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凡·愛克 《 阿爾諾弗尼夫婦像》--徹底的寫實主義 〔 畫板油畫,52 x 59.5cm , 1434 年作,倫敦國家美術(shù)館藏〕
驚人的真實感 這幅畫是以法蘭德爾富商家的室內(nèi)作為場景的。一對身穿法蘭德爾式服裝的夫婦合手站立著。屋內(nèi)雖然見不到刻意修飾的地方,但是,無論從懸著的豪華吊燈,還是從掛在墻上的凸面鏡或是從他們兩人之間露出的被褥,我們都可以看出這家人的趣味和財力。此外,我們同時還能看到,作者表現(xiàn)這吊燈、被褥、以至室內(nèi)的每一件家具的筆觸,那是何等的精致和絕妙啊! 毫無疑問,凡·愛克在畫這幅畫的時候,對這種真實的效果是預(yù)想好的。這幅畫不僅具有驚人真實感的細部,而且畫面的整個構(gòu)圖也會把我們不知不覺地帶入到畫中去。由床、天頂和墻壁構(gòu)成的立方形房間具有強烈的繪畫透視感,它們把畫面里的空間一直推延擴展到我們跟前,讓我們感覺到好像同處于這個繪畫的空間內(nèi)。 雖然就整個畫面而言,它所描繪的只是房間的后半部,我們畢竟不能夠完整看到房間的前半部。但鏡子就象一幅袖珍畫一樣,把整個房間都展現(xiàn)了出來。更進一步說,畫家把他的視點非常巧妙地放在了鏡子里的房門口。所以,我們觀者好象也是從房門口往里看似的。當我們站在這幅名畫前,總有應(yīng)主人之邀而來到這個房間的感覺。應(yīng)該說,就是因為上述原因造成了我們的這種感覺。 Johannes de egek fnit hir / 1434 (楊·凡·愛克在此/1434) 從喬凡尼·阿爾諾弗尼這名字推測,他不是法蘭德爾人,而是意大利魯卡出生的商人。也許是為了經(jīng)商吧,他來到了這座當時可以與北意大利相提并論的商業(yè)發(fā)達城市法蘭德爾,并一直居住在這里(我們所見到的這兩人的服裝完全是法蘭德爾式的,并不是意大利式的)。因此,我們可以進一步推測,凡·愛克和他們是好朋友。但是凡· 愛克究竟為了什么來到這對夫婦家呢?
畫面的意義 寫在畫面上的“楊·凡·愛克在此”的拉丁文,一般來說是畫家的署名。但在中世紀留下畫家姓名的畫是極少的,幾乎見不到。只有到了文藝復(fù)興時期,署名的風氣才漸漸盛行起來。這是因為人們開始注意到畫家的個性,同時畫家也想明確表達自己的見解了。這表明中世紀默默無聞的畫匠們漸漸變成有獨特個性的藝術(shù)家了。 然而,這張《阿爾諾弗尼夫婦像》上的署名還有點特別。普通的署名在形式上只是寫姓名,或者某某作等。而這幅面里的“……在此”的寫法實屬少見。 圍繞著這個署名,出現(xiàn)過各種各樣的討論。有的學(xué)者認為“…… 在此”的意思就是指凡·愛克在這里。也就是說,這里站著的一對夫婦就是凡· 愛克夫婦。但是,各種史料都很明確地記載著阿爾諾弗尼確有其人,而且當過凡·愛克的模特兒。凡·愛克除這幅畫外,還為阿爾諾弗尼作過另一幅半身肖像畫(現(xiàn)藏柏林國立達雷姆美術(shù)館),兩張畫上的形象完全相同。所以,應(yīng)該斷定這確實是阿爾諾弗尼夫婦的肖像。 這樣看來,“…… 在此”的署名大概是指鏡子里的走進房間的來訪者了,可是我們在鏡子里卻看不到有人作畫的姿式。那么凡”愛克究竟為什么來到這里呢? 為了搞清楚這張畫,還是讓我們再一次仔細地觀賞一下這幅名作吧。 這是一幅男女組合的肖像畫。在十五世紀前半葉,這樣的肖像畫幾乎是絕無僅有的。