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在書法用墨上,與其用筆一樣,也獲得了中國書法史上的重要突破。 其師黃賓虹曾經(jīng)談到的七種用墨法(濃墨、淡墨、焦墨、枯墨、潤墨、渴墨、宿墨等繪畫諸墨法)。林散之深得黃賓虹用墨之奧妙,并成功地將其運用于書法創(chuàng)作,可謂是前無古人。書畫雖然同源,但畢竟各有特色,相比于國畫,書法中的墨色變化,相對比較單一。明代的董其昌,喜用淡墨,明清之際的王鐸,常用“漲墨法”,可以說是水墨在書法線條運用中較早的嘗試。但上述二家的試驗都未脫離傳統(tǒng)筆法基本的要求,而有意識地最大限度地運用水墨技法的,要屬林散之了。 他寫字喜歡在硯池旁置一水盂,飽蘸濃墨之后,將筆尖輕輕點上一點清水,一下筆,水墨交融,千變?nèi)f化,妙不可言!在林散之的作品里,運用較多的是濃墨、淡墨和渴墨。林散之尤其善于用渴筆,往往在墨竭鋒散之后,還能仗其超凡的控制力,寫出時隱時現(xiàn)、若斷還連的筆畫來。這些大膽的創(chuàng)新,是同時代人所不及的。在他成熟的草書作品里,渴墨與濃墨、淡墨常常是聯(lián)系在一起應用的。由于長鋒羊毫的蓄墨量較大,林在一些長條幅作品里,多飽蘸濃墨,一拓直下,中途不作停頓,直到筆中的墨傾瀉干凈為止。所以作品中黑白虛實的對比異常強烈。 林散之用濃墨長于淡墨,這取決于他具有超乎常人的駕馭毛筆的能力。用濃墨書寫的作品尤見筆力。而淡墨就不同了。書法中如過多地或不加控制地運用淡墨,極容易形成一些臃腫不堪的墨塊,有墨無骨,失去了書法線條的基本存在形態(tài)。林在70年代以后,曾長期探索以淡墨作書。水墨運用恰到好處時,的確增加了一些空靈之氣;但運用不當時,也常常是一塌糊涂。大多數(shù)的淡墨作品都給人一種豐肥滯泥的感覺。林散之常憑靈性作書,和水墨無常的變化一樣,或神采飛動,或敗筆迭出。書于1974年的《許瑤論懷素草書詩》中的“古瘦漓驪半無墨”數(shù)字,書于1984年的“山花春世界;云水小神仙”,上下聯(lián)的最末兩字,均有精彩動人的意外表現(xiàn),水墨交融,滲化洇散,禾農(nóng)纖適度,枯濕合宜,有書的形質(zhì),畫的意境,大大彌補了作品整體上的丑陋。書于1977年的自作詩《論書絕句》:“筆從曲處還求直,意到圓時更覺方,此語我曾不自吝,攪翻池水便鐘王。”可以算作是他運用水墨作書最為成功的一件作品。通篇一氣呵成,幾無懈筆,或水墨氤氳,或干擦涂抹,或蹲鋒絞翻,或擒縱跳躍,充分發(fā)揮了水和墨各自的特性,潤而不膩,豐而不肥。可惜這樣的好作品并不多。 評論這張
轉(zhuǎn)發(fā)至微博
轉(zhuǎn)發(fā)至微博
|
|