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仙膏的制作工藝
1、處方:A、生馬錢子60g,生川草烏各50g,生南星50g,生半夏50g,甘遂30g,土蟲50g,蠐螬30g,七葉一枝花50g,洋金花50g,生白芥子30g,三七粉30g,沒藥各45g,血竭30g,肉桂30g,細辛45g,冰片20g,樟腦50g,麝香1.0g(可不用),炮山甲45g,蜈蚣30g,全蟲30g,生延胡60g,郁金60g,撲爾敏片100片,炎痛喜康片150片。
上列諸藥要各取細粉(約100目篩),稱量混合均勻。
B:烏蛇60g,靈仙90g,麻黃60g,桂枝90g,雞血騰90g,桃仁45g,紅花45g,當歸45g,川芎50g,姜黃50g,生地50g,羌活40g,大活40g,秦艽45g,防風30g,地龍45g,透骨草50g,蒼術(shù)30g,三棱60g,莪術(shù)60g,丹參50g,枳殼40g,牛夕50g,木瓜45g,伸筋草50g,鹿含草90g,海風藤60g,尋骨風60g,申姜60g,山奈60g,干姜120g,蘇木60g,桑枝60g,川山龍60g。
2、制作工藝:B水煎二次,每次一小時以上,二次藥液混合后過濾,稱取膏藥基質(zhì)3200g,以文火熔化后離火,冷卻到70度在不斷攪拌下緩緩加入流浸膏,完全攪拌均勻后,繼續(xù)以文火加熱使水氣去盡,再離火冷卻到70度時入A,攪拌均勻后即可進行攤膏。
上述藥料可制成每貼重45g的骨仙膏120貼。做好的膏藥裝袋置于陰涼處保存。
主治:同靈仙膏。
(2)靈仙膏的制作方法 1、處方:A:生馬錢子60g,生草川烏各50g,蜈蚣30g,全蟲30g,肉桂30g,生南星50g,生旱半夏50g,粉甘遂30g,洋金花50g,蠐螬30g,生白芥子30g,土蟲50g,血竭30g,生乳沒各45g,三七粉30g,炮山甲45g,遼細辛45g,七葉一枝花50g,樟腦45g,冰片20g,麝香1g,撲爾敏100片,炎痛喜康150片,氮酮32毫升。(撲爾敏、炎痛喜康、氮酮不計量) 上列諸藥各取細粉(約100目篩)稱量混合均勻共896g。 B:烏蛇60g,威靈仙90g,麻黃 60g,桂枝90g,雞血藤90g,桃仁45g,紅花45g,當歸45g,川芎50g,姜黃50g,生地50g,羌活40g,獨活40g,蓁艽45g,防風30g,地龍45g,透骨草60g,三棱60g,莪術(shù)60g,丹參50g,米殼40g,木瓜45g,伸筋草50g,鹿含草90g,海風藤60g,尋骨風60g,干姜120g。 2、制作工藝:B水煎二次,每次一小時以上,二次藥液混合后用100目篩過濾,將濾液濃縮成流浸膏備用。稱取膏藥基質(zhì)3200g,以文火熔化后離火,冷卻到約70度在不斷攪攔下緩緩加入流浸膏,完全攪拌均勻后,繼續(xù)以文火加熱使水氣去盡,再離火冷卻到70度時入A,攪拌均勻后即可進行攤膏。 上述藥料可制成每貼重45g的靈仙膏100貼。做好的膏藥要裝袋置于陰涼處保存。 主治:頸、肩、腰、腿痛,骨質(zhì)增生,急性扭挫傷,風濕類風濕,股骨頭壞死。
(3)蠲癌靈 1、處方:A、生馬錢子60g,生川草烏各50g,甘遂30g,洋金花50g,七葉一枝花60g,蠐螬30g,生白芥子30g,生乳沒各45g,三七粉30g,血竭30g,公丁香30g,遼細辛45g,紫硇砂30g,生南星60g,生旱半夏50g,雄黃45g,蜈蚣10g,全蟲30克,蟾酴20g,樟腦20g,冰片45g,麝香3g。 上列諸藥各取細粉(約100目篩)稱量混合均勻,共888g。 B、白芷50g,姜黃50g,米殼60g,烏蛇60g,靈仙60g,皂刺60g,丹參60g,三棱90g,莪術(shù)90g,八月札60g,麻黃60g,桂枝60g,雞血藤60g,桃仁60g,紅花45g,當歸50g,川芎50g,生地50g,枳殼50g,地龍60g,透骨草60g,花粉90g,黃柏60g,山奈60g,生元胡30g,天龍45g(壁虎)。 2、工藝:B水煎二次,每次1小時以上,2次藥液混合后用100目篩過濾,將濾液濃縮成流浸膏備用,稱取膏藥基質(zhì)3200g,以文火熔化后離火,冷卻到約70攝氏度時在不斷攪拌下緩緩加入流浸膏,完全攪拌均勻后,繼續(xù)以文火加熱使水氣去盡,再離火冷卻到70度左右入A,攪拌均勻后,即可進行攤膏。 上述藥料可制成每貼重45g的蠲癌靈100貼,做好的膏藥要裝袋密封置于陰涼處保存。 主治:肝癌、肺癌、食道癌、胃癌、胰腺癌等,對肝硬化亦有顯著療效。 |
