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閱讀下面唐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落日悵望 馬戴 孤云與歸鳥,千里片時間。念我何留滯,辭家久未還。 微陽下喬木,遠燒入秋山。臨水不敢照,恐驚平昔顏。 (1)本詩以“落日悵望”為題,從全詩內(nèi)容看,作者惆悵的原因是什么?(2分) (2)請從語言、表達技巧方面任選一個角度,寫一段50字左右的鑒賞文字。(4分) 答:(1)A客中久滯、思鄉(xiāng)情切,可從頷聯(lián)得到答案;B年華漸老、感時傷逝,可從尾聯(lián)得到答案。(2分,每點1分) (2)角度舉例: A、作者見景生情,由“孤云”“歸鳥”疾速飛去,想到自己的久滯不歸;由夕陽落山,想到自己年華老去。聯(lián)想自然,抒情真切感人。 B、對比,云、鳥行去之快于自己留滯之久形成對比,表達對家鄉(xiāng)的深深的思念。 C、比興,首聯(lián)、頸聯(lián)既興且比,“孤云”“歸鳥”既引起鄉(xiāng)情,又是自比;由夕陽引出年老,又是以夕陽自喻。表現(xiàn)了自己離家的孤寂與老去的傷感。 D、煉字潛詞形象傳神,“孤云”“歸鳥”“微陽”“秋山”營造了秋日傍晚的蕭瑟與清冷,寄托著作者的傷感之情。“燒”字的使用,是靜中有動;“遠”字又寫出了意境的空闊,增強了對孤寂之情的表現(xiàn)。 E、“不敢照”的心理描寫,明抑暗揚。照了才愁,是原本無愁;不照已知,表明愁思深重。 F、情景分寫,層次鮮明。一、三句景,二、四句情,相間寫來,詩情就被分成兩步遞進:先是落日時云去鳥飛的景象勾起鄉(xiāng)“念”,繼而是夕陽下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喚起遲暮之“驚”。有曲達其意之妙。 (角度選對2分,結(jié)合詩句分析到位2分) 17、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 軾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1)“老夫聊發(fā)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詞中有何作用?(3分) (2)“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了怎樣的形象?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態(tài)?(3分) 答:(1)“狂”字是總起,且貫穿全篇。上片寫出獵神情舉止之“狂”;下片由實而虛寫由打獵激發(fā)的壯志豪情(即“狂”)。 (2)勾勒出了挽弓勁射、英武豪邁的英雄形象,表達了作者希望帶兵征討西夏,為國立功的心志。 18、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6分) 蝶 戀 花 蘇 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1)在詞史上,蘇軾是豪放派的代表作家,但在這首詞中,作者把兩種風格融合在一起。請你結(jié)合此詞上闋的內(nèi)容作簡要的賞析。(4分) (2)作者平時所說\'大略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zhì),但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不可止,文理自然,姿態(tài)橫生\'(《答謝民師書》)。請你結(jié)合此詞下闋的內(nèi)容分析作者采用何種表達技巧體現(xiàn)這一藝術(shù)特色的。(2分) 答:(1)此詞的上闋用曠達之語寫暮春景色和傷春情緒。(2分)起句\'花褪殘紅青杏小\'既寫了衰亡,也寫了新生,反映了自然界的新陳代謝,給人幾分悲涼之感;二三兩句把視線移向廣闊的空間,心情自然舒暢;四五句先一跌,后一揚,絮飛花落令人傷感,但結(jié)句又是何等的曠達。(2分,意思相近即可)(2)詞的下闋運用\'頂真格\'使詞意一氣呵成。(1分)一二句的\'墻外\'與三四句的\'笑\'首尾相連。(1分) 19、閱讀下邊一首詩,完成(1)—(2)題。 東欄梨花 蘇軾 梨花淡白柳色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1)詩人為什么見“東欄一株雪”而“惆悵”?請聯(lián)系全詩作簡要分析。 (2)有人認為“梨花淡白”與“一株雪”相重復,主張將“梨花淡白”改為“桃花爛熳”。你對這一主張有什么看法? 答:(1)詩人見梨花而“惆悵”是因為他感到春光易逝,人生短促。(梨花盛開、柳色深青遠是春末夏初之景,已暗含傷春之感;“人生看得幾清明”便是直接感嘆人生短促) (2)不能改為“桃光爛熳”,因為“梨花淡白”是緊扣詩題寫景,如果改為“桃花爛熳”本詩就變成寫桃花了?!盎M城”也就成了“桃花滿城”了。 20、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后面的問題。 海棠 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zhuǎn)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1)詩歌的開頭兩句的景物描寫,有何作用? 答:詩歌的開頭兩句的景物描寫有兩點作用: A、作者用正面和側(cè)面結(jié)合的方法烘托渲染了一種空蒙迷離的境界和氣氛。“裊裊”寫其微風吹拂的動態(tài),崇光是高潔美麗的;B、暗示出作者幽寂孤獨的心理。 (2)古人對于后兩句詩曾有“造語之奇,構(gòu)思之巧”的評價,請結(jié)合三、四兩句詩來賞析一下。 答:“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被譽為“造語之奇,構(gòu)思之巧”,“奇”在古人常常以人喻花,而作者卻以花喻人且兼用移情手法。在詩人的想象里,海棠花也和人一樣,會在深夜睡去,因此,特地點燃高燭,使海棠打起精神,真是癡語。同時,也化用了李商隱的“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紅燭照殘酒”(《花下醉》)卻又無斧鑿之跡。故這首絕句流傳千古。 21、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6分) 浣溪沙 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