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悟:直指人心 見自本性
良心就是自利利他、自覺覺他、自度度他的善的意愿和覺照的能力,也就是大悲心和菩提心。 安心不可向外馳求,不可脫離當下。迷失也好,覺悟也好,煩惱也好,清涼也好,道不遠人,都在當下。 在世間法上,所謂的無欲,起碼要做到三點:第一點,對于名聞利養(yǎng)要看得破、放得下;第二點,在五欲的煩惱中,要把握得住,要站立得穩(wěn)當;第三點,在眷屬上也要能擺得開。 棉花里是磨不出刀子來的。人的一生,一定要經(jīng)歷種種的磨難、種種的痛苦,才會真正知道人生的滋味是什么。 學佛之人一定要深切地相信因果,才能認識生命的永恒性。只有如此,我們修行、做一切功德才真正有積極性。 “無”字公案是禪宗諸用功方法中最直截了當?shù)囊粋€法門,它的特征就是要把我們的一切雜念、思量、分別、知見徹底斬斷、寸草不留。 開悟是生命的轉(zhuǎn)換、生命的覺醒,從有限的生命邁進到無限的生命,從迷妄的生命進入到覺醒的生命。 什么是修行?實際上就是“生命的拼搏”。因為我們要進入那個無限的生命,沒有一種拼搏精神是萬萬辦不到的。 禪宗主張“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爸敝浮本褪且斚轮甘窘o你看,讓你當下把它承擔起來,這樣你自己當下就是佛。 我們修行,一要有信心,二要明理,兩者缺一不可。沒有信心,光憑理解,可能會落入邪見;沒有理解,光有信心,可能會變成迷信,增長無明。 有大智大慧,就能照見五蘊皆空;有大慈大悲,就能度一切苦厄。 生命實實在在能夠把握和感受的只有當下這一瞬間,錯過了這一瞬間,那就叫做“時不再來”。 雖然每個人的成就與自己的主觀努力分不開,但是說到底,還是應該把每一個成就看做是一切因緣和合而成的結(jié)果。 “真實不虛”四字,既是我們修學佛法的金科玉律,也是我們做人做事的金科玉律。做人要真實不虛,做事也要真實不虛;對待自己要真實不虛,對待他人也要真實不虛。 追求也好,拋棄也好,都是在求。只要有求就有苦,知足才能常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