現(xiàn)在,畫肖像畫有很多方法,我們自然不會覺得這幅畫有什么特別的地方。但在1434年,這幅畫可以說是革命性的作品了。 首先,這幅畫里的兩個模特兒都是全身的。在當時作為肖像畫,就象以上所提到的那幅收藏于柏林的阿爾諾弗尼肖像一樣,都是半身像。全身像并且是雙人組合的肖像是很少見的(祭壇畫上朝圣者的全身像,因為它不屬于純粹的肖像畫,所以是例外的)。 再者,這兩人不只是站在屋內(nèi),而且還手托著手,好象是在為做著什么事情而站著。再仔細看,那是丈夫伸出左手托著妻子的右手,右手舉在胸前做著起誓的姿式。而妻子呢,她側(cè)過身子向著丈夫,右手放在丈夫的手心上,左手壓著胸前的長衣。兩人神態(tài)莊重,似乎正進行著什么事情。這種描繪主人公正在進行著什么事情的肖像畫,在當時還未曾出現(xiàn)過。 據(jù)以上的種種事實分析,我們可以推測凡·愛克在這幅畫里描繪這一對擺著特別姿勢的夫婦,一定有他的意圖。我們不妨再來分析一下這個也許可以解開謎團的人物姿式。丈夫用一只手托著妻子的手,另一只手做著起誓的動作。這不是在舉行結(jié)婚的儀式嗎?丈夫用左手合托住妻子的右手,意味著他們的永遠結(jié)合。而且,在妻子的左手上已經(jīng)戴上了作為結(jié)婚象征的戒指。這樣,這里的一切一下子就變得豁然開朗了。
另外,在畫里還有一些宗教儀式性的東西。鏡子旁掛著的一串念珠、圣女瑪格麗特木雕下掛著的香油圣毛刷,這些都可以理解為天主教會的“結(jié)婚”圣物。 在這幅《 阿爾諾弗尼夫婦像》里,真實的水果暗示了人類的原罪,它們同時也提示了十字架上的拯救。那鏡子的周圍刻有十個圓形的浮雕,它們描繪了基督從橄欖園的祈禱開始,經(jīng)過鞭刑、十字架的道行、釘刑、埋葬以及后來的復(fù)活等十個受難的場面。實際上這些浮雕展現(xiàn)了基督如何在地獄里救出亞當、夏娃的過程,它意味著基督拯救了原罪中的人類。
楊·凡·愛克(1390 ― 1441 )和他哥哥胡伯特·凡· 愛克(1370 – 1426)一起被歷史譽為油畫之父。當然這并不是說他們倆發(fā)明了油畫。在哥特時期行將結(jié)束的時候,法蘭德爾的許多畫家都在嘗試著新的繪畫技法。而凡· 愛克兄弟集眾人之長,在歷史上正式確立了油畫的地位?!栋栔Z弗尼夫婦像》中所刻畫的許多逼真的細部,也第一次展現(xiàn)了用油畫技法表現(xiàn)現(xiàn)實的逼真效果。 總而言之,油畫技法的出現(xiàn),給繪畫的表現(xiàn)力帶來了一個巨大的飛躍。這是一個無可否認的事實。油畫技法在凡·愛克居住過的法蘭德爾得以發(fā)展,這和當時那里發(fā)達的商業(yè)活動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商人們的寫實主義審美趣味也為寫實性油畫的出現(xiàn)提供了土壤。 以上種種意義上來說,《阿爾諾弗尼夫婦像》的作者楊·凡·愛克,他是在繼承中世紀象征手法的同時,把這些象征意味隱喻在現(xiàn)實的日常生活里,從而創(chuàng)立了一種新型的市民階層的室內(nèi)肖像畫種。他也預(yù)示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評論這張
轉(zhuǎn)發(fā)至微博
轉(zhuǎn)發(fā)至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