹑黃斑點?!安枞~末釉”是清末(《陶雅》)以后的習稱,比較通俗易懂。 此對瓶造型為三瓣花形,新穎別致;凸雕紋飾,形象逼真;瓶胎內壁巧工鏤空,使燒制時受熱均勻不變形。廠官釉地描金繪洋菊花,顯金碧輝煌;堆塑施琺瑯彩料,五顏六色,艷麗華貴。石榴樹下長靈芝。寓意慧智長壽。石榴樹干蒼勁茁壯,枝葉茂盛。石榴花先是含苞欲放,再而奔放如火。有石榴果初育成形,繼而壯碩飽滿,再繼成熟綻開,榴開百子(籽)。寓意多子多福,延綿不斷。對瓶上的石榴樹環(huán)瓶旋轉攀升,內涵螺旋式上升發(fā)展的哲學理念。一只順時針,另只逆時針,體現(xiàn)了太極陰陽圖式的﹑包羅乾坤宇宙萬象的﹑高度和諧﹑高度科學的動態(tài)發(fā)展觀。 迎合盛世皇帝馭世治國安邦的科學理念,正是其要突出的思想主題。 正因其外觀華麗而又深涵帝王馭世思想,所以甚得皇帝喜愛。乾隆帝特意下旨 “配座……呈進” 及“配匣盛裝入乾清宮磁胎琺瑯器皿內。欽此?!鼻鍖m是明清兩代皇帝在紫禁城中居住和處理政務最重要的場所,乾隆帝視其與“磁胎琺瑯器皿”同等地位而“入乾清宮”,當是乾隆帝的摯愛無疑。 乾隆洋彩與琺瑯彩瓷器,都是清宮最珍貴﹑最受清帝重視的品類。由于進口琺瑯彩料價格昂貴及技術原因,燒制量非常稀少,除碗碟等生活用具數(shù)量略多外,瓶器一般僅制一對,不會超過數(shù)對。絕大多數(shù)珍藏于乾清宮,僅少數(shù)陳設圓明園,后遭入侵者掠奪,基本上流失于外者少之又少。存世者堪稱國寶。 根據(jù)造辦處檔案記載,乾隆洋彩廠官釉榴開百子瓶制作了兩或三對,也從另一面說明了皇帝的喜愛程度。這對瓶高21厘米和20.5厘米,不一樣高。原藏于故宮乾清宮現(xiàn)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的乾隆洋彩成對器中,有許多也是尺寸高低大小不盡相同,款識寫法發(fā)色有異,圖案畫樣著色不一,但仍然是成對的。例一,《華麗彩瓷—乾隆洋彩》(臺北故宮博物院,廖寶秀主編,2008年9月)第92頁“乾隆七年磁胎洋彩錦上添花山水方勝瓶一對”,高23厘米和22.6厘米,不一樣高,卻是一對。例二,第136頁“乾隆八年磁胎洋彩紅地錦上添花膽瓶一對”,款識發(fā)色深淺不一,甚至寫法也不同,還是一對。 唐英監(jiān)制的乾隆洋彩廠官釉作品還可參閱《華麗彩瓷—乾隆洋彩》(臺北故宮博物院,廖寶秀主編,2008年9月)第196頁“乾隆八年磁胎洋彩廠官釉金花葫蘆轉旋瓶” 。北京故宮博物院還藏有一對“乾隆十年洋彩蓮花廠官釉描金洋花葫蘆瓶”。與乾隆洋彩廠官釉榴開百子瓶造型﹑色彩相似的還可參考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醬地描金凸雕靈桃瓶”。 國際藝術品市場30多年以來,僅見三只乾隆洋彩廠官釉榴開百子瓶流傳,一只是香港蘇富比拍賣2009年10月8日第1604號,來源于香港蘇富比拍賣1979年12月5日第661號。兩只就是本對。最早著錄于乾隆七年清宮造辦處檔案。曾于1977-5-16蘇富比(SOTHEBY’S)香港拍賣第214號。后于2009-12-11/12德國倫佩斯(LEMPERTZ)拍賣第228號(圖 15 )。流傳有序,致為罕見。欣逢祖國繁榮盛世,流失海外多年的國寶終于回家了!可喜!可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