|
大醫(yī)精誠
(4)綠云膏 1、處方:黃連、黃柏、黃芩、大黃、元參、木鱉仁、全蟲、甲珠各60g,烏蛇20g,蜈蚣40條,銅綠90g(塊),松香3500g,麻油1000g。 2、制作:將麻油加熱至40-80度時,將諸藥下入油內(nèi),文火煎熬,約20-30分鐘左右,藥色為棕褐色,油溫為240-260度時,將鍋離火,稍涼后,紗布過濾,洗凈油鍋,將濾油用100目篩再次過濾煎熬至滴水成珠時,油溫約320-360度時離火降溫至240-260度后,入松香,文火加溫至熔化,做老嫩試驗,不粘手,拉撕較好為佳,后入冷水中不斷拉絲1-2時去火毒分條,浸泡1周后攤膏。 新法制作綠云膏:A、全蟲、甲珠、蜈蚣研細粉。B、黃連、黃柏、黃芩、大黃、木鱉仁、烏蛇(流浸膏)。(3)麻黃1000g,松香3500g(基質(zhì))。 制作:將麻油倒入鍋內(nèi)加熱至滴水成珠時離火降溫至240-260度左右時入松香,再加溫至溶化,做老嫩試驗,到位后離火降至70-80度左右入流浸膏攪和后將A藥加入,攪勻后入水分塊浸泡去火毒,1周后攤膏?;蛟谥谱鲿r,先將麻油或和松香制成基質(zhì),水浸1周后,加入A、B藥收膏。 主治: 1、乳腺病。(1)治療乳腺增生病,有效率達90%。能明顯縮小腫塊減緩脹痛。(2)對急性乳腺炎未形成膿腫時應(yīng)用效果顯著。伴有高燒已形成膿腫時配合廣譜抗菌素口服或靜滴,1周愈。2、在外科體表感染中的應(yīng)用(1)毛囊炎;(2)疔;(3)癰;(4)丹毒1周1貼;(5)急性淋巴管炎;(6)甲溝炎;(7)甲下膿腫;(8)瘡瘍(3-4天愈);(9)腮腺炎;(10)扁桃體炎;(11)淋巴結(jié)核。 副作用:紅癢疹,膏藥規(guī)格5×8或5×6。
(5)黃玉膏 1、處方:當歸80g,白芷40g,紫草20g,甘草80g,米殼120g,冰片24g,黃蠟120g,香油1000g。 2、制作:將香油加熱至40-80度后,把當歸、白芷、紫草、甘草、米殼下入油鍋內(nèi)煎熬,油溫約240-260度,藥色變成黃褐色時過濾去渣,然后把黃蠟入藥油加溫溶化,待滴水成珠后做老嫩試驗,合格后?;鸾禍?,待藥油將凝時,油溫約40度時入冰片收膏。 3、新法制作黃玉膏:(1)冰片。(2)當歸、白芷、紫草、甘草、米殼。(3)麻油、黃蠟。 制作同綠云膏: 主治:燒傷,糖尿病 引起的疽。 新法制作骨靈膏:(1)細辛、生川烏、乳香、冰片研末。(2)徐長卿、木瓜、透骨草、紅花、土元、梔子、靈仙、大黃、黃芩、紅藤。(3)基質(zhì)500g。
(6)速效黑膏藥(止痛用) 1、處方:生川烏、生草烏、蝎子、蜈蚣、乳香、沒藥、紅花、血竭、穿山甲、透骨草各10g。 2、制法:香油4兩,桐油3兩,棉子油3兩,黃丹4兩,將香油、桐油、棉子油倒入鍋內(nèi),加熱至 40-80度后,將生川烏、生草烏、蝎子、蜈蚣、紅花、山甲、透骨草倒入油內(nèi)煎熬,待藥物外表呈深褐色,內(nèi)部較黃色為度,油溫約在200-250度左右時,離火降溫過濾。然后將藥油復入鍋,先小火后大火不停的攪動。此過程是熬制膏藥的一個關(guān)鍵,因熬油適中與否決定膏藥的質(zhì)量。如油熬的不到火候則膏藥質(zhì)量較松,貼著后,受熱流動不能固著患部,如熬油大過,不但出膏少,更主要的是使膏藥質(zhì)硬,貼著力小,易于脫落或成廢品,熬油恰到好處的標志是滴水成珠。滴水成珠后,立即將鍋離火,等油降至200-250度左右時,下黃丹不停的攪動,一般約為5-10分鐘。下丹后約3-5分鐘做老嫩試驗,到位后離火降溫,然后將乳香、沒藥、血竭,細粉下鍋攪勻。然后將膏藥傾入備好冷水中,浸泡3-7天,每日換水1-2次去火毒。 在制作時也可將去火毒的膏藥塊放入鍋內(nèi)加熱熔化。攪拌均勻,然后摻入細料攪勻,即可進行攤貼和收藏。 主治:骨折、手術(shù)扭挫傷后遺癥及勞損外傷。風寒濕邪侵襲引發(fā)的頸、肩、腰、腿、關(guān)節(jié)痛、風濕類風濕等骨傷病用之有立竿見影之效。 新法修改方:生川草烏各50g、全蟲30g、蜈蚣30g、乳香、沒藥各45g,紅花45g、血竭30g、炮山甲45g、透骨草60g,基質(zhì)1200g。 制法:將上藥研粉入基質(zhì)成膏